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1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亮 马文静 +1 位作者 赵旭舒 刘力 《刑事技术》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人工智能(artifi cial intelligence, AI)是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形态学识别能力、诊断效率及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AI技术突飞猛进,成果应用日益广泛,为解决各类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和... 人工智能(artifi cial intelligence, AI)是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形态学识别能力、诊断效率及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AI技术突飞猛进,成果应用日益广泛,为解决各类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和参考。“AI+”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法医学领域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文对近三年来国内外法医学者发表的有关论文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全国法医同行在病理学、临床学、人类学、毒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利用CiteSpace分析有限元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现状
2
作者 王婷 孟运乐 +2 位作者 魏智彬 肉孜·巴依斯 杨超朋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CNKI和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所收录的有限元技术在法医学中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对比分析,得出国内外法医领域有限元应用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机构合作、作者合作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在此基础... 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CNKI和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所收录的有限元技术在法医学中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对比分析,得出国内外法医领域有限元应用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机构合作、作者合作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有限元技术在法医学中的研究及应用主要集中在损伤机制分析方面,以车祸损伤、高坠损伤、钝器损伤、锐器损伤、枪弹损伤等为重点,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体、致伤物等建立高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技术,以数字化、可视化、可量化的方式研究各类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目前,国内外法医学者主要借助Mimics等软件将人体影像数据转换为分割化的三维模型,依托较为成熟的THUMS、ANSYS等有限元系统构建多种损伤模型,有效揭示了各类损伤的发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医病理损伤专业的发展,为法医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有限元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属于学科交叉,但目前的研究人员多以法医为主,缺少相关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的深度介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发展,有必要加强与从事有限元等相关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有限元技术 生物力学 损伤机制 CITESPACE
下载PDF
成人CE-Chirp 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相关分析与比较
3
作者 程荷英 张运阁 +3 位作者 陈燕 尹笋 吕铭 李春晓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采用听神经同步专利刺激声(CE-Chirp声)对成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进行测试,分析CE-Chirp ABR测试的V波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研究CE-Chirp声在法医学鉴定听觉功能障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常州市... 目的 采用听神经同步专利刺激声(CE-Chirp声)对成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进行测试,分析CE-Chirp ABR测试的V波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研究CE-Chirp声在法医学鉴定听觉功能障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常州市德安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进行CE-Chirp ABR测试的受试者(年龄为20~77周岁,共计100耳),获得V波反应阈值,并在0.5、1.0、2.0、4.0 kHz分别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测试,获得纯音听阈值,按照不同听力水平及不同年龄对受试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听力水平及不同年龄组平均纯音听阈与V波反应阈之间的差值及统计学差异;对所有受试者各频率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差值及统计学差异进行分析;建立所有受试者CE-Chirp ABR V波反应阈推断纯音听阈的线性回归方程,并检验其推断纯音听阈的可行性。结果 不同听力水平及不同年龄组各组之间CE-Chirp 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频率成人CE-Chirp ABR V波反应阈与纯音听阈之间相关性良好,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运用CE-Chirp ABR Ⅴ波反应阈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评估受试者的纯音听阈,可以作为一种听力学测试方法用于法医学听觉障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听神经同步专利刺激声 听性脑干反应 纯音听阈 V波反应阈 听觉功能障碍
下载PDF
MDMB-4en-PINACA及其代谢标记物在大鼠体内降解规律及动态分布研究
4
