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与抑郁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1
作者 张樱樱 姜涛 +2 位作者 叶子青 王礼申 叶一舵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75-480,共6页
目的:为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与抑郁的动态关系。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385名流动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纵向追踪调查。采用协方差结构方程模型对前、后两次4个研究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控制年龄和性别作用后显示... 目的:为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与抑郁的动态关系。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385名流动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纵向追踪调查。采用协方差结构方程模型对前、后两次4个研究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控制年龄和性别作用后显示:①流动儿童前测社会排斥可以预测其后测抑郁水平(β=0.12,P<0.01);②流动儿童前测自尊在社会排斥对抑郁的即时和延时预测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是0.11和0.03;③流动儿童前测亲子依恋在其前测社会排斥影响后测抑郁的中介路径前半段中起延时调节作用,调节效应值为-0.12。结论:①社会排斥可以预测流动儿童的抑郁水平;②自尊在社会排斥和流动儿童抑郁中起即时和延时中介作用;③亲子依恋能够延时调节流动儿童社会排斥与自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排斥 自尊 亲子依恋 抑郁 追踪研究
原文传递
国外儿童正念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马颖 王珍真 白洁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了解正念在儿童群体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研究者以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7—2021年的1900篇文献为原始数据,应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绘制与儿童正念研究相关的知识图谱,挖掘国外儿童正念的发表文献时间分布、研究热点... 为了解正念在儿童群体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研究者以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7—2021年的1900篇文献为原始数据,应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绘制与儿童正念研究相关的知识图谱,挖掘国外儿童正念的发表文献时间分布、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研究结果发现:国外儿童正念研究发文量近五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热点涉及正念疗法及其效果、儿童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正念干预使用率、正念教养等领域,研究前沿主要包括正念干预的科学性、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培养以及师生关系等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正念 CITESPACE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下载PDF
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对脱贫家庭儿童社会流动信念的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对中介作用
3
作者 凌宇 周雅婷 +1 位作者 袁言云 尹霞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对脱贫家庭儿童的社会流动信念的影响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对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流动信念量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45名脱贫家庭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主观家庭经济地位、一般... 目的:探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对脱贫家庭儿童的社会流动信念的影响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对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流动信念量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45名脱贫家庭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主观家庭经济地位、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脱贫家庭儿童社会流动信念呈显著正相关(r=0.18,0.21;P<0.01);2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对脱贫家庭儿童社会流动信念的直接效应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的整体中介作用均显著,中介效应值是0.04;3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的相对中介作用显著,与中等组相比,高分组相对中介效应显著,相对中介效应值是0.08,低分组不显著。结论:主观家庭经济地位既可直接影响脱贫家庭儿童社会流动信念,也可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会流动信念,且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高分组中还存在相对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信念 主观家庭经济地位 一般自我效能感 脱贫家庭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攻击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教师与同伴接纳的链式中介作用
4
作者 钟佑洁 李艳华 陈婉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91-596,共6页
目的:为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教师接纳与同伴接纳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同伴提名法测量四到六年级学生的攻击行为、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学业成绩由班主任填写,共获得有效样本... 目的:为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教师接纳与同伴接纳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同伴提名法测量四到六年级学生的攻击行为、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学业成绩由班主任填写,共获得有效样本656份。结果:男生攻击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5.56,P<0.01),女生的同伴接纳显著高于男生(t=3.35,P<0.01);学业成绩、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两两显著正相关(r=0.34~0.38,P<0.001),攻击与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习成绩两两显著负相关(r=-0.20~-0.32,P<0.001);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在攻击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总的中介效应占39.29%,其中性别未起到调节作用。结论:攻击行为对儿童学业成绩有预测效应,即包括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也包括教师和同伴接纳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 教师接纳 同伴接纳 学业成绩
