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岩渣分类算法及其FPGA加速
1
作者 陈昌川 王新立 +5 位作者 朱嘉琪 张天骐 尹淑娟 王珩 魏琦 乔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8,共9页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在道路掘进过程中,刀盘挤压切削岩体容易产生刀盘磨损及损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检测刀盘磨损的理论和技术来指导施工。岩渣是掘进过程的直接产物,携带丰富的信息,能够反映当前的施工状况,因此可以通过岩渣识别...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在道路掘进过程中,刀盘挤压切削岩体容易产生刀盘磨损及损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检测刀盘磨损的理论和技术来指导施工。岩渣是掘进过程的直接产物,携带丰富的信息,能够反映当前的施工状况,因此可以通过岩渣识别利用这些信息间接实现对刀盘的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岩渣识别算法,在岩渣数据集上实现了96.5%的分类准确率。随后为了便于FPGA硬件部署,提出一种网络压缩方法,将网络规模压缩到原始网络的2.28%,同时分类准确率相比原网络仅下降了0.9%。最后使用OpenCL技术在Intel Arria 10 GX1150平台上实现了算法部署,达到了224.54 GOP/s的吞吐率以及11.23 GOP/s/W的能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渣分类 FPGA 卷积神经网络 OPENCL 硬件加速
下载PDF
吲哚布芬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
作者 郑宇静 赵紫楠 +4 位作者 张天齐 李文英 赵飞 张亚同 金鹏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17-321,326,共6页
目的:评价吲哚布芬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在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纳入吲哚布芬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评价吲哚布芬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在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纳入吲哚布芬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为吲哚布芬单药或联合其他常规用药治疗;对照措施为其他阳性对照药单药或联合其他常规用药治疗),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5月。2名评价者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RCT研究,共2164例患者,其中吲哚布芬组1117例,对照组1047例。有效性结局显示,吲哚布芬在心房颤动(AF)血栓预防、骨科大手术后血栓预防和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栓预防方面有足够的循证证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均不劣于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血药;在AF合并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综合征和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血栓预防方面,吲哚布芬也具有一定的证据,但尚不足以进行定量分析。安全性结果显示,吲哚布芬在预防AF血栓形成中造成出血(RR=0.18,95%CI=0.09~0.38,P<0.00001)和轻微出血(RR=0.17,95%CI=0.05~0.52,P=0.002)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华法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吲哚布芬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循证证据,其临床有效性不劣于传统治疗方案,在安全性方面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布芬 静脉血栓形成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车辆载荷作用下桩后黏性土主动土压力分析
3
作者 李涛 张添琦 +1 位作者 吴雨停 王文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9,共10页
针对现有设计规范进行桩后主动土压力计算时未考虑车辆载荷的动力效应对支护结构影响的问题,在平面滑裂面假定的基础上,结合拟动力学分析方法,考虑车辆动载荷作用下桩后土体受惯性力的影响,推导出车辆载荷作用下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式,将... 针对现有设计规范进行桩后主动土压力计算时未考虑车辆载荷的动力效应对支护结构影响的问题,在平面滑裂面假定的基础上,结合拟动力学分析方法,考虑车辆动载荷作用下桩后土体受惯性力的影响,推导出车辆载荷作用下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式,将主动土压力分为动土压力分量和静土压力分量。分析土体容重、桩-土外摩擦角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以及水平振动加速度系数、内摩擦角、行车速度、车桩间距对动土压力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黏聚力情况下的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后动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在车辆载荷作用下,一个振动周期内桩后主动土压力随滑动面倾角的增大和时间的持续先增大后减小;动土压力幅值随车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振动周期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载荷 支护桩 黏性土 非线性分布 拟动力法
原文传递
肝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天奇 曹钰哲 +1 位作者 左孟轩 顾仰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6-390,共5页
