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预防对策———以呼伦贝尔市某区为例
1
作者 杨春梅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显示,未成年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多,犯罪类型呈现多元化。2024年3月发生的“河北邯郸校园霸凌案”更是成为当前社会的焦点事件,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再次提升到重要位置。本文侧重以...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显示,未成年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多,犯罪类型呈现多元化。2024年3月发生的“河北邯郸校园霸凌案”更是成为当前社会的焦点事件,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再次提升到重要位置。本文侧重以呼伦贝尔市某区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提出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数据库,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效能;通过“六大保护”措施,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合力;将“适度惩罚”作为未成年犯罪预防的辅助手段,以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现状 原因 犯罪预防
下载PDF
核准追诉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
2
作者 王文龙 廖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设条款,即在满足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核准追诉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此条款既符合当前国内的现实需要,又顺应国际社会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发展趋势。在适用该条款时,应当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设条款,即在满足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核准追诉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此条款既符合当前国内的现实需要,又顺应国际社会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发展趋势。在适用该条款时,应当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理解为相对应的犯罪行为,包括故意杀人未遂、转化型故意杀人罪和转化型故意伤害罪。适用该条款还应严格审查限制条件,包括“特别残忍手段”“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标准。在低龄未成年人核准追诉程序中,行为人与被害人的权利应同样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行为 限制条件 核准追诉
下载PDF
重整性羞耻视阈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3
作者 陈泽浩 王鹏飞 《警学研究》 2024年第3期48-57,共10页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教育机制存在教育措施失衡、融入性目的受阻以及教育力量缺失等问题,有必要加以创新。重整性羞耻理论关于羞耻、融入以及社群的论述对于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教育机制发展均具有启发意义。因此,应当探索重整性...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教育机制存在教育措施失衡、融入性目的受阻以及教育力量缺失等问题,有必要加以创新。重整性羞耻理论关于羞耻、融入以及社群的论述对于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教育机制发展均具有启发意义。因此,应当探索重整性羞耻理论并加以借鉴,构建行为羞耻教育、融入社会教育等新的教育内容,并创新教育主体选择方法,以达至更好的教育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犯 教育矫正 重整性羞耻 恢复性司法 融入社会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网络犯罪新样态及司法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莫然 骆亮柱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0-59,共10页
依托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对2017—2022年期间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青少年犯罪群体工具化、犯罪手段多元化与智能化、犯罪动机两极化等新趋势。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全国各地青少年网络违法犯... 依托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对2017—2022年期间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青少年犯罪群体工具化、犯罪手段多元化与智能化、犯罪动机两极化等新趋势。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全国各地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和科学研判;采取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治理;在各个承担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工作的机构、部门之间建立有关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工作数据的沟通共享机制,多管齐下,共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犯罪 新样态 实证研究 治理对策
下载PDF
青年女性犯罪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
作者 徐菲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97-111,124,共16页
青年女性犯罪是行动者主体因素与情境风险因素耦合交互的结果。以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剖析青年女性犯罪的生成机制,能更好地触及犯罪本质。文章综合运用SPSS和AMOS分析工具,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我国青年女性的低自我控制能力、性虐待... 青年女性犯罪是行动者主体因素与情境风险因素耦合交互的结果。以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剖析青年女性犯罪的生成机制,能更好地触及犯罪本质。文章综合运用SPSS和AMOS分析工具,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我国青年女性的低自我控制能力、性虐待被害经历、早期不端行为、不良同伴交往、越轨等因素与犯罪的关系,以及社会控制与法律犬儒主义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低自我控制能力、性虐待被害经历、早期不端、越轨均能预测犯罪行为;不良同伴交往在低自我控制与犯罪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控制在低自我控制对犯罪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法律犬儒主义在不良同伴交往与犯罪间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旨在厘清与揭示青年女性犯罪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其复杂度提示应从个体决策维度、互动关系维度以及社会支持维度抵消、缓冲、改善行为的风险性,以预防和阻止犯罪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性犯罪 犯罪因素 犯罪生成 实证研究
下载PDF
12-14周岁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惩治的理论省视与优化适用——再论《刑法修正案(十一)》第1条
6
作者 马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第1条通过有限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将12-14周岁低龄未成年人纳入刑事追诉对象的方式有效回应了我国的犯罪低龄化趋势。然而,由于立法规定与刑事司法解释的欠缺,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贯彻与否,“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刑法修正案(十一)》第1条通过有限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将12-14周岁低龄未成年人纳入刑事追诉对象的方式有效回应了我国的犯罪低龄化趋势。然而,由于立法规定与刑事司法解释的欠缺,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贯彻与否,“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的罪之内涵,各实体限制要件间的逻辑关系,“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本土引入等在该条款的具体适用中产生诸多理论争议。因而,通过主张恪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消极主义刑事司法观,从严采用“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的罪名说解释,采用各实体限制要件层层递进的判断基准,对“恶意补足年龄规则”予以本土改造等方式予以理论回应,能够有效助推该条款的规范适用,并兼顾社会治理与儿童利益保护双重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4周岁 低龄未成年人 《刑法修正案(十一)》 刑事责任年龄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下载PDF
