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谱可视化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1
作者 熊建英 邓天恺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行为是导致新型网络犯罪猖獗的重要因素,相关判决书数量也表明近两年此类案件激增,对其打击治理成为一项重要研究任务。运用CiteSpace对我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为主题的文献(2014-2022)进行图谱可视化分析,归纳了该...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行为是导致新型网络犯罪猖獗的重要因素,相关判决书数量也表明近两年此类案件激增,对其打击治理成为一项重要研究任务。运用CiteSpace对我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为主题的文献(2014-2022)进行图谱可视化分析,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研究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主要以司法制定、处置、监督研究为主,不同领域的作者与机构合作比较松散,需要加强不同领域与机构的科研合作,识别与侦查技术及预防犯罪的安全意识教育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 帮助行为 网络黑灰产 CiteSpace图谱 趋势热点分析
下载PDF
我国现代化社会转型影响有组织犯罪的机理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明儒 成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5,共13页
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不稳定性导致法律规范的更替不及时抑或供给不足,深刻地影响着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及其态势。在我国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时期影响有组织犯罪发生与激增的因素各有侧重,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是经济趋利化和政治权力异化... 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不稳定性导致法律规范的更替不及时抑或供给不足,深刻地影响着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及其态势。在我国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时期影响有组织犯罪发生与激增的因素各有侧重,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是经济趋利化和政治权力异化。“唯经济至上”是有组织犯罪发生的“源动力”,贫富不均与社会分层是犯罪有组织化的“聚集力”,经济转轨中的趋利化是有组织犯罪逐利的“驱动力”,“权力异化”是有组织犯罪迭代的“助推剂”。权力作为的缺失是有组织犯罪形成非法控制的“催化剂”,权力滥用、腐败是有组织犯罪走向高级形态的“催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现代化社会转型 犯罪原因 社会学分析 影响机理
下载PDF
社区矫正实施主体机制的二元建构——以社区矫正法治化建设为基点
3
作者 连春亮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规定了社区矫正中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二元实施主体,这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基础之一。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政府权力过大、赋权落地效果不佳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将社会力量作为“工具性组织角... 《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规定了社区矫正中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二元实施主体,这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基础之一。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政府权力过大、赋权落地效果不佳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将社会力量作为“工具性组织角色”而“选择性赋权”,致使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作融合出现了“有形无神”“形神分离”的现象。因此,需要建构政府与社会力量在教育帮扶工作中均衡、对等和融合的共商协作机制,将社区矫正工作重心由监督管理的“技术控制”转向具有人文特质的矫正教育,并将社会力量的赋权实质化,使教育帮扶真正在平衡、平等和运行有效的共商协作机制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政府 社会力量 二元主体 法治化
下载PDF
叙事分析在犯罪社会学中的发展脉络与多重可能
4
作者 李东 《犯罪研究》 2023年第3期73-81,共9页
叙事对于理解人类经验和社会生活至为关键,近年来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已将叙事放置在愈发重要的位置,而拥有最多复杂曲折叙事的犯罪学领域尤其具备发展叙事分析路径的潜力。通过回顾不同阶段犯罪叙事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演变历程,同时梳理... 叙事对于理解人类经验和社会生活至为关键,近年来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已将叙事放置在愈发重要的位置,而拥有最多复杂曲折叙事的犯罪学领域尤其具备发展叙事分析路径的潜力。通过回顾不同阶段犯罪叙事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演变历程,同时梳理可能影响叙事形态的微观机制,以整合并探索犯罪叙事分析的实际运用及其发展图景中的多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分析 犯罪质性研究 发展脉络 多重可能
下载PDF
数据生态下涉案企业的风险预警分析
5
作者 胡玉明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1-26,共6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企业的发展也因势而变,从生产到营销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执法部门,也应在数据生态的发展链条上占据一席之地。为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公安机关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以涉案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企业的发展也因势而变,从生产到营销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执法部门,也应在数据生态的发展链条上占据一席之地。为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公安机关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以涉案企业为中心的风险预警系统,以实现“打深打透”“打早打小”的犯罪治理目标。在数据生态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以涉案企业为研究单元,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理论,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为参考点,以异常特征识别为逻辑起点,收集涉案企业各类情报信息,建立以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货币资金为四个维度的风险预警理论分析方法,来识别涉案企业涉嫌犯罪的风险点,以达到预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涉案企业 经济犯罪 风险预警