近年来,靶向和免疫单药及联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为一线用药方案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疗效与安全性证据。然而,对于肝癌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各项临床指南尚无统一意见,原因在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局限于索拉非尼失败后的选择,而对于... 近年来,靶向和免疫单药及联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为一线用药方案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疗效与安全性证据。然而,对于肝癌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各项临床指南尚无统一意见,原因在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局限于索拉非尼失败后的选择,而对于新的一线方案,如靶向免疫联合治疗肝癌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方案,依然缺乏高证据等级的临床试验结论。本文回顾了目前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机制,对靶向免疫一线治疗耐药后肝癌二线治疗方案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系统总结近年研究进展。对于一线靶免联合治疗耐药的肝癌患者,靶向联合治疗、免疫双抗治疗均有望提高疗效、改善生存,未来还需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为靶免联合治疗耐药的肝癌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药物疗法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锚框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5
作者 高海涛 朱超涵 +2 位作者 张天棋 郝飞 茅新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9,共8页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无锚框目标检测算法备受关注。为了深入理解无锚框检测算法,对比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锚框检测算法的原理机制、网络结构、核心特性以及优缺点,归纳总结了无锚框检测算法的核心技术,并在同一数据集上通过性能实...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无锚框目标检测算法备受关注。为了深入理解无锚框检测算法,对比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锚框检测算法的原理机制、网络结构、核心特性以及优缺点,归纳总结了无锚框检测算法的核心技术,并在同一数据集上通过性能实验研究上述算法的性能,总结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锚框目标检测算法 深度学习 算法比较
下载PDF
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曲线特征及速率模型
6
作者 权娟娟 王鼎 +3 位作者 罗滔 张天祺 傅少君 王怡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探究堆石混凝土温升机制,对6种不同堆石率、3种不同初始浇筑温度、3种不同堆石级配的堆石混凝土进行绝热温升试验。分析堆石率、初始浇筑温度、堆石级配对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温升速率曲线的影响规律。并在绝热温升规律的基础上,... 为了探究堆石混凝土温升机制,对6种不同堆石率、3种不同初始浇筑温度、3种不同堆石级配的堆石混凝土进行绝热温升试验。分析堆石率、初始浇筑温度、堆石级配对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温升速率曲线的影响规律。并在绝热温升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速率模型,用于描述绝热温升速率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绝热温升速率模型简单,对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温升速率的描述具有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为建立混凝土绝热温升模型奠定了基础,并有望推动通过动力学研究分析堆石混凝土的温升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 绝热温升 绝热温升速率 堆石率 浇筑温度
下载PDF
复谱映射下融合高效Transformer的语音增强方法
7
作者 张天骐 罗庆予 +1 位作者 张慧芝 方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6-416,共11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过去在语音增强中表现优异但对全局特征捕获不足,以及Transformer近年展现出长序列间依赖优势但又存在局部细节特征丢失、参数量大等问题,该文为了充分利用CNN与Transformer的优势...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过去在语音增强中表现优异但对全局特征捕获不足,以及Transformer近年展现出长序列间依赖优势但又存在局部细节特征丢失、参数量大等问题,该文为了充分利用CNN与Transformer的优势并弥补各自不足,提出了一种在复频谱映射下的新型卷积模块与高效Transformer融合的单通道语音增强网络。该网络由编码层、传输层与双分支解码层组成:在编解码部分设计了一种协作学习模块(Collaborative Learning Block,CLB)来监督交互信息,在减少参数量的同时提高主干网络对复特征的获取能力;传输层中则提出一种时频空间注意Transformer模块分别对语音子频带和全频带信息建模,充分利用声学特性来模拟局部频谱模式并捕获谐波间依赖关系。将该模块进一步与通道注意分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可学习的双分支注意融合(Dual-branch Attention Fusion,DAF)机制,从空间-通道角度提取上下文特征以加强信息的多维度传输;最后,在此基础上搭建一种高斯加权渐进网络作为中间传输层,通过堆叠DAF模块进行加权求和后输出以充分利用深层特征,使得解码过程更具鲁棒性。分别在英文VoiceBank-DEMAND数据集、中文THCHS30语料库与115种环境噪声下进行消融以及综合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仅以最小0.68×10^(6)的参数量,相比于大部分最新相关网络模型取得了更优的主、客观指标,具有较为突出的增强性能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复频谱映射 高效Transformer 轻量型网络
