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锆和铪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静 潘教麦 周伟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用间羧基偶氮苦氨酸溶液 (mk)为显色剂 ,研究了它与锆和铪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吸光光度法 锆和铪 间羧基偶氮苦氨酸
下载PDF
重型胰腺炎84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齐清会 薛承锐 +1 位作者 王鹏志 吴咸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8-30,共3页
本研究总结了我院1983年1月~1994年1月收治的84例重型胰腺炎。治疗分3个时期:早期(1983年1月~1985年12月)以手术引流为主,病死率为72.7%;中期(1986年1月~1989年12月)以胰腺被膜切开... 本研究总结了我院1983年1月~1994年1月收治的84例重型胰腺炎。治疗分3个时期:早期(1983年1月~1985年12月)以手术引流为主,病死率为72.7%;中期(1986年1月~1989年12月)以胰腺被膜切开减压,腐胰组织清除,抑制胰腺分泌为主,病死率为34.8%;近期(1990年1月~1994年1月)除中期的治疗方法外,采用了辨证地使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等中药方剂和针刺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下降至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外科手术 针刺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敞开式陈列柜的主要节能措施 被引量:11
3
作者 武俊梅 黄翔 +1 位作者 颜苏芊 文力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74-79,共6页
通过分析陈列柜的特点及其热负荷的组成 ,提出了降低陈列柜能耗的主要措施 .为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陈列柜 节能 措施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德鸿 刘欣 +1 位作者 林承雄 詹必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脑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108例行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静脉麻醉)与观察组(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患...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脑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108例行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静脉麻醉)与观察组(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脑功能血清指标、免疫学指标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DBP、HR显著高于对照组,MAP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中MBP、S100B、NSE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IFN-γ、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L-1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较静脉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脑功能和免疫状态相对更好,术后苏醒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颅内占位 开颅术 血流动力学 手术 颅内高压
下载PDF
VDF/CTFE共聚物的链段结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国芳 罗顺火 +1 位作者 王建华 徐瑞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33,共3页
用核磁共振 (NMR)法分析了 VDF/ CTFE(1∶ 4)共聚物1H、13 C的化学位移和链节中特征碳原子的链段结构。并从量子化学角度计算了参与反应的两种单体 (偏二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 )的竞聚率 ,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节序列分布特征 ,结... 用核磁共振 (NMR)法分析了 VDF/ CTFE(1∶ 4)共聚物1H、13 C的化学位移和链节中特征碳原子的链段结构。并从量子化学角度计算了参与反应的两种单体 (偏二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 )的竞聚率 ,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节序列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不同溶解性的该共聚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F/CTFE共聚物 NMR 量子化学 链段结构
下载PDF
生成磷、硅钼兰杂多酸速差动力学方法同时测定硅和磷 被引量:2
6
作者 屈凌波 仰蜀薰 叶英植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93年第3期55-59,共5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硅钼兰、磷钼兰生成速度不同,在同一溶液体系内不用掩蔽和分离的方法同时测定硅和磷的速差动力学光度法;讨论了该反应体系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实际测定了钢样中的硅和磷,结果可靠。
关键词 速差动力学
下载PDF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倪文 张富军 +1 位作者 徐美英 景在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6-97,共2页