下载PDF
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报告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大中 柴艳茹 +1 位作者 张晓东 郭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5,共7页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流动人口增加的同时,其犯罪率也在增加,且高于流动人口增长比率或速度;治安拘留、刑事拘留、严重刑事犯罪三者数量呈现出“倒金字塔”型,即流动人口中违法人员比例高于犯罪;从涉案类别看...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流动人口增加的同时,其犯罪率也在增加,且高于流动人口增长比率或速度;治安拘留、刑事拘留、严重刑事犯罪三者数量呈现出“倒金字塔”型,即流动人口中违法人员比例高于犯罪;从涉案类别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两抢”和故意伤害犯罪次之;从犯罪人员类型看,初犯所占比重大,惯犯和流窜犯相对较少;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青壮年是犯罪主要人群;以地缘或亲缘为纽带结成的犯罪团伙比较突出;等等。流动人口中的“三无”人员应该是公安“三基”工作的重点,也是基层基础工作的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高危人群 透视点 “三基”工作 服务基点
下载PDF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传销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7
作者 夏婉桐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8-45,共8页
传销犯罪作为典型团伙犯罪,涉及人数众多、等级性明显,隐蔽化、多样化、智能化等特征突出。已有研究多采用一般归纳与文献研究的方法,主要依靠一线办案民警的经验积累与前有学者的归纳总结,对案件的分析结论准确性不高、指导意义不大。... 传销犯罪作为典型团伙犯罪,涉及人数众多、等级性明显,隐蔽化、多样化、智能化等特征突出。已有研究多采用一般归纳与文献研究的方法,主要依靠一线办案民警的经验积累与前有学者的归纳总结,对案件的分析结论准确性不高、指导意义不大。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定量分析的一种,对传销组织进行中心度、中心性、小团体分析,可以有效解决传销活动犯罪侦查中的难题。研究结果发现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传销组织内部成员组成、结构层级和运转方式,弥补讯问工作不足,迅速查明各组织成员地位,确定组织头目与中介成员关系,理清复杂案件情况,为侦查人员提供可视化分析工具,提高办案效率,迅速掌握案件情况、找明侦查方向、划清侦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销犯罪 有组织犯罪 社会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被引量:34
8
作者 储槐植 赵合理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8,共6页
近期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实行轻轻重重的两极化刑事政策。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严"占主角、"宽"为配角的重刑结构下,作为对"严打"方针的反思而提出的,当前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其内涵虽与两... 近期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实行轻轻重重的两极化刑事政策。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严"占主角、"宽"为配角的重刑结构下,作为对"严打"方针的反思而提出的,当前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其内涵虽与两极化刑事政策有差异,但对犯罪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精神与两极化刑事政策相符合。在"严"的重刑结构下,要发挥"宽"这个配角的作用,只能以司法努力,尽可能多地拓展"宽"的空间和份额。应以"量刑"(裁判)这个司法中心环节为基点,向"量刑"(裁判)的前、后两个阶段和领域进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极化刑事政策 重刑结构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下载PDF
论公共安全刑事政策的合法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孙万怀 邱灵 侯婉颖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107,共14页
社会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我国已进入社会高速转型期。在这变革时期,传统与现代因素激烈碰撞,形成不安定因素,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凸显,涉及公共安全的犯罪也随之呈现出新的态势。面对... 社会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我国已进入社会高速转型期。在这变革时期,传统与现代因素激烈碰撞,形成不安定因素,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凸显,涉及公共安全的犯罪也随之呈现出新的态势。面对这些新态势,刑事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纵观我国当前刑事领域,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司法层面,刑事政策对公共安全犯罪的防控,更多体现的是从重从严的一面,犯罪化和重刑化的倾向明显。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立的前提下,我国应对公共安全刑事政策的制定和运用进行必要限制,在坚持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同时体现"宽"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刑事政策 公共安全 犯罪防控
下载PDF