下载PDF
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8
作者 张天齐 李婷 +2 位作者 张田 赵紫楠 纪立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1-606,共6页
目的探索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疗效的影响,为比索洛尔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性搜索与比索洛尔和ADRB1 Arg389Gly多态性... 目的探索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疗效的影响,为比索洛尔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性搜索与比索洛尔和ADRB1 Arg389Gly多态性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根据研究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提取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共计1339人次。其中4项研究涉及比索洛尔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量(ΔSBP和ΔDBP),有4项研究涉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量(ΔLVEF)。研究结果显示,比索洛尔对ADRB1 Arg389Gly野生组(AA)和突变组(AG+GG)血压改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ΔSBP[SMD=0.17,95%CI(-0.97,1.31),P=0.77]、ΔDBP[SMD=-0.01,95%CI(-0.65,0.62),P=0.97]};比索洛尔对两组ΔLVEF改善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SMD=-0.61,95%CI(-2.74,1.53),P=0.58]。结论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改善心血管患者SBP、DBP和LVEF的作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β_(1)肾上腺素受体 ADRB1 Arg389Gly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应用替加环素治疗重症感染患者DILI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张天祺 王敏 +1 位作者 杨娜 朱怀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替加环素治疗重症感染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影响DILI发生的因素。方法2022年1~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74例,分别给予替加环素50 mg(n=27)或100 mg(n=47),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毫... 目的分析应用替加环素治疗重症感染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影响DILI发生的因素。方法2022年1~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74例,分别给予替加环素50 mg(n=27)或100 mg(n=47),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2次/d,治疗5~14 d。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ILI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效能。结果在治疗后,本组患者发生DILI者36例(48.6%);DILI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占比分别为50.0%、47.2%、33.3%,均显著高于未发生DILI组(18.4%、23.7%、13.2%,P<0.05);DILI组替加环素血药浓度的曲线下面积(AUC_(0-24h))为(17.6±6.6)mg·h·L^(-1),显著高于非DILI组【(14.0±7.3)mg·h·L^(-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4.253(95%CI:1.224~14.773)】,合并恶性肿瘤【OR:4.818(95%CI:1.300~17.856)】和AUC_(0-24h)【OR:1.106(95%CI:1.022~1.197)】是重症感染患者应用替加环素出现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发现,以替加环素AUC_(0-24h)=14.78 mg·h·L^(-1)为截断点,其预测DILI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65.8%。结论熟悉重症感染患者应用替加环素出现DILI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做好防治工作,监测血药浓度,采取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或可降低DIL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重症感染 替加环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MIMO-OFDM系统单-混信号调制识别算法
10
作者 邹涵 张天骐 +1 位作者 马焜然 杨宗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6-1465,共10页
