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江流域水文情势时空差异性及变化分析
1
作者 王真 姜三元 +1 位作者 张奇 高海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赣江流域作为鄱阳湖流域最大的子流域,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水源区,研究赣江流域的水文情势可以拓展对该区域水文演变机制的认识。基于赣江流域2000~2021年的日降雨量和径流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结合HYPE水... 赣江流域作为鄱阳湖流域最大的子流域,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水源区,研究赣江流域的水文情势可以拓展对该区域水文演变机制的认识。基于赣江流域2000~2021年的日降雨量和径流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结合HYPE水文模拟和PEST自动率定技术对参数敏感性指数、径流量及降雨量等指标进行水文过程及其时空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域内的水文变量呈现一定的时空变化。在年尺度上,径流量和降雨量有一定的波动,总体上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流域内水库运行也可能对水文机制产生一定影响;在月尺度上,径流量和降雨量均在6月达到峰值,1月达到最低值;在空间分布上,年均径流和降雨量在流域东部和北部均较大。②在水文过程模拟中,描述发生大孔隙流和地表径流的土壤水含量阈值的参数mactrsm相对综合敏感性最大。③HYPE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赣江流域及其代表性子流域宜丰河流域的径流动态变化(0.60≤E_(ns)≤0.86),宜丰河小流域出口(宜丰水文站)的流量模拟效果明显低于赣江流域出口(外洲水文站)。在年尺度上,宜丰站子流域的土壤湿度、蒸发量和地表径流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外洲站子流域相较于宜丰站子流域,土壤湿度更高、蒸发量较低、地表径流更大。④根据基流分割,宜丰站子流域和外洲站子流域的径流机制有所不同,表现在宜丰站子流域饱和地下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大,而外洲站子流域地表径流对总径流的贡献较大。流域特征非均质性和水文过程变异是造成模型精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时空差异 M-K检验 趋势分析 水文模拟 HYPE模型 赣江流域
下载PDF
大型引调水工程向某区域调水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海康 王晓云 《海河水利》 2023年第9期1-4,共4页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的需求显著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凸显。对甘肃省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以及陕西省延安市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的需求显著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凸显。对甘肃省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以及陕西省延安市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解决现状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从白龙江流域调水入四市可以解决四市水资源短缺危机,提高区域水安全保障水平,实现流域之间、地区之间水资源统筹优化配置,彻底改变甘肃省、陕西省延安市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的基本问题,可有效增加水资源供给,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 水资源优化配置 必要性
下载PDF
生物生态综合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超 尹宁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7期264-267,共4页
河道由于受周边校区及商铺人为活动影响污染严重,经综合评估定义为劣Ⅴ类轻度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通过采取微纳米气泡加氧方法、复合微生物水体修复剂、生态浮床技术等综合生态治理系统改善手段并监测河道水体治理效... 河道由于受周边校区及商铺人为活动影响污染严重,经综合评估定义为劣Ⅴ类轻度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通过采取微纳米气泡加氧方法、复合微生物水体修复剂、生态浮床技术等综合生态治理系统改善手段并监测河道水体治理效果。结果显示生物综合性生态治理系统对河道水质改善效果良好,可用于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研究结果为同类型河道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生态综合治理 微纳米气泡加氧法 微生物水体修复 生态浮床
下载PDF
基于Landsat-9影像的云龙湖水深反演研究
4
作者 任中杰 万永智 +3 位作者 王伟 王继龙 宋银燕 张方方 《江苏水利》 2023年第10期51-55,共5页
基于Landsat-9多光谱及全色影像,以云龙湖东湖为研究区域进行水深反演研究。为选取能够有效提高影像空间分辨率且能保持水深波段相关性的融合方法,对多种影像融合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最佳水深反演波段及反演因子进行了探索,进而构建... 基于Landsat-9多光谱及全色影像,以云龙湖东湖为研究区域进行水深反演研究。为选取能够有效提高影像空间分辨率且能保持水深波段相关性的融合方法,对多种影像融合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最佳水深反演波段及反演因子进行了探索,进而构建了多种反演模型,并利用实测水深数据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SFIM融合算法对水深相关性保持性最好,最佳水深反演波段为B5波段,最佳反演因子为B5+B6,相关系数均较高,指数、傅里叶、高斯、多项式等多种水深反演模型中最优反演模型为基于最小绝对残差拟合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精度评价决定系数为0.7149,均方根误差为0.094 m。研究结果旨在为云龙湖水库水量调度及生态水位保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9 水深遥感 水深反演 SFIM LAR 云龙湖
下载PDF
基于GRACE及GRACE-FO重力卫星的北方寒区干旱分析与评估
5
作者 王子龙 田子卿 孙昌鸿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79,90,共8页
中国北方寒区水资源紧缺、干旱事件频发,研究一种准确高效干旱监测方法尤为重要。研究利用GRACE及GRACE-FO重力卫星数据计算得到一种标准化水储量赤字指数(GRACE-DSI),据此对北方寒区2002~2022年干旱事件进行量化,探究其干旱变化特征。... 中国北方寒区水资源紧缺、干旱事件频发,研究一种准确高效干旱监测方法尤为重要。研究利用GRACE及GRACE-FO重力卫星数据计算得到一种标准化水储量赤字指数(GRACE-DSI),据此对北方寒区2002~2022年干旱事件进行量化,探究其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2~2022年研究区内共发生8次干旱事件,其中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干旱事件历时最长、旱情最为严重且波及面积最广。GRACE-DSI监测结果与现有记载吻合程度高,可准确监测干旱事件发生节点、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与PDSI、SPI、SPEI等传统干旱指数相比具有良好一致性。因此,GRACE-DSI对于推动北方寒区干旱监测研究进展意义重大,在跨流域尺度干旱监测方面优势显著,同时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生产水量调配、生态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GRACE-FO 干旱 干旱指数 北方寒区
