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皇室与茅山道教的发展
1
作者 刘固盛 聂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8,共12页
茅山宗开创于南朝时期,别具特色,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茅山宗地位的确立及其发展与道教上层化路线分不开。宋代的茅山宗虽不及唐代隆盛,但依然是皇室政治合作的主要对象。皇室的扶植是推动宋代茅山道教发展的重要因素。茅山... 茅山宗开创于南朝时期,别具特色,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茅山宗地位的确立及其发展与道教上层化路线分不开。宋代的茅山宗虽不及唐代隆盛,但依然是皇室政治合作的主要对象。皇室的扶植是推动宋代茅山道教发展的重要因素。茅山与宋代皇室政治紧密结合,是举行国醮祭祀、皇室祝祷祈福的皇家道场,先后有三位皇室女性受茅山上清法箓。两宋时期,茅山宗师大多备受皇室宠遇,不仅提升了茅山宗师的个人地位,也为茅山宗的发展赢得了上层的支持。茅山既是茅山宗的活动场所,也是举行国醮的皇家道场。因此,茅山的宫观营建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推动茅山宗经义的传播、巩固王权统治具有重要意义,两宋皇室均重视对茅山的建设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茅山宗 茅山道教 “三山符箓”
下载PDF
道教雷神崇拜与世俗生活——以榆林窟第23窟雷神图像为中心的考察研究
2
作者 李国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7,共15页
雷神的神性、神职及形象在古今中外各民族中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不少民族都视雷神为最高的自然神。道教所塑造的一大批雷部将军元帅的形象,丰富了我国古代的雷神信仰,并留下了许多雷神的绘塑画像,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珍贵的文化遗产。榆林... 雷神的神性、神职及形象在古今中外各民族中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不少民族都视雷神为最高的自然神。道教所塑造的一大批雷部将军元帅的形象,丰富了我国古代的雷神信仰,并留下了许多雷神的绘塑画像,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珍贵的文化遗产。榆林窟第23窟壁画中的雷神,就是明清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的示例,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 道教 雷神 图像研究
下载PDF
论老君所在与汉唐道教宇宙论的凝结过程
3
作者 白照杰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89,197,共22页
汉唐之间是道教宇宙论发展演化的重要时期。彼时道教徒试图将太上老君等重要神灵恰当地安置在新创造出的某个天界位面之中。在具体安置老君的过程里,不同的道教信仰者作出多种尝试,其间又经历借鉴和调适的复杂过程,最晚于初唐时期达成... 汉唐之间是道教宇宙论发展演化的重要时期。彼时道教徒试图将太上老君等重要神灵恰当地安置在新创造出的某个天界位面之中。在具体安置老君的过程里,不同的道教信仰者作出多种尝试,其间又经历借鉴和调适的复杂过程,最晚于初唐时期达成“老君居太清”的共识。对这一调适过程的考察,呈现出道教宇宙论发展的多种可能。而对“多种可能”的思想条理的发掘,则有助于勾勒更完整的道教思想史脉络和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 宇宙论 昆仑 太清天 太极天 紫微宫
下载PDF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修行故事
4
作者 《美术大观》 2024年第3期29-40,共12页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时期一幅近12米长的著名山水画卷。这幅画在1113年由18岁的神童王希孟在本身作为画家和道教修行者的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的监督下所绘制。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此手卷描绘了一个道教修行故事,即按照从俗世生活、...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时期一幅近12米长的著名山水画卷。这幅画在1113年由18岁的神童王希孟在本身作为画家和道教修行者的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的监督下所绘制。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此手卷描绘了一个道教修行故事,即按照从俗世生活、入门受训、修炼积德,到最后得道(成仙)和仙人后生的顺序发展。这个故事通过人物、建筑、径路、桥梁和其他图像元素的细节描绘,引导观者在山水间穿行;同时,手卷的构图也以图像元素的特定位置和山水的形式从右到左发展。并且,由于徽宗的绘制监督和密切参与,这幅山水画卷也为我们提供了徽宗个人对“何为道教”和“道教修行”的看法,甚至让我们了解到他对宋代道教山水画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道教 修行
下载PDF
山西汾阳太符观的建筑特色与社会人文价值研究
5
作者 王元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太符观属于道教文化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古朴飘逸,艺术感染力强,特别是太符观内有诸多彩塑、悬塑和壁画艺术作品,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在国内道教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为研究道教文化的发展传承以及宗教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 太符观属于道教文化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古朴飘逸,艺术感染力强,特别是太符观内有诸多彩塑、悬塑和壁画艺术作品,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在国内道教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为研究道教文化的发展传承以及宗教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物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太符观 建筑 人文价值研究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Chuang Tsu on Oscar Wilde’s Literary Works
