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慈善法修改和实施的着眼点在于推动善治 被引量:1
1
作者 金锦萍 《中国民政》 2024年第1期26-27,共2页
慈善法实施七年之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其修改速度和效率在我国立法史上也是很罕见的,既凸显了社会各界对于慈善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待,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慈善事业的... 慈善法实施七年之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其修改速度和效率在我国立法史上也是很罕见的,既凸显了社会各界对于慈善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待,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善治 慈善事业 立法史 速度和效率 着眼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下载PDF
社保费征管与企业投资——基于社会保险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苏春红 宋佳 李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70,共13页
经济下行压力下,稳投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方向。以社会保险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社保费征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费征管加强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该效应在超额雇佣、行业竞争激烈、外部社保压力大以... 经济下行压力下,稳投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方向。以社会保险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社保费征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费征管加强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该效应在超额雇佣、行业竞争激烈、外部社保压力大以及由税务部门征收社保费的企业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社保费征管加强会通过“要素替代效应”促进企业投资,同时也会产生“现金流约束效应”抑制企业投资,而前者为核心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显示,社会保险法实施后,企业会增加创新投入和债务融资,最终提高了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保费征管 企业投资 现金流约束效应 要素替代效应
下载PDF
《社会保险法》亟待完善的若干重要问题
3
作者 杨思斌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2-65,共14页
《社会保险法》的完善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应适时启动修法程序。《社会保险法》的完善涉及若干基础性的重要制度,主要包括:在立法体例方面,生育保险应归并到基本医疗保险一章,增加长期护理保险的专章规定;在覆盖范围方面,社会保险应有... 《社会保险法》的完善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应适时启动修法程序。《社会保险法》的完善涉及若干基础性的重要制度,主要包括:在立法体例方面,生育保险应归并到基本医疗保险一章,增加长期护理保险的专章规定;在覆盖范围方面,社会保险应有效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改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制度;明确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主体及职权;确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法人地位;从国家层面统一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标准;规定社会保险费征收期限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先行支付与追偿制度;妥善处理民事侵权责任和工伤保险责任的竞合问题;有效落实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职工的病残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法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个人账户 征收主体 缴费基数
下载PDF
《社会保险法》修改的点与面
4
作者 娄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4-86,共13页
我国《社会保险法》带有明显阶段性特征。随着我国医保、养老保险等方面改革深入推进,该法确立的部分制度与社会保险实际情况已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内部制度结构不合理与外部制度协作欠佳,权责义条款偏少和程序性规定缺失。未来应当明... 我国《社会保险法》带有明显阶段性特征。随着我国医保、养老保险等方面改革深入推进,该法确立的部分制度与社会保险实际情况已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内部制度结构不合理与外部制度协作欠佳,权责义条款偏少和程序性规定缺失。未来应当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领域管理法和促进法的定位,在险种合并实施与增设、大病保险经办、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缴费、促进长效参保缴费、医保个人账户设置、医保和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结构调整、明确社会保险争议司法管辖范围八个重点领域进行修改,同时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设计,做好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分工和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法 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全民社保 管理法 促进法
下载PDF
延迟退休政策的功能替代、系统拓展与协同治理
5
作者 林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0,共10页
传统延迟退休政策的思路在国际实践中已遭遇瓶颈,且日益不适应中国延迟退休的推进目标,昭示着应跳出既有政策思维定式,寻找政策设计的新突破。延迟退休政策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劳动者生命历程重构,应以公平清晰的养老金制度设计来替代养... 传统延迟退休政策的思路在国际实践中已遭遇瓶颈,且日益不适应中国延迟退休的推进目标,昭示着应跳出既有政策思维定式,寻找政策设计的新突破。延迟退休政策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劳动者生命历程重构,应以公平清晰的养老金制度设计来替代养老金延迟领取,以老龄多元就业代替职业生涯的固化延续,建立延迟退休政策推进的新思维。需要从养老金制度的保障性和清晰性、生命历程的纵贯性和交叉性、退休阶段的适老化和过渡性出发,对延迟退休政策进行系统化拓展及功能分解,推动养老金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的协同优化,强化老龄劳动能力提升和老龄多元角色协调。通过延迟退休政策的系统拓展和协同推进,可以探索延迟退休政策从消极被动走向积极有为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政策 老龄多元就业 系统拓展 制度协同
下载PDF
论新时代信访工作法治化模式
6