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实证研究及启示——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远煌 彭德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差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反腐败斗争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两个方面来衡量。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相关数据,为测量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提供了... 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差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反腐败斗争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两个方面来衡量。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相关数据,为测量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提供了实证支持。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与透明国际的全球清廉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反对腐败的行动分别与腐败现象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度,其中民众对待腐败的态度与腐败严重程度弱相关,民众反对腐败的行动与腐败严重程度强相关。对民众腐败容忍度的实证研究表明,降低民众的腐败容忍度是有效治理腐败的基本条件,而激发民众积极采取反对腐败的行动更是有效治理腐败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 腐败容忍度 世界价值观调查 全球清廉指数
下载PDF
世界犯罪的现状及其地理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峰华 史爱均 李世泰 《世界地理研究》 2006年第1期50-55,共6页
文章用地理学的观点阐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犯罪现状,探讨了国家的发展水平与犯罪的关系,研究了世界特殊的犯罪高发区:揭示了目前世界犯罪的主要特征,为认识和把握世界犯罪的空间态势和发展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犯罪地理 犯罪现状 犯罪高发区
下载PDF
改革开放前沿的跨境犯罪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克勤 陈秀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61-66,共6页
文章认为,跨境犯罪的涵义是:“特指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跨越地域界线的犯罪。”其特征是犯罪主体跨越了双方的地界。跨境犯罪可按犯罪主体境籍区属、空间区域、案件性质分为三类。主要以走私、贩毒、诈骗、制贩假币犯罪为主,近年逐渐... 文章认为,跨境犯罪的涵义是:“特指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跨越地域界线的犯罪。”其特征是犯罪主体跨越了双方的地界。跨境犯罪可按犯罪主体境籍区属、空间区域、案件性质分为三类。主要以走私、贩毒、诈骗、制贩假币犯罪为主,近年逐渐发展到杀人、抢劫、盗窃、绑架、涉枪以及黑社会渗透等多种犯罪。文章分析了跨境犯罪四个方面的原因,并预测跨境犯罪的数量会有大的增幅、性质会更加严重、有组织犯罪会更加突出。提出的控制打击对策是:增强控制打击跨境犯罪的战略意识;控制跨境犯罪的通道;强化侦查职能;组建专门队伍;控制境外黑社会活动的渗透和发展;开展与港澳的区际警务协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犯罪 涵义 特征 分类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毒品文化辐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文君 聂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毒品文化、跨文化毒品问题和其他涉毒文化现象是毒品问题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反映,共同构成了毒品文化辐射的主体内容。毒品文化辐射具有群体特定性、潜在危害性、相对稳定性和整合性的特征,能够对人的精神状态、主流文化形态、人类文明进... 毒品文化、跨文化毒品问题和其他涉毒文化现象是毒品问题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反映,共同构成了毒品文化辐射的主体内容。毒品文化辐射具有群体特定性、潜在危害性、相对稳定性和整合性的特征,能够对人的精神状态、主流文化形态、人类文明进程和国家文化安全产生消极影响,需要选择符合社会现状的文化手段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文化 毒品文化辐射 控制
下载PDF
我国东西部地区毒品犯罪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克强 沙万中 李波阳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88-92,共5页
毒品犯罪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在我国 ,毒品犯罪的重灾区有六个 ,其中五个在西部。本文从我国东、西部受国际环境影响、城市化进程 (区域化经济发展 )的不同着眼 ,通过研究东、西部毒品犯罪人员、吸毒人群的差异 ,研究东、西部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在我国 ,毒品犯罪的重灾区有六个 ,其中五个在西部。本文从我国东、西部受国际环境影响、城市化进程 (区域化经济发展 )的不同着眼 ,通过研究东、西部毒品犯罪人员、吸毒人群的差异 ,研究东、西部毒品犯罪方法手段的异同 ,旨在为国家有关部门和实战一线的辑毒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犯罪 现状 东部 西部 比较
下载PDF
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如 肖金军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文章在剖析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特点(包括犯罪成员构成特点和犯罪成员行为特点)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进行了结构分析。
关键词 南京市 流动人口犯罪 犯罪特点 犯罪成员 犯罪原因 职业构成
下载PDF
城市绿化对刑事犯罪的影响——基于2012年北京市统计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忠轶 高岩 赵景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0,共6页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表明,北京市刑事犯罪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呈现中心向外围逐级递减的规律,而城市绿化则表现为周边地区绿化率较高,中心及东南部地区绿化率相对较低。北京市刑事犯罪热点区域...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表明,北京市刑事犯罪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呈现中心向外围逐级递减的规律,而城市绿化则表现为周边地区绿化率较高,中心及东南部地区绿化率相对较低。北京市刑事犯罪热点区域集中在中心地区,尤其是海淀区和朝阳区刑事犯罪数量构成显著的H-H空间集聚,而这些地区均是城市绿化的冷点区域。北京市城市绿化对刑事犯罪数量影响显著,即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会降低刑事犯罪数量。