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MR联合动脉自旋标记的儿童癫痫致痫区定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艳蓉 李孝媛 +3 位作者 李如帅 艾书跃 张晓军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18F-FDG PET/MR联合动脉自旋标记(ASL)在癫痫患儿中定位致痫区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MR脑代谢显像的46例癫痫患儿。视觉及半定量分析MR、PET及ASL图像,以视频脑电图... 目的研究18F-FDG PET/MR联合动脉自旋标记(ASL)在癫痫患儿中定位致痫区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MR脑代谢显像的46例癫痫患儿。视觉及半定量分析MR、PET及ASL图像,以视频脑电图或手术部位为参考,分别计算MR、PET/MR、ASL/MR及PET/MR联合ASL定位致痫区的准确率。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不同成像模式定位致痫区的价值;采用Cohen’s Kappa一致性分析比较PET与ASL定位的一致性。结果46例癫痫患儿中,MR、PET/MR及ASL/MR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分别为45.65%(21/46)、69.57%(32/46)、73.91%(34/46)。与单独MR比较,PET/MR及ASL/MR定位致痫区的准确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1.08,P均<0.01)。PET/MR联合ASL序列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为76.09%(35/46),高于MR(χ^(2)=12.07,P<0.01),但与PET/MR及ASL/M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T与ASL定位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86,P<0.01)。结论18F-FDG PET/MR联合ASL对癫痫患儿致痫区定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动脉自旋标记 儿童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玉萍 江桂华 +2 位作者 肖健敏 廖衡斌 陈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2-528,共7页
目的 通过与双参数MRI比较,分析18F-PSMA-1007 PET/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18F-PSMA-1007 PET/MRI和双参数MRI的27例疑似前列腺癌的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 目的 通过与双参数MRI比较,分析18F-PSMA-1007 PET/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18F-PSMA-1007 PET/MRI和双参数MRI的27例疑似前列腺癌的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18F-PSMA-1007 PET/MRI、18F-PSMA-1007 PET和双参数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三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18F-PSMA-1007 PET/MRI、18F-PSMA-1007PET与双参数MR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0%比95.00%比90.00%,100%比71.43%比28.57%,100%比90.48%比78.26%和87.50%比83.33%比50.00%。18F-PSMA-1007 PET/MRI、18F-PSMA-1007 PET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均显著高于双参数MRI(Z=3.739、2.299,P<0.05),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0.832和0.593。结论 18F-PSMA-1007 PET/MRI诊断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望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发挥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18F 双参数 诊断
下载PDF
^(18)F-PSMA PET/MRI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价值
3
作者 周熠磊 张淼 +3 位作者 郭睿 周金鑫 李彪 李翔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18)氟-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18)F-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18)F-PSMA)-1007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系统(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ET/MRI)(以下简称PET/MRI)... 目的:探讨^(18)氟-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18)F-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18)F-PSMA)-1007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系统(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ET/MRI)(以下简称PET/MRI)检查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143例,均于术后12~60个月内完成PET/MRI检查。统计PET/MRI检查对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检出率,根据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分为PSA≤0.2 ng/mL、0.2 ng/mL<PSA≤0.5 ng/mL、0.5 ng/mL<PSA≤4.0 ng/mL、4.0 ng/mL<PSA<10.0 ng/mL和PSA≥10.0 ng/mL 5组,比较不同组中复发或转移灶的检出率。结果:25%PSA≤0.2 ng/mL、0.2 ng/mL<PSA≤0.5 ng/mL、0.5 ng/mL<PSA≤4.0 ng/mL、4.0 ng/mL<PSA<10.0 ng/mL和PSA≥10.0 ng/mL组中PET/MRI对复发或转移灶的检出率分别为25.00%(6/24)、70.00%(7/10)、66.67%(16/24)、74.07%(20/27)和94.83%(55/58),各组间两两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4例(27.64%)患者根据PET/MRI检查结果改变了治疗方案。结论:PET/MRI在PSA未升高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检出了约1/4存在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且随着血清PSA水平升高,检出率随之升高,提示PET/MRI可早期检出前列腺癌复发、转移灶,有效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原文传递