下载PDF
珠江流域感潮河段洪潮遭遇联合风险分析
6
作者 许伟 刘培 +2 位作者 黄鹏飞 林中源 吴尧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在防洪潮规划中洪潮遭遇分析尤为重要。以西、北江三角洲作为珠江流域感潮区域的典型区,运用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构建了年最大洪水和相应48h内最大潮位、年最大潮位和相应48h内最大洪水两组联合分布,通过联合风险概率模型,计算了洪... 在防洪潮规划中洪潮遭遇分析尤为重要。以西、北江三角洲作为珠江流域感潮区域的典型区,运用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构建了年最大洪水和相应48h内最大潮位、年最大潮位和相应48h内最大洪水两组联合分布,通过联合风险概率模型,计算了洪潮组合的风险概率。结果表明:较高重现期洪水遭遇较低重现期的潮位、较高重现期潮位遭遇较低重现期的洪水风险概率会更大。基于Copula函数的洪潮联合分布拟合较好,组合风险分析可靠,为珠江流域感潮河段防洪、潮工程的设计风险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COPULA函数 洪潮遭遇 联合分布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 被引量:34
7
作者 茹彪 陈星 +2 位作者 张其成 王卫平 许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2,共4页
河湖水系连通在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提高水资源统筹配置能力和改善河湖健康状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课题,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的内涵,探讨了水系连通性与水系... 河湖水系连通在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提高水资源统筹配置能力和改善河湖健康状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课题,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的内涵,探讨了水系连通性与水系结构连通性的关系及水系结构连通性的影响要素,在分析了传统网络连通性评价方法在水网中的适用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河道自然、社会双重属性的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对吴江市骨干水系结构连通性进行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区 水系连通 结构连通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原文传递
基于水文学方法的最小生态流量研究——以宜黄水流域为例
8
作者 卢欣 黄旭华 +1 位作者 刘昭 李峰森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2-16,共5页
为了合理划分水权,保障宜黄水流域生态系统的基本需水要求,根据宜黄水流域桃陂水文站1959—2018年共60年径流资料,采用频率曲线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NGPRP法、年内展布法、Texas法等5种水文学方法对宜黄水流域的生态流量进行了计算分... 为了合理划分水权,保障宜黄水流域生态系统的基本需水要求,根据宜黄水流域桃陂水文站1959—2018年共60年径流资料,采用频率曲线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NGPRP法、年内展布法、Texas法等5种水文学方法对宜黄水流域的生态流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采用生态流量综合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宜黄水流域的生态流量为4.51~59.9m^(3)/s,占多年平均流量的18.12%~49.23%,可保证河流生态需水;河流健康等级汛期为“佳”,非汛期为“中等”,总体来看,河流全年为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法 生态流量 综合指标 汛期
下载PDF
南水北调调蓄湖泊水质参数遥感反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振芳 郭庆春 +6 位作者 邓焕广 刘加珍 梁天全 于泉洲 姚昕 肖燕 段艺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5,144,共10页
基于Landsat与HJ1A/1B多源遥感数据、实测水质数据、光谱数据,利用悬浮颗粒物(SPM)、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与水体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反演模型,模拟SPM、Chl-a质量浓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5—2015年,随着南... 基于Landsat与HJ1A/1B多源遥感数据、实测水质数据、光谱数据,利用悬浮颗粒物(SPM)、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与水体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反演模型,模拟SPM、Chl-a质量浓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5—2015年,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东平湖春季SPM与Chl-a质量浓度变化呈现3个阶段显著变化的特点,且SPM与Chl-a质量浓度总体上呈现负相关趋势,SPM质量浓度较高区域的负相关趋势尤为显著,相关系数最高达-0.86;调水过程中,径流导致的底质再悬浮使得SPM质量浓度增高,而调水注入的稀释作用使得Chl-a质量浓度降低;第一、二阶段SPM与Chl-a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主要受大汶河流域污染、围网养殖等综合因素影响,第三阶段主要受水体流速、流向等调水期水动力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HJ1A/1B 悬浮颗粒物 叶绿素A 东平湖 南水北调工程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降水基流特征及其响应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柏君 雷晓辉 +2 位作者 刘争胜 权锦 王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2,共6页