原文传递
父母回应幼儿消极情绪的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胥兴春 崔雨锡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82,共11页
采用《儿童消极情绪回应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对220位幼儿的父母分别进行调查,探究父母回应幼儿消极情绪的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比较父母回应方式的单独效应与联合效应,为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干预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 采用《儿童消极情绪回应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对220位幼儿的父母分别进行调查,探究父母回应幼儿消极情绪的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比较父母回应方式的单独效应与联合效应,为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干预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母亲/父亲的低支持性回应/高非支持性回应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幼儿的问题行为,父亲的影响范围更广;父母的支持性回应一致低/非支持性回应一致高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幼儿的问题行为,父母回应方式的联合效应与单独效应存在差异,部分支持加法模型。父母回应幼儿消极情绪的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问题行为,且存在累积效应,父母应给予一致的支持性回应来减少幼儿的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问题行为 幼儿消极情绪 父母回应方式 亲子互动 支持性回应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系统理论
下载PDF
信阳市小学4~6年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的关系
6
作者 田平 邢惠子 +1 位作者 夏炜妍 翟春晓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55-460,共6页
目的:研究信阳市小学4~6年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的关系,为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从信阳市抽取6所小学4~6年级儿童1736名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少年心理健康问卷(Mental Health Scale for Child and A... 目的:研究信阳市小学4~6年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的关系,为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从信阳市抽取6所小学4~6年级儿童1736名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少年心理健康问卷(Mental Health Scale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MHS-CA)、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版)(Delaware Bullying Victimization Scale-Student,DBVS-S)、小学生学习压力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回归分析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男生的MHS-CA评分、学业压力评分高于女生,DBVS-S评分低于女生(P<0.01);城区学生的MHS-CA评分、学业压力评分高于农村,DBVS-S评分低于农村(P<0.001);独生子女的MHS-CA评分、学业压力评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01);汉族学生的学业压力评分高于少数民族,DBVS-S评分低于少数民族(P<0.001);贫困家庭学生的DBVS-S评分高于非贫困家庭,学业压力评分、MHS-CA评分低于非贫困家庭(P<0.001);双亲家庭学生的MHS-CA评分高于单亲或其他家庭,DBVS-S评分低于单亲或其他家庭(P<0.001);留守学生的DBVS-S评分高于非留守学生,MHS-CA评分低于非留守学生(P<0.001);不同年级学生的MHS-CA评分、DBVS-S评分、学业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呈负相关(P<0.05)。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类型、校园欺凌、学业压力、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留守经历(P<0.05)。结论:生源地为农村、单亲或其他家庭、家庭贫困、非独生子女、有留守经历的4~6年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与校园欺凌、学业压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校园欺凌 学业压力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听处理与学龄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林欢喜 刘潘婷 +4 位作者 孙钰英 俞欣悦 钱君 池霞 洪琴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听处理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探究执行功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1年6—8月抽取南京2342名7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用《学龄前儿童听处理评估量表》《Conners父母问卷》《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问卷》对学龄前...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听处理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探究执行功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1年6—8月抽取南京2342名7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用《学龄前儿童听处理评估量表》《Conners父母问卷》《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问卷》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评估,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儿童听处理、问题行为、执行功能的得分以及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儿童听处理总分、问题行为总分、执行功能总分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执行功能是否是听处理和执行功能的中介因素。结果性别、年级是听处理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状况是问题行为总分、执行功能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听处理总分(rs=0.458,P<0.05)、问题行为总分(rs=0.185,P<0.05)与执行功能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听处理总分与问题行为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s=0.423,P<0.05)。执行功能在听处理与问题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44%。结论学龄前儿童听处理可能直接影响其问题行为,也可能通过间接影响执行功能影响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处理 问题行为 执行功能 中介作用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母亲正念养育对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母子关系和积极情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8
