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1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心聚力铸伟业——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巡礼
1
作者 林晖 丁小溪 +1 位作者 王鹏 魏玉坤 《协商论坛》 2024年第4期6-8,共3页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4年,人民政协迎来又一个重要节点——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胜利召开,标注新时代新征程上又一次新的出发。这次政协大会自3月4日开幕以来,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4年,人民政协迎来又一个重要节点——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胜利召开,标注新时代新征程上又一次新的出发。这次政协大会自3月4日开幕以来,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深入协商议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委员 人民政协 全国政协 协商议政 重要节点 新征程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情民意研究的新探索--评《大数据时代社情民意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陆杰华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自古以来,民本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儒家更是自先秦以来就有重民、爱民、保民、养民的思想传统,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时至今日,“得民心”依然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 自古以来,民本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儒家更是自先秦以来就有重民、爱民、保民、养民的思想传统,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时至今日,“得民心”依然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和关键一环。毋庸置疑,民心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具象为社情民意。社情民意从本质上讲是人民利益、民心所向,既全面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客观情况,也从不同层面包含了广大民众的主观意愿。要得民心,先听民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固邦宁 民为邦本 社情民意 大数据时代 关键一环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主观意愿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成逻辑
3
作者 刘秀玲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契合民族特质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民主的光辉典范,是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表述。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人民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民主实践探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契合民族特质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民主的光辉典范,是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表述。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人民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民主实践探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孕育与形成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从理论逻辑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为基石,是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经验过程中所提出的全新民主形态,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民主理论,实现了人类民主的新飞跃。从实践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实践中探索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民主主旨要义,建构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确保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与本质要求
4
作者 董树彬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民主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现代化是推进民主发展的必要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民主发展的时代升华,以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为其特色和优势。它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吸收借鉴世界民主发展的有益经验,开创了人类政治文... 民主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现代化是推进民主发展的必要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民主发展的时代升华,以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为其特色和优势。它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吸收借鉴世界民主发展的有益经验,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充分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并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良政善治和弘扬全人类民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民主的治理效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就需要以人民逻辑统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以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为组织载体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运行。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主话语建构、民主形象塑造以及推动政治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将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推进民主发展提供全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 政治文明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5
作者 顾湘 周灵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7,共6页
气象灾害治理往往涉及多部门主体应急联动,当前治理环境复杂多变,如何提升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基于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提升的质性研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对我国2008-2022年间的21个案例进行组... 气象灾害治理往往涉及多部门主体应急联动,当前治理环境复杂多变,如何提升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基于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提升的质性研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对我国2008-2022年间的21个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单一条件不构成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2)高水平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提升路径可以归纳为“法制—资源双重驱动型”“法制—主体全面驱动型”和“法制—资源全面驱动型”3种类型;(3)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信息共享和主体协调构成的条件配置可以与事件影响和主体协调构成的条件配置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提升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应急联动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组态视角
下载PDF
“商量政府”:中国式现代政府理论初探
6