  我院自1998年来成功地开展了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本文报告7例患者的围术期麻醉处理经验.1 资料和方法本组7例,年龄36~59岁、ASAⅡ~Ⅲ级.其中Stanford A型1例, Stanford B型6例.术前肝肾功能无异常;合并高血压5例,其中4例口服降...   我院自1998年来成功地开展了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本文报告7例患者的围术期麻醉处理经验.1 资料和方法本组7例,年龄36~59岁、ASAⅡ~Ⅲ级.其中Stanford A型1例, Stanford B型6例.术前肝肾功能无异常;合并高血压5例,其中4例口服降压药,1例在用硝普钠控制血压后改口服药物,所有治疗维持至术日晨.麻醉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L2~3硬膜外穿刺,2%利多卡因4 ml确定平面后,以芬太尼1.5 μg*kg-1、咪达唑仑2~3 mg、普鲁泊福1~1.5 mg*kg-1、维库溴铵0.15 mg*kg-1诱导,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0.8%~1.0%异氟烷、硬膜外0.5%布比卡因4 ml/h维持麻醉.术中监测心电图、有创动脉压(右桡动脉)、中心静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CO2分压和尿量,间断监测动脉血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麻醉 手术中护理
下载PDF
外伤性小肠破裂68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夏虎平 吴长青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z1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早期诊断水平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  总结68例因车祸致小肠破裂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结果  本组治愈66例,死亡2例。并发切口感染10例,肠粘连5例,盆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 目的  探讨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早期诊断水平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  总结68例因车祸致小肠破裂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结果  本组治愈66例,死亡2例。并发切口感染10例,肠粘连5例,盆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4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冲洗和合理的引流,早期应用抗生素,重视整体治疗水平等,可减少并发症(术后感染是其主要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小肠瘘和M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小肠破裂 腹部引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氯代甲酸异丙酯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云清 赵韵琪 +2 位作者 段惠敏 王云芝 刘玉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32-34,55,共4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氯代甲酸异丙酯含量的新方法。用 Volhard法预先将酯中水解性 (无机 )氯沉淀下来 ,然后在溶液中加入 40 m L碱性吡啶乙醇溶液 ,在震荡频率为 6 0次 / min的条件下使酯中有效氯全部转化成无机氯 ,反滴定由氯代甲酸异丙酯... 建立了一种测定氯代甲酸异丙酯含量的新方法。用 Volhard法预先将酯中水解性 (无机 )氯沉淀下来 ,然后在溶液中加入 40 m L碱性吡啶乙醇溶液 ,在震荡频率为 6 0次 / min的条件下使酯中有效氯全部转化成无机氯 ,反滴定由氯代甲酸异丙酯中有效氯转化的无机氯离子 ,间接求得酯含量。该法直接用于产品测定 ,标准偏差≤ 0 .0 9% ,变异系数≤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甲酸异丙酯 生产控制 质量检验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卫平 章翔 +5 位作者 易声禹 方宏 费舟 付洛安 程光 顾建文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z1期22-25,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的改变,以找出影响颅脑损伤与恢复的变化规律。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自由落体致大鼠脑损伤,伤后30分钟、3小时、24小时、168小时取材,研究脑微血管形态学变化,并用核...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的改变,以找出影响颅脑损伤与恢复的变化规律。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自由落体致大鼠脑损伤,伤后30分钟、3小时、24小时、168小时取材,研究脑微血管形态学变化,并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颅脑损伤局部脑组织代谢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损伤后10分钟~24小时大脑皮层微血管减少,并有“微无血管区”,微血管内可见微血栓形成;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颅脑损伤后伤区脑组织乳酸含量于伤后3小时显著增高(P<0.01),伤后24小时仍然明显高于正常值。胆碱于伤后3小时明显升高,24小时达高峰(P<0.01)。N乙酰门冬氨酸含量自伤后3小时明显降低,伤后24~168小时仍然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谷氨酸自伤后30分钟开始明显降低,3小时降至最低水平(P<0.01)。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颅脑损伤后微循环障碍是引起早期脑缺氧,产生外伤性脑水肿的重要病理基础,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要重视防治早期脑微循环障碍,纠正脑缺血、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微循环 脑缺血 脑组织代谢 核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心脏贯通伤诊治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穆峰 陈钢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z1期92-93,共2页
心脏贯通伤伤情发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时正确诊治,后果极为严重。本文探讨心脏贯通伤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心脏贯通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骨缺损病理状态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新名 焦秋云 +1 位作者 刘正义 张亚东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z1期107-108,共2页