作者 陈柏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75,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法治化改革持续推进,其制度成果集中体现于《信访工作条例》。新时代的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每个环节严格依法,做到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它建立于“在法治轨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法治化改革持续推进,其制度成果集中体现于《信访工作条例》。新时代的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每个环节严格依法,做到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它建立于“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信访渠道汇集问题、依法分流处理、兜底解决剩余问题”的信访工作法治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高度的实践回应性,信访渠道聚集问题有其社会心理基础,分流处理问题契合体制运行规律,剩余问题兜底解决有赖综合施策。这种模式不仅回应合法诉求,而且能有效回应政策性、情感性等各种诉求,体现了信访工作的群众工作属性,在法治化的同时保持了社会主义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信访工作 法治化 群众工作
下载PDF
论医疗保障目录动态调整的程序法保障
7
作者 胡敏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5,共9页
药物纳入医疗保障目录涉及成本效益分析等技术评判标准,其动态调整更直接影响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关乎公民就医用药的切实利益,也会对企业、定点医药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等多方主体利益产生影响。进而,虽然医疗保障目录归属于规... 药物纳入医疗保障目录涉及成本效益分析等技术评判标准,其动态调整更直接影响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关乎公民就医用药的切实利益,也会对企业、定点医药机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等多方主体利益产生影响。进而,虽然医疗保障目录归属于规范性文件,但是由于其具有实质影响效果,需要发挥程序法所具有的利益权衡作用,从法律框架、程序价值以及程序模式三方面强化动态调整的程序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目录 动态调整 程序法 规范性文件
原文传递
对退休金、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执行的利益平衡
8
作者 马登科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3期200-202,共3页
法答网问题:退休金、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是否可以执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生活需要,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相继完善了退休金、养老金制度,并于1999年正式设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被执行人的退... 法答网问题:退休金、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是否可以执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生活需要,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相继完善了退休金、养老金制度,并于1999年正式设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被执行人的退休金、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是否可以成为民事强制执行的对象?如果可以,在执行方式上是否有特殊之处?上述问题亟须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养老金制度 退休金 利益平衡 被执行人 改革开放 20世纪90年代 执行
下载PDF
中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中的四组重要关系研究
9
作者 鲁全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6-73,共8页
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然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法制体系。社会保险法作为规制和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的基本法,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要以国家立法机关开展社会保... 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然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法制体系。社会保险法作为规制和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的基本法,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要以国家立法机关开展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为契机,进一步修改完善社会保险法,不断推进社会保险法制建设,在此过程中,处理好项目与流程、规范与引导、历史问题与未来挑战,以及不同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有力支撑和引导社会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法 法制建设 重要关系
下载PDF
普惠制殡葬改革的正当性探析——以法律家长主义为视角
10
作者 余娜如 李雅云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殡葬改革对每位公民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出于改革效果的提升还是基本的政治道德考量,殡葬改革都需要向公民解释其正当性,以赢得公民内心的认同。从法律家长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普惠制殡葬改革的正当性进行论证后发现,目前公权力在... 殡葬改革对每位公民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出于改革效果的提升还是基本的政治道德考量,殡葬改革都需要向公民解释其正当性,以赢得公民内心的认同。从法律家长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普惠制殡葬改革的正当性进行论证后发现,目前公权力在干预殡葬行为时,以节约土地等经济利益为依据说服力不足,法律家长主义对公权力的正当性的论证存在缺陷。应当增强个体的主体性和对公民参与立法过程的重视,以此提升公权力的正当性,促进殡葬法治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殡葬改革 法律家长主义 正当性
下载PDF
良法促善治 共创良善社会
11
作者 金锦萍 《中国民政》 2024年第16期36-37,共2页
2016年早春伊始,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慈善法。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慈善法,其兼具慈善组织法、慈善行为法和慈善促进法的内容,是我国慈善领域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立法。8年间,为了慈善法的贯彻实施,民政部等相关部门陆续出台... 2016年早春伊始,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慈善法。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慈善法,其兼具慈善组织法、慈善行为法和慈善促进法的内容,是我国慈善领域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立法。8年间,为了慈善法的贯彻实施,民政部等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众多规范性文件等配套制度,而众多慈善组织在实践中自觉遵循法律和公益伦理,不仅追求良好社会效益,也追求在实现社会目标过程中的一以贯之的良好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行为 综合性立法 慈善组织 公益伦理 善治 配套制度 慈善法 促进法