社区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方式社会化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吉朝珑 赵晓华 冯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72,共6页
我国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确立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形成了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处置体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矫治措施仍是将其集中在相对固定且封闭的场所进行管理,尚缺乏独立、协调... 我国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确立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形成了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处置体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矫治措施仍是将其集中在相对固定且封闭的场所进行管理,尚缺乏独立、协调、统一的教育矫正机制。社区矫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之有效的行刑社会化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再预防的刑事政策,符合对未成年犯行刑的非刑事化、非监禁化和轻刑化的国际刑罚执行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刑罚执行 社区矫正 制度构建
下载PDF
单一化的主流意识、教化机制与“越轨亚文化群体”的“集体抵抗” 被引量:3
8
作者 金小红 应辰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6期143-147,共5页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愈加恶化,并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在对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未成年犯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的形成过程、原因与特点,提出了当前单一化的主流意识与教化机制致使在...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愈加恶化,并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在对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未成年犯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的形成过程、原因与特点,提出了当前单一化的主流意识与教化机制致使在未成年人群体中过早形成了狭窄的社会分层机制的观点,并重新审视当下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及其单一的教化机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倡导与推行素质教育,为未成年人提供广阔施展才能的话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 教化机制 单一化 越轨亚文化 抵抗
下载PDF
北京市青少年吸毒主观原因与预防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剑 景海俊 《经济师》 2010年第7期79-81,共3页
毒品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危害不言而喻,青少年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已成为易受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文章在分析北京市青少年吸毒的主观原因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北京市青少年吸毒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吸毒概况 主观原因 对策
下载PDF
论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毒品使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胜康 《青年探索》 2002年第2期50-53,共4页
青少年亚文化群体是价值、行为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群体,具有互动频繁、行为方式独特、聚合力强、有潜在反文化倾向等特点。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毒品使用行为影响极大。它通过其固有的内在机制:亚文化氛围、同类价值、学习模仿、文化压... 青少年亚文化群体是价值、行为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群体,具有互动频繁、行为方式独特、聚合力强、有潜在反文化倾向等特点。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毒品使用行为影响极大。它通过其固有的内在机制:亚文化氛围、同类价值、学习模仿、文化压力、去个性化等等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使青少年被卷入毒品活动。为了消除亚文化群体的影响,一方面应对其实施控制与打击,另一方面则应挽救吸毒青少年,并以主流文化为导向,对青少年实施超前教育,预防青少年参与毒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超前教育 主流文化 活动 群体 同类 导向 毒品 影响 使用行为
下载PDF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适用域探究——以犯罪分层理论为基础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宏斌 王东卫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0,共4页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汲取多年来的探索经验,在基本法的层面上设立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是,从法条表述方式上看,国家对社会调查的态度是"根据情况可以""根据情况"的具体含义不明确,"可以"也表明是...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汲取多年来的探索经验,在基本法的层面上设立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是,从法条表述方式上看,国家对社会调查的态度是"根据情况可以""根据情况"的具体含义不明确,"可以"也表明是否进行社会调查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司法实务中对哪些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社会调查认识不一,实施差别性大。这就需要一个标准来判定哪些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社会调查,也就是其适用域问题。犯罪分层理论的运用较为广泛,与我国提倡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契合。本文旨在以犯罪分层理论为基础,尝试通过分析我国刑法法条语境,并结合未成年人特殊刑罚制度,将我国的刑事犯罪分为微型罪、轻罪、偏轻型罪、偏重型罪、重罪五个层次,根据不同的层次分析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适用与否,从而为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适用域的界定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制度 犯罪分层 适用域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完善——基于国际人权公约的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建平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3期84-89,共6页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前困扰许多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科学地认识进而妥善、有效地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课题。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应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而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的一系列制度;既要考虑到预防、打击...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前困扰许多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科学地认识进而妥善、有效地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课题。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应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而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的一系列制度;既要考虑到预防、打击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的需要,同时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成长的需要,以此体现和追求对人权细微关怀的基本理念。所以,要有效治理未成年犯罪问题,需要变革刑罚,并在传统刑罚制度和刑事诉讼机制之外进行制度创新,借鉴吸收各国成功经验尤其是各地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为建立中国独特的少年刑法、少年司法制度(少年法院、少年法官)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国际人权公约 刑事政策 完善