作者 汪仕凯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当代中国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和行政机关共同组成的,特殊的构成使中国共产党将其革命时期创造的成果即协商,作为一种基本要素带入到当代中国政府中来。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治国理政的经验来看,协商贯穿于当代中国政府的结构、体制、机制以... 当代中国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和行政机关共同组成的,特殊的构成使中国共产党将其革命时期创造的成果即协商,作为一种基本要素带入到当代中国政府中来。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治国理政的经验来看,协商贯穿于当代中国政府的结构、体制、机制以及过程中,从而使当代中国政府呈现出不同于一般现代政府的特性。并且,当代中国政府所具有的协商特性事实上构成了其优势,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证明当代中国政府能够将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根据当代中国政府的特性和优势,“商量政府”是对当代中国政府进行的理论化表达,代表着一种对中国式现代政府理论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量政府 中国共产党 政府理论
下载PDF
坚守法治思维 创新地方人大工作
7
作者 田必耀 《人大研究》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守法治思维之本,领悟“制度之能”。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实现了“三个有效保证”,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人民代表大会制... 守法治思维之本,领悟“制度之能”。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实现了“三个有效保证”,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全面贯彻、有效运行,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法治是制度之治,制度之治是治国理政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人民代表大会 全面贯彻 治国理政 经济快速发展 前途命运 更加定型 新征程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
8
作者 溥德书 《创造》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和重大成果深刻表明,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项根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方向,“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主体地位 民主 根本属性
下载PDF
深刻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化基因
9
作者 梁晓宇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8-13,144,共7页
全面完整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需要从文化视角深入分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多元一体理念,在实践中表现为一党执政与多党派参政、协商民主、和谐党际关系等。新型政党制度所蕴含的极... 全面完整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需要从文化视角深入分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多元一体理念,在实践中表现为一党执政与多党派参政、协商民主、和谐党际关系等。新型政党制度所蕴含的极强的包容力与内聚力是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的价值投影。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合作型政党关系的文化基因,而“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则与中国各个政党所代表的人民群众和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是密切相关、内在契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协商民主 党际关系
下载PDF
基层协商的多维价值与效能提升探析
10
作者 刘晋祎 《理论视野》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基层协商是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扩大人民群众广泛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渠道,为基层政府运用“民主形式”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理念支撑和实践空间。基层协商机制的运行构成了一个以“输入—转换—输出”为主要结构的民主政治... 基层协商是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扩大人民群众广泛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渠道,为基层政府运用“民主形式”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理念支撑和实践空间。基层协商机制的运行构成了一个以“输入—转换—输出”为主要结构的民主政治系统,蕴含着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满足民生多元诉求、凝聚各方主体力量、丰富民主政治形式、营造法治社会氛围等多维价值。进一步提高基层协商机制的实际效能,需要重点处理好四对关系,即协商意见的广泛性与意见整合的凝聚性之间的关系、协商议题的优质性与覆盖区域的均衡性之间的关系、议题选取的民意性与地方规划的体系性之间的关系、议题评估的全面性与成果推进的时效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协商 多维价值 效能优化
下载PDF
从“豆选”看“两个结合”在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早期探索与实践
11
作者 王勇 《人大研究》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随后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时期的“豆选”,是中国共产党对“两个结合”的早期探索与初步实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生成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通过投豆选举“劳农”“劳工”而产生的陕甘边区工农...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随后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时期的“豆选”,是中国共产党对“两个结合”的早期探索与初步实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生成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通过投豆选举“劳农”“劳工”而产生的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苏维埃政府)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后来通过投豆选举“好人”“乡贤”而产生的陕甘宁边区时期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则是人民政协的历史源头。两期“豆选”前后相继,体现了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起承转合,蕴含着重要的民主方法论启示意义。“豆选”是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本质内涵的一把钥匙。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能“全过程”,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式民主能够“全过程”的最佳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选 南梁革命根据地 “两个结合”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把握民意是新时代代表履职尽责的关键——以社区民意研究为例
12
作者 王维 《人大研究》 2024年第4期74-76,F0003,共4页
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大代表扎根人民,更加及时准确有效地了解民意、反映民意,是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研究认为,人大代表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民意的内涵、... 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大代表扎根人民,更加及时准确有效地了解民意、反映民意,是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研究认为,人大代表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民意的内涵、特征和范围,正确辨析民意,科学总结民意规律,进而更好地回应民意,有效推动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完善代表工作机制,以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落地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意 代表工作 高质量发展 工作机制
下载PDF
从“两会”议案提案解读数字中国建设
13
