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精胺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脯氨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杜红阳 李青芝 +1 位作者 杨青华 刘怀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2-1097,共6页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小麦抗旱性的机理,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豫麦48,抗旱性较弱;洛麦22,抗旱性较强)为材料,研究了亚精胺对短期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脯氨酸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两个小麦品...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小麦抗旱性的机理,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豫麦48,抗旱性较弱;洛麦22,抗旱性较强)为材料,研究了亚精胺对短期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脯氨酸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幼苗叶片中脯氨酸、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增加,且抗旱性较强的洛麦22增加幅度显著大于抗旱性较弱的豫麦48;脯氨酸代谢关键酶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和Δ1-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P5CR)活性增强,且洛麦22的P5CS活性增强幅度大于P5CR。但渗透胁迫处理对两个品种鸟氨酸转氨酶(OAT)活性影响不大。外源亚精胺处理则进一步提高了渗透胁迫下脯氨酸、葡萄糖、蔗糖含量以及P5CS和P5CR活性,且对抗旱性较弱的豫麦48效应较明显,但对两个品种的OAT活性基本没什么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处理能通过提高脯氨酸合成代谢谷氨酸途径的关键酶P5CS和P5CR的活性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从而提高小麦幼苗的保水性,增强其抗旱性,对抗旱性较弱的小麦品种的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小麦幼苗 渗透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脯氨酸代谢酶
下载PDF
地黄多糖在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对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红阳 付海燕 +2 位作者 马刚 包翠芬 秦书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取第3代细胞,分为对照组、β-巯基乙醇诱导组(5mmol/L BME)和地黄多糖诱导组(0.2 mg/mL)进行诱导实验...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取第3代细胞,分为对照组、β-巯基乙醇诱导组(5mmol/L BME)和地黄多糖诱导组(0.2 mg/mL)进行诱导实验,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前后细胞生长周期改变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标志物: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Notch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蛋白胞内片段(NICD)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地黄多糖诱导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S+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不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各诱导组诱导后产生特异性神经细胞标志物表达。其中地黄多糖组nestin及NSE阳性细胞率高于β-巯基乙醇诱导组(P<0.05);GFAP阳性细胞率低于β-巯基乙醇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地黄多糖诱导组诱导前为Notch1蛋白强阳性或阳性染色,并随诱导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地黄多糖诱导组诱导分化24 h后细胞内NICD含量逐渐下降,到第5天时,低于诱导前水平,且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地黄多糖可能通过抑制Notch1蛋白表达而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且主要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OTCH1蛋白 诱导 神经样细胞
下载PDF
外源亚精胺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无氧呼吸代谢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红阳 程明明 +1 位作者 杨青华 刘怀攀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玉米抗涝性的机制,以2个抗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抗涝性较弱;浚单22,抗涝性较强)为材料,设置正常处理、涝胁迫处理、涝胁迫+亚精胺(1 mmol/L)3个处理,分别在处理0,2,4,6 d取幼苗根测定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无氧呼...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玉米抗涝性的机制,以2个抗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抗涝性较弱;浚单22,抗涝性较强)为材料,设置正常处理、涝胁迫处理、涝胁迫+亚精胺(1 mmol/L)3个处理,分别在处理0,2,4,6 d取幼苗根测定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无氧呼吸酶活性(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代谢产物(乙醇和乳酸)和亚精胺(Spd)含量,并测定幼苗相对干物质增长速率,研究了亚精胺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呼吸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情况下,2个玉米品种幼苗根系中无氧呼吸酶活性、代谢产物和亚精胺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且在2个品种间无明显差异;涝胁迫处理后,2个玉米品种幼苗根系中无氧呼吸酶活性以及乙醇、乳酸、亚精胺含量增加,且抗性较弱的郑单958的LDH活性和乳酸含量增加幅度大于抗性较强的浚单22,而抗性较强的浚单22的ADH活性和乙醇、亚精胺含量增加幅度大于抗性较弱的郑单958;涝胁迫+亚精胺处理后,2个玉米品种幼苗根系中PDC、ADH活性以及乙醇、Spd含量升高,LDH活性和乳酸含量下降,且抗性比较弱的郑单958的变化幅度大于抗性比较强的浚单22。结果显示,亚精胺与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的呼吸代谢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亚精胺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系中无氧呼吸代谢酶PDC和ADH活性以及增加乙醇和Spd含量减少有害物质乙醛对细胞的伤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LDH活性抑制乳酸的过量产生,避免细胞质的过度酸化,降低细胞膜的伤害,从而缓解涝胁迫对玉米幼苗造成的伤害,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和玉米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涝胁迫 玉米 无氧呼吸
下载PDF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光合性能和抗氧化代谢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红阳 胡春红 刘怀攀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
为了探讨亚精胺提高大豆幼苗抗盐性的内在机理,以郑豆30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了在100 mmol·L^(-1)盐胁迫下,不同浓度(0.1,0.5,1.0和1.5 mmol·L^(-1))的亚精胺对大豆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 为了探讨亚精胺提高大豆幼苗抗盐性的内在机理,以郑豆30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了在100 mmol·L^(-1)盐胁迫下,不同浓度(0.1,0.5,1.0和1.5 mmol·L^(-1))的亚精胺对大豆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大豆幼苗相对干物质增长速率(RDMIR)、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和光合参数(Pn、Ci、Tr和Gs)下降,相对电解质渗透率(RELR)、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O^-_2·)、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但经过不同浓度的亚精胺处理后,大豆幼苗叶片RELR、O^-_2·、H_2O_2和MDA含量下降,而RDMIR、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参数却上升,且以0.5 mmol·L^(-1)的Spd处理效果最显著。这些结果表明亚精胺能通过提高大豆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而降低幼苗叶片的O^-_2·产生速率、H_2O_2和MDA含量,通过提高光合相关参数指标提高幼苗叶片的光合效率,从而减轻盐胁迫的伤害,促进大豆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盐胁迫 大豆幼苗 光合性能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红阳 侯小歌 刘怀攀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0,共3页