作者 蔡玉刚 吴永富 +4 位作者 杨剑峰 马琦鸿 代勇 周晓英 王燕军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本文旨在建立生物样品中MDMB-4en-PINACA及其代谢标记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探索MDMB-4en-PINACA及其水解代谢物(M1)和脱烷基代谢物(M2)在大鼠体内降解规律及动态分布规律。将5只SD大鼠分为5组,一... 本文旨在建立生物样品中MDMB-4en-PINACA及其代谢标记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探索MDMB-4en-PINACA及其水解代谢物(M1)和脱烷基代谢物(M2)在大鼠体内降解规律及动态分布规律。将5只SD大鼠分为5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另外四组灌胃给药MDMB-4en-PINACA后分别置于干净代谢笼中,分别收集1~15 d的尿液;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5组,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14组通过灌胃给药MDMB-4en-PINACA,分别在不同时间点(15min、30min、45min、1h、1.5h、2h、3h、4h、5h、6h、7h、8h、10h、12h)处死,立即取血、尿及组织(心、肝、脾、肺、肾、脑、肌肉)。用HPLC-MS/MS检测血液、尿液、各组织中MDMB-4en-PINACA及代谢标记物M1和M2的质量浓度。MDMB-4en-PINACA进入大鼠体内后,迅速分布代谢,各组织和血液中均在15 min内达最高浓度,MDMB-4en-PINACA在体内的分布特点为:脑>脾>血>肺>心脏>肝>肾>肌肉>尿;M1的分布特点为:血>脾>肺>脑>肝>肾>心脏>肌肉>尿;M2的分布特点为:血>肝>心脏>肺>脑>脾>肾>肌肉>尿。在0~12 h内MDMB-4en-PINACA及代谢标记物在各组织中呈不同规律的降解。在对1~15 d尿液的监控中,MDMB-4en-PINACA及其代谢标记物仅在少量样本中检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生物样品中MDMB-4en-PINACA及代谢标记物的检验。经灌胃MDMB-4en-PINACA进入大鼠体内后,监测MDMB-4en-PINACA及代谢标记物在大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及降解规律为体内MDMB-4en-PINACA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MDMB-4en-PINACA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降解规律 动态分布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中12种抗抑郁药
5
作者 徐峰 宣宇 +5 位作者 卓晓聪 富利祥 陈峰 王斌杰 郭狄飞 余鹏飞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中吗氯贝胺、安非他酮等12种抗抑郁药的分析方法。方法 血液样品经乙腈(含内标普罗地芬)沉淀蛋白后进样测定。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性(2.1 mm×100 mm,1.8μm)进行分离,以2 m...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中吗氯贝胺、安非他酮等12种抗抑郁药的分析方法。方法 血液样品经乙腈(含内标普罗地芬)沉淀蛋白后进样测定。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性(2.1 mm×100 mm,1.8μm)进行分离,以2 mmol/mL甲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2 mmol/mL甲酸铵和0.1%甲酸的乙腈溶液体系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12种抗抑郁药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5~0.2 ng/mL,定量限为0.5~1 ng/mL;在低、中、高不同添加浓度条件下,准确度为-7.1%~11.7%,日内精密度为0.1%~11.5%,日间精密度为1.9%~9.4%,提取回收率为85.7%~113.5%,基质效应为-18.2%~10.2%;各成分在不同添加水平和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为-9.30%~11.30%。综上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及法医毒物分析要求。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同时检测人血中12种抗抑郁药,可适用于法医毒物检验鉴定,对非正常死亡案(事)件中死者死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抗抑郁药 人血
下载PDF
氯胺酮滥用对长期依赖者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6
作者 刘明辉 赵宇 +2 位作者 余安瑞 石瑀 姚军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为研究氯胺酮滥用对长期依赖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在线检索了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平台中文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22年1月。两名研究者各自独立提取文献信息,提取数据后应用Stata 14.0... 为研究氯胺酮滥用对长期依赖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在线检索了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平台中文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22年1月。两名研究者各自独立提取文献信息,提取数据后应用Stata 14.0软件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95%可信区间(95%confi dence interval,95%CI)以及异质性。结果显示,最终符合标准的研究有8项,其中观察组285例,健康对照组34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氯胺酮滥用损害依赖者的认知处理速度(SMD=-1.16,95%CI:-1.48~-0.83,z=7.05,P<0.001)、言语记忆(SMD=-0.72,95%CI:-1.22~-0.22,z=-2.803,P=0.005)、视觉记忆(SMD=-0.70,95%CI:-1.18~-0.23,z=-2.890,P=0.00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工作记忆(SMD=-0.05,95%CI:-0.66~0.55,z=0.18,P=0.859)和执行能力(SMD=0.19,95%CI:-0.27~0.66,z=0.81,P=0.418)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说明,氯胺酮长期滥用可以显著损害依赖者的认知处理速度、言语记忆和视觉记忆,但未发现其对工作记忆与执行能力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氯胺酮 物质滥用 认知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应用法医微生物学推断死亡时间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广众 梁宇 董春楠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发现尸体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现高度相关,其可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法医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对存在于不同环境中的尸体死亡时间推断进行...