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房郢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1
作者 张驹 袁震 +3 位作者 王厚云 曹晶 郑志侠 叶碧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合肥市饮用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状况,于2020年夏季、秋季、冬季及2021年春季对大房郢水库的水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进行监测,对比浮游生物群落现存量与历史变化,并使用冗余分析(RDA)以及蒙特卡洛置换检验探究环境因子对浮... 为了更好地了解合肥市饮用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状况,于2020年夏季、秋季、冬季及2021年春季对大房郢水库的水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进行监测,对比浮游生物群落现存量与历史变化,并使用冗余分析(RDA)以及蒙特卡洛置换检验探究环境因子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浮游植物以蓝藻门为主要优势种属,密度及生物量较2005年分别增加37.7%和7.0%,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要优势种,密度较2005年大幅度下降了77.5%,生物量多样性增加了47.8%,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NH_(3)-N、T(温度)、pH和TN。此外,研究也揭示了季节变化对水库浮游生物的物种组成影响小,但对浮游生物的丰度及多样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房郢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蒙特卡洛置换检验
原文传递
PIN快恢复二极管掺铂工艺改进
2
作者 郑志霞 陈轮兴 张丹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研究掺铂工艺对有效控制少数载流子寿命、缩短PIN快恢复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节约贵金属用量、提升器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得到最优掺铂工艺,以电子束蒸发镀膜为参考基准,对比以液态铂源旋涂工艺在硅外延片N+面制备不同表面浓度... 研究掺铂工艺对有效控制少数载流子寿命、缩短PIN快恢复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节约贵金属用量、提升器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得到最优掺铂工艺,以电子束蒸发镀膜为参考基准,对比以液态铂源旋涂工艺在硅外延片N+面制备不同表面浓度的铂扩散源,研究铂扩散温度T、扩散时间t、表面扩散源浓度对反向恢复时间T_(rr)和正向压降U F的变化,并分析正向压降U F与反向恢复时间T_(rr)的关系.结果表明,以300 r/min速率旋涂氯铂酸异丙醇溶液,能得到表面质量浓度为21.9%的铂扩散源,满足快恢复二极管掺铂工艺要求,相比于蒸发镀膜可节省约70%的铂;以920℃炉温铂扩散60 min,测得二极管的T_(rr)≤50 ns,U_(F)≤1.25 V,获得T_(rr)、U_(F)之间良好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恢复二极管 少数载流子 反向恢复时间 正向压降
下载PDF
安徽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志侠 何涛 +2 位作者 易明建 苏雨 汪家权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7期193-196,共4页
结合安徽省大气污染总量减排工作特点,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的方法,筛选了19个绩效评估指标,计算出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建立评估体系,从而对2010-2015年安徽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做出评估。结果显示,2013~2015年安徽省大气污染物减排效... 结合安徽省大气污染总量减排工作特点,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的方法,筛选了19个绩效评估指标,计算出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建立评估体系,从而对2010-2015年安徽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做出评估。结果显示,2013~2015年安徽省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相对于2010-2012年有所提升,评价环境绩效优属度由81.7提升到99.5,相对优属度由38.8提升到了63.0,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安徽省大气减排状态从不可接受的发展阶段进入了可接受发展阶段,减排工作获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理想状态仍有较大差距。基于相对优属度的结果,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出相关影响相对优属度因素,为安徽省大气环境绩效评估提供改善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绩效评估 安徽省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热处理对超硬高速钢M42冷拔材组织和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雪峰 郑志霞 李文滔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1,共4页
采用中间退火、炉冷退火及相变退火等工艺处理W2Mo9Cr4VCo8(AISI M42)超硬高速钢冷拔钢丝(Φ5.2 mm、Φ4.96 mm),研究分析了不同组织因素对M42材料形变硬化和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位错密度、铁素体晶粒度及亚微米级碳化物,在不同... 采用中间退火、炉冷退火及相变退火等工艺处理W2Mo9Cr4VCo8(AISI M42)超硬高速钢冷拔钢丝(Φ5.2 mm、Φ4.96 mm),研究分析了不同组织因素对M42材料形变硬化和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位错密度、铁素体晶粒度及亚微米级碳化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M42高速钢形变硬化和塑性失稳行为。800℃中间退火和860炉冷退火能够显著降低铁素体位错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加工硬化能力、改善M42高速钢加工塑性。860℃加热+750℃等温相变退火能够获得低位错密度、细小晶粒内部弥散分布亚微米碳化物颗粒的均匀复相组织,有利于提高材料加工硬化能力,使M42钢延伸率提升至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高速钢M42 塑性 碳化物 退火 晶粒度
下载PDF
合肥市饮用水源地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来源解析
5
作者 郑志侠 王厚云 +4 位作者 叶碧碧 袁震 储昭升 邢彤 杨帆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90-99,共10页
选取合肥市饮用水源地董铺-大房郢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该区域采集了18个沉积物样品,分别测定了8种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的质量分数。分别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并通... 选取合肥市饮用水源地董铺-大房郢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该区域采集了18个沉积物样品,分别测定了8种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的质量分数。分别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对其可能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Cr、Ni、Cu、Pb、Zn总体质量分数较低;Cd和Hg变异系数较大且所有点位质量分数均超出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受人为源的影响较大;在空间分布上大房郢水库沉积物Hg、Cd平均质量分数高于董铺水库;董铺水库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Hg、Cd、As、Ni、Pb、Cu、Cr、Zn,大房郢水库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Hg、Cd、As、Pb、Ni、Cu、Cr、Zn,水源地Hg、Cd、As为中等生态风险,其余5种重金属生态风险水平较低。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该饮用水源地Hg、Cd、As主要来源为电厂大气污染源和农业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沉积物 重金属 风险评价 源解析
下载PDF