下载PDF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宗亮 《山东社会科学》 2004年第9期60-62,共3页
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近年来 ,由于上网的青少年日益增多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 ,它使青少年开阔了视野 ,拓展了人际交流的空间 ,获取了丰富的信息 ,提供了自我展现的... 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近年来 ,由于上网的青少年日益增多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 ,它使青少年开阔了视野 ,拓展了人际交流的空间 ,获取了丰富的信息 ,提供了自我展现的舞台。另一方面 ,也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定程度上成了青少年犯罪的催化剂。为此 ,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积极采取对策 ,使这种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惟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影响 青少年犯罪
下载PDF
西部山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研究——以S省X县为样本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嘉 陈丽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第6期146-152,共7页
以S省X县为样本的研究发现,西部山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存在观念定位不准确、矫正项目缺乏针对性且执行不到位、公益劳动流于书面、矫正对象自身及其辅助方的问题等。经分析原因,建议可从如下方面完善:第一,矫正队伍应树立管控与... 以S省X县为样本的研究发现,西部山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存在观念定位不准确、矫正项目缺乏针对性且执行不到位、公益劳动流于书面、矫正对象自身及其辅助方的问题等。经分析原因,建议可从如下方面完善:第一,矫正队伍应树立管控与矫正并重的观念,以提升矫正质量为目标;第二,借助于心理学和行为学创设有针对性的矫正项目,并改进公益劳动的执行方式;第三,重构家庭支持系统,实现学校最低限度的不歧视、接纳并平等对待矫正对象、对社区服刑者身份进行保密,促进社区的社区矫正参与度;第四,增加父母住所地为社区矫正执行地以增强异地执行的灵活度;从而多方面提升社区矫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山区农村 留守未成年人 社区矫正 实证
下载PDF
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俊 王道国 《武警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37-39,共3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人生观错误、价值观扭曲、道德良知泯灭、法律意识淡薄等几个方面,应通过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普及法制教育,抓好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等措施予以防治。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主观原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集中审理、指定管辖”原则的争议与出路 被引量:7
16
作者 应培礼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3期90-94,共5页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性,"集中审理、指定管辖"模式逐渐显露其弊端和不足。同时,社会上要求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呼声日渐高涨,因此,改革现行指定管辖体制、建立少年法...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性,"集中审理、指定管辖"模式逐渐显露其弊端和不足。同时,社会上要求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呼声日渐高涨,因此,改革现行指定管辖体制、建立少年法院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集中审理 指定管辖
下载PDF
试论环境犯罪中的疫学因果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建志 陈杨 陈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6-48,共3页
 在现代社会,伴随工业科技的发展,由此而产生了各种重大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基于公害因果关系之特点,建议摒弃刑法中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采用疫学因果关系来保护公民的环境权。
关键词 环境犯罪 疫学因果关系 价值分析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与互联网内容分级制度的整合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宗辉 杨智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0-46,共7页
明晰青少年犯罪的涵义,以社会学习理论为视角,解构互联网的迅猛但不规范发展极易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的交互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互联网内容分级制度的建设,旨在减少并阻断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不当危害,从而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 明晰青少年犯罪的涵义,以社会学习理论为视角,解构互联网的迅猛但不规范发展极易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的交互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互联网内容分级制度的建设,旨在减少并阻断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不当危害,从而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互联网 社会学习理论 分级制度
下载PDF
试论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7
19
作者 马伟 王慧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3期91-92,共2页
青少年的性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正常成长及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预防青少年性犯罪就显得越发重要。本文就青少年性犯罪的特点、动机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力加强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是预防青少年... 青少年的性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正常成长及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预防青少年性犯罪就显得越发重要。本文就青少年性犯罪的特点、动机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力加强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是预防青少年性犯罪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性犯罪
下载PDF
劳动教育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价值及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莉 《经济师》 2021年第1期39-40,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劳动教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在新时代也毫不逊色。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时代内涵,明确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其具有树德、增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劳动教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在新时代也毫不逊色。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时代内涵,明确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其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对于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改进和加强劳动教育的具体途径,摆正劳动教育观念并更加重视劳动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机会,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青少年 积极心理品质 育人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