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发现尸体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现高度相关,其可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法医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对存在于不同环境中的尸体死亡时间推断进行了大量研究,丰富了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提高了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本文就暴露、埋藏和水中三种环境下尸体菌群演替规律的异同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探讨不同环境下利用法医微生物学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微生物 死亡时间推断 高通量测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吸食依托咪酯相关死亡1例的法医学鉴定和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阅兵 岳霞 +2 位作者 刘超 杜思昊 谭晓辉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依托咪酯是一种用于诱导麻醉的催眠剂,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和循环稳定等特点,广泛运用于老年人以及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麻醉诱导。国家禁毒委发布的《2021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指出在部分地区存在滥用“烟粉”的情况,... 依托咪酯是一种用于诱导麻醉的催眠剂,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和循环稳定等特点,广泛运用于老年人以及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麻醉诱导。国家禁毒委发布的《2021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指出在部分地区存在滥用“烟粉”的情况,并将其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定为毒品替代物质。但国内尚未见与依托咪酯相关死亡的案例报道。本文报道了一例未成年人在吸食依托咪酯后,因支气管肺炎加重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案例,供同行借鉴参考。法医学实践中需要提高对依托咪酯不良反应及依托咪酯滥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依托咪酯 药物滥用 支气管肺炎
下载PDF
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检测研究进展
9
作者 胡益滔 栾玉静 何洪源 《刑事技术》 2024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真菌毒素是由植物病原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广泛分布于粮食等农作物中,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毒性。在实际案件中,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检测可以为司法审判提供更直接的证据,因此检测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真菌毒素是由植物病原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广泛分布于粮食等农作物中,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毒性。在实际案件中,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检测可以为司法审判提供更直接的证据,因此检测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了生物样品中常见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总结了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沉淀蛋白法等前处理方法,综述了免疫法、荧光法、气质联用技术以及液质联用技术等检测方法,通过对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检测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法庭科学领域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真菌毒素 检测方法 代谢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死后生物化学分析在法医学死因鉴定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马星宇 赵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死因鉴定是法医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死后生物化学分析现已成为法医学死因鉴定的重要辅助分析手段,具有操作简便、检验效率高、便于了解死亡机制等优势。本文就死后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并通过提出可... 死因鉴定是法医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死后生物化学分析现已成为法医学死因鉴定的重要辅助分析手段,具有操作简便、检验效率高、便于了解死亡机制等优势。本文就死后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并通过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探讨死后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在法医学死因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后生物化学 死亡原因 法医学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基于GC-MS技术的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酱香型白酒初探
11
作者 张健 尹宝华 +4 位作者 廉哲 王蔚昕 李志豪 邹积鑫 石高军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近年来假冒酱香型白酒(主要为茅台酒)的案件频发,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实现假冒酱香型白酒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基于GC-MS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用于酱香型白酒的真假鉴别和案件串并。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 近年来假冒酱香型白酒(主要为茅台酒)的案件频发,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实现假冒酱香型白酒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基于GC-MS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用于酱香型白酒的真假鉴别和案件串并。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来源的酱香型白酒样品实现了鉴别分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聚类分析热图(Heatmap)将区分样品的化学标志物筛选出来。研究表明,GC-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在源头追踪和案件关联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以为打击假冒白酒案件犯罪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检验 酱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 化学标志物 源头追溯
下载PDF
抗生素过敏致人死亡1例
12