下载PDF
智力残疾人权益保障:现状、困境与法律对策
12
作者 魏琼 孙佳 《南海法学》 2024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智力残疾人是存在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障碍的特殊群体,其法律权益保障不容忽视。现阶段我国智力残疾人权益保障已基本形成规范体系,存在倡导性保障、默示性保障以及特定情境下的特殊保护三种规范类型,但在具体实施中仍面临不少挑战。其中... 智力残疾人是存在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障碍的特殊群体,其法律权益保障不容忽视。现阶段我国智力残疾人权益保障已基本形成规范体系,存在倡导性保障、默示性保障以及特定情境下的特殊保护三种规范类型,但在具体实施中仍面临不少挑战。其中,有三大问题较突出,即尚缺少针对智力残疾人特殊性的保障规范、残疾证办理困难以及特殊保护保障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为此,宜以我国现行《行政处罚法》新增的有关智力残疾人免于以及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条款为契机,加强智力残疾人权益特殊保护;优化执法程序、完善法律援助,为智力残疾人增添执法与司法中的人性化保障;提升智力残疾人服务体系与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落实智力残疾人权益保障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残疾人 权益保障 行政处罚法 残疾证办理 无障碍化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现路径探析
13
作者 邹世允 张涵博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5,共10页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基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各项权利的法治化保障,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完满实现,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在法律实现这...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基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各项权利的法治化保障,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完满实现,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在法律实现这一层面上面临着权利内涵阐释不足、老龄化压力使权利实现难度增加、社会保障权权利供给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困境。推动社会保障权内涵阐释与认知转型,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配套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权的权利供给法律制度,是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社会保障权 乡村振兴 权利实现
下载PDF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践、路径偏差与制度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评估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社会保险法实施评估”课题组 郑功成 +2 位作者 鲁全 杨俊 华颖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4年第5期3-42,共40页
《社会保险法》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让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取向,推动了社会保险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但这一制度体系尚未成熟。当前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改革初期轻信世界银... 《社会保险法》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让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取向,推动了社会保险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但这一制度体系尚未成熟。当前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改革初期轻信世界银行和一些自由主义者的主张,将私有化元素(如个人账户)和市场交易做法(如“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所谓激励机制和按人头定额缴费的筹资方式等)引入基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制度性缺陷导致路径偏差以及相关政策陷入僵化,致使发展质量不高,改革30余年仍是制度尚未成熟,系统性风险在持续积累,迫切需要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基于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在澄清认识误区、厘清底层逻辑、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守正创新。应在分清轻重缓急和先后顺序的条件下,加大改革力度,着力矫正路径偏差、调整失衡的利益格局,通过制度性重构和完善以及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适应性调整,全面推进社会保险理性建制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 改革实践 路径偏差 制度优化
下载PDF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立法审视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卫东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59-73,共15页
长期护理保险立法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加速老龄化和保障失能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基础工程,属于社会法的调整范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49个国家试点城市政策“碎片化”和试点指导法规位阶偏低阻碍了制度推进和定型。立法需要遵循找准... 长期护理保险立法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加速老龄化和保障失能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基础工程,属于社会法的调整范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49个国家试点城市政策“碎片化”和试点指导法规位阶偏低阻碍了制度推进和定型。立法需要遵循找准时间节点、先综合性立法后单行立法、创设性立法与授权性立法有机结合、尽早规范程序性立法内容等四个“尊重”基本原则。基于保险关系、服务购买关系与护理服务关系三个层面的各参与主体权利与义务的定位是立法的核心。保险人与保险辅助人在基金管理、经办管理、信息化管理和质量管理中角色地位的立法确认是制度健康、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其中,长期护理保险建制实行省级统筹,独立于医疗保险运行,委托市场第三方经办,以及统一管理与服务标准是管理机制立法的重中之重。制度参与主体尤其是保险辅助人的违法责任规范越详细具体越能规避道德风险。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以及保险辅助人多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诸多权责纠纷,依据现行相关法律和可能的法律创新,处理适用的法律关系立法需进一步健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立法 立法原则 权利义务 违法责任 权利救济