6
作者 XU Hai-hu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2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Oscar Wilde,the renowned British writer,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Eastern culture,particularly by Chuang Tsu’s“Thought of Doing Nothing”,a Taoist concept of human conduct.Wilde not only embraced this philosophy,but ... Oscar Wilde,the renowned British writer,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Eastern culture,particularly by Chuang Tsu’s“Thought of Doing Nothing”,a Taoist concept of human conduct.Wilde not only embraced this philosophy,but also incorporated it into his literary creations and art criticism,enhancing the steadfastness of his own value judg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car Wilde Chuang Tsu “Thought of Doing Nothing”
下载PDF
藏在道观旁的庭院餐厅 成都宽三堂中餐厅
7
作者 卢昀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背景:宽三堂东方人文生活空间,位于成都青羊宫旁。青羊宫历史悠久,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后唐僖宗于蜀中避难,以此为行宫,诏改为青羊宫并致力修建。青羊宫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设计理念:宽三堂的设计... 背景:宽三堂东方人文生活空间,位于成都青羊宫旁。青羊宫历史悠久,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后唐僖宗于蜀中避难,以此为行宫,诏改为青羊宫并致力修建。青羊宫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设计理念:宽三堂的设计理念来自道家哲学经典《老子》,即“谷是生之地,生之繁衍不息”。谷的内部是没有形状的,正因如此,才可以呈现任何形状。谷的意象指向“实”之间的“虚”与“无”,使它有孕育、承载“生”的无限可能,且无法被用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宫观 道家哲学 《老子》 道观 青羊宫 人文生活 中餐厅 三堂
下载PDF
武当山古建筑群:天开宫阙青冥阔
8
作者 张立峰 《科学24小时》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武当山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又名大岳太和山、玄岳山,素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自汉代起,雄奇的武当山就吸引了孙思邈和陈抟等人到此寻仙修道。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均州(今湖北十堰一带)遭逢大旱,刺史姚简在武当山求雨成功,皇... 武当山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又名大岳太和山、玄岳山,素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自汉代起,雄奇的武当山就吸引了孙思邈和陈抟等人到此寻仙修道。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均州(今湖北十堰一带)遭逢大旱,刺史姚简在武当山求雨成功,皇帝敕建“五龙祠”,宋真宗赐额“五龙灵应之观”。据史料记载,这是武当山历史上敕建的第一座道观。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诏改观名为“五龙灵应宫”,元仁宗赐额“大五龙灵应万寿宫”。武当山古建筑亦有所扩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赐额 武当山 陈抟 五龙 元仁宗 万寿宫 湖北省十堰市 唐贞观
下载PDF
论杨慎对道教的智识化审视与体认
9
作者 范靖宜 《巴蜀史志》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杨慎对道教秉持“不以怪力乱神”的儒家知识精英的一贯立场,即汲取道、佛中宇宙论、天道自然论及心性论等论述,忽略甚至贬斥教义、仪式以及超自然现象等相关内容。而杨慎对道教著述进行了一定诠释,试图将他认为渺远虚妄的神仙之学导向... 杨慎对道教秉持“不以怪力乱神”的儒家知识精英的一贯立场,即汲取道、佛中宇宙论、天道自然论及心性论等论述,忽略甚至贬斥教义、仪式以及超自然现象等相关内容。而杨慎对道教著述进行了一定诠释,试图将他认为渺远虚妄的神仙之学导向性命之学。本文即对杨慎审视道教的智识化态度及其后期的具身体认进行分析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命之学 天道自然 心性论 知识精英 杨慎 超自然现象 道教 宇宙论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kills in Mixed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s
10