作者 孙会会 朱晓东 +4 位作者 张秀秀 刘振兴 单绍东 苗龙飞 王爱华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临床抗生素中毒和致死的情况,主要是抗生素过量使用或者患者本身体质特别敏感而引发的。本文以一起非法行医案为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抗生素引起的疑似过敏性死亡病例中林可霉素、头孢曲松和地塞米松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合案... 临床抗生素中毒和致死的情况,主要是抗生素过量使用或者患者本身体质特别敏感而引发的。本文以一起非法行医案为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抗生素引起的疑似过敏性死亡病例中林可霉素、头孢曲松和地塞米松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合案件勘查情况、尸体解剖、病理学检验及毒物检验的结果,证实死者死于抗生素过敏反应。本结果填补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林可霉素、头孢曲松和地塞米松的空白,填充了因抗生素过敏致死的数据量,归纳了抗生素过敏致死的法医学指征及检验,可为抗生素过敏和死亡病例的临床和法医学鉴定提供方法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过敏性致死 林可霉素 头孢曲松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家猪体质量对尸温平台期及冷却速率的影响
13
作者 段晓飞 宋振 +3 位作者 姚震 郭子龙 张杨 王文欢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通过观察不同体质量家猪死后尸温变化规律,研究体质量对尸温平台期及冷却速率的影响,为完善一级反应动力学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提供重要参数。15头家猪按体质量分为10、20、30kg三个实验组,每组5头,通过心内快速注射10%氯化钾溶液将其处死... 通过观察不同体质量家猪死后尸温变化规律,研究体质量对尸温平台期及冷却速率的影响,为完善一级反应动力学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提供重要参数。15头家猪按体质量分为10、20、30kg三个实验组,每组5头,通过心内快速注射10%氯化钾溶液将其处死,尸体置于15℃环境条件下,每分钟自动测量一次直肠温度,持续24 h。分别统计家猪死后2 h和24 h的尸温数据,两组数据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观察体质量对尸温平台期时长及尸冷速率常数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温度相同条件下,10、20、30 kg家猪死后平台期时长分别为43、29、52 min,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3.2,P>0.05);10、20、30 kg家猪死后尸温冷却速率常数分别为0.1052、0.0939、0.0818,组间差异显著(F=28.2,P<0.05)。实验证实,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家猪死后尸温冷却速率常数逐渐变小,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但尸温平台期并未随体质量增加出现相应延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尸温 体质量 平台期 冷却速率
下载PDF
恰特草中精神活性成分及其提取检测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伯芃 史洪飞 徐成鑫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恰特草是常见的毒品原植物之一,国内常出现在走私案件中。其主要精神活性成分为卡西酮和去甲伪麻黄碱,由于实验材料的特殊性,国内对于恰特草中化学成分及其代谢途径、检测方式研究不足,且存在干燥恰特草中只含痕量或不含卡西酮的论断。... 恰特草是常见的毒品原植物之一,国内常出现在走私案件中。其主要精神活性成分为卡西酮和去甲伪麻黄碱,由于实验材料的特殊性,国内对于恰特草中化学成分及其代谢途径、检测方式研究不足,且存在干燥恰特草中只含痕量或不含卡西酮的论断。国外研究则较为充分,提出恰特草中的苯烷胺类生物碱的含量在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以及植株的不同部位均存在差异,指出精神活性成分在恰特草植株和人体中的主要代谢途径;通过植株干燥实验证明,无论以何种方式干燥的恰特草均能利用气相色谱及其他色谱联用技术检测出卡西酮、去甲麻黄碱和去甲伪麻黄碱成分。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对恰特草中精神活性成分的相关研究,为恰特草的检材送检和理化检验提供参考,并提出以下推论:案件中获得的恰特草中卡西酮的分解更多发生在新鲜恰特草的保存阶段而不是干燥阶段;干燥恰特草中的卡西酮应以非游离的状态稳定存在;可能存在其他成分直接或间接增强了恰特草的精神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恰特草 精神活性成分 前处理 检测技术
下载PDF
调和汽油的GC-MS检验与区分
15
作者 张冠男 刘占芳 +6 位作者 孙振文 周正 李光耀 李亚军 邓显贺 乔婷 朱军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调和汽油在涉火案件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其特殊的组成可能对成分研判造成干扰。为准确识别汽油组分,区分不同来源的调和汽油,本文依托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验了部分典型调和油品,分析了相关样品的谱图特征并进行归类。结果表明,案... 调和汽油在涉火案件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其特殊的组成可能对成分研判造成干扰。为准确识别汽油组分,区分不同来源的调和汽油,本文依托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验了部分典型调和油品,分析了相关样品的谱图特征并进行归类。结果表明,案件中常见的调和油品按照谱图主要特点可划分为添加剂异常、异构烷烃异常、直链烷烃异常和多组分异常四类。其中前两类对汽油及其残留物鉴定基本不构成干扰,而直链烷烃异常类油品可能引起误判,多组分异常类油品则不宜轻易下汽油结论。该研究结果对特殊调和汽油及其残留物的检验鉴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涉火案件中汽油的比对分析和来源推断具有实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物证 气相色谱–质谱 汽油 涉火案件 残留物
下载PDF
向毒而战——2023年国际法医毒物学家协会(TIAFT)第60届年会会议综述
16
作者 王鑫 陈航 向平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第60届国际法医毒物学家协会(TIAFT)年会于2023年8月27日至31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作为国际法医毒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各国研究者就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热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会议内容显示,新精神活性... 第60届国际法医毒物学家协会(TIAFT)年会于2023年8月27日至31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作为国际法医毒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各国研究者就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热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会议内容显示,新精神活性物质及滥用物质新形势、乙醇和毒(药)物与驾驶安全、反兴奋剂研究等内容是国际前沿或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会议综述,以期为我国法医毒物学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FT 法医毒物学 新精神活性物质 乙醇和毒(药)物与驾驶安全