探讨颅骨缺损病理状态的早期诊断。通过颅内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较早期诊断颅骨缺损病理状态,以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颅内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师范生培养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秀阁 吴金昌 吴江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4期64-65,共2页
随着我国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展开,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对师范生的培养要充分考虑他们将来的工作环境。为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对师范教育进行改革,建... 随着我国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展开,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对师范生的培养要充分考虑他们将来的工作环境。为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对师范教育进行改革,建立新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已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师范教育 培养模式 课程目标 教师素质
下载PDF
心脏空搏下心内直视手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孟丽 王衍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50-51,共2页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空搏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免除了因阻断主动脉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和再灌注损伤,使全身各脏器功能得到保护,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1995年6月至1998年7月,我院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空搏下行心内直视手术87例...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空搏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免除了因阻断主动脉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和再灌注损伤,使全身各脏器功能得到保护,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1995年6月至1998年7月,我院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空搏下行心内直视手术87例,除一例在转流过程中引起脑部并发症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年龄2岁45岁。男55例,女32例。病种: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房缺38例,其中合并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4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例。室缺37例,其中4例合并房缺。肺动脉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三联症、右室异常肌束各1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并狭窄7例。本组手术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预充液根据体重酌情升温至31℃±,血液稀释至Ht 2428%转流降温,待鼻咽部温度降至2134℃,心率减慢,血压平稳810kPa时,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使心脏获得正常的血液供应,在心脏保持窦性心律空跳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空搏 脑气栓 器官功能监测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腺苷A1受体变化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15
作者 张秋林 赵杰 +5 位作者 王秋根 赵定麟 邱广义 李明 侯铁胜 李桂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组织腺苷A1受体的分布及大鼠脊髓损伤后腺苷A1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腹侧压迫法造成T13脊髓中度损伤,分别于伤后10 min和1、4、24 h取伤段脊髓,对照组取同一水平脊髓组织,取下的脊髓组织立即冰冻切片,行放射自显影,放射性... 目的:探讨脊髓组织腺苷A1受体的分布及大鼠脊髓损伤后腺苷A1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腹侧压迫法造成T13脊髓中度损伤,分别于伤后10 min和1、4、24 h取伤段脊髓,对照组取同一水平脊髓组织,取下的脊髓组织立即冰冻切片,行放射自显影,放射性配基采用特异性A1受体激动剂环己基腺苷[3H]cyclohexyladenosine (3H CHA).结果:脊髓组织A1受体主要分布于脊髓后角,其他脊髓灰质分布较少;脊髓损伤后10 min和1、4 h时可见伤段脊髓A1受体密度明显下降,24 h后显著增加.而未损伤区脊髓A1受体密度却急骤增加,至4 h达最高峰,24 h仍高于伤前水平.结论:脊髓损伤后A1受体的变化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可为腺苷早期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受体 嘌呤能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破裂保肢成功一例报告
16
作者 张少成 张秋林 +1 位作者 石志才 禹宝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23-123,共1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枪伤致左窝肿痛1个月逐渐加重伴高热、出血2 d于1999年12月13日来我院治疗.患者于1个月前因不慎手枪走火,击中左侧大腿下段内侧,子弹从左小腿上段内侧穿出,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因膝关节持续肿胀...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枪伤致左窝肿痛1个月逐渐加重伴高热、出血2 d于1999年12月13日来我院治疗.患者于1个月前因不慎手枪走火,击中左侧大腿下段内侧,子弹从左小腿上段内侧穿出,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因膝关节持续肿胀、疼痛并渐进性加重,入院前2 d出现高热(39℃)、肿胀部位皮肤溃烂出血故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瘤 感染 腿损伤