采用不同方法对黄河中游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皇甫川流域1954—2012年的日流量进行基流分割,可知Eckhardt数字滤波法及其与改进最小滑动法结合使用所得基流值较为合理。多种方法分析表明,流域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少雨... 采用不同方法对黄河中游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皇甫川流域1954—2012年的日流量进行基流分割,可知Eckhardt数字滤波法及其与改进最小滑动法结合使用所得基流值较为合理。多种方法分析表明,流域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少雨,且夏、秋季呈显著变化趋势;多降水年、普通降水年及少降水年的雨量空间分布均不一样,年际面降水量无明显突变点,表现为波动变化;流域基流呈显著下降趋势,1999年为突变点,2010年11月—2011年12月间基流出现断流。通过分别比对基流—气温和基流—降水数据的变化过程、变化趋势,结合基流—降水双累积曲线,发现基流与气温间相关关系较弱,降水是影响基流变化的次要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的增强是促使基流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和降水变化的共同作用导致皇甫川流域基流整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降水特征 基流特性 响应关系 皇甫川
下载PDF
水资源及其内涵的研究现状和时间维的探讨 被引量:19
11
作者 成立 刘昌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3-158,共6页
随着当今世界所涌出的新理论、新问题 ,概述了水资源研究出现的若干新形势。换一角度 ,从时间对水资源研究的作用上重新探讨了水资源的涵义 。
关键词 水资源 地表水利用 地下水利用 水文更新时间
下载PDF
地下水库蓄水构造的特点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旺林 束龙仓 李砚阁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9,共4页
本文讨论了地下水库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地下水库蓄水构造需要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即库容条件、水量交换条件、可利用条件和封闭性条件。同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库蓄水构造的因素,指出了地下水库蓄水构造和普通蓄水构造的差别,并介绍了三个... 本文讨论了地下水库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地下水库蓄水构造需要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即库容条件、水量交换条件、可利用条件和封闭性条件。同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库蓄水构造的因素,指出了地下水库蓄水构造和普通蓄水构造的差别,并介绍了三个典型的已建地下水库的蓄水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蓄水构造 特点分析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规划圈考虑作物需水成本的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登伟 封志明 方玉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63,共6页
该文从经济和资源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了京津冀缺水区换种作物调整方案。应用GIS技术及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建立了包含水资源成本的作物综合效益研究模型,并对水资源补偿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 该文从经济和资源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了京津冀缺水区换种作物调整方案。应用GIS技术及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建立了包含水资源成本的作物综合效益研究模型,并对水资源补偿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从需水量来看,水稻>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如果将承德、张家口等地区的部分水田改种其他的粮食作物,可以节约3.5亿m3的用水;考虑水资源成本的情况下,水稻改种春玉米显示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需水 作物结构调整 水资源成本
下载PDF
河流不连续体概念及其在河流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水龙 冯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8-762,共5页
系统地回顾了序列不连续体概念(SDC)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应用的情况。河流连续体概念对SDC的产生及其最初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序列不连续体概念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形式和扩展形式。利用SDC的扩展形式可以在整个河道内预测由于河流... 系统地回顾了序列不连续体概念(SDC)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应用的情况。河流连续体概念对SDC的产生及其最初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序列不连续体概念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形式和扩展形式。利用SDC的扩展形式可以在整个河道内预测由于河流调节所产生的各种不连续生态效应。作为模拟和分析河流再调节计划的理论基础,SDC可以为制订流域新的项目规划以及河流系统整治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学 河流连续体概念 序列不连续体概念 河流生态系统 恢复
下载PDF
湘江流域设计洪水地区组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华 栗飞 +1 位作者 王金星 肖义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59,共5页
采用传统的同频率地区组成方法、基于copula函数的条件期望地区组成方法和最可能地区组成方法,对湘江流域洪水地区组成拟定多种设计洪水地区组成方案进行研究,经过各方案成果对比分析,推荐采用条件期望地区组成方案,为湘江流域水利水电... 采用传统的同频率地区组成方法、基于copula函数的条件期望地区组成方法和最可能地区组成方法,对湘江流域洪水地区组成拟定多种设计洪水地区组成方案进行研究,经过各方案成果对比分析,推荐采用条件期望地区组成方案,为湘江流域水利水电工程和防洪系统工程的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流域 设计洪水 地区组成 COPULA函数
下载PDF
试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6
作者 沈志强 卢杰 +1 位作者 华敏 方江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2,56,共4页
当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淡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重大环境问题,为克服这些危机,产生了新兴的生态学与水文学交叉学科生态水文学,研究在不同时空尺度条件下水文过程与生物动力过程的耦合机制与发展规律。分析... 当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淡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重大环境问题,为克服这些危机,产生了新兴的生态学与水文学交叉学科生态水文学,研究在不同时空尺度条件下水文过程与生物动力过程的耦合机制与发展规律。分析了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背景、研究历程、研究内容、生态水文模型以及学科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实现生态水文学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并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水文过程 水文模型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董洁 李淑琴 毛卫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7-80,共4页