下载PDF
新型苯环己哌啶衍生物溴胺酮的表征与分析
17
作者 胡庆坤 刘昕 +1 位作者 郭靖 徐若沦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对案件缴获的疑似毒品进行分析,确认化合物种类,建立化合物的表征数据,本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LC-QTOF)、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碳谱(13CN... 为了对案件缴获的疑似毒品进行分析,确认化合物种类,建立化合物的表征数据,本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LC-QTOF)、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碳谱(13CNMR)、X射线单晶衍射(X-raydiffractionofsingle crystal)等多种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析和表征。测定了已列管的氯胺酮和氟胺酮的二级质谱,建立中性丢失质谱碎片信息,并与目标化合物进行比对。通过多种分析手段与中性丢失质谱碎片信息比对结果,确认该化合物为溴胺酮。新型苯环己哌啶衍生物溴胺酮存在一定的毒品替代和滥用风险,本研究建立的溴胺酮的分析与表征数据能够为公安机关对溴胺酮的鉴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苯环己哌啶类物质 溴胺酮 中性丢失质谱
下载PDF
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18
作者 于维光 贺强 +9 位作者 王铮迪 田成俊 王锦凯 郑茜 任飞 张潮 王优美 徐鹏 尉志文 贠克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单次和连续给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N-methylamphetamine,MDMA)后,MDMA及其代谢物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4,5-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为MDMA的法医学鉴... 目的探究单次和连续给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N-methylamphetamine,MDMA)后,MDMA及其代谢物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4,5-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为MDMA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单次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连续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连续腹腔注射递增给药MDMA 7 d,每日给药剂量分别为5、7、9、11、13、15、17 mg/kg,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剂量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MDMA和MDA含量,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次给药组血浆中MDMA在给药后5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2 h。连续给药组第8天MDMA在给药后30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5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0 h。单次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检出时限内MDMA和MDA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非线性拟合方程分别为T=10.362C^(-1.183),R^(2)=0.9746;T=7.3973C^(-0.694),R^(2)=0.9615(T为给药时间,C为MDMA和MDA在血浆中的质量浓度比)。结论本研究得到的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单次和连续给药大鼠体内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达峰浓度、达峰时间、检测时限和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关系)为相关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化学 毒物代谢动力学 3 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4 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四种水溶性毒物中毒机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9
作者 梁如柯 白旭 +2 位作者 辛国斌 张高勤 朱军 《刑事技术》 202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水溶性毒物是指在水中具有较高溶解度的毒物,一般具有吸收迅速及毒性较高的特点,极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选择氰化物、亚硝酸盐、氟乙酸钠和硼砂四种常见水溶性毒物,对其理化性质、毒理机制、中... 水溶性毒物是指在水中具有较高溶解度的毒物,一般具有吸收迅速及毒性较高的特点,极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选择氰化物、亚硝酸盐、氟乙酸钠和硼砂四种常见水溶性毒物,对其理化性质、毒理机制、中毒症状、体内代谢过程及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希望为法庭科学水溶性毒物检验鉴定和中毒死亡案件原因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亚硝酸盐 氰化物 氟乙酸钠 硼砂 水溶性毒物
下载PDF
男童单独被杀173例分析
20
作者 孟运乐 李昊 杨超朋 《刑事技术》 202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本文研究国内12岁以下男童单独被杀案发案特点,为此类案件的现场勘验分析与侦查提供参考。从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相关案例173例,选择被害人年龄、被害地点、案犯人数、案犯年龄、案犯性别、案犯职业、双方关系、犯罪动机、杀人... 本文研究国内12岁以下男童单独被杀案发案特点,为此类案件的现场勘验分析与侦查提供参考。从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相关案例173例,选择被害人年龄、被害地点、案犯人数、案犯年龄、案犯性别、案犯职业、双方关系、犯罪动机、杀人手段、控制行为、处置行为等为观察指标,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被害人平均年龄5.8岁,室内现场占70%,一人作案占97%,案犯平均年龄32岁(其中,18~37岁约占62%,未成年人参与作案约占10%),女性作案约占36%,务农和无业人员作案各占36%和26%,熟人作案约占93%;谋人约占64%,机械性窒息约占40%;作案后未对尸体采取特殊处置行为约占75%。通过对上述案例分析后发现,12岁以下男童单独被杀案具有以下特点:案件主要发生在室内,案犯一人居多、男性为主、青年居多、职业以务农和无业为常见,女性作案比例较高,案犯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以熟人居多。作案动机以谋人为主,杀人手段以机械性窒息、锐器刺切、钝器打击为主,仅少数案犯作案后对尸体采取特殊处置,0~1岁男童单独被杀基本上是直系亲属作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被害人学 犯罪现场分析 案犯刻画 男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