作者 刘苏洁 王玉正 郭建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讨母亲正念养育对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为提高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念养育量表、母子关系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对331名小学生和他们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母亲正念养... 目的:探讨母亲正念养育对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为提高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念养育量表、母子关系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对331名小学生和他们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母亲正念养育与心理弹性、母子关系、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42,0.28,0.37;P<0.001);母子关系、积极情感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59,0.49;P<0.001)。②中介分析显示,母亲正念养育不仅直接影响小学生心理弹性(95%CI:0.01~0.18),而且还存在3条间接路径:母子关系的中介作用(95%CI:0.12~0.25);积极情感的中介作用(95%CI:0.02~0.10);母子关系、积极情感的链式中介作用(95%CI:0.02~0.06)。结论:母亲正念养育不仅直接影响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也可以通过母子关系和积极情感的独立中介及二者的链式中介间接作用于小学生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正念养育 母子关系 积极情感 心理弹性 小学生
原文传递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动遗忘能力与童年创伤和抑郁症状的关系
9
作者 汤煜尧 袁佳琦 +3 位作者 曾凡洲 胡兰 刘芳 景璐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3-519,共7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与正常青少年在主动遗忘能力上的差异,并探讨该能力与童年创伤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41例青少年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组参与研究。采用定向遗忘(DF)... 目的:比较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与正常青少年在主动遗忘能力上的差异,并探讨该能力与童年创伤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41例青少年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组参与研究。采用定向遗忘(DF)任务,以情绪图片为记忆材料,比较两组在再认成绩上的差异。DF效应指“记住”条件再认成绩高于“忘记”条件。并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和贝克抑郁量表(BDI-II)评估被试的童年创伤程度和抑郁症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不同,抑郁症组仅在正性材料中出现DF效应(P<0.001)。在抑郁症组中,负性材料DF效应值在CTQ-SF得分与BDI-II得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0.10,95%可信区间为0.05~0.17,占总效应21.3%)。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主动遗忘能力部分受损,他们对负性记忆的主动遗忘能力在童年创伤与抑郁症状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遗忘 定向遗忘任务 童年创伤 抑郁症状 青少年
下载PDF
婴幼儿安全型依恋:理论内涵、积极作用与干预方案
10
作者 吴燕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0-100,共11页
依恋是生命早期阶段发展出的一种特定的情感和行为模式,通常指婴幼儿与主要照料者之间的情感关系。婴幼儿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关键前置因素包括母亲的敏感性与依恋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婚姻质量等。安全型依恋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婴幼... 依恋是生命早期阶段发展出的一种特定的情感和行为模式,通常指婴幼儿与主要照料者之间的情感关系。婴幼儿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关键前置因素包括母亲的敏感性与依恋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婚姻质量等。安全型依恋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升其情绪调节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缓冲社会压力,补偿不利处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等。通过干预方案发现,促进婴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关键在于构建婴幼儿的安全基地和避风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安全型依恋 积极作用 干预方案 安全基地
下载PDF
幼儿心理健康与母亲消极情绪和母子依恋的关系
11
作者 魏驿璎 马元广 刘鑫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9-443,共5页
目的:调查幼儿心理健康与母亲消极情绪、母子依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8所幼儿园591名幼儿的母亲,使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家长版)(PMHS)评估幼儿心理健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母亲消极情绪、母亲客体关系量... 目的:调查幼儿心理健康与母亲消极情绪、母子依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8所幼儿园591名幼儿的母亲,使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家长版)(PMHS)评估幼儿心理健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母亲消极情绪、母亲客体关系量表(MORS)评估母子依恋。结果:母亲SDS、SAS得分与幼儿PMH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69~0.93,均P<0.001);母亲SDS、SAS得分均与幼儿PMHS总分正向关联(β=0.38、0.52);母亲SAS得分×MORS得分与幼儿PMHS总分负向关联(β=-0.12)。结论:幼儿心理健康与母亲消极情绪、母子依恋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心理健康 母亲 消极情绪 母子依恋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与留守儿童抑郁——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作用
12