下载PDF
一图读懂《上海市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及轮候管理办法(试行)》
16
《中国民政》 2024年第2期42-43,共2页
为加强保基本养老床位的统筹利用,增强老年人选择和入住保基本养老床位的便捷性,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公平可及,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上海市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管理办法》等规定,近期上海市民政局出台《上海市保基本养老床位统... 为加强保基本养老床位的统筹利用,增强老年人选择和入住保基本养老床位的便捷性,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公平可及,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上海市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管理办法》等规定,近期上海市民政局出台《上海市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及轮候管理办法(试行)》,自2024年1月1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民政局 养老床位 基本养老服务 养老机构 统筹 便捷性 老年人
下载PDF
养老机构照护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
17
作者 吴芷涵 王艳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在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社会背景下,机构养老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养老行业的飞速发展,养老机构所涉及的纠纷案件逐年增长,养老机构正面临着照护危机。基于现有案例与数据分析,揭示目前养老机构所处的现实状况,探... 在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社会背景下,机构养老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养老行业的飞速发展,养老机构所涉及的纠纷案件逐年增长,养老机构正面临着照护危机。基于现有案例与数据分析,揭示目前养老机构所处的现实状况,探究养老机构照护风险的类型,发现当前养老机构照护风险主要源于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不规范且配套性规定不足、养老照护制度与老年监护制度缺乏衔接、养老机构与入住人家属存在认知差异与误解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从法律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完善养老服务合同的相关立法、配备符合老年人的硬件设施等建议,以期为养老机构建立完善的照护风险防范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照护风险 老年人 家属 防范机制
下载PDF
社会保险待遇损失纠纷中养老保险待遇赔偿标准确定
18
作者 杭嘉华 《山东工会论坛》 2024年第4期61-73,共13页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保参保手续向用人单位主张待遇损失时,损失赔偿尚无统一标准,使得劳动者权益不能得到公平保护。对地方立法和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后发现,各地方现行办法对于工作年限未满15年的劳动者如何赔偿、是否考虑劳动者应...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保参保手续向用人单位主张待遇损失时,损失赔偿尚无统一标准,使得劳动者权益不能得到公平保护。对地方立法和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后发现,各地方现行办法对于工作年限未满15年的劳动者如何赔偿、是否考虑劳动者应缴费用与自身过错、应当按月给付还是计算总额后一次性给付等问题仍存争议。通过对该待遇赔偿法律性质与功能的分析,以全面赔偿、损益相抵、效率为赔偿原则,在此基础上以用人单位全体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以劳动者实际工作年限为缴费年限,扣除个人账户养老金后参照养老保险计发公式计算月养老金,并根据劳动者结束用工时年龄计算赔偿年限,算出总额后一次性给付,是一种具有可行性和公平性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待遇 损失赔偿 社会保险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青年就业援助制度发展探索
19
作者 路振国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宪法中有关生存权意蕴的规定为青年就业援助制度奠定了宪法基础,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主导下地方性法规等共同发力的就业援助制度体系,确立了政府主导下市场调节型、多制度联动型、人力资源活力导向型就业援... 宪法中有关生存权意蕴的规定为青年就业援助制度奠定了宪法基础,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主导下地方性法规等共同发力的就业援助制度体系,确立了政府主导下市场调节型、多制度联动型、人力资源活力导向型就业援助制度模式。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青年就业援助制度的发展要求从法理学角度深刻解析青年就业援助制度的人权价值、正义价值、秩序价值基础,从社会法角度分析利益法学、社会连带主义法学理论对青年就业援助制度的启示。只有明确新时代青年就业援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建立以青年为中心的就业援助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青年就业援助法律保障机制,才能促进青年就业援助朝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精神理念要求的方向发展,以良法善治实现青年就业权益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青年 就业援助 法律价值 社会法学
下载PDF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对养老立法问题的思考
20
作者 夏欣雨 王秋红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9期62-67,共6页
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传统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在养老服务立法方面,虽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法律框架,但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需结合域内外养老立法经验,聚焦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探析构建老龄化法律... 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传统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在养老服务立法方面,虽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法律框架,但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需结合域内外养老立法经验,聚焦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探析构建老龄化法律体系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服务 老龄化立法发展 养老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