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平与资源双约束下地方政府何以改善弱者福利——基于服务类社会救助的多案例研究
1
作者 郭忠兴 王彬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7,M0005,共19页
社会救助作为帮扶弱者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维护公平与资源短缺的双重约束。如何在双约束下追求弱者福利最大化是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弱者福利最大化理念,结合分配正义原则与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双... 社会救助作为帮扶弱者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维护公平与资源短缺的双重约束。如何在双约束下追求弱者福利最大化是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弱者福利最大化理念,结合分配正义原则与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双约束下地方政府改善弱者福利的解释框架,并深入剖析多地服务类社会救助创新案例。研究发现:在服务类社会救助探索中,地方政府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差异作用组合,形成了公平优先型、效率优先型、同步提高型等3种发展路径。分层分类与整体智治是双约束下地方政府改善弱者福利的重要机制。在此过程中,通过以线分层满足底线福利需求、以层分类实现边际效用趋近,保障阶层间公平与阶层内公平;通过数字赋能降低供需双方交易成本、圈层动员整合多元救助力量、标准建设规范公权力与兼顾私诉求,实现有限政府与有限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弱者福利最大化 分配正义 整体智治 整体性治理 公平约束 资源约束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政府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
2
作者 宁可 龚兴豪 朱哲毅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6,共11页
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普遍较低,政府培训被视为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深入探讨了政府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与机制,并考察老一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代际差异。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 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普遍较低,政府培训被视为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深入探讨了政府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与机制,并考察老一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代际差异。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培训显著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但作用机制存在代际差异。对于老一代进城务工人员,政府培训通过提升技能广度增强幸福感,体现在工作时间减少、加班频率降低,以及生活自由度、社会层级认知和工作尊重感提升。对于新生代务工人员,政府培训通过提升技能深度增强幸福感,表现在收入增加、正规就业机会增多及生活自由度和工作尊重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政府培训 进城务工人员 代际差异 显性和隐性收益
原文传递
世界现代社会福利哲学范式演变与现代社会福利国家制度化原理
3
作者 刘继同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建设新时代。全球化社会、全球社会正义、全球化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和现代性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形成。现代政治哲学决定社会哲学和社会福利哲学,社...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建设新时代。全球化社会、全球社会正义、全球化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和现代性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形成。现代政治哲学决定社会哲学和社会福利哲学,社会哲学、社会福利哲学和政治哲学相互影响。世界现代主权国家社会福利哲学范式的历史发展阶段划可分为四个不同时期:1500—1814年是欧洲现代制度文明孕育奠基、工业革命和国家革命时代,形成了现代政治哲学;1815—1914年是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和现代社会结构体系形成期,由现代社会哲学主导;1915—1974年是现代社会福利国家制度发展的黄金时代,现代社会福利哲学范式成为主流价值观;1975年至今是欧美局部国际化变为世界整体全球化时期,政治哲学与福利哲学一体化显著。1948年英国政府创建世界首个现代社会福利国家制度范式,蒂特马斯福利哲学范式是其代表。中日韩三国具有各具本国特色的现代社会福利国家制度范式,丰富了世界社会福利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现代政治哲学 现代社会哲学 现代社会福利哲学
下载PDF
共同机构所有权能促进企业慈善捐赠吗?