作者 谢燕 孟新雨 吴旻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为探讨父母心理控制与留守儿童抑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消极情绪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503名五、六年级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与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抑郁均呈显著正... 为探讨父母心理控制与留守儿童抑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消极情绪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503名五、六年级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与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2)消极情绪在父母心理控制与留守儿童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核心自我评价在消极情绪对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当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越低,留守儿童消极情绪对其抑郁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强。该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通过留守儿童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增加其抑郁风险,核心自我评价可以缓冲消极情绪对留守儿童抑郁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抑郁 消极情绪 核心自我评价 留守儿童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交焦虑发展的影响:情绪社会化的中介作用
13
作者 谢雨怡 石娟 钟国龙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交焦虑关系及其中的影响机制——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社交恐惧量表及3~6岁幼儿情绪社会化量表对296名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社交焦虑在父母学历上差异显著;在父...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交焦虑关系及其中的影响机制——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社交恐惧量表及3~6岁幼儿情绪社会化量表对296名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社交焦虑在父母学历上差异显著;在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中,溺爱性、不一致性维度在父母角色上差异显著,专制性维度在父母学历上差异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中民主性维度与幼儿社交焦虑呈负相关,与情绪社会化呈正相关;溺爱性、专制性、不一致性、放任性维度与幼儿社交焦虑皆呈正相关,与情绪社会化皆呈负相关;情绪社会化和幼儿社交焦虑呈负相关。情绪社会化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交焦虑具有密切关联,情绪社会化在该关联中起重要作用;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降低幼儿社交焦虑可能,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会增加幼儿社交焦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社交焦虑 幼儿教育 情绪社会化 家庭教育
下载PDF
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14
作者 苏秀琼 苏静 刘佳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将我省自然行政村范围内随机2所小学1~6年级留守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采用6~11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少儿心理健康量表(MHS-CA)编制为问卷调查表进行... 目的:探究不同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将我省自然行政村范围内随机2所小学1~6年级留守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采用6~11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少儿心理健康量表(MHS-CA)编制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对回收有效问卷共558份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问卷中家庭组成填写情况将观察对象分为单亲留守组(n=270)和双亲留守组(n=288),单亲留守组儿童父母仅有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抚养儿童,双亲留守组儿童父母均外出务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儿童;再根据教育方式将观察对象分为学校教育组(n=317)和家庭教育组(n=241),学校教育组儿童仅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组儿童接受学校及家庭教育。根据问卷填写结果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行为习惯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双亲留守组CBCL量表问题行为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亲留守组,CBCL量表社交问题得分及MHS-CA量表分数明显低于单亲留守组(P<0.05);学校教育组儿童CBCL量表问题行为检出率明显高于家庭教育组,CBCL量表社交问题得分及MHS-CA量表分数明显低于家庭教育组(P<0.05)。结论:单亲家庭环境及放学后进行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较双亲留守儿童及缺乏家庭教育留守儿童更健康,人格及行为所受影响更小,建议具有外出务工需求父母保留一方抚养儿童,并及时给予家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教育方式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行为习惯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小学生的视觉注意广度研究
15
作者 李蕊妍 邵红涛 任桂琴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为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低年龄段小学生的视觉注意广度,以7—9岁低年龄段小学生为对象,选取发展性阅读障碍和正常阅读能力小学生各28名,采用2(被试群体: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小学生、正常阅读能力组小学生)×2(汉字类型:简单、复杂)... 为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低年龄段小学生的视觉注意广度,以7—9岁低年龄段小学生为对象,选取发展性阅读障碍和正常阅读能力小学生各28名,采用2(被试群体: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小学生、正常阅读能力组小学生)×2(汉字类型:简单、复杂)的两因素混合设计,使用Visual-1-back任务测量视觉注意广度,记录正确率、正确反应的反应时,并计算辨别力指数d’值。结果显示,发展性阅读障碍组正确率和辨别力指数小于正常阅读能力组,发展性阅读障碍组正确反应的反应时大于正常阅读能力组;简单汉字的正确率和辨别力指数大于复杂汉字,简单汉字的反应时小于复杂汉字。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低年龄段小学生对汉字材料表现出视觉注意广度缺陷,进一步支持视觉到语音的映射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小学生 视觉注意广度
下载PDF
同伴介入法应用于我国自闭症儿童干预的研究述评
16
作者 王松华 《科教导刊》 2024年第8期143-145,共3页