^(18)F-PSMA-1007 PET/CT和mpMRI在前列腺癌原发灶检测及病灶腺体内定位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朱斌 刘畅 +2 位作者 许晓平 胡四龙 宋少莉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3期226-236,共11页
目的:^(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1007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 目的:^(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1007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图像与金标准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对应,比较两者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原发灶的价值,进一步评价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在预测前列腺原发灶良恶性及PCa危险度分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纳入2019年9月—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PSMA-1007 PET/CT检查的疑诊PCa患者共56例。其中48例患者行mpMRI检查。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中央腺体区与两侧外周带4个分区,与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对应。组间原发灶检出率的差异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GS)和SUV_(max)之间的相关性。SUV_(max)差异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得出SUV_(max)的最佳诊断阈值。结果:以穿刺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57.1%(32/56)患者为PCa,42.9%(24/56)患者为良性(10例患者伴有前列腺炎症)。PCa患者的PSA、SUV_(max)均显著高于良性患者(P=0.002,P<0.001)。基于分区分析构建以SUV_(max)预测前列腺原发灶良恶性的ROC曲线(AUC=0.93),当截断值为9.4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0%和89.6%。基于分区分析,^(18)F-PSMA-1007对PCa分区的检出率相较于mp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7%vs 77.1%,P=0.568)。^(18)F-PSMA-1007和mpMRI联合使用检测出更多分区的病灶(84.3%,70/83),但与单独^(18)F-PSMA-1007和单独mpM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P=0.238)。穿刺病理学检查为良性的患者,分区分析结果提示前列腺炎症分区的SUV_(max)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组织的分区(P=0.007)。基于患者分析,^(18)F-PSMA-1007检测前列腺原发灶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略高于mpMRI,分别为78.1%、73.2%、69.6%和76.7%、72.9%、63.2%。在区域淋巴结及骨转移的检出率方面,^(18)F-PSMA-1007均高于mpMRI。PCa原发灶SUV_(max)与PSA水平和GS均呈正相关(r=0.467,P=0.008;r=0.571,P<0.001)。当SUV_(max)≥18.00时,PCa的检出率为100%。通过ROC曲线(AUC=0.79)分析确定SUV_(max)=22.40为区别PCa高危险度和低-中危险度的最佳诊断截断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7%和100.0%。结论:对于PCa原发灶的诊断^(18)F-PSMA-1007有更好的效能,与mpMRI联用可以提高肿瘤范围的检测。半定量指标SUV_(max)对于PCa良恶性和危险度分层有着很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核医学检查在评估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5
作者 陈波 黄际远 +1 位作者 张伟 高海燕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刺激状态下甲状腺吸碘率、甲状腺功能及残留甲状腺131I最大计数评估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临床资料齐全的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并欲行131I... 目的探讨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刺激状态下甲状腺吸碘率、甲状腺功能及残留甲状腺131I最大计数评估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临床资料齐全的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并欲行131I治疗的1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甲状腺吸碘率、甲状腺功能、颈部超声、131I全身扫描及颈部SPECT/CT断层显像资料。结合淋巴结术后病理、颈部超声、颈部SPECT/CT断层显像及临床随访来最终确定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甲状腺吸碘率、功能、131I最大计数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刺激状态下吸碘率(P=0.048)、Tg(P=0.048)、131I最大计数(P=0.049)有关,与TSH(P=0.256)、FT3(P=0.516)、FT4(P=0.827)、TgAb(P=0.351)、TPOAb(P=0.389)无关。将吸碘率、Tg、131I最大计数对转移进行ROC处理,三者中吸碘率诊断效能最高,131I最大计数效能最差,吸碘率、Tg的临界值分别为1.5、5.28时对评估淋巴结转移有统计意义,131I最大计数临界值为727,但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偏相关分析显示,吸碘率、TSH、FT3、FT4、TgAb均与131I最大计数有关,其中吸碘率、FT3、FT4与131I最大计数呈正相关,TSH、TgAb与131I最大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吸碘率、Tg、131I最大计数对淋巴结转移有一定评估价值;吸碘率、FT3、FT4值越高,提示131I最大计数越高;TSH、TgAb值越高,对应131I最大计数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吸碘率 甲状腺功能 131I全身扫描