4
作者 朱滔 黄沁雪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96,共21页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2009—2021年中国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深入探究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提升企业慈善捐赠表现,即相较于无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拥有共...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2009—2021年中国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深入探究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提升企业慈善捐赠表现,即相较于无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上市企业慈善捐赠更为积极,且共同机构所有权更倾向于推动企业实施战略性慈善捐赠。该结论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监督治理效应和信息协同效应双重路径驱动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优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经营地经济发展程度会弱化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所有权 慈善捐赠 监督治理 信息协同
下载PDF
结构—机制—行动:社区慈善及其内生动力的发展机理
5
作者 谢琼 谷玉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5,共10页
社区慈善是中国慈善的根基所在,也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社区慈善内生动力是基于社区内部需求和资源生发成长的原生力量,是社区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慈善通过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结构,拓展社... 社区慈善是中国慈善的根基所在,也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社区慈善内生动力是基于社区内部需求和资源生发成长的原生力量,是社区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慈善通过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结构,拓展社区集体行动的场域和规则,协调整合社区资源、开发并释放社区发展的原生力量,形成结构—机制—行动的三维运行系统。未来社区慈善的可持续发展亦需在这三个维度的关键点上着力,如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加强运转机制建设、增强社区服务能力、培育社区标识慈善品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慈善 内生动力 结构—机制—行动 社区治理
下载PDF
心理健康对居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兰峰 赵雪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0,40,共11页
在贫困治理方向转为相对贫困的治理后,除了关注物质扶贫,还应重视心理扶贫的作用。基于多维相对贫困视角,运用CFPS 2018数据,从收入、教育、健康、社会保障和信息5个维度建立指标,实证分析了心理健康对居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作用及其... 在贫困治理方向转为相对贫困的治理后,除了关注物质扶贫,还应重视心理扶贫的作用。基于多维相对贫困视角,运用CFPS 2018数据,从收入、教育、健康、社会保障和信息5个维度建立指标,实证分析了心理健康对居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作用及其异质性。实证结果发现:心理健康能够显著缓解居民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年龄段,心理健康对高龄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影响更明显;相比于女性,心理健康对男性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影响更大;城市和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均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应重视城乡居民的心理健康状态,不断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将更有利于缓解居民多维相对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多维相对贫困 心理扶贫
原文传递
福利橱窗:社区残障工疗服务定位的经验之辩——以S康园工疗站为观察对象
7
作者 张晓红 刘昪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6,共13页
康园工疗站是以职业康复为主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是应对生物—医疗康复模式诸多弊端的有效途径。从实践经验来看,我国康园工疗站在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中逐渐呈现出福利橱窗的定位,表现出积极的福利集中和福利展示功能。本研究以G市S示... 康园工疗站是以职业康复为主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是应对生物—医疗康复模式诸多弊端的有效途径。从实践经验来看,我国康园工疗站在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中逐渐呈现出福利橱窗的定位,表现出积极的福利集中和福利展示功能。本研究以G市S示范性康园工疗站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和访谈,分析其运营模式和福利供给情况。研究发现,在有限的吸纳能力和流动能力的双重挤压下康园工疗站逐渐变成了一个资源凝固的“福利庇护所”,以职业康复和辅助性就业为主的复原目标被社区照顾目标替代。从服务对象、服务过程和服务提供者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后发现,康园工疗站作为助残“示范点”在整合社区福利资源,吸纳和服务残疾人以面向社会展现助残成效的同时,也为康园工疗站的服务实效带来了“削足适履”的反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园工疗站 福利供给 福利橱窗
下载PDF
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于新亮 杨澍东 +2 位作者 许力萍 张钰 申宇鹏 《中国医疗保险》 2025年第2期45-53,共9页
