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历史主动思想探微
1
作者 陈文兴 马树勋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历史主动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和军队长征中受到的损失还没有得到恢复、革命战争的对象将以日本侵略者为主、党和红军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广大军事干部的战略理论水平普遍不能...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历史主动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和军队长征中受到的损失还没有得到恢复、革命战争的对象将以日本侵略者为主、党和红军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广大军事干部的战略理论水平普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背景下进行系统阐述的。它包括要把注意力的重点投放到全局性问题的关照上,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克服自身缺点、弥补短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把主动行为在军事领域的要求具体化等。它的现实意义是提示今天的我们必须把理论的抽象变成行为的具体,随时随地充分认识自己面临的局势,努力补好自己的短板,在处理各种关系中必须独立自主地使用自己的力量,以高度的韧性承担好自己的具体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历史主动
下载PDF
毛泽东文化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价值
2
作者 马步飞 丁韶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中国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毛泽东思想明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 中国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毛泽东思想明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宏大性、完整性、独创性与超越性的精准概括。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文化哲学思想助推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命题的提出、遵循了现实需要的原则、明晰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奠定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和方向。毛泽东文化哲学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二者一脉相承,回顾和总结毛泽东在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做出的独特贡献,对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的引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奠基意义和引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文化哲学 文化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毛泽东是如何整治官僚主义的?——兼论毛泽东的人民政府观
3
作者 何哲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2,共12页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开创者,毛泽东对一系列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重大问题都有着深入的思考和长期的治理探索。在政府建设领域,他对官僚主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并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官僚主义是任何时期、任何政府建设都要面临和克服的根本...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开创者,毛泽东对一系列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重大问题都有着深入的思考和长期的治理探索。在政府建设领域,他对官僚主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并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官僚主义是任何时期、任何政府建设都要面临和克服的根本弊病,在当前政府建设领域,同样要大力整治官僚主义问题。毛泽东的一系列思考和实践对当前政府治理的完善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从治本的角度,毛泽东认为无论是从党和国家的初心主旨出发,还是从整治官僚主义出发,根本上都要建立人民政府,要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参与、监督政府,才能解决行政体制本身的固有顽疾。在今天的政府建设中,更应该坚持秉承发扬人民政府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官僚主义 人民政府观
下载PDF
青年毛泽东政论学养及“伟大之器”的历史形成——侧重其在湘时期文化主体性的产生
4
作者 阳美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伟大之器”的潜质已不断显露和淬炼,由此积淀起他超群越辈的人生底色。系统梳理青年毛泽东在湘时期所受思想文化影响脉络,阐发他“伟大之器”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思想文化机制,可以发现:毛泽东早年厚植国学基础和历史... 青年时期,毛泽东“伟大之器”的潜质已不断显露和淬炼,由此积淀起他超群越辈的人生底色。系统梳理青年毛泽东在湘时期所受思想文化影响脉络,阐发他“伟大之器”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思想文化机制,可以发现:毛泽东早年厚植国学基础和历史文化根脉,建立了经世致用传统文化与中外新学时务相融通的自主知识体系,打下深厚政论学养根基;在知识和思想文化的吸纳中,青年毛泽东涵化出立足国家大政、胸怀天下的胸襟,深厚学养转化为探求救世治国真理的伟大主体动能;进一步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资源运用和经世致用湖湘文化的实践化催生中,以《湘江评论》卓越政论实践为集中彰显,毛泽东形成了有着坚定国家民族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胸襟的文化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学养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思考及其当代价值
5
作者 李雅兴 雷雨 何飞翔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毛泽东关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思考是毛泽东民主监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实践、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 毛泽东关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思考是毛泽东民主监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实践、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深入合作,主要包括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必要性认识、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如何对待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态度和方法,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民主党派 民主监督 中国共产党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毛泽东的人民观及其时代价值
6
作者 张树华 杨抗抗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的价值导向。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力量和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人民观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的价值导向。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力量和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人民观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突出强调了人民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人民观,始终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彰显百年大党的理论本色和政治胸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领悟践行毛泽东的人民观,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社会共识,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对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观 人民主体 人民利益 人民民主 党群关系
下载PDF
新时代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7