下载PDF
基于PET/MRI影像联合脑功能分析在检出癫痫患者致痫灶中的价值探讨
6
作者 何伟 李云波 +3 位作者 高刘艳 魏光明 魏熠鑫 郭智瑞 《西部医学》 2023年第4期573-578,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PET/MRI影像联合脑功能分析在检出癫痫患者致痫灶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10例癫痫患者,均进行头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检查前注射脱氧葡萄糖(FDG)休息30 mi... 目的 探讨基于PET/MRI影像联合脑功能分析在检出癫痫患者致痫灶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10例癫痫患者,均进行头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检查前注射脱氧葡萄糖(FDG)休息30 min后行PET,再行MRI,并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对PET/MRI影像结果采用视觉分析、半定量分析及脑功能分析判断可能病灶,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PET/MRI影像及脑功能分析在检出癫痫患者致痫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110例癫痫患者病理结果为脑皮质发育不良60.00%(66/110)、海马硬化34.55%(38/110)、节细胞胶质瘤5.45%(6/110)。致痫灶定位于额叶8.18%(9/110)、枕叶9.09%(10/110)、颞叶82.73%(91/110)。110例癫痫患者PET/MRI显像视觉分析与软件定量分析结果显示,69例(62.73%)患者PET/MRI视觉分析与软件定量分析结果一致;31例(28.18%)患者PET/MRI显像结果为阴性,其中包括疑似病灶9例(8.18%)。软件分析显示,病灶位置定位于顶叶6例(5.45%),颞叶25例(22.73%),PET显像显示癫痫灶或位于双侧颞叶6例(5.45%);脑功能分析结果显示,阳性34例(30.91%),阴性76例(69.09%),其中单侧病变30例(27.27%),双侧病变4例(3.64%)。MIMneuro软件分析,PET/MRI对诊断单侧病变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脑电图结果一致。PET/MRI影像及脑功能联合对检出癫痫患者致痫灶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一PET/MRI成像像(t=26.564,P<0.05),高于单一脑功能分析(t=7.87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Z-sorce=-1.81时,预测术后癫痫灶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1.46%、77.23%。结论 PET/MRI影像联合脑功能分析可显著提高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为手术切除提高可靠指导,进而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MRI 脑功能 癫痫患者 致痫灶 诊断价值
下载PDF
Gd-EOB-DTPA多模态MRI对常规MRI不典型强化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健 柏玉涵 +3 位作者 时昭红 胡伟 周晓黎 刘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对Gd-DTPA增强MRI中表现不典型的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Gd-DTPA增强MRI检出的不典型肝硬化结节,均行Gd-EOB-DTPA增强动脉期、门...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对Gd-DTPA增强MRI中表现不典型的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Gd-DTPA增强MRI检出的不典型肝硬化结节,均行Gd-EOB-DTPA增强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和肝胆期扫描。当患者有多枚不典型结节(>3枚)时,取直径排在前3位的病灶纳入研究。观察病灶大小、各序列信号强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特点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纳入35例患者共49个结节。34个结节诊断为肝细胞癌(HCC),15个结节诊断为异型增生结节(DN)。HCC及DN在T2WI、T1WI、动脉期高强化、DWI高信号、肝胆期低信号表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高信号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4%和80.0%,T1WI低信号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80.0%,DWI高信号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和73.3%,Gd-EOB-DTPA动态增强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7.6%和100.0%,肝胆期低信号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80.0%,动脉期高强化联合肝胆期低信号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7.1%和100.0%。