为解决非协作通信中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IMO-OFDM)系统的单-混信号调制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和决策融合的调制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 为解决非协作通信中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IMO-OFDM)系统的单-混信号调制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和决策融合的调制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征矩阵的联合近似对角化(joint approximate diagonalization of eigenvalue matrix, JADE)算法从接收端恢复发送信号;然后,提取恢复后信号的四次方谱、循环谱和高阶累积量作为输入样本,利用多特征融合网络对输入样本进行训练;最后,使用决策融合策略根据每条支路输出得到最终判决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对MIMO-OFDM系统中的7种信号进行有效识别,在信噪比为10 dB时识别精度可达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单-混信号 调制识别 四次方谱 循环谱 高阶累积量 决策融合
下载PDF
堆石混凝土劈裂抗拉破坏过程中声发射特征分析
11
作者 罗滔 黄陈霖 +1 位作者 张天祺 金峰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0,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堆石混凝土(RFC)和自密实混凝土(SCC)在劈裂抗拉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并进一步确定最终的裂缝形态,有助于深入了解RFC和SCC的劈裂破坏特征,从而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制作了边长为600 mm的RFC和SC... 【目的】通过研究堆石混凝土(RFC)和自密实混凝土(SCC)在劈裂抗拉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并进一步确定最终的裂缝形态,有助于深入了解RFC和SCC的劈裂破坏特征,从而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制作了边长为600 mm的RFC和SCC立方体试件,研究了RFC和SCC在劈裂抗拉破坏过程中声发射参数(振铃计数和累计振铃计数)与位移荷载曲线的关系;利用声发射信号的统计方法(RA和AF)分析确定了RFC和SCC裂纹演化特征;基于RA-AF值的混合高斯模型(GMM)辨识了劈裂抗拉破坏过程中RFC和SCC的开裂模式(拉伸型开裂或剪切型开裂)。【结果】结果显示:在劈裂破坏过程中,RFC声发射振铃计数分布不均,呈现分段式变化特点,累计振铃计数呈现明显阶梯状上升,SCC声发射振铃计数分布均匀,累计振铃计数平缓上升;RFC和SCC的拉伸型裂纹区域对应RA-AF数据点向AF轴靠拢,剪切型裂纹区域对应RA-AF数据点向RA轴靠拢,均表现出明显的原点集中现象。【结论】结果表明:(1)RFC和SCC劈裂抗拉破坏强度分别为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065、0.067;(2)在劈裂抗拉破坏过程中,RFC的破坏模式以拉伸型开裂为主,占89.4%,SCC以剪切型开裂主,占53.6%;(3)利用GMM方法,通过概率密度估计能对裂纹的分类特点进行更精确的捕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劈裂抗拉 声发射 RA-AF GMM 力学性能 变形
下载PDF
托里消毒散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2
作者 陈浩 张天琦 +4 位作者 马骁 付秋悦 张杉 严肃 陈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托里消毒散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托里消毒散高剂量组(MDX-H组)和托里消毒散低剂量组(MDX-L组),每组10只。大鼠背部皮瓣模型构建成功后,立即给予... 目的探讨托里消毒散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托里消毒散高剂量组(MDX-H组)和托里消毒散低剂量组(MDX-L组),每组10只。大鼠背部皮瓣模型构建成功后,立即给予药物灌胃处理,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术后各组大鼠皮瓣变化情况,并于术后第14天测定各组大鼠皮瓣成活率;HE染色观察大鼠皮瓣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皮瓣组织p-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通过Ki67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基底层细胞增殖及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与Model组相比,MDX-H组与MDX-L组术后14 d出现少量水肿,有少量炎性液体渗出,脱痂时间提前,皮瓣缺血坏死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皮瓣坏死面积显著减少,大鼠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P<0.01)。此外,托里消毒散可明显改善大鼠背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病理形态,降低p-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P<0.001),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6炎性因子水平(P<0.05,P<0.01,P<0.001,P<0.0001)。Ki67和CD31的差异也提示托里消毒散治疗加快了缺血皮瓣损伤后的再上皮化和血管的形成。结论托里消毒散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加速上皮化和血管生成,发挥改善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里消毒散 缺血再灌注损伤 皮瓣 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SVD-K-means算法的软扩频信号伪码序列盲估计
13
作者 张慧芝 张天骐 +1 位作者 方蓉 罗庆予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6-333,共8页
针对通信中软扩频信号伪码序列盲估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K-means聚类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先对接收信号按照一倍伪码周期进行不重叠分段构造数据矩阵。其次对数据矩阵和相似性矩阵分别... 针对通信中软扩频信号伪码序列盲估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K-means聚类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先对接收信号按照一倍伪码周期进行不重叠分段构造数据矩阵。其次对数据矩阵和相似性矩阵分别进行SVD完成对伪码序列集合规模数的估计、数据降噪、粗分类以及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最后通过K-means算法优化分类结果,得到伪码序列的估计值。该算法在聚类之前事先确定聚类数目,大大减少了迭代次数。同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信息码元分组小于5 bit,信噪比大于-10 dB时可以准确估计出软扩频信号的伪码序列,性能较同类算法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扩频信号 盲估计 奇异值分解 K-MEANS
