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佩 王青 +2 位作者 赵翠芬 李欣 张银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以促进积极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渭南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0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交网络量表-6、老年...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以促进积极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渭南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0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交网络量表-6、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评估标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得分为(11.26±4.74)分,老年人中51.62%存在社会隔离。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可划分为高朋友隔离组(52.92%)和低朋友隔离组(47.08%)2个潜在剖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参与能力、退休前职业、患病年限、年均住院次数是老年人社会隔离潜在剖面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现象严重,且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可针对不同类型特征老年人实施个体化干预,改善老年人社会隔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隔离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会参与能力 潜在剖面分析 积极老龄化 社区护理
下载PDF
老年人孤独感与互联网使用和躯体健康的关系
2
作者 吴怡萱 唐丹 王大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6-432,共7页
目的:探究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与孤独感的关联及躯体健康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选取其中8 260名老年人,采用孤独感短版量表(UCLA-3)测量孤独感、互联网使用情况测量是否使用互联网和用途(潜在类... 目的:探究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与孤独感的关联及躯体健康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选取其中8 260名老年人,采用孤独感短版量表(UCLA-3)测量孤独感、互联网使用情况测量是否使用互联网和用途(潜在类别分析将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分为多功能均使用组、信息获取组和沟通交流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慢性病状况测量躯体健康状况。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UCLA-3得分低于未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β=-0.08);多功能均使用组的UCLA-3得分低于信息获取组和沟通交流组(β=0.06、0.12)。两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躯体健康在是否使用互联网和互联网功能使用方式与孤独感的关联中起调节作用(均P<0.05)。结论:互联网使用有助于老人缓解孤独感,多种互联网功能的使用对降低孤独感具有累积效果,但互联网使用和老人孤独感的关系可能因身体健康状况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互联网 孤独感 躯体健康 互联网使用
下载PDF
老年人孤独感严重程度以及社交孤独、情感孤独的影响因素——以上海市3个区为例
3
作者 张彧文 王颖 +6 位作者 辛照华 方嘉列 宋锐 黎浩岑 匡佳雯 杨玉婷 王静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并分别从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两个维度对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21年3—6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3个区对65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依照...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并分别从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两个维度对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21年3—6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3个区对65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依照上海市居民年龄、性别比例,浦东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黄浦区及静安区采用方便抽样。最终纳入研究对象635人。采用De Jong Gierveld孤独感量表测定老年人孤独感,包括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2个维度。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635位社区老年人中,仅有53位(8.4%)老年人报告不孤独。女性(OR=0.46,95%CI:0.31~0.70)、较高的自我效能得分(OR=0.97,95%CI:0.94~1.00)、较高的社会支持总分(OR=0.96,95%CI:0.93~0.99)与较低的社交孤独显著相关。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初高中或中专,OR=0.56,95%CI:0.34~0.95;大学及以上,OR=0.30,95%CI:0.11~0.83)、较高的自我效能得分(OR=0.96,95%CI:0.93~0.99)与较低的情感孤独显著相关,而较低的社会资本(OR=2.02,95%CI:1.29~3.16)及有抑郁症状(OR=3.41,95%CI:1.76~6.60)则与较高的情感孤独显著相关。结论调查样本中高达91.6%的老年人存在中度及以上的孤独感。社交孤独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性别及社会支持;情感孤独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受教育水平、抑郁和社会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孤独 情感孤独 影响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不同社会支持类型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
4
作者 王坤 付江宁 +1 位作者 翟博宇 李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社会支持是指个人从社会网络中获得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包括客观的物质支持和主观的情感支持。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类型主要包括家人、亲属、朋友、社区组织等给予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1-4])。前人研究^([5])表明,社会支持与老年... 社会支持是指个人从社会网络中获得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包括客观的物质支持和主观的情感支持。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类型主要包括家人、亲属、朋友、社区组织等给予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1-4])。前人研究^([5])表明,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老年人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一致,与外部适应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具体可体现在五个方面,即认知功能正常、情绪积极稳定、自我评价恰当、人际交往和谐、适应能力良好^([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正念疗法对老年患者非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徐敬文 李作为 +3 位作者 兰林 王帆 刘洋 张斐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POCD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较大。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对老年患者非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降低老年患者POCD发生风险、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POCD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较大。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对老年患者非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降低老年患者POCD发生风险、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非全身麻醉手术的7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此基础上接受正念疗法干预。于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1、3、5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3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两组MMSE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78.251、197.071、371.915,P均<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后第1、3、5天,研究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9、-1.764、-0.253,P均<0.05)。术后第1、3、5天,研究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31、3.471、5.135,P均<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PSQ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PSQI总评分、睡眠潜伏期、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以及催眠药物使用因子评分均低于术前(F=43.175、12.594、11.092、4.579、3.514,P均<0.01)。结论正念疗法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非全身麻醉术POCD的发生率,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正念疗法 睡眠质量 老年人