Application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icrobial Flocculant 被引量:3
6
作者 Zhou Xiaotie Han Zhao +2 位作者 Sun Shiqun zheng zhixia Hai Zibi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5年第10期26-29,共4页
Microbial flocculant( MBF) is a kind of novel flocculant,which is widely used for the food industry,highly concentrated organic waste water treatment and the urban water supply technology.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 Microbial flocculant( MBF) is a kind of novel flocculant,which is widely used for the food industry,highly concentrated organic waste water treatment and the urban water supply technology.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ior flocculation effect,without secondary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nd being easily degraded,MBF has been emerging as a hotspot of water treatment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the latest progress of the preparation of MBFs and the flocculating mechanism were presente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MBFs for water treatment was reviewed. Finally,suggestion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MBF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发展前景 应用 食品工业 供水技术 絮凝效果 絮凝机理
下载PDF
Deep Convective Clouds over the Northern Pacific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Oceanic Cyclones 被引量:1
7
作者 YI Mingjian FU Yunfei +1 位作者 LIU Peng zheng zhixi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821-830,共10页
Based on combined Cloud Sat/CALIPSO detections, the seasonal occurrence of deep convective clouds(DCCs) over the midlatitude North Pacific(NP) and cyclonic activity in winter were compared. In winter, DCCs are more fr... Based on combined Cloud Sat/CALIPSO detections, the seasonal occurrence of deep convective clouds(DCCs) over the midlatitude North Pacific(NP) and cyclonic activity in winter were compared. In winter, DCCs are more frequent over the central NP, from approximately 30°N to 45°N, than over other regions. The high frequencies are roughly equal to those occurring in this region in summer. Most of these DCCs have cloud tops above a 12 km altitude, and the highest top is approximately 15 km. These wintertime marine DCCs commonly occur during surface circulation conditions of low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 strong meridional wind, and high relative humidity. Further, the maximum probability of DCCs,according to the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found in the region 10°–20° east and 5°–10° south of the center of the cyclones.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CCs and cyclones regarding their relative locations and circulation conditions was also identified by a case study. Deep clouds were generated in the warm conveyor belt by strong updrafts from baroclinic flows. The updrafts intensified when latent heat was released during the adjustment of the cyclone circulation current.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dynamics of cyclones are the primary energy source for DCCs over the NP in w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云 北太平洋 旋风 海洋 气旋活动 DCC 太平洋地区 相对湿度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应用型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路径选择 被引量:7
8
作者 黄白楠 郑志霞 林昌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113-116,共4页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并使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制度等也得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加快信息化变革速度。然而,随着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其在实现管理信息化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并使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制度等也得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加快信息化变革速度。然而,随着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其在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育管理方式有待完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不足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融合不畅等。为此,应用型院校应当完善教育管理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依托大数据推动教育管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等教育 大数据 教育管理 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激光制备润湿性梯度Janus网对水下气泡的单向自发运输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志霞 张丹 +3 位作者 曹一青 陈雪娇 蔡丽晗 陈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0-546,共7页
特殊润湿性表面的水下气泡操控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而受到极大关注.通过激光烧蚀、表面化学修饰、修饰剂去除、热板退火调控润湿性等工艺制备了润湿性梯度可控的Janus网,并通过监测水下气泡单向自发运输的动态过程,研究了该Ja... 特殊润湿性表面的水下气泡操控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而受到极大关注.通过激光烧蚀、表面化学修饰、修饰剂去除、热板退火调控润湿性等工艺制备了润湿性梯度可控的Janus网,并通过监测水下气泡单向自发运输的动态过程,研究了该Janus网表面润湿性及微孔尺寸对水下气泡单向自发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Janus网上下表面为超疏水/亲水、疏水/亲水或超疏水/疏水时,均具有气泡单向自发输送能力;微孔尺寸越小、上下表面间润湿性梯度越大越有利于气泡单向自发运输.此外,对气泡单向自发运输的物理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梯度润湿性金属网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润湿性梯度 Janus网 化学修饰 气泡输送