本文利用2010-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采用矩估计方法测度农村家庭发展韧性指标,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估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同时探究其中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基本医疗... 本文利用2010-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采用矩估计方法测度农村家庭发展韧性指标,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估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同时探究其中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基本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具体而言,基本医疗保险系数在农村每提高一个单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平均提高0.0866个单位。机制检验发现,家庭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收入效应和知识效应作用于家庭发展韧性,主要表现为医保报销金额的提高与受教育程度的改善。本研究旨在为制定精准帮扶政策防范规模性返贫、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体系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发展韧性 医疗保险 收入效应 知识效应
下载PDF
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
9
作者 郑功成 《公益研究》 2025年第1期4-11,134,共9页
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不可能有成功的慈善事业。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总体滞后与其崇尚欧美慈善而缺乏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密切相关。基于自愿捐献应尊崇传统文化的理论逻辑、中外慈善发展路径差异的历史逻辑和中国现阶段慈善实践的现实逻辑,... 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不可能有成功的慈善事业。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总体滞后与其崇尚欧美慈善而缺乏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密切相关。基于自愿捐献应尊崇传统文化的理论逻辑、中外慈善发展路径差异的历史逻辑和中国现阶段慈善实践的现实逻辑,中国迫切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理论特质应当是慈善原色、现代性底色、中国本土本色“三色同构”,即“慈善的‘自愿、公益’原则+现代慈善的‘平等、法治’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烙印与中华传统慈善文化基因”。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体系结构宜采取“基础”+“主体”+“补充”三位一体的大慈善架构,即以扎根基层、广泛动员的社区慈善为宽厚的基础,以组织化、专业化的现代慈善为主体,以个人网络求助及其他民间自发互助等为补充的格局。面向未来,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取向应当是扎实推动慈善理论创新、扎实推进慈善政策完善、扎实推进慈善实践发展三管齐下,以实现人心向善、人人行善、各类慈善形态百舸争流的全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事业 中国特色 基本逻辑 三色同构 三位一体 三管齐下
下载PDF
中国社会保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的理论构建
10
作者 席恒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1-29,189,共10页
以民生福祉保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保障学科与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伴而生。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社会保障学科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中借鉴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结合中国情境、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构,初步形... 以民生福祉保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保障学科与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伴而生。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社会保障学科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中借鉴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结合中国情境、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构,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价值理念与研究范式,显现了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中的中国话语表达。但与相对成熟的基础社会学科相比,作为应用社会科学的社会保障学科尚不成熟,尤其表现在缺乏立足于中国情境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理论建构。基于中国社会结构特征和文化传统,力图从民生福祉保障的动力机制、发生机制和分配机制视角,构建适应性选择理论、合作收益理论与合作共享理论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理论,以期提升和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发展并繁荣中国社会保障学科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自主知识体系 适应性选择 合作收益 合作共享
下载PDF
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偏差的产生与治理路径——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
11
作者 蒲新微 李欣悦 《长白学刊》 2025年第2期102-119,F0002,共19页
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偏差是制约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发展的现实梗阻。对执行偏差进行有效矫正和治理是破解家庭医生发展困境、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突破口。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构建家庭医生政策产生执行偏差的分析框架。政策... 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偏差是制约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发展的现实梗阻。对执行偏差进行有效矫正和治理是破解家庭医生发展困境、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突破口。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构建家庭医生政策产生执行偏差的分析框架。政策内容模糊极易诱发基层执行者的本位主义行为,而不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家庭医生变通执行创造了机会空间。就医观念固化和政策对话缺失使得医患双方之间的有机互动难以维系。面对资源禀赋不足,政策环境发展滞后的现实情境,基层执行者不得不寻求变通执行的策略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执行走样最终导致家庭医生政策功能被弱化。未来应从提升政策质量、完善激励约束、增进政策认同、优化资源配置等维度对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偏差进行有效纠正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政策 政策执行偏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政策执行