结论Gd-EOB-DTPA增强检查能提高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结节,特别是常规MRI增强不典型结节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图像增强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定量及定性评价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焦琳琳 段崇锋 +5 位作者 于海洋 王刚 高远翔 刘芳 张宇 周晓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采用定量及定性的方法,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术前评价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2019年1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HCC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MVI阳性65例,MVI阴性49例。所有患... 目的:采用定量及定性的方法,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术前评价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2019年1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HCC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MVI阳性65例,MVI阴性49例。所有患者在术前3周内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主要分析以下MRI征象:肿瘤内血管、出血和脂肪、动脉期边缘强化、包膜、边界、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及多灶性。定量分析指标包括病灶直径、信号强度(SI lesion)、信号噪声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预测价值的指标绘制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并采用列线图对肝癌MVI进行术前预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边缘不规则及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对肝癌合并MVI具有预测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711及0.701,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2%、65.31%、74.63%、68.09%和76.92%、63.27%、73.53%、67.39%。肿瘤直径≤5cm组中仅肿瘤边缘不规则对预测MVI有统计学意义,而>5cm组中肿瘤边界不规则及瘤周低信号对预测MVI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图像上肿瘤边缘不规则及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对肝癌MVI有重要预测价值。联合上述征象及列线图对术前预测肝癌MVI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血管侵犯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滞留肾动态显像的GFR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晓佳 巴雅 +6 位作者 谢彬 李肖红 孙晓琰 王塞岗 刘立水 陈恺 秦永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因素,以及放射性滞留致GFR高估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方法在GFR测定过程中,选择显像剂的注射质量和本底感兴趣区(ROI)的两种常见因素,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观察其影响;对放射性核素...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因素,以及放射性滞留致GFR高估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方法在GFR测定过程中,选择显像剂的注射质量和本底感兴趣区(ROI)的两种常见因素,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观察其影响;对放射性核素滞留的患肾分别采用全肾ROI勾画法和肾皮质ROI勾画法处理,比较两种方法对GFR测定的准确性。结果本底ROI的位置选择对GFR有影响;"弹丸"注射质量将直接影响肾血流灌注与患者病情的一致性,只有高质量的"弹丸"是获得真实GFR的前提;当放射性核素滞留时使用全肾ROI勾画法会高估肾功能,使用肾皮质ROI勾画法能得到真实准确的GFR值。结论在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值的整个过程中,显像剂的注射质量和本底ROI的选择,以及放射性核素滞留时ROI的勾画和滞留区的扣除对GFR的测定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测定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是获得GFR准确结果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R_(2)^(*)值在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病灶边缘强化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玉昌 靳二虎 +2 位作者 杨正汉 都雪朝 潘振宇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OLD)成像在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术后病灶周边异常强化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明确诊断为HCC并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定期采用BOLD序列行MRI检查,随访时间...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OLD)成像在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术后病灶周边异常强化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明确诊断为HCC并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定期采用BOLD序列行MRI检查,随访时间为1.0~9.2个月,平均(4.1±2.7)个月。测量消融灶周围的异常强化灶(HCC残留/复发灶、炎性反应带)、射频消融灶和肝实质的R_(2)^(*)值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HCC残留/复发灶和炎性反应带主要根据临床表现、随访变化或病理进行诊断。使用ROC曲线分析R_(2)^(*)值鉴别HCC残留/复发灶与炎性反应带的诊断效能。结果:79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共发现128处边缘强化灶,61处诊断为肿瘤残留/复发,67处诊断为炎性反应带。