水资源的紧缺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水资源的特性,对水资源承载力和优化配置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系统工程方法为依据,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模型。该模型着重从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 水资源的紧缺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水资源的特性,对水资源承载力和优化配置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系统工程方法为依据,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模型。该模型着重从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来研究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作用,得出了水资源支持下的区域经济合理发展规模及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的合理人口载量。最后以黄河下游小开河灌区为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概念清楚,计算简单,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优化配置
下载PDF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近20年气候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彪 刘德富 +2 位作者 宋林旭 张革 樊东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2-16,共5页
根据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兴山气象站1990~2009年2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该地区的降水量、气温、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太阳辐射)等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香溪河流域降雨量无显著上升趋势,增加速率约为12mm... 根据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兴山气象站1990~2009年2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该地区的降水量、气温、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太阳辐射)等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香溪河流域降雨量无显著上升趋势,增加速率约为12mm/10a,但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春夏季降雨量呈上升趋势,秋季和冬季降雨量呈下降趋势;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香溪河流域气温逐渐升高,平均气温增加速率为0.3℃/10a,平均最低气温增加速率为0.19℃/10a,最高气温显著上升,上升速率为0.4℃/10a;风速先减小后呈上升趋势,1990~2002年风速减小,减小速率为0.1m/s/10a,自2003年以来,风速显著上升,增加速率为0.2m/s/10a;湿度呈减少趋势,月日照时数与月蒸发量呈正相关性,但总体增长趋势则表现为年日照时数增加,年蒸发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气候 Mann—Kendall检验法 趋势分析
下载PDF
广西大石山区干旱灾害识别与特大干旱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萍 肖飞鹏 黎志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4,共4页
干旱识别是干旱研究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水资源危机和潜在危机的出现,其已成为干旱灾害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文中通过对广西典型旱片大石山区近20年来干旱灾害的调查与识别研究,进一步认识到该区域干旱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全面分... 干旱识别是干旱研究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水资源危机和潜在危机的出现,其已成为干旱灾害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文中通过对广西典型旱片大石山区近20年来干旱灾害的调查与识别研究,进一步认识到该区域干旱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全面分析了2009-2010广西地区特大干旱灾害成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能为该区域的抗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石山区 干旱灾害识别 成因分析 干旱风险管理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成振 孙万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56-61,68,共7页
西辽河平原区河道沙化现象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匮乏是河道沙化的主要原因。利用MIKE BASIN软件,建立了西辽河平原区水资源管理规划模型,根据平原区水循环的特点,在流域关键节点径流量、供水量及水资源蓄变量3个... 西辽河平原区河道沙化现象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匮乏是河道沙化的主要原因。利用MIKE BASIN软件,建立了西辽河平原区水资源管理规划模型,根据平原区水循环的特点,在流域关键节点径流量、供水量及水资源蓄变量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令人满意。利用建立的模型,基于3次平衡理论对研究区2020水平年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区缺水程度为24.7%,属资源性缺水,强化节水及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本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采取强化节水措施后,减少需水占一次平衡缺水的63.6%,引绰济辽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后,受水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得以缓解,通辽市科尔沁区地下水位有望每年回升0.1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供需平衡 MIKE BASIN 缺水量 西辽河平原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