下载PDF
中国慈善文化的历史演进、社会作用机制与当代发展挑战
12
作者 周秋光 万佳敏 《公益研究》 2025年第2期20-32,134,135,共15页
中国慈善文化历经数千年演进。中国慈善由最初的官办慈善为主体,逐渐演变为官办慈善、宗族慈善、宗教慈善、社会慈善四种慈善形态交相运行的基本格局,慈善文化也因之被赋予了不同层次的内涵。在当今中国社会,慈善文化可分为五种存在与... 中国慈善文化历经数千年演进。中国慈善由最初的官办慈善为主体,逐渐演变为官办慈善、宗族慈善、宗教慈善、社会慈善四种慈善形态交相运行的基本格局,慈善文化也因之被赋予了不同层次的内涵。在当今中国社会,慈善文化可分为五种存在与表现形式:个体的,社区社群的,阶层的,政府的,国家民族的。这五种形态表现不同、侧重不同、意义不同,却又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文化体系和社会作用机制。慈善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将在未来继续彰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慈善事业 社会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政策选择
13
作者 房连泉 《中国医疗保险》 2025年第4期48-53,共6页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试点自2016年启动,在筹资机制建设上各地仍处于探索之中,相关政策有待完善。基于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国内试点城市的前期实践,本文探讨了我国长护险筹资机制建设的关键问题,认...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试点自2016年启动,在筹资机制建设上各地仍处于探索之中,相关政策有待完善。基于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国内试点城市的前期实践,本文探讨了我国长护险筹资机制建设的关键问题,认为长护险应作为独立的社会保险险种,采取参保主体缴费模式,建立多方共担筹资渠道,在参保覆盖面上实施渐进式推进策略,并引入财务精算机制,保障长护险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筹资机制 参保覆盖面 财务平衡
下载PDF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社商合作”模式研究
14
作者 张心洁 谭琪 +1 位作者 陈妮婧 付银裕 《中国医疗保险》 2025年第2期5-12,共8页
商业健康保险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以下简称社商合作)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对样本地区大病保险运行情况、社商合作模式等的综合分析,揭示商保参与大病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以下简称社商合作)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对样本地区大病保险运行情况、社商合作模式等的综合分析,揭示商保参与大病保险运行的关键问题并分析成因。研究发现,尽管大病保险制度有效减轻了大病患者的费用负担,但仍存在主体责任边界不清、盈亏风险不对等、激励机制不健全及信息壁垒难破除等诸多挑战。基于此,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主体功能定位;健全合作机制,全面发挥商保优势;优化供给匹配,夯实商保补充功能等建议,以期为推动商保参与多层次医保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思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医保 大病保险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商业健康保险
下载PDF
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以多民族聚居城市呼和浩特为例
15
作者 王晓东 马婧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5年第4期16-23,共8页
为了解多民族聚居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呼和浩特市8个典型多民族社区621名老人展开问卷调查,并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从个体特征和情境特征两大维度进行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优先次... 为了解多民族聚居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呼和浩特市8个典型多民族社区621名老人展开问卷调查,并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从个体特征和情境特征两大维度进行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优先次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吃饭、照护、就医仍是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头号需求”,年龄越大、身体状况越差的老年人对紧急救援类服务和医疗护理类服务的需求意愿越强;邻里关系因素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类服务需求意愿影响较大;民族因素对各类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并无显著性差异。影响因素依次是身体状况、年龄、居住方式、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分布情况。据此,应基于多民族聚居城市社区养老情境特点,夯实“生存托底型”养老服务基础保障,加强“生活质量型”养老服务多元分类建设,提升“普惠可及型”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聚居城市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需求意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长效运行保障研究
16
作者 姜丽美 《新乡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难以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互助养老兼具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且能有效利用低龄健康老人的劳动力资源,因而它在我国农村地区得以探索和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是农村熟人社会成员之间基于互信... 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难以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互助养老兼具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且能有效利用低龄健康老人的劳动力资源,因而它在我国农村地区得以探索和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是农村熟人社会成员之间基于互信互惠的一种交换行为,充分体现了社会交换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互助养老失灵原因主要包括制度保障缺乏、农村传统文化日益削弱、严格的交换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人员供给存在短板等。因此,建议完善互助养老制度保障、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养老理念和模式的宣传力度、建立农村互助养老多元激励机制、提高互助养老服务质量,以促进农村互助养老长效运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换理论 互助养老 互惠