HCC残留/复发和炎性反应带的R_(2)^(*)值分别为(72.1±24.1)和(105.6±29.5)Hz,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C残留/复发与肝实质的R_(2)^(*)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残留/复发与射频消融病灶的R_(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_(2)^(*)值鉴别HCC残留/复发与炎性反应带的最佳截断值为95.40 HZ,相应的诊断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67.1%、阴性预测值为83.3%。结论: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能够有效鉴别HCC射频消融术后HCC残留/复发与炎性反应带,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残留/复发,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海绵窦病变的MRI诊断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贤应 李银官 +3 位作者 倪希和 曹代荣 方哲明 林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病变的MRI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51例经临床证实的海绵窦病变患者行MRI检查,选择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病变包括海绵窦区炎症6例、颈内动脉(ICA)海绵窦瘘5例、颈内动脉瘤5例、侵袭性垂体瘤10例、鼻咽部肿瘤11例、鞍... 目的:探讨海绵窦病变的MRI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51例经临床证实的海绵窦病变患者行MRI检查,选择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病变包括海绵窦区炎症6例、颈内动脉(ICA)海绵窦瘘5例、颈内动脉瘤5例、侵袭性垂体瘤10例、鼻咽部肿瘤11例、鞍旁脑膜瘤3例、颞叶间变性胶质瘤3例、三叉神经瘤5例、海绵窦转移瘤3例。结果:①全部51例病变侧海绵窦均可见异常信号影,病变侧海绵窦扩大,两侧不对称。②10例血管性疾病海绵窦内均可见异常血管流空影。③在6例海绵窦炎症及35例肿瘤性病变中,共有18例双侧海绵窦受累,23例单侧海绵窦受累;其中双侧ICA完全被病变组织包绕者14例,单侧ICA完全被包绕者2例,单侧ICA大部或部分被包绕者14例。结论:MRI能清楚显示海绵窦区的病变,表现为海绵窦双侧不对称,病变侧海绵窦扩大,形态及信号异常;ICA受压变形移位,部分或完全被病变组织包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99m)TcO_4^-显像与MRI和CT对比评价腮腺Warthin's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晓辉 彭祖光 +5 位作者 李永明 曹贤东 刘永辉 唐颖豪 石有远 龙贵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99m)TcO_4^-唾液腺显像与常规MRI和CT在评价腮腺Warthin's瘤中的准确性。方法:对78例临床疑诊腮腺Warthin's瘤的患者进行^(99m)TcO_4^-唾液腺显像,同时对其中61例患者进行腮腺CT或MRI检查(以下简称常规检查组),... 目的:对比分析^(99m)TcO_4^-唾液腺显像与常规MRI和CT在评价腮腺Warthin's瘤中的准确性。方法:对78例临床疑诊腮腺Warthin's瘤的患者进行^(99m)TcO_4^-唾液腺显像,同时对其中61例患者进行腮腺CT或MRI检查(以下简称常规检查组),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别得出各自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分析^(99m)TcO_4^-唾液腺显像组与常规检查组诊断的准确性,并用χ~2检验对比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99m)TcO_4^-唾液腺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2%、85.19%、92.31%、88.46%,常规检查组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8.26%、53.33%、65.00%、19.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99m)TcO_4^-唾液腺显像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常规检查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496。结论:^(99m)TcO_4^-唾液腺显像诊断腮腺Warthin's瘤准确性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O4^- 唾液腺显像 腮腺 Warthin's瘤 SPECT
下载PDF
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雷 符伟平 +2 位作者 何以郎 徐梓榕 张春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4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和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例颅内皮样囊肿病例中,3例...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和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例颅内皮样囊肿病例中,3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3例均表现为厚壁中等强化。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中,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1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5例中4例表现为薄壁轻微强化,1例壁无强化。结论: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均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皮样囊肿 颅内表皮样囊肿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外伤性软组织损伤的低场MR表现及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银武 王先涛 刘海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软组织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同部位外伤后1~7天软组织损伤在低场MRI检查中的表现,观察在T1WI、T2WI及STIR不同序列中的信号特点。