下载PDF
城市地理环境对居民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蒋丽 杨飞 李峙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1-196,共6页
当今世界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生活有很多优势,同时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对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相较农村有所增加。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由来已久,本研究梳理了城市地理环境包括绿地、建筑、空气污染等环境与心理健... 当今世界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生活有很多优势,同时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对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相较农村有所增加。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由来已久,本研究梳理了城市地理环境包括绿地、建筑、空气污染等环境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显著关联,分析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影响方式以及影响原因,讨论了新时代城市环境和心理健康都需要更新监测手段,其中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手段优势明显,最后探讨了城市环境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应用潜力,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城市环境 城市化 地理大数据 绿地
下载PDF
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基于生命历程—生态系统观模型的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俞国良 黄潇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重视老年心理健康跃然成为健康中国行动之一。本文整合生命历程视角和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建构了生命历程-生态系统观模型,全面揭示了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等生态因素,以及退休、丧... 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重视老年心理健康跃然成为健康中国行动之一。本文整合生命历程视角和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建构了生命历程-生态系统观模型,全面揭示了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等生态因素,以及退休、丧偶失独、老年人口流动等重要生命历程事件,将老年心理健康视为贯穿生命始终的事件经历与生态系统之间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采用元分析技术初步验证了正常老年群体中该模型的适切性,并提供了特殊老年群体的证据;进一步,从干预理论与实践视角入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论证,并立足该模型,明确提出了未来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趋势,以期实现全周期维护老年心理健康,全方位干预影响老年心理健康因素,全社会共建老年心理健康支持环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生命历程-生态系统观 模型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促进
下载PDF
我国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的横断历史元分析
8
作者 刘海宁 车佳郡 +2 位作者 成楠 李宇彤 李晓敏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期246-257,共12页
目的:纵向探讨近十年中国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随社会变迁的变化趋势,并横向分析宏观社会指标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干预调节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结合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采用元分析方法,在CNKI、万方、维... 目的:纵向探讨近十年中国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随社会变迁的变化趋势,并横向分析宏观社会指标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干预调节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结合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采用元分析方法,在CNKI、万方、维普、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和ProQuest博硕士论文等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共纳入文献15篇(N = 4879)。结果:1) 2010至2021年间,我国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逐年上升。2) 随迁老人的个体层面因素,如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和既往职业;群体层面因素,如迁移特征、原住地、迁入情况和随迁时间对其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ps < 0.01)。3) 此外,微观环境因素,如与家人/孩子同住比例;中观环境因素,如社区所在城市级别;宏观社会指标,包括社会经济条件(老年抚养比、居民消费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人均卫生费用、和老年人养老床位数)和社会联结(城镇人口比重)均可能是影响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ps < 0.01)。结论:本研究以社会变迁的时间维度为轴,结合微观(家庭)、中观(社区)和宏观(社会)环境因素提出了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的三维理论模型,为相关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老人 主观幸福感 横断历史元分析 三维理论模型
下载PDF
农村丧偶老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李国平 文敏 吴培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5-69,共5页
目的 了解农村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农村丧偶老人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7-8月,选取湖南省岳阳市3个县30个村的900名丧偶老人,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 目的 了解农村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农村丧偶老人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7-8月,选取湖南省岳阳市3个县30个村的900名丧偶老人,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得分为(25.63±4.5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丧偶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社会支持、性别、自理能力、经济来源,回归方程可解释总变异的54.3%。结论 农村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总体处于偏低水平,能获取的社会支持较少,女性、自理能力较差及无经济来源的丧偶老人心理健康较差。建议加强政府扶持、家人朋友支持等,多种渠道丰富丧偶老人的社会支持来源,提高丧偶老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和个人自理能力,以改善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丧偶老人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下载PDF
老年人老化态度在社会参与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10
作者 史云静 代景华 许文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0068-0072,共5页