作者 Yu Hu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kills in mixed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s,including mixed martial arts and its competition characteristics,the main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t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kills in mixed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s,including mixed martial arts and its competition characteristics,the main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kills in mixed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s,and its primary application strategies.It is hoped that this analysis can provide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mixed martial arts athletes’technical and tactical skills to improve their winning rate in mixed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kills Fighting awareness Fighting movements Competition rhythm
下载PDF
道教音乐的养生功能及其应用推广研究——以江西龙虎山天师府道教音乐为例
11
作者 王舒婷 《河北画报》 2024年第8期124-126,共3页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以江西省龙虎山天师府道教音乐为例,着重运用作曲理论专业的研究方法对15首天师府道教音乐进行本体研究,主要参考优秀的研究成果,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通过田野调查...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以江西省龙虎山天师府道教音乐为例,着重运用作曲理论专业的研究方法对15首天师府道教音乐进行本体研究,主要参考优秀的研究成果,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通过田野调查法获得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其音乐主要的旋法、曲调特征,调式调性特点,结构发展手法以及词曲之间的关系等做出具体的研究。联系所有特点,分析个中关系。深入其养生功能文化内涵,有利于道教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促进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状况 道教音乐 特点意义
下载PDF
《太乙金华宗旨》回光功法与催眠术的共通点
12
作者 韩静雅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太乙金华宗旨》相传为八仙之一吕洞宾所著,此典不仅为道教内丹修炼及养生宝典,经由卫礼贤翻译,也在国外广为流传,受到哲学、宗教学、心理学者关注。其修行方式与催眠术存在许多相通。本文先介绍了回光功法与催眠的原理和运用,继而阐... 《太乙金华宗旨》相传为八仙之一吕洞宾所著,此典不仅为道教内丹修炼及养生宝典,经由卫礼贤翻译,也在国外广为流传,受到哲学、宗教学、心理学者关注。其修行方式与催眠术存在许多相通。本文先介绍了回光功法与催眠的原理和运用,继而阐述二者之间存在的几点相似之处,并说明二者在练习时容易产生的谬误,以此来表达中国古代哲学和本土宗教与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智慧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乙金华宗旨 催眠术 回光功
下载PDF
文化史的背阴面——从胡适、杨联陞对中古中国宗教的通信说起
13
作者 葛兆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5,共13页
本文从1950年代胡适和杨联陞关于中古宗教自扑自搏风习的通信说起,讲到早期道教的若干奇特传统,并讨论一个文化史上的大问题,即周孔以后,中古华夏主流是否已经文明。特别要指出,由于过去的文化史或文明史,往往忽略这种背阴面的叙述,使... 本文从1950年代胡适和杨联陞关于中古宗教自扑自搏风习的通信说起,讲到早期道教的若干奇特传统,并讨论一个文化史上的大问题,即周孔以后,中古华夏主流是否已经文明。特别要指出,由于过去的文化史或文明史,往往忽略这种背阴面的叙述,使得传统中国形成张灏先生所说“幽暗意识”的缺失。而文化史或文明史如果忽略华夏文化的背阴面,会使人们对传统失去警戒与畏惧,沉湎于非历史的乐观和自我想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史 中古宗教 文明 习俗 幽暗意识
下载PDF
敦煌道教盟文所见唐代道观与法位制度
14
作者 唐普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7,共9页
敦煌文书中的道教盟文提供了唐代道教法位制度的具体运行细节,呈现了法位制度与道观体制间的关系。接受《道德经》的清信弟子和接受《十戒经》的男/女官清信弟子属于两阶法位,可以同时授予。男/女官清信弟子、男/女生清信弟子、道士清... 敦煌文书中的道教盟文提供了唐代道教法位制度的具体运行细节,呈现了法位制度与道观体制间的关系。接受《道德经》的清信弟子和接受《十戒经》的男/女官清信弟子属于两阶法位,可以同时授予。男/女官清信弟子、男/女生清信弟子、道士清信弟子是一级法位的多种表述。接受法位与居观修行并不严格对应,许多道教信众先接受经戒,然后获取度牒,出家住观。道士也可从多所道观接受不同的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道教盟文 道观 法位
下载PDF
道家与佛教的圆教之比较——玄学与天台佛教的互证
15
作者 杨祖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牟宗三先生对道家与天台宗圆教的义理进行过深入阐发,认为以王弼、郭象为主的道家玄义固然圆融,但其中所含的道家式的圆教,还没有达到天台宗以“存有论的圆”作根据而发挥出来的圆教内容,即只能说是主观的作用的圆,而不能说是客观的存... 牟宗三先生对道家与天台宗圆教的义理进行过深入阐发,认为以王弼、郭象为主的道家玄义固然圆融,但其中所含的道家式的圆教,还没有达到天台宗以“存有论的圆”作根据而发挥出来的圆教内容,即只能说是主观的作用的圆,而不能说是客观的存有论意义的圆教。顺着牟先生的思路,道家与佛教的圆教之比较可以从玄学与天台佛教的互证角度展开:从王弼以“无违”来体会自然,通于郭象的“与物冥”之义,这就可以开出回应外物的作用,而无为就含无不为;又从庄子注中的逍遥义,论证郭象的相关诠释已经表达了对一切存在的不同情况都加以肯定的存有论之圆“具一切法之义”;于是郭象所表达的道家式的圆教,其内容虽然不若天台宗之丰富,但是二者在义理层次上是相同的,通过玄学的内容,可以帮助了解天台圆教若干重要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佛教 圆教 玄学 天台宗
