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重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实践理性及其风险 |
程广云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价值”的批判与重构:在鲁迅和尼采之间 |
徐良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永恒轮回”与历史认知——尼采时间美学的观念生成及其人文意义 |
姚思宇
|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
2024 |
0 |
|
4
|
同感的失效与补救——以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互通为例 |
祝海林
|
《长春大学学报》
|
2024 |
0 |
|
5
|
尼采哲学中的“艺术”指涉——基于海德格尔的解读 |
杨涛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6
|
两种虚无主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之间 |
刘森林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7
|
尼采的幽灵:《狂人日记》思想溯源 |
高恒文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从方法论唯我论到解释共同体——对狄尔泰诠释学及其“认识论改造”的一种描述 |
张震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3 |
0 |
|
9
|
对克斯勒《黑格尔与叔本华论权利与国家》的点评 |
邓晓芒
|
《德国哲学》
|
2023 |
0 |
|
10
|
“游荡者”的辩证形象:本雅明对现代性的批判与抗争 |
郭广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1
|
基于体验的理解 从社会学方法论视角重探狄尔泰的“理解”概念 |
马志谦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体系化尼采哲学的尝试 |
郭成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尼采与温克尔曼的审美启蒙 |
余明锋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4
|
世界的“祛魅”与现代精神世界的重建——由马克斯·韦伯展开的思考 |
韩升
李筱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5
|
探寻人生的苦与乐——叔本华与尼采美学人生观思想之比较 |
张旭
李春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1
|
|
16
|
狄尔泰的意义概念 |
高桦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7
|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的核心范畴及其时代意义 |
任燕红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8
|
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评——兼评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相通和差异 |
刘贵祥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9
|
论科尔施的哲学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纪念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科尔施诞辰130周年 |
卢文忠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3
|
|
20
|
重返人与自然的本源关系——论海德格尔后期的生态自然观 |
李军学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