下载PDF
GDN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内钙含量及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17
作者 宋海涛 贾连顺 +2 位作者 陈哲宇 陈坚 何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损伤脊髓细胞内钙及脊髓含水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NS)组及GDNF组,改良Allen法撞击致伤T12脊髓,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NS和GDNF,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取伤段脊髓用Fura-2法测定细... 目的:探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损伤脊髓细胞内钙及脊髓含水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NS)组及GDNF组,改良Allen法撞击致伤T12脊髓,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NS和GDNF,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取伤段脊髓用Fura-2法测定细胞内钙([Ca2+]i)及组织含水量.结果:NS组与GDNF组[Ca2+]i及组织含水量在24、72及168 h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1),在72 h达到高峰,其中GDNF组[Ca2+]i及组织含水量均显著低于NS组(P<0.01).结论:GDNF可能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内Ca2+积聚、缓解组织肿胀,对脊髓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脊髓损伤
下载PDF
氢化铋—碘化物—罗丹明B体系超灵敏光度法的研究
18
作者 毛陆原 樊卫华 +2 位作者 张征 李学进 张宗培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93年第3期60-64,共5页
还原铋为挥发性氢化铋,捕集于碘化物溶液中,在阿拉伯胶存在下加入罗丹明B,形成有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9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高达5.76×10^(5L)·mol^(-1)·cm^(-1)。将氢化物分离过程与显色反应结合,用于铸铁... 还原铋为挥发性氢化铋,捕集于碘化物溶液中,在阿拉伯胶存在下加入罗丹明B,形成有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9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高达5.76×10^(5L)·mol^(-1)·cm^(-1)。将氢化物分离过程与显色反应结合,用于铸铁、土壤等样品中铋的光度分析,结果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反应 氢化物 铋测定 离子缔合物
下载PDF
老年颈椎损伤的特点及治疗
19
作者 叶晓健 贾连顺 +4 位作者 袁文 倪斌 陈德玉 戴立扬 李家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共2页
  由于老年人易于跌倒和易发生交通事故伤,故老年人颈椎损伤相当常见[1].我国目前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颈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老年颈椎脊髓损伤的处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复杂,如心肺等内科疾病、...   由于老年人易于跌倒和易发生交通事故伤,故老年人颈椎损伤相当常见[1].我国目前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颈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老年颈椎脊髓损伤的处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复杂,如心肺等内科疾病、对制动的耐受性及骨性愈合的能力降低等.因此,临床医生对老年人脊髓损伤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常持消极态度[2].我们对1988~1998年来的老年颈椎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下载PDF
急腹症误诊为急性胰腺炎3例分析
20
作者 关淑芬 吴恒义 +1 位作者 顾葆春 麦悦强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48-50,共3页
急腹症的误诊是个比较棘手的老问题,不少诊断经手术或者尸检才最后明确.但将不同的疾病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确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1病例摘要 例1、男,68岁,入院当日17时30分饮用啤酒后突发腹部剧痛,以脐周为甚,呕吐两次,继而晕倒... 急腹症的误诊是个比较棘手的老问题,不少诊断经手术或者尸检才最后明确.但将不同的疾病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确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1病例摘要 例1、男,68岁,入院当日17时30分饮用啤酒后突发腹部剧痛,以脐周为甚,呕吐两次,继而晕倒,四肢厥冷,23时30分来院抢救,BP 10/6kPa,血相:WBC22.1×109/L,N 0.85,心电图ST-V3水平抬高,疑"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入内科治疗,无明显效果,观察中发现腹胀加重,有腹膜刺激症,复查心电图不支持"心梗”,转ICU抢救.BP 8/6kPa,P¨0~130次/min,R 36次/min,尿少,12ml/h,继而无尿,WBC升至25.6×109/L,N 0.9,有晚幼粒0.1,患者昏迷,肠鸣音消失,腹腔抽出大量淡红色液体,其淀粉酶760U,血淀粉酶507 U,(正常值<80U,寡糖底物法),肌酐650μmol/L,尿素氮33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急性胰腺炎 误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