下载PDF
全真道与元明清社会的文化消费
16
作者 宋学立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伴随着全真道的传承发展,全真话题广泛见诸于元明清时期的史志、戏剧、仙传、小说等作品,成为教俗两界文化消费的重要资本。在上述多种文化载体中,全真道的形象开始发生嬗变:全真道士的身份发生了由凡而仙的变化,在“正本清源”的旗号... 伴随着全真道的传承发展,全真话题广泛见诸于元明清时期的史志、戏剧、仙传、小说等作品,成为教俗两界文化消费的重要资本。在上述多种文化载体中,全真道的形象开始发生嬗变:全真道士的身份发生了由凡而仙的变化,在“正本清源”的旗号下演义、歪曲全真教史的情况不绝于书。这既是元明清文化消费接纳全真道的过程,亦是全真道深度融入中国文化传统的过程。民间化是全真道与三朝文化消费互动的一大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真道 文化消费 全真形象
原文传递
美国汉学家薛爱华的道教研究
17
作者 田语 《国际汉学》 2024年第2期65-73,157,共10页
薛爱华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道教研究的开拓者与重要人物。缘于个人兴趣、裨补学术阙漏的动机,以及欧洲学者的影响,薛爱华于20世纪70年代步入道教研究之门。几十年间,薛爱华对美国道教研究贡献甚巨。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文献译注、名物考证... 薛爱华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道教研究的开拓者与重要人物。缘于个人兴趣、裨补学术阙漏的动机,以及欧洲学者的影响,薛爱华于20世纪70年代步入道教研究之门。几十年间,薛爱华对美国道教研究贡献甚巨。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文献译注、名物考证、名山研究(《唐代的茅山》)、道教文学研究等领域的成果上,还体现在他以人类学“文化区域”研究为特点的道教研究范式、对道教文学研究这一新领域所做的奠基,以及道教教学和弟子的培养上。总体上看,薛爱华通过科研与教学活动开辟了美国道教研究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爱华 道教研究 文化区域 道教文学 美国汉学
下载PDF
论鲍照与道教——以鲍照涉道诗歌为中心
18
作者 吴怀东 王雅娴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鲍照现存作品中有一类迥异于其主体风格的“异格”之作,即表现隐逸、游仙情怀,流露出道教思想倾向的涉道诗文,这类作品在既往研究中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从这些诗歌的词句及内容看,鲍照对道教典故及相关语汇十分熟悉,并在诗歌中着意塑... 鲍照现存作品中有一类迥异于其主体风格的“异格”之作,即表现隐逸、游仙情怀,流露出道教思想倾向的涉道诗文,这类作品在既往研究中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从这些诗歌的词句及内容看,鲍照对道教典故及相关语汇十分熟悉,并在诗歌中着意塑造崇道、好仙、“慕隐”的形象。鲍照涉道诗文实与刘宋文学“在上者之提倡”的特质以及鲍照“侍从文人”的身份密不可分,刘宋上层阶级的文学、宗教活动影响了鲍照的创作,鲍照或也有意于诗中进行“政治性”表演。滨海地域的天师道传播也影响到鲍照涉道诗文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照 隐逸游仙诗 道教 侍从文人 滨海地域
下载PDF
本土性与现代语境:道家道教与文化自信的建构
19
作者 程乐松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当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都离不开现代价值和全球化的语境,同时也要十分突出本土性与主体性。中国文化应该改变被动、应激性的回应模式,主动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挑战,这不仅是重新找到当下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全球化文... 当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都离不开现代价值和全球化的语境,同时也要十分突出本土性与主体性。中国文化应该改变被动、应激性的回应模式,主动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挑战,这不仅是重新找到当下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全球化文化图景中建立主体性的必然选择。中国文化体系又是十分复杂、内部互补的,任何一种本土文化都可以为现代化和全球化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中道家与道教传统以独特的生命观、历史观、超越性达成社会政治及个体精神的平衡,更应该完成公共领域指向的话语建构。在这个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才可能是世界的,也才可能是可持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性 现代语境 道家道教 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道教雷法太乙派与福建民间社会
20
作者 李志鸿 《福建文博》 2023年第4期48-57,共10页
本文从道教雷法太乙派及其与福建谢祐信仰的关系入手,试图探讨道教与民间社会的关系。道教雷法在八闽大地影响深远,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太乙派等雷法道派在福建民间社会传承不绝。两宋时期,谢祐信仰在闽西北兴起。此后,伴随着谢氏... 本文从道教雷法太乙派及其与福建谢祐信仰的关系入手,试图探讨道教与民间社会的关系。道教雷法在八闽大地影响深远,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太乙派等雷法道派在福建民间社会传承不绝。两宋时期,谢祐信仰在闽西北兴起。此后,伴随着谢氏家族的迁徙,该信仰遍及闽中、闽西北地区。历史上,道教太乙派将谢祐视为“三天持奏使者谢祐”,并流传有“直符谢使者本身符”。谢祐信仰与雷法太乙派的关联,为我们考察道教与民间社会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毕竟民间社会才是中国道教存在、发展、衍化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法 太乙派 谢祐信仰 福建民间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