下载PDF
基于深层神经网络的信道编码类型盲识别
14
作者 杨宗方 张天骐 +1 位作者 马焜然 邹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0-1829,共10页
为了解决当前识别算法只能识别一种或者两种码字类型以及人工提取特征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深层神经网络模型的信道编码类型识别器,即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识别器和递归CNN(recursive CNN,RCNN)识别器,... 为了解决当前识别算法只能识别一种或者两种码字类型以及人工提取特征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深层神经网络模型的信道编码类型识别器,即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识别器和递归CNN(recursive CNN,RCNN)识别器,用于识别接收数据中不同类型的信道码字。将待识别的软解调序列作为自然语言处理中文本分类问题的句子向量进行处理,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深层神经网络识别器中进行识别,并分析了字长度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得出了最合适的字长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识别器都能够有效识别接收数据中多种类型的信道编码,且在信噪比为3 dB时CNN识别器的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9%以上,而RCNN识别器在1 dB时就能够达到99%以上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神经网络 信道编码识别器 盲识别 字长度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自密实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15
作者 罗滔 李骄洋 +1 位作者 张天祺 金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堆石混凝土坝的抗冲磨层并与坝体进行一体化浇筑成型是一种新构造,其中抗冲磨层与坝体的界面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制作600 mm×600 mm×600 mm自密实混凝土(SCC)试件(C40SCC、C25SCC)及C40、C25SCC分层浇注试... 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堆石混凝土坝的抗冲磨层并与坝体进行一体化浇筑成型是一种新构造,其中抗冲磨层与坝体的界面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制作600 mm×600 mm×600 mm自密实混凝土(SCC)试件(C40SCC、C25SCC)及C40、C25SCC分层浇注试件(C40-C25SCC),结合数字图像技术(DIC)开展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了自密实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规律。结果表明:SCC断面破坏形态表现为骨料劈裂和剥落2种破坏形式;C40SCC、C25SCC及C40-C25SCC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为1.861、1.416和1.362 MPa;基于DIC技术获取了裂缝相关参数,其中C40-C25SCC裂缝最大开口宽度、扩展时间均为最大,分别为0.125 mm、10.667 ms,C25SCC裂缝最大扩展速度最快,为10.12 m/s。研究表明:骨料的存在及粒径大小改变了试件破坏形态,影响了裂缝开口宽度及扩展速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堆石混凝土 劈裂抗拉强度 数字图像技术 裂缝扩展规律
下载PDF
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地下水中柴油的吸附行为研究
16
作者 张天琦 黄岁樑 +2 位作者 李玲 郭智 李高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518,524,共7页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溶液中柴油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柴油的吸附均可以在24 h内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为0.92~1.00)能更好地描述土壤对柴油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溶液中柴油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柴油的吸附均可以在24 h内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为0.92~1.00)能更好地描述土壤对柴油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影响吸附反应的控速步骤。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柴油在土壤中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近似于不可逆型吸附。被石油污染的场地土对水体中柴油的吸附量小于未被污染的林地土,土壤对液相中柴油的吸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并随着土壤粒径和pH的减小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早龄期孔结构演化及其强度形成规律研究
17
作者 杨俊峰 张天祺 +2 位作者 罗滔 颜景 金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54-61,68,共9页