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化态度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参与量表、老化态度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33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老年人社会参与与老化态度(r=0.340**,p<0.01)、抑郁(r=--0.269**,p<0.01)均呈显著相关... 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化态度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参与量表、老化态度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33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老年人社会参与与老化态度(r=0.340**,p<0.01)、抑郁(r=--0.269**,p<0.01)均呈显著相关;老化态度与老年人抑郁(r=-0.385**,p <0.01)呈显著相关。②老化态度在老年人社会参与对抑郁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显著(β=-0.071,95%Cl:-0.140~-0.046),中介效应占比为 36.22%。结论 社会参与不仅可以直接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还可通过老化态度间接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参与 老化态度 抑郁
下载PDF
天津市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营 孙华君 +7 位作者 于文超 刘先夺 陈娜 刘莹 李菲 毛漪扬 杜汋 陈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5期691-697,共7页
目的:调查天津市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满足多样化老年护理服务需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及自制问卷,在天津市医疗机构中调查5280例老年人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采用Logisti... 目的:调查天津市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满足多样化老年护理服务需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及自制问卷,在天津市医疗机构中调查5280例老年人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对健康监测(68.82%)、精神与心理支持(52.19%)等老年护理服务项目需求较高。患有疾病、存在健康危险因素、存在不良用药会增加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一年内住院次数越多、自理能力越差的老年人对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程度越高。结论:老年护理服务需求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因素影响呈现差异化;精准对接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创新老年护理服务模式是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护理服务 需求 自理能力 人口老龄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独居老年人失眠状况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世明 冯为 +1 位作者 杨雀屏 计樱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了解独居老年人的失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无锡市独居老人2306名,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调查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调查。本调查中ISI和PSQI至少一个量... 目的:了解独居老年人的失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无锡市独居老人2306名,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调查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调查。本调查中ISI和PSQI至少一个量表得分≥7分则定义为存在失眠症状。结果:失眠症状检出率18.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1~80岁、年龄>80岁、农村、吸烟、饮酒、有抑郁症状是发生失眠的危险因素(OR=3.22、4.68、2.89、2.64、3.06、4.30);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参加体育锻炼、月收入3000~4999元、月收入>5000元是发生失眠的保护因素(OR=0.45、0.52、0.65、0.78)。结论:高龄、受教育程度低、农村、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少、月收入低、有抑郁症状的独居老年人更易出现失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 老年人 失眠
下载PDF
生物反馈训练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病情控制及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煜尧 孙若男 +3 位作者 钟琭葭 江永燕 刘璇 景璐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5—6月在四川省某乡镇随机选取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各40例,分别为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两组均实施8次生物反馈训练,比较训...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5—6月在四川省某乡镇随机选取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各40例,分别为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两组均实施8次生物反馈训练,比较训练前后两组血糖、血压值及睡眠质量。结果 训练前两组睡眠质量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高血压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糖尿病组血糖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高血压组收缩压值与睡眠质量评分呈正相关;训练后高血压组收缩压值、舒张压值与睡眠质量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训练前后,糖尿病组血糖值均与睡眠质量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生物反馈训练可有效调节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睡眠,且对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有一定辅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睡眠障碍
下载PDF
2005~2019年中国老年人抑郁水平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14
作者 崔赡文 阴山燕 +2 位作者 田可心 温子栋 张丽萍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期275-282,共8页
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对使用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GDS-30)调查老年人抑郁水平的76篇文献进行分析,以探究中国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变化。调查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9年,共涉及37657名老年人。研究结果表明:1) 我国老年人的抑郁水平... 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对使用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GDS-30)调查老年人抑郁水平的76篇文献进行分析,以探究中国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变化。调查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9年,共涉及37657名老年人。研究结果表明:1) 我国老年人的抑郁水平并未随年代的变迁呈上升趋势;2) 不同性别、居住状况以及在婚老年人的抑郁水平均未随年代呈上升趋势;3) 老年人抑郁水平存在居住状况和婚姻状况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抑郁 社会变迁 横断历史研究 元分析
下载PDF
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探析——老有所忧,老亦有所乐
15