研究结果为制定犯罪预防管控政策,有效降低犯罪数量,提高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 刑事犯罪 空间特征 多元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国外犯罪时空分布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薇 吴健平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而言,犯罪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采用地理学视角观察犯罪问题,可以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有助于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国外学术界和警界对犯罪时空分布研究比较深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成果。本文主要从犯罪时空...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而言,犯罪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采用地理学视角观察犯罪问题,可以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有助于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国外学术界和警界对犯罪时空分布研究比较深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成果。本文主要从犯罪时空分布特征识别、犯罪时空分布模型建立、犯罪时空分布模式形成机制这三个方面,介绍和总结了当前国际上犯罪时空分布研究的进展,以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时空分布 综述
下载PDF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制度的运用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杨雄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基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质、刑罚的个别化原则,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开展社会调查,以补足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非正式性,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社会政策。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和诉讼模式之下,...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基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质、刑罚的个别化原则,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开展社会调查,以补足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非正式性,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社会政策。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和诉讼模式之下,这种社会调查应当适用于刑事诉讼整个过程,作为司法机关办案辅佐者的社会调查主体应由独立于控辩审三方的人员担当;社会调查报告只有在听取诉讼参与诸方的意见之后,才可以作为办案的依据。未来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应当明确社会调查的主体及其诉讼地位,规定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社会调查 正当性 可行性
下载PDF
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以川北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乡村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高军 姜秋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3,共8页
以四川北部、巴山腹地的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乡村旅游区为例,通过访谈法、观察法、线上文本收集数据,重点探讨旅游发展能够促进乡村地区实现振兴,以及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开发形成的发展模式。结果显示: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 以四川北部、巴山腹地的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乡村旅游区为例,通过访谈法、观察法、线上文本收集数据,重点探讨旅游发展能够促进乡村地区实现振兴,以及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开发形成的发展模式。结果显示: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旅游发展带动了乡村地区在思想、组织、文化、人口、环境和经济上的振兴,它们同时会对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反馈;乡村旅游开发基本形成了以"管委会+企业+村民"为主体,以"节事活动"为特色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个主体角色会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变化,但政府的监督和协调角色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发展模式 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乡村旅游区
下载PDF
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应然追求 被引量:39
20
作者 卢建平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4,共6页
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一直是个争议问题。在刑事法治观念日益深厚而刑事政策地位日隆的今天,讨论二者的关系意义尤其重大。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核心,是在区别二者前提下的互动、制约、促进关系。刑法对刑事政策的制约主要涉及刑事政策... 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一直是个争议问题。在刑事法治观念日益深厚而刑事政策地位日隆的今天,讨论二者的关系意义尤其重大。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核心,是在区别二者前提下的互动、制约、促进关系。刑法对刑事政策的制约主要涉及刑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是法治的要求,是权利保障的要求;刑事政策对刑法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法律的制定、实施和法律变革上,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防卫的要求。而倡行法治、保障人权是刑事政策和刑法都应该奉行的基本原则,是已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刑事司法实践所证实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刑法 关系 应然追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