下载PDF
预润湿对激光诱导铝基超疏/亲水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志霞 杨焕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90,共9页
通过激光烧蚀制备了区域可控的超疏水/超亲水混合表面,研究了预润湿对水下和油下样品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以及样品表面润湿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预润湿会改变样品表面的油下水接触角及水下油接触角,也会改变气泡在其表面的行为;样品经水浸... 通过激光烧蚀制备了区域可控的超疏水/超亲水混合表面,研究了预润湿对水下和油下样品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以及样品表面润湿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预润湿会改变样品表面的油下水接触角及水下油接触角,也会改变气泡在其表面的行为;样品经水浸泡、受热或曝露空气后,超亲水表面出现润湿性转变而超疏水表面较稳定。样品常温下密封保存能长期保持稳定性。研究结果对油水分离、油气分离、水性介质中的气泡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润湿性 化学修饰 表面自由能
下载PDF
基于双岛结构的多晶硅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雪娇 黄元庆 +1 位作者 郑志霞 林振衡 《莆田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解决传统半导体压力传感器温度特性差、非线性度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双岛结构的多晶硅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硅膜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确定力敏电阻的最佳布局,进一步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这种压力传感器兼... 为解决传统半导体压力传感器温度特性差、非线性度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双岛结构的多晶硅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硅膜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确定力敏电阻的最佳布局,进一步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这种压力传感器兼具温度特性好、灵敏度高、线性度好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多晶硅纳米薄膜 双岛结构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GAM模型的合肥市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卫尤文 郑志侠 +3 位作者 汪水兵 张红 易明建 陈建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2期78-82,共5页
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对2018年合肥市臭氧和气象因子进行了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郊区O3年均浓度及最大小时浓度均较市区高;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90.4±14.8)μg/m^3>春季(74.1±12.2)μg/m^3>秋季(57±... 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对2018年合肥市臭氧和气象因子进行了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郊区O3年均浓度及最大小时浓度均较市区高;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90.4±14.8)μg/m^3>春季(74.1±12.2)μg/m^3>秋季(57±8.1)μg/m^3>冬季(39.1±9.5)μg/m^3。O3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在7:00左右出现最小值,峰值在15:00左右。基于GAM分析发现O3浓度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间均呈非线性关系,其中相对湿度、温度、气压对合肥市O3浓度影响较大,而风速、降水量对O3浓度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浓度 时空分布 广义相加模型(GAM)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某氨基酸厂搬迁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邢彤 郑志侠 +1 位作者 赵纯真 周刚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8期51-55,共5页
以某氨基酸厂搬迁场地的土壤污染调查监测为依据,按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推荐的模型和参数,对该场地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和健康风险评估。在场地内设置了18个采样点,共采集162个土样,通过检测分析,检出了As、Cd、Cu、Pb... 以某氨基酸厂搬迁场地的土壤污染调查监测为依据,按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推荐的模型和参数,对该场地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和健康风险评估。在场地内设置了18个采样点,共采集162个土样,通过检测分析,检出了As、Cd、Cu、Pb、Hg、Ni、Zn 7种重金属。采用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居住用地标准、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场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场地中的As、Cd、Hg、Ni 4种目标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厂搬迁场地所有监测点位均存在致癌风险,其致癌风险主要是由As引起。As的非致癌风险值最大,是主要的非致癌风险来源。该场地所有点位的As非致癌危害商均超过人体可接受的阈值1,说明该场地存在一定的As非致癌风险。此外,部分样点的Ni非致癌风险值也超过1,存在一定的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厂 搬迁场地 土壤 重金属污染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装备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志霞 李文芳 +3 位作者 陈庆堂 陈学军 林金兰 黄白楠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3期43-45,48,共4页
基于OBE理念、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通过教学资源优化整合,构建了"平台共享,专业分流,拓展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 基于OBE理念、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通过教学资源优化整合,构建了"平台共享,专业分流,拓展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融企业工程师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跨学科专业类课程等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达到跨学科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群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群 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激光刻蚀紫铜表面润湿性的快速转变
15
作者 郑志霞 李文芳 +3 位作者 张丹 曹一青 陈雪娇 蔡丽晗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7-244,共8页
针对激光刻蚀的金属表面短期内的超亲水性及较长的润湿性转变周期问题,通过优化飞秒激光刻蚀参数在紫铜表面构造出微/纳米分层的乳突状结构,制备了超亲水样品。样品在水汽环境下高温热氧化3 h后,放置于150℃的管式炉中用乙醇辅助退火15 ... 针对激光刻蚀的金属表面短期内的超亲水性及较长的润湿性转变周期问题,通过优化飞秒激光刻蚀参数在紫铜表面构造出微/纳米分层的乳突状结构,制备了超亲水样品。样品在水汽环境下高温热氧化3 h后,放置于150℃的管式炉中用乙醇辅助退火15 min,测得其表面水接触角由退火前的(4.0±0.7)°提高到(150.7±0.6)°,样品表面由超亲水快速转变为超疏水,极大提高了润湿性转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激光烧蚀 润湿性 微纳米结构 水接触角 润湿性转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