作者 陈景 王元元 周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7-19,共3页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从老年人的消极和积极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着手,对832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适当建议和启示。结果显示:当前安徽省老年人的心...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从老年人的消极和积极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着手,对832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适当建议和启示。结果显示:当前安徽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身体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心理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居住方式和居住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代际关系和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宏蕾 谭国银 鲍英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的代际关系、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接受邻里行为在其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年龄≥60岁、至少有一个子女的农村老年人286人,采用代际和谐量表(ISS)、人际关系冲突量表(IRCS)、接受邻里行为量表(RN...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的代际关系、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接受邻里行为在其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年龄≥60岁、至少有一个子女的农村老年人286人,采用代际和谐量表(ISS)、人际关系冲突量表(IRCS)、接受邻里行为量表(RNBS)和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进行测量。结果:男性的SWBS得分高于女性(P<0.05),家庭收支平衡者的SWBS得分高于收支失衡者(P<0.001)。逐步回归结果显示,ISS、RNBS得分均与SWBS得分正向关联(β=0.52、0.15),家庭收支失衡及IRCS得分均与SWBS得分负向关联(β=-0.47、-0.21)。RNBS得分正向调节IRCS得分与SWBS得分的关系(β=0.23)。结论:代际和谐越高、接受邻里行为越多、家庭收支越平衡以及人际关系冲突程度越低的农村老年人越幸福;接受邻里行为能弱化人际关系冲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代际和谐 人际关系冲突 接受邻里行为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17
作者 先德强 倪志松 +2 位作者 赖晋锋 马小英 刘娅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5期453-459,共7页
背景抑郁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关于睡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目的探讨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和延缓已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 背景抑郁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关于睡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目的探讨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和延缓已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病情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中8210名年龄≥60岁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按照中文简版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10)评分标准,将老年人分为存在抑郁症状和不存在抑郁症状两组。使用Logistic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在8210名老年人中,检出存在抑郁症状者3118人(37.98%),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为(6.14±2.05)h。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χ^(2)=412.670,P<0.01,df=4)。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长<6 h、6~6.9 h和≥8 h的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是睡眠时长7~7.9 h老年人的2.971倍(95%CI:2.560~3.449,P<0.01)、1.372倍(95%CI:1.161~1.621,P<0.01)和1.185倍(95%CI:1.009~1.393,P<0.05)。在不同性别及60~69岁组老年人中,未发现睡眠时长≥8 h与抑郁症状检出风险有关(P>0.05)。结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存在近似非线性关联,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睡眠时长 抑郁症状
下载PDF
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季星言 胡瑞 +4 位作者 欧阳舒雨 李恰恰 张雨欣 张潇月 张开利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4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苏北地区农村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对有效缓解苏北地区人口老龄化,改善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地区的农村... 目的探讨苏北地区农村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对有效缓解苏北地区人口老龄化,改善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地区的农村丧偶老年人,使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苏北地区的农村丧偶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的283例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60.78±17.7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3.32±7.24)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病数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积极应对和自理状况均对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自理状况和慢病数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且负向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正向影响心理健康。结论苏北地区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重点关注自理状况差、慢性病数量多、主客观支持不良及积极应对方式不良的丧偶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农村地区 丧偶老年人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下的孝道及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19
作者 黄海娇 曾红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期328-337,共10页
文化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变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主要体现在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层面。孝道变迁可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和理论进行梳理,进一步探... 文化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变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主要体现在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层面。孝道变迁可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和理论进行梳理,进一步探讨随着社会变迁,孝道发生的变化及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有效地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孝道 孝道变迁 老年人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子女情感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勃 刘聪慧 叶江林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10期32-35,共4页
随着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老年人心理健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子女情感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比较了子女情感支持对农村老年人与城镇老年人心... 随着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老年人心理健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子女情感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比较了子女情感支持对农村老年人与城镇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子女情感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发挥积极作用;子女情感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更明显;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子女情感支持水平有待提高;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应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强化家庭情感支持功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良好社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情感支持 老年人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