研究了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Zea mays L.)种子萌发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渗透胁迫下,玉米发芽势、发芽率和胚芽鞘长度均下降,且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下降,淀粉含量上升,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下降;用亚精... 研究了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Zea mays L.)种子萌发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渗透胁迫下,玉米发芽势、发芽率和胚芽鞘长度均下降,且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下降,淀粉含量上升,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下降;用亚精胺(Spd)浸种处理后,抑制了玉米种子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其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长度、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下降以及淀粉含量的上升。上述结果表明,Spd浸种处理通过提高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降解,从而促进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浸种 玉米 萌发 淀粉酶
下载PDF
血浆ET-1、NO和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杜红阳 付海燕 +1 位作者 刘丹 孙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WHO标准选择... 目的探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WHO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diabetic mellitus,DM)伴有或不伴有DR85例和健康对照组3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ET-1、vWF和NO,离子交换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记录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DR患者血浆ET-1、vWF水平(分别为3·04μg·L-1±1.27μg·L-1、136.18%±33.64%)显著高于无DR患者组(分别为1.48μg·L-1±1.16μg·L-1、66.68%±19.30%,P<0.01),但血浆NO水平(82.34μg·L-1±17·42μmol·L-1)低于无DR患者组(98·12μg·L-1±33.30μmol·L-1,P<0.05);血浆ET-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r=0.431,0.382和0·450,P<0.05),与空腹血糖、HbA1C、vW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1,0.478和0.544,P<0.01);血浆NO与病程、vWF呈负相关(r=-0.431和-0.412,P<0.05);血浆vWF与ET-1、病程、FBG、HbA1C呈正相关(r=0.544,0.313,0.425和0·380,P<0.05),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412,P<0·05)。结论血浆ET-1、NO、vWF水平的检测反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可能与DR发生、发展有关,对DR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血管性 假血友病因子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植物体内特殊形态多胺与水分胁迫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杜红阳 刘怀攀 +1 位作者 李潮海 杨青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3,共5页
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植物体内特殊形态多胺(游离态、非共价结合态、酸溶性共价结合态、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和稀有多胺)与水分胁迫的关系,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了多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 特殊形态多胺 水分胁迫
下载PDF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杜红阳 王进 +1 位作者 刘怀攀 杨青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009-11010,共2页
[目的]探究多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农大108玉米(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检测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鞘长度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在低浓度范围内,... [目的]探究多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农大108玉米(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检测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鞘长度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亚精胺浸种浓度的升高,被检测的这些指标也逐渐升高,当亚精胺浓度达到0.1 mmol/L时,这些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而过高浓度的亚精胺处理,则这些指标低于对照。[结论]适宜浓度的亚精胺浸种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该研究为多胺在大田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浸种 玉米
下载PDF
小麦胚中不同形态多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杜红阳 刘骨挺 +1 位作者 杨青华 刘怀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4-1232,共9页
为解析发育籽粒胚中不同种类和不同形态多胺在小麦耐旱机制中的作用,以强抗旱性的洛麦22和弱抗旱性的豫麦48为材料,于小麦花后第10天施以根际自然干旱、喷施外源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处理,研究不同类型多胺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耐旱相关生... 为解析发育籽粒胚中不同种类和不同形态多胺在小麦耐旱机制中的作用,以强抗旱性的洛麦22和弱抗旱性的豫麦48为材料,于小麦花后第10天施以根际自然干旱、喷施外源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处理,研究不同类型多胺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耐旱相关生理指标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干旱胁迫处理10天内,2个品种籽粒胚中游离态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以及酸可溶性共价结合态多胺(ASCC-PA)含量均上升,尤其是豫麦48的游离态Put一直表现为急剧升高趋势。干旱处理前期两品种籽粒中游离态Spd和Spm的上升幅度没有明显差异,处理后期洛麦22中Spd和Spm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豫麦48;两品种胚中的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腐胺(AISCC-Put)含量前期均较低,到后期洛麦22的AISCC-Put含量上升明显。外源Spd和Spm处理后,不仅显著提升了干旱胁迫后期豫麦48胚的游离态Spd和Spm的含量,并且提高了旗叶相对含水量和籽粒相对干物质增长速率,降低了旗叶相对质膜透性,抗旱性得到改善。MGBG处理强烈抑制了洛麦22胚中游离态Put向Spd和Spm转化,也明显降低小麦的抗旱性。外施菲咯啉显著抑制了干旱胁迫所诱导的AISCC-Put增加,同时也降低了小麦对干旱胁迫的抗性。上述结果暗示花后胚中游离态Put向游离态Spd、Spm和AISCC-Put的顺利转化可以提高小麦抗干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小麦籽粒胚 多胺
下载PDF
多胺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红阳 常云霞 刘怀攀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88-91,共4页