近年来,同伴介入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研究中,并被证实能够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为探讨同伴介入法应用于自闭症儿童干预研究的进展情况,文章从参与对象、目标行为、研究设计、干预结果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与分析,... 近年来,同伴介入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研究中,并被证实能够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为探讨同伴介入法应用于自闭症儿童干预研究的进展情况,文章从参与对象、目标行为、研究设计、干预结果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提出以下建议:增加同伴介入法本土化实证研究;建立被试与同伴之间的良好关系,增加社交可能性;丰富介入同伴的多样性;探索同伴介入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介入法 自闭症儿童 干预研究 社交能力
下载PDF
滇东北脱贫地区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现状调查研究
17
作者 袁超 文善彩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脱贫后的滇东北地区应主动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关注相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滇东北地区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发现...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脱贫后的滇东北地区应主动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关注相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滇东北地区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滇东北地区儿童心理相对贫困感总体水平处于一般水平,部分儿童处于中等偏高水平。通过调研,找到其心理相对贫困感的影响因素及问题,为学校、政府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促进乡村振兴及巩固教育脱贫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儿童 心理相对贫困感
下载PDF
情境性体育舞蹈对5~6岁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谷峥霖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随机抽取A市公办、民办幼儿园中100名幼儿、100名家长及200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性体育舞蹈教学法实验对照测查并观察对5~6岁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幼儿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较传统教学... 随机抽取A市公办、民办幼儿园中100名幼儿、100名家长及200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性体育舞蹈教学法实验对照测查并观察对5~6岁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幼儿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显著提升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教师及家长在关注幼儿健康体能及锻炼的同时,应尊重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规律与特点,专任教师应优化“情境性”教学策略,注重“体验-感悟”人际互动模式,挖掘与整合情境性体育舞蹈的课程资源,从而激发幼儿高级社会情感的萌生与表达,以达到特定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性教学法 体育舞蹈 幼儿社会性情感
下载PDF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促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丙成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为了解我国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现状,对六省市20898名3—6岁农村儿童进行了心理健康现状评估,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焦虑感、抑郁倾向和攻击性行为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低于非留守儿... 为了解我国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现状,对六省市20898名3—6岁农村儿童进行了心理健康现状评估,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焦虑感、抑郁倾向和攻击性行为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情绪识别与应对低于非留守儿童。为加强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主题活动,二是在班级建立亲情图书角,三是开展家书传递和其他亲子交流与沟通活动,四是按月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生日会活动,五是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培训,六是积极做好家园工作,七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观察评估与支持工作,八是加强专家支持力度。为了分析项目的实施效果,对9665名3—6岁农村学前留守儿童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结果发现:学前留守儿童增强了对父母的感情,更加关爱爷爷奶奶,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更加喜欢阅读故事,更加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同时,他们提高了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开展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提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三是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爱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 促进研究
下载PDF
听障儿童情绪理解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何海燕 王昕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听障儿童情绪理解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年级的调节作用,为提高听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调查法研究四到六年级的64名听障儿童和88名健听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和情绪理解能力。结果:1)健听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和... 目的:探讨听障儿童情绪理解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年级的调节作用,为提高听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调查法研究四到六年级的64名听障儿童和88名健听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和情绪理解能力。结果:1)健听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和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听障儿童;2)情绪理解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在听障和健听儿童中的模式一致;3)年级对情绪理解和社会适应的调节作用显著,在四年级时情绪理解不影响社会适应,从五年级开始,随着情绪理解得分的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结论:听障儿童的情绪理解和社会适应水平与健听儿童之间存在差异,但并未出现发展阶段的落后。研究结果显示:在听障儿童社会适应的干预中,教育者应注重情绪理解的作用,抓住与社会适应密切相关的反思情绪的快速发展期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情绪理解 社会适应 年级 调节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