结果 26例检查患者中共发现48处软组织损伤病灶,其中T1WI序列显... 目的探讨外伤性软组织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同部位外伤后1~7天软组织损伤在低场MRI检查中的表现,观察在T1WI、T2WI及STIR不同序列中的信号特点。结果 26例检查患者中共发现48处软组织损伤病灶,其中T1WI序列显示30处,T2WI序列显示40处,STIR序列全部显示。结论低场MR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损伤的部位及范围,在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剂量计算法^(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祯祺 鹿彤 +3 位作者 南宇乐 张林娣 李玮 曾纪骅 《肿瘤影像学》 2014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剂量计算法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0例Graves病甲亢患者131Ⅰ治疗结果。按每克甲状腺组织期望给予3.7 MBq固定量,经剂量计算法获得131I总剂量。治疗后随访平均12个月(6~96个... 目的探讨剂量计算法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0例Graves病甲亢患者131Ⅰ治疗结果。按每克甲状腺组织期望给予3.7 MBq固定量,经剂量计算法获得131I总剂量。治疗后随访平均12个月(6~96个月)。根据甲状腺功能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失败(仍为甲亢,需复治)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ATD治疗经历、突眼、甲状腺重量、3 h与24 h摄碘率及其比值(UR)等各项指标。结果 77.3%(116/150)首次治疗成功,22.7%(34/150)失败。总治愈率为94.6%。首次治疗疗效影响因素在年龄、性别、突眼、有无ATD治疗史、甲状腺重量、3 h摄碘率及UR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1和甲状腺重量≥47.38 g时,其治疗失败率分别高于UR<1和甲状腺重量<47.38 g者(P<0.01)。结论剂量计算法131Ⅰ治疗Graves病甲亢有较高的首次治疗成功率,当UR≥1或甲状腺重量≥47.38 g时,应告知患者有131Ⅰ复治可能或应增加剂量以提高一次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131Ⅰ治疗 摄取比值 甲状腺重量
下载PDF
按照NEMA NU2-2007标准测试Biograph mCT-S64 PET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之丰 章英剑 +2 位作者 王新村 毛文杰 张建平 《肿瘤影像学》 201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利用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NU2-2007标准对西门子Biograph mCT-S64 PET进行性能测试。方法参照NEMA NU2-2007标准和厂家测试手册,对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散射分数、计数丢失、随机符合、灵敏度、精确度、能量和时间分辨率,以及图... 目的利用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NU2-2007标准对西门子Biograph mCT-S64 PET进行性能测试。方法参照NEMA NU2-2007标准和厂家测试手册,对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散射分数、计数丢失、随机符合、灵敏度、精确度、能量和时间分辨率,以及图像质量、衰减和散射校正精度进行测试。结果设备在视野偏中心1 cm处横向和轴向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3 mm和4.6 mm,10 cm处横向、轴向和横断切向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9 mm、5.9 mm和4.7 mm;散射分数为37%;噪声等效计数率在28 kBq/mL时达峰值,为191 kcps;中心和偏中心10 cm处灵敏度分别为10.0 cps/kBq和10.4 cps/kBq;精确性偏差为2.3%;仪器能量分辨率为11.5%,时间分辨率为542.5 ps;图像质量模型中最小直径为10 mm的热球清晰可辨;衰减和散射校正的精确性相对误差为14%。与39环的Biograph 16HR相比,空间分辨率相近,散射分数和图像对比度增高,峰值噪声等效计数率提高125%,灵敏度提高123%。结论 Biograph mCT的各项指标均达到NEMA NU2-2007标准要求。灵敏度、噪声等效计数率和图像质量提高,可缩短采集时间和减少药物注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硅酸镥晶体 MEMANU2—2007标准 性能测试
下载PDF
^(99m)Tc-3PRGD_2分子显像在评估重组内皮抑素疗效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振华 叶亮 +1 位作者 方苏榕 谷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3PRGD_2分子显像在评估重组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肿瘤血管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共纳入7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36例患者接受了恩度联合化疗(观察组),另外36例患者接受单纯化疗(对照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 目的探讨^(99m)Tc-3PRGD_2分子显像在评估重组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肿瘤血管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共纳入7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36例患者接受了恩度联合化疗(观察组),另外36例患者接受单纯化疗(对照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无疾病生存期(PFS)差异,线性相关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期后靶病灶^(99m)Tc-3PRGD_2分子显像水平改变与PFS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T/N值分别为(6.74±2.22)与(3.84±1.14),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子显像T/N值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观察组治疗前后T/N值的变化水平与PFS密切相关(r=0.879,P<0.001)。生存分析显示中位PFS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417±0.42)和(6.194±0.2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99m)Tc-3PRGD_2分子显像T/N值在评估重组内皮抑素疗效中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且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99mTc-3PRGD2分子显像