对多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全面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了多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胺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利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红阳 王俊英 刘怀攀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通过教学实践,深入分析探讨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利和弊,提出了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灵活运用这两种教学手段,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化地... 通过教学实践,深入分析探讨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利和弊,提出了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灵活运用这两种教学手段,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化地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生物学教学
下载PDF
酸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红阳 常云霞 刘怀攀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4-76,共3页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酸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根长变短,根相对含水量下降,根系活力下降,并随着酸胁迫程度的加深,这些指标的变化越明显.
关键词 酸胁迫 玉米幼苗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血浆ET-1、NO、vW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关系研究
13
作者 杜红阳 刘丹 付海燕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血浆ET-1、NO、vW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展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WHO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DM)伴有或不伴有DR85人和健康对照组3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ET-1... 目的探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血浆ET-1、NO、vW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展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WHO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DM)伴有或不伴有DR85人和健康对照组3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ET-1、vWF和NO,离子交换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记录相关生化和临床指标。结果伴有和不伴有DR的2型DM患者血浆ET-1、NO、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ET-1水平与sBP、dBP和病程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HbA1C、vW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浆NO与病程、vWF呈负相关。血浆vWF与ET-1、病程、空腹血糖、HbA1C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宋河大曲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侯小歌 杜红阳 +3 位作者 李学思 张咚咚 李绍亮 胡炳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对宋河大曲中的醋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耐酒精和产酸特性。共分离得到7株醋酸菌,经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归2个属3个种,1株未知。2个属分别为葡糖杆菌属和醋杆菌属,3个种分别为氧化葡糖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巴... 对宋河大曲中的醋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耐酒精和产酸特性。共分离得到7株醋酸菌,经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归2个属3个种,1株未知。2个属分别为葡糖杆菌属和醋杆菌属,3个种分别为氧化葡糖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和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氧化葡糖杆菌和醋化醋杆菌是宋河大曲中的主要醋酸菌。醋杆菌在产酸过程中可耐受含量为5%vol^11%vol的酒精,氧化葡糖杆菌的产酸性能受含量为9%vol^11%vol酒精。醋杆菌和氧化葡糖杆菌产酸快,30℃培养20h后,可迅速产酸,44h后趋近稳定,最低pH值可达4.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河大曲 醋酸菌 分离 鉴定 耐酒精 产酸
下载PDF
地黄多糖诱导大鼠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及对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付海燕 杜红阳 包翠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对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大鼠P3-P5代BMS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神经生长因子组(BDNF组,10μg/ml)和地黄多糖诱导A、B、C组(RGP组...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对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大鼠P3-P5代BMS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神经生长因子组(BDNF组,10μg/ml)和地黄多糖诱导A、B、C组(RGP组,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g/ml),诱导后连续培养7d。观察细胞一般形态。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ON组与RGP C组神经标志物相关蛋白神经巢蛋白(Nestin)、β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诱导后0、1、3、7d时Notch1、Jagged1蛋白和Notch1胞内段NICD的表达。结果 CON组始终以梭形细胞为主,RGP C组第5天起出现神经元样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RGP C组Nestin蛋白表达由强到弱,NSE和βⅢ-tubulin蛋白表达由弱到强,GFAP蛋白呈弱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GP各组各时间点Notch1蛋白阳性细胞率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且随时间延长Notch1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RGP C组中Jagged1阳性细胞率诱导后1d时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后显著下降(P<0.05),BDNF组基本无Jagged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类似。结论地黄多糖具有诱导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且可影响Notch1和Jagged1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多糖 间质干细胞 NOTCH1蛋白 Jagged1蛋白 神经元
下载PDF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活性与结合态亚精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琳 王进 +1 位作者 杜红阳 刘怀攀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31,35,共4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为材料,经过亚精胺(Spd)浸种处理,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下,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渗透胁迫条件下,抗... 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为材料,经过亚精胺(Spd)浸种处理,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下,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渗透胁迫条件下,抗性强的农大108的ATPase活性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抗性弱的品种掖单13,而农大108的线粒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亚精胺浸种处理,明显增强了掖单13幼苗的抗性,促进了掖单13在胁迫条件下非共价结合态Spd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其在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这些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处理,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尖线粒体膜上的非共价结合态Spd含量,维持ATPase活性的稳定,从而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浸种 渗透胁迫 玉米幼苗 线粒体膜ATPase 结合态多胺
