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宗教哲学 |
蔡德贵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2
|
“存在”与“媚俗”——论米兰·昆德拉 |
潘利锋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8 |
3
|
|
3
|
阿拉伯人性论的理论精华 |
张勇
车文博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4
|
一部向“存在”发问的哲理佳片——换个角度看“阿甘” |
胡牧
|
《阅读与写作》
|
2009 |
1
|
|
5
|
人的“历史性存在”与“存在”的领悟——评何大草的小说《天下洋马》 |
宋先梅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0 |
|
6
|
知识、回忆与考察——阿尔法拉比论知识的获得方式 |
王建鲁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东方主义》方法论之悖论 |
董雪飞
田静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6 |
0 |
|
8
|
阿拉伯哲学方法论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评析 |
孔祥田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9
|
阿拉伯哲学对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 |
肖丰
|
《外国问题研究》
|
2012 |
0 |
|
10
|
伊斯兰哲学新论 |
周燮藩
|
《宗教与哲学》
|
2013 |
0 |
|
11
|
阿尔·法拉比的经院主义哲学思想 |
罗梅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0 |
|
12
|
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
罗梅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0 |
|
13
|
庄子、安萨里和商羯罗论人生之为梦 |
周伟驰
|
《宗教与哲学》
|
2013 |
0 |
|
14
|
伊本·西拿的宇宙观和认识论 |
罗梅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穆罕默德·阿布杜的宗教哲学思想 |
罗梅
|
《陇东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6
|
伊本·赫勒敦的社会历史观 |
罗梅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0 |
|
17
|
伊本·路西德的认识论和社会伦理观 |
罗梅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8
|
“空”与“存在”——大乘中观学派与基督教的本体论之比较 |
解兴华
|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7 |
0 |
|
19
|
伊克巴尔的宗教哲学思想 |
罗梅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2 |
0 |
|
20
|
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 |
丁俊
|
《阿拉伯世界》
|
2003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