作者 李思远 李湘黔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1,207,共10页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既是党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积极倡导者,又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模范践行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进入新时代,全党再...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既是党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积极倡导者,又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模范践行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进入新时代,全党再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且在调查研究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问题导向和工作方法等方面,传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对两者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发扬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根本要求,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毛泽东 调查研究思想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毛泽东侨务思想的历史意蕴及其当代发展
8
作者 雷安琪 金忠杰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毛泽东十分重视海外华侨的力量,并强调了侨务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表达了对海外华侨和侨务工作的殷切期望。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思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重视对海外华侨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取消双重国籍等侨务政策,进... 毛泽东十分重视海外华侨的力量,并强调了侨务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表达了对海外华侨和侨务工作的殷切期望。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思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重视对海外华侨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取消双重国籍等侨务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毛泽东侨务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持续影响着中国的侨务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侨务工作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外华侨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推动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深刻理解毛泽东侨务思想的理论内涵,为侨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推动侨务事业在新时代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侨务思想 历史意蕴 侨务实践
原文传递
毛泽东诗词的中国精神与时代价值
9
作者 王永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鲜明品格、顽强信念、豪迈壮志和执着追求,有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是中国精神的精髓。毛泽东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独特载体,其中蕴含着爱国主义、民族自信、艰苦奋斗、为公为... 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鲜明品格、顽强信念、豪迈壮志和执着追求,有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是中国精神的精髓。毛泽东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独特载体,其中蕴含着爱国主义、民族自信、艰苦奋斗、为公为民的中国精神。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过时,它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中国精神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新民学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10
作者 杨丽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毛泽东和蔡和森等湖湘青年发起成立的社团组织。作为学会的实际负责人,毛泽东在组织领导学会的实践中,关于学会自身建设的思考不断发展和深化。新民学会进而由成立时旨在追求个人学术进步和品行提升的学术团体逐渐转... 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毛泽东和蔡和森等湖湘青年发起成立的社团组织。作为学会的实际负责人,毛泽东在组织领导学会的实践中,关于学会自身建设的思考不断发展和深化。新民学会进而由成立时旨在追求个人学术进步和品行提升的学术团体逐渐转变为志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革命团体,毛泽东等多数会员也逐渐成长为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马克思主义战士。毛泽东关于新民学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对新时代新征程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以及社团组织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学会 学会建设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性探索及奠基性贡献
11
作者 肖唤元 孟晓瑞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0,共10页
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肇始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将人类带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并在现代化进程中将古老中国强行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地探... 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肇始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将人类带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并在现代化进程中将古老中国强行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打下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性探索在战略思路、战略安排和战略部署上具有鲜明的战略逻辑,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毛泽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现代化 社会主义 工业化
原文传递
毛泽东对中国妇女事业的伟大历史贡献
12
作者 尹旦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
毛泽东把妇女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积极探索妇女解放问题,对中国妇女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揭示了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是束缚中国妇女的“四条绳索”,建立了中国妇女受压迫的解释体系;开辟了把妇女运... 毛泽东把妇女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积极探索妇女解放问题,对中国妇女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揭示了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是束缚中国妇女的“四条绳索”,建立了中国妇女受压迫的解释体系;开辟了把妇女运动纳入社会解放轨道、通过社会解放推进妇女解放的独特道路;把婚姻自由作为妇女解放的基础,让婚姻自由成为现实;建构了男女平等的价值和制度体系,历史性地推动了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妇女事业 妇女解放 历史贡献
下载PDF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文本经典化
13
作者 蒋积伟 王玉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52,207,共14页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一文之所以能从一篇悼念讲话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基本前提是文本书写彰显时代要义、文本内容蕴含经典属性、文本作者具有权威身份、文本学习因应多重诉求,核心方式是将文本写入党的纲领路线、融入党...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一文之所以能从一篇悼念讲话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基本前提是文本书写彰显时代要义、文本内容蕴含经典属性、文本作者具有权威身份、文本学习因应多重诉求,核心方式是将文本写入党的纲领路线、融入党政教育系统、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嵌入公共生活领域。借此过程,不仅文本自身的价值意涵得以深度传播,而且形塑了党的执政理念、建构了党的政治形象、推进了党的理论建设,同时启迪着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经典化进路:一是要善于从权威作者处发现有价值的文本,二是要立足时代特征发掘文本的经典意义,三是要善于协同包括政治权力在内的多重因素,助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文本 经典化
下载PDF
国内学界关于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研究综述