为保证水工混凝土构筑物在早龄期阶段的服役安全性,进行早龄期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细观结构试验。制作100 mm×100 mm×100 mm的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研究不同龄期(1 d、3 d、7 d、14 d、28 d)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发... 为保证水工混凝土构筑物在早龄期阶段的服役安全性,进行早龄期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细观结构试验。制作100 mm×100 mm×100 mm的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研究不同龄期(1 d、3 d、7 d、14 d、28 d)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发展规律;分析龄期与自密实混凝土孔隙率、孔径分布之间的关系;构建龄期影响下抗压强度与孔隙率和T_(2)谱面积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随龄期呈现非线性增长,且主要增长期为前7 d;随龄期发展,1号峰面积逐渐增大、2号和3号峰面积逐渐减小,自密实混凝土内部小孔隙(毛细孔)数量逐步增多且中、大孔隙数量逐步减少;1号峰面积和毛细孔孔隙率均与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呈正相关,且能更好地反映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随龄期增长,7 d之前毛细孔占比增长迅速,中孔和大孔占比减幅巨大,中、大孔均向毛细孔转变,28 d时内部结构中毛细孔占比达80%以上;毛细孔分形维数介于0.189~0.865,中孔分形维数位于2.881~2.977之间,大孔分形维数在2.906~2.998区间变化,整体上大孔分形维数明显大于中孔及毛细孔分形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龄期 抗压强度 T2谱面积 孔隙结构
下载PDF
燕川采石场云母矿山生态修复研究
18
作者 张天琪 李晔 王明友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本文针对燕川采石场云母矿山的生态问题,采用生态工程技术进行修复研究,发现矿山周边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情况严重,且生物多样性减少。本文根据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确定生态修复的措施和方式,采用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本文针对燕川采石场云母矿山的生态问题,采用生态工程技术进行修复研究,发现矿山周边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情况严重,且生物多样性减少。本文根据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确定生态修复的措施和方式,采用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手段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川采石场 云母矿山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PYX在3种溶剂中的结晶形貌预测
19
作者 雷超刚 吕天成 +4 位作者 胡立双 刘洋 张添淇 刘逸夫 王慧男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2,6-二苦氨基-3,5-二硝基吡啶(PYX)在真空中的晶体形貌。通过计算溶剂和晶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修正了附着能,模拟出5种温度条件下PYX在3种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 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2,6-二苦氨基-3,5-二硝基吡啶(PYX)在真空中的晶体形貌。通过计算溶剂和晶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修正了附着能,模拟出5种温度条件下PYX在3种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晶体形貌。结果表明:PYX在真空条件下主要显露的3个晶面分别是(0 1 1)晶面、(1 0 1)晶面、(1 1 0)晶面,总面积占比为95.975%,PYX在真空中的晶体形貌是较为规整的多面体,纵横比为1.388。PYX各晶面与3种不同溶剂的相互作用能差异较大,导致各晶面修正附着能的差异较大,而且不同温度对晶面能量的影响也较显著,导致形貌各不相同。其中,298 K时NMP溶剂的作用和418 K时DMF溶剂的作用,均促使PYX呈现出类球体,纵横比分别是1.311和1.322,为制备PYX球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炸药 2 6-二苦氨基-3 5-二硝基吡啶(PYX) 温度 晶体形貌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天琦 李建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175-178,共4页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特异性肾损害,随病情进展可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临床表现为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发病隐匿,若未及时治疗,短期内即可以对肾脏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早期阶段是DKD病理进程的重要转折点...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特异性肾损害,随病情进展可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临床表现为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发病隐匿,若未及时治疗,短期内即可以对肾脏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早期阶段是DKD病理进程的重要转折点,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逆转肾脏损害,延缓病情进展。目前尚无治疗DKD的特异性方法,但中医药治疗对预防和延缓早期DKD的发展有显著且确切的效果,此文将从早期DKD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治疗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