作者 李颖 王一夫 《竞争情报》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数字中国”是由党中央发起,全国人民共同参与,旨在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数字化运动。全国“两会”作为汇集民智、反映民意、影响民生的重要政治舞台,影响国家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本文基于2023年全国“... “数字中国”是由党中央发起,全国人民共同参与,旨在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数字化运动。全国“两会”作为汇集民智、反映民意、影响民生的重要政治舞台,影响国家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本文基于2023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议案提案,运用NVivo 11软件进行文本分析,从整体建设及重点问题与挑战两方面梳理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数字中国建设提出相应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会” 议案提案 数字中国
下载PDF
团结一心再进发 昂首阔步向未来——2024年全国两会巡礼
14
作者 赵超 吴涛 +3 位作者 李晓婷 孙少龙 鲁畅 陈刚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3期6-8,共3页
春天里的中国,东风浩荡,生机勃发。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惟幕。这是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代表委员不负重托、履职尽责、求真务实,发出凝心聚力、奋发有为、谱写新篇的强音。再进发,向未来。
关键词 凝心聚力 东风浩荡 生机勃发 真抓实干 全国两会 求真务实 履职尽责 高举旗帜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九封文电的历史回溯与现实意义
15
作者 朱有华 《唯实》 2024年第3期23-25,共3页
1949年8月至11月,毛泽东就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分别给各中央局、各野前委及相关领导同志发了9封文电(包含给新华社社论加的一段话)。毛泽东以鲜明而严肃的态度,要求各方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他代表党中央起草的9封文电,既是刚性的工... 1949年8月至11月,毛泽东就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分别给各中央局、各野前委及相关领导同志发了9封文电(包含给新华社社论加的一段话)。毛泽东以鲜明而严肃的态度,要求各方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他代表党中央起草的9封文电,既是刚性的工作部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南,更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之源。这9封文电措辞严厉而恳切,彰显着严肃认真、毫不含糊的鲜明态度;这9封文电内涵丰富,对于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根本政治制度 深刻认识 民主政治建设 实践逻辑 毫不含糊 历史回溯 新中国成立前后
下载PDF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治理结构及其特征
16
作者 莫纪宏 《法治社会》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也是理解当下中国现实民主政治制度运行特征的重要制度抓手。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兼具传统民主体制下高度关注民主主体的来源、民主内涵的确定性和民主存在与否的界定标准等...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也是理解当下中国现实民主政治制度运行特征的重要制度抓手。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兼具传统民主体制下高度关注民主主体的来源、民主内涵的确定性和民主存在与否的界定标准等民主的正当性问题,也注重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民主活动的技术保障能力和水准、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人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活动的效率。“新质生产力”推动了“新质生产关系”的确立,“新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新质经济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上层建筑自身内涵的变革,形成了“新质上层建筑”。由互联网、大数据、AI等新技术推动形成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和发展的结果,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影响就是必然会催生“新质民主”,这一“新质民主”中的“新质”集中体现为“全过程”,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新质民主”的制度表现形式,改善了民主自身的治理结构,并呈现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治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质生产力 新质民主
下载PDF
以程序民主赋能基层协商民主的三重维度——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视角
17
作者 莫岳云 许国燕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实现了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基层协商民主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提升其民主实效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依靠程序赋能。程序民主的引入,能够保障基层协商的民主核心价值,...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实现了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基层协商民主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提升其民主实效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依靠程序赋能。程序民主的引入,能够保障基层协商的民主核心价值,维护协商公平正义,并极大地提升协商的效率水平,是提升基层协商民主实效的重要保障。当程序民主运用到基层协商民主中时,具体化为议事规程,以议事规程赋能基层协商民主,需要夯实议事规程的内容设计,强化协商主体能力建设,健全议事规程监督机制,保证环节完整与程序合理,实现程序民主推动实质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协商民主 程序民主 议事规程
下载PDF
政协协商与党的领导有效衔接的机制分析——以H市N区政协工作实践为例
18
作者 陈毅 王书贇 《秘书》 2024年第1期24-35,共12页
政协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渠道,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最大的政治优势,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基于人民政协的职能履行和党的领导优势的发挥来解读中国之治的内在运行机制,从价值体系、制度体... 政协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渠道,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最大的政治优势,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基于人民政协的职能履行和党的领导优势的发挥来解读中国之治的内在运行机制,从价值体系、制度体系和行动体系三个维度探析政协协商与党的领导有效衔接机制,从而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政协协商与党的领导有效衔接机制归纳总结为宏观价值层面的深度心理认同机制、中观制度层面的稳定结构保障机制和微观行动层面的灵活策略选择机制,并借助H市N区政协工作的创新实践来进一步佐证二者如何在价值、制度和行动三个维度上实现有效衔接,进而从全国层面概览二者存在衔接不紧密的现象并探究其根源,最后尝试从上述三个维度提出优化二者有效衔接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协商 党的领导 衔接机制
原文传递
为罕见病患者福祉持续发声
19
作者 吴焕淦 《上海人大月刊》 2024年第3期25-25,共1页
近年来,我一直关注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在人代会上为罕见病患者发声,是我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后来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充实了26条意见和建议,补充了“... 近年来,我一直关注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在人代会上为罕见病患者发声,是我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后来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充实了26条意见和建议,补充了“加强罕见病研究、诊疗服务和用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公立医院改革 医疗保障问题 罕见病 诊疗服务 履职尽责 病患者 发声
下载PDF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不怕卷不躺平,遇到困难就去面对
20
作者 侯隽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5期102-103,共2页
“我今年73岁了,一转眼从青年小伙变成可能是今天会场上年龄最大的委员,但是我心中依然有一团火。”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经济界别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等媒体采访时说。
关键词 新希望集团 刘永好 全国政协 一团火 媒体采访 经济界 《中国经济周刊》 董事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