14
作者 杨文文 《理论建设》 2024年第1期89-102,共14页
多年来,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研究成果颇丰,尤其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理论研究逐步向体系化、系统化发展。国内学者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形成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理论、道路选择、思想内容、思想评价等方面,... 多年来,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研究成果颇丰,尤其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理论研究逐步向体系化、系统化发展。国内学者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形成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理论、道路选择、思想内容、思想评价等方面,这为当下研究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现实启迪。展望未来,学术界应坚定不移地拓展和深化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研究,加强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性、整体性、学理性、价值性和时代性研究,进而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现代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历史合力论视域下毛泽东凝聚革命合力的路径和方法
15
作者 周文娟 杨桂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恩格斯晚年提出的历史合力论主要是从理论上回应资产阶级学者和德国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曲解,为后人提供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对历史合力论的... 恩格斯晚年提出的历史合力论主要是从理论上回应资产阶级学者和德国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曲解,为后人提供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对历史合力论的一次重要检验和生动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凝聚历史合力的办法有:重视经济建设在革命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个人意志统一到党和人民的意志上来;加强政党建设。这为新时代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通道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观融入革命意志之中;运用“矛盾论”解决中国重大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合力论 革命合力 毛泽东 唯物史观 经济决定论
下载PDF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启示
16
作者 刘晓雪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通过正确调查而有力驳斥党内“左”倾思想和官僚主义的依据,蕴含着下级苏维埃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建设基层政权的宝贵经验。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先性,提出了以农村为基础的现代...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通过正确调查而有力驳斥党内“左”倾思想和官僚主义的依据,蕴含着下级苏维埃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建设基层政权的宝贵经验。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先性,提出了以农村为基础的现代化战略,主张把才溪乡苏工作推广到全苏区去。研究历史是为了解决当今问题。重温《才溪乡调查》,借鉴乡苏工作宝贵经验,坚持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实际情况,辩证处理战争与建设的关系,巩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政治现代化,开展文化教育运动推进文化现代化,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才溪乡调查》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初探
17
作者 李雨西 黄力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在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中,与宗教有过不少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宗教观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毛泽东宗教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体系,涵盖了根本立场、核心观点、基本政策、... 在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中,与宗教有过不少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宗教观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毛泽东宗教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体系,涵盖了根本立场、核心观点、基本政策、工作方法和实践需要等五个方面。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为基石,开辟了中国宗教观的发展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毛泽东精神的三维解读
18
作者 赵耀宏 周芷帆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4-54,35,共12页
就毛泽东精神的科学内涵界定而言,它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品质与形象的革命价值观念体系,是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蕴含于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中的灵魂与标志,是贯穿于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想成果中的精神气质... 就毛泽东精神的科学内涵界定而言,它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品质与形象的革命价值观念体系,是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蕴含于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中的灵魂与标志,是贯穿于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想成果中的精神气质。对于毛泽东精神而言,注重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认识基础,信念坚定、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方法运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至上精神是价值坐标,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实践品格。其当代价值不仅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范畴,而且也为世界人民追求进步提供了革命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民族精神 实事求是 斗争精神 人民至上
下载PDF
《实践论》《矛盾论》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19
作者 文茂群 王振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当时党内教条主义错误的认识论根源,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共同分析中国革命实践,实现了二者的互释互补。新时代推进“两个结合”,要学习借鉴毛...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当时党内教条主义错误的认识论根源,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共同分析中国革命实践,实现了二者的互释互补。新时代推进“两个结合”,要学习借鉴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理论,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现实、指导实践,创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矛盾论》 两个结合 历史经验 当代启示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民主选举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20
作者 郭呈才 苗誉耀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毛泽东认为民主选举是表达真实民意、直接平等普遍、团结应团结之人的选举。同时,毛泽东留下了许多关于民主选举过程与作用的论述。民主选举的过程包含选举的前期准备、选举进行时的基本遵循、选举结束后确保结果落实三部分内容。民主... 毛泽东认为民主选举是表达真实民意、直接平等普遍、团结应团结之人的选举。同时,毛泽东留下了许多关于民主选举过程与作用的论述。民主选举的过程包含选举的前期准备、选举进行时的基本遵循、选举结束后确保结果落实三部分内容。民主选举能够发挥监督政府与解决家长制的作用。毛泽东民主选举论述具有人民性、实践性、真实性的鲜明特点。总结与梳理毛泽东关于民主选举的论述,有助于进一步做好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民主选举环节工作,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民主选举 选举工作 选举的作用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