下载PDF
外源亚精胺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的氧化伤害缓解效应 被引量:15
17
作者 程明明 杜红阳 刘怀攀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研究亚精胺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代谢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为多胺的农业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抗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抗涝性较弱;浚单22,抗涝性较强)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涝胁迫和涝... 【目的】研究亚精胺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代谢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为多胺的农业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抗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抗涝性较弱;浚单22,抗涝性较强)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涝胁迫和涝胁迫+1 mmol/L亚精胺3个处理,处理6 d后取幼苗根测定其抗氧化代谢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结果】涝胁迫下,两个品种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幼苗相对干物质增长速率(RDWIR)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相对电解质渗漏率(RELR)、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且对抗涝性较弱的郑单958影响较为明显。施加亚精胺后,明显提高了涝胁迫下抗涝性较弱的郑单958幼苗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RDWIR和根系活力,降低了RELR、产生速率和MDA含量;与涝胁迫相比,其SOD、POD、CAT和APX活性、RDWIR和根系活力分别上升了46.4%、50.0%、96.0%、31.0%、33.5%和73.8%,而RELR、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分别下降了28.4%、33.6%和19.4%。【结论】适当浓度的亚精胺能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系中抗氧化代谢酶活性来降低的产生速率和MDA积累量,缓解涝胁迫对玉米根系质膜的伤害,从而提高玉米幼苗根系活力,促进玉米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玉米幼苗 抗氧化酶 涝胁迫
下载PDF
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活性与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炳义 周琳 +2 位作者 杜红阳 刘友良 刘怀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大豆(Glycine max L.)品种豫豆24(抗旱性较强)和豫豆6号(抗旱性较弱)幼苗为材料,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条件下,幼苗根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结果如下:渗透胁迫条件下,抗性... 以抗旱性不同的大豆(Glycine max L.)品种豫豆24(抗旱性较强)和豫豆6号(抗旱性较弱)幼苗为材料,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条件下,幼苗根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结果如下:渗透胁迫条件下,抗性强的豫豆24的ATPase活性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抗性弱的品种豫豆6号,而豫豆24的线粒体膜上非共价结合亚精胺(Spd)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豫豆6号。外源Spd处理,明显促进了豫豆6号在胁迫条件下非共价结合Spd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了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从而提高了豫豆6号幼苗的抗性;Spd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显著抑制了豫豆24在胁迫条件下膜上非共价结合Spd的增加,同时促进其在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从而明显降低了豫豆24幼苗的抗性。结果表明,线粒体膜上非共价结合的Spd可能通过维持ATPase活性的稳定来提高大豆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态多胺 大豆 渗透胁迫 线粒体膜 ATPase
下载PDF
亚精胺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维贤 杜红阳 +1 位作者 刘怀攀 李潮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70,共5页
研究了亚精胺(Spd)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浚单20(抗旱性较弱)幼苗生长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抗旱性弱的浚单20受伤害程度较强,但外施Spd后,不仅明显提高了其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干... 研究了亚精胺(Spd)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浚单20(抗旱性较弱)幼苗生长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抗旱性弱的浚单20受伤害程度较强,但外施Spd后,不仅明显提高了其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干质量增长速率,同时也促进了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缓解胁迫效果明显优于农大108。这些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外源Spd可能是通过提高有机渗透物质含量而提高抗渗透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渗透胁迫 玉米 有机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以心理学共情理论应对困境中的医患关系 被引量:52
20
作者 张莹 梅松丽 +2 位作者 徐军 陈峻江 杜红阳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53,共3页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基础,面对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困境,探索如何应对困境中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共情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阐述了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站在对方立场上的思考方式。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存在共...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基础,面对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困境,探索如何应对困境中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共情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阐述了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站在对方立场上的思考方式。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存在共情缺陷,如易产生共情疲劳、缺乏倾听、缺少尊重等,通过心理学干预技术提高其临床共情能力有利于减少共情缺陷、避免医疗纠纷、协调医患关系。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推进新的合作型医患关系的建设,尤其适合于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共情理论 医患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