下载PDF
3.0T MR心脏并行采集线圈在双膝关节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滨 袁飞 +2 位作者 王进 刘银社 艾克文 《武警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评价心脏并行采集线圈在双膝关节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T超导磁共振系统的心脏并行采集线圈对106例患者行双侧膝关节MR扫描。MRI检查序列包括PDW、T2W、T2W/SPAIR和3D-WATS脂肪抑制序列。结果106例212个膝关节中85例膝... 目的评价心脏并行采集线圈在双膝关节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T超导磁共振系统的心脏并行采集线圈对106例患者行双侧膝关节MR扫描。MRI检查序列包括PDW、T2W、T2W/SPAIR和3D-WATS脂肪抑制序列。结果106例212个膝关节中85例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51例外伤患者共发现73个膝关节损伤(22例为双侧损伤),包括骨挫裂伤、骨折、半月板和韧带损伤及膝关节积液 39例SARS康复者中有14例(27个膝关节)以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的骨坏死为主 15例无明显诱因者中10例14个膝关节以膝关节积液和不同程度的半月板损伤为主 1例白血病患者(双侧膝关节)以股骨损伤为主。结论3.0TSENSE-CARDIAC线圈具有分辨率、信噪比高及扫描野大等特点,可为膝关节诸骨及软组织病变的显示提供了全面、直观和准确的影像学信息,提高对膝关节病变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并行采集
下载PDF
^(99m)TcO_4^-联合^(99m)Tc-RBC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纬明 陈伟玲 +2 位作者 陈维安 张祥松 李春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3期1503-1505,共3页
目的:评价99mTcO4-联合99mTc-RBC显像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9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先进行99mTcO4-显像,阴性者再进行99mTc-RBC,显像资料均参照临床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94例患者中99mTcO4-显像阳性者32例,其中29例证实... 目的:评价99mTcO4-联合99mTc-RBC显像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9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先进行99mTcO4-显像,阴性者再进行99mTc-RBC,显像资料均参照临床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94例患者中99mTcO4-显像阳性者32例,其中29例证实为Meckel憩室,2例为小肠重复畸形,1例为空肠黏膜下血管畸形9。9mTcO4-显像阴性62例,进行99mTc-RBC显像阳性28例,经手术及胃、肠镜证实胃溃疡或肠息肉18例,空肠黏膜下血管畸形5例,其余5例及阴性病例治疗好转出院9。9mTcO4-联合99mTc-RBC显像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1.9%。结论:99mTcO4-联合99mTc-RBC显像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且无创、简单易行、快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Tc 99mTc-RBC
下载PDF
^(18)F-FDOPA PET/CT定量分析提高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
20
作者 武婕 周蕾蕾 +5 位作者 张逸悦 蒋腾 徐志宏 张思伟 白侠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3例晚期(Hoehn-YahrⅢ~Ⅳ级);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对照者27例,行^(18)F-FDOPA PET/CT。于HERMES BRASS平台计算受试者纹状体各亚区与枕叶体积计数比(SORs),完成基于感兴趣区的脑半定量分析,观察早期和晚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性。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PD组和健康对照组纹状体各亚区SORs行主成分分析,观察数据聚集度和组间区分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晚期PD患者尾状体、前壳核、后壳核和纹状体整体SORs显著降低(t=9.02~11.72,P<0.0001),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73、0.995和0.982。早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指数分别为尾状核(7.61±5.50)%、前壳核(11.43±8.97)%、后壳核(17.17±11.63)%、纹状体(10.65±7.46)%。PD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主成分分析有显著区分度,PD组纹状体^(18)F-FDOPA摄取显著降低,早期PD患者对侧后壳核损失最显著,下降百分比为34%。结论平台半定量分析^(18)F-FDOPA PET/CT图像,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半定量数值,纹状体特别是壳核的不对称性可能是PD早期诊断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8)F-FDOPA PET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半定量分析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