下载PDF
中美医保药品谈判比较与分析
17
作者 袁妮 王雅群 黄祖彤 《中国医疗保险》 2025年第3期107-115,共9页
本文聚焦于中美医保药品谈判,从谈判背景和主体、谈判药品的遴选范围、药品价值衡量、谈判流程以及谈判成果五个维度展开对比剖析,深入探讨中美医保药品谈判的异同,为进一步理解两国医保体系在药品价格调控上的差异提供重要视角,具有一... 本文聚焦于中美医保药品谈判,从谈判背景和主体、谈判药品的遴选范围、药品价值衡量、谈判流程以及谈判成果五个维度展开对比剖析,深入探讨中美医保药品谈判的异同,为进一步理解两国医保体系在药品价格调控上的差异提供重要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药品谈判 对比分析 美国
下载PDF
对工作年龄段人群的保障:现状、效果及国际比较
18
作者 甘犁 王军辉 何青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0,共22页
加强社会保障力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保障对象区分为工作年龄段人群和退休年龄段人群,分析中国的保障制度和再分配效果,并与国际发展经验进行比较。由于工作年龄段人群兼具就业和人力资本投资双重特征,并且家庭人力资本... 加强社会保障力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保障对象区分为工作年龄段人群和退休年龄段人群,分析中国的保障制度和再分配效果,并与国际发展经验进行比较。由于工作年龄段人群兼具就业和人力资本投资双重特征,并且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劳动力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需求之间的时间错配,对于这类人群的保障可将保障目标从生活保障扩展到人力资本投资保障。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着重于兜底保障和生命周期的消费平滑功能,如果要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以提高再分配的力度,需要为工作年龄段人群提供更多保障性支付。对社会保障规模和再分配效果的分析及与国际发展经验比较发现,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对工作年龄段人群保障规模和保障项目严重不足、再分配效应小、保障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之间错配等问题。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重心是扩大对工作年龄段家庭的保障,综合考虑这类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在政策设计时要强调激励机制,避免福利依赖,提高社会保障的再分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工作年龄段 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投资 再分配
下载PDF
消化道内镜治疗病例诊断相关分组再细分策略研究
19
作者 赵欣如 唐以军 +5 位作者 王明举 李富星 方伟 田瑞 罗勤 余红星 《中国医疗保险》 2025年第3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对DRG组再细分,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分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北省十堰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和另一家二级综合医院2019—2023年消化道内镜治疗GJ1、GK1、GK2和GK3组四个ADRG组的病例;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病例费用影响因... 目的:探讨对DRG组再细分,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分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北省十堰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和另一家二级综合医院2019—2023年消化道内镜治疗GJ1、GK1、GK2和GK3组四个ADRG组的病例;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病例费用影响因素,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ADRG组的再细分,并将细分结果与国家医保局DRG2.0版分组结果比较;选取“胃和十二指肠息肉”病例,将本研究细分组结果与国家医保局DIP2.0分组结果比较。结果:消化道内镜治疗病例分为12个DRG细分组,细分后RIV值上升,CV值下降;“胃和十二指肠息肉”病例按本研究细分组与按DIP2.0分组比较,本研究RIV值为0.4610,DIP2.0分组RIV值为0.4725,且后者的CV值普遍高于本研究结果。结论:对消化道内镜治疗病例,在DRG分组基础上,可以以病例的主要操作类型进行再次细分,细分后组内费用集中,组间费用差异大,与DIP2.0分组方案相比,分组效能相当。本研究的分组策略能够为优化医保支付方式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内镜治疗 DRG DIP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
20
作者 刘勇 刘俊霞 杨雪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0,共10页
长期护理保险旨在解决失能家庭的照护问题,但还需深入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因此,研究基于家庭生产最大化理论模型分析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利用CHARLS 2011—2018年四期... 长期护理保险旨在解决失能家庭的照护问题,但还需深入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因此,研究基于家庭生产最大化理论模型分析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利用CHARLS 2011—2018年四期数据,建立交错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受访者父辈居住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后对受访者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使家庭市场劳动参与率提高5.5个百分点,市场劳动时间延长6.6%,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此外,长期护理保险主要通过机构照护替代家庭照护,减少家庭照护时间,从而促进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政策效果在性别、教育及城乡间具有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丰富了关于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和促进中老年人再就业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劳动力市场供给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