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2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机器人应用会加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吗?
1
作者 陈晓华 邓贺 杜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100,共13页
基于IFR数据库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在科学测度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细致刻画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加剧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因而有效... 基于IFR数据库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在科学测度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细致刻画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加剧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因而有效处理机器人应用的收入分配效应能为高质量增长和共同富裕战略的协同共进提供重要支撑;工业机器人应用会通过提升就业技术结构高级化水平和资本利润率两个渠道,加剧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工业机器人应用在高劳动收入份额区域内引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效应较为显著;工业机器人应用有利于激发产业结构服务化及合理化的演进动力,并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具有催化剂作用。为此,中国政府应及时和准确地预判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目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影响,并在享受人工智能时代红利的同时,平抑其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的负面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 协同集聚 人工智能 产业经济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中小企业生存:促进或抑制?
2
作者 张红伟 王莉莉 陈小辉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5,共13页
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促进中小企业生存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的2014—2021年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中小企业生存能力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小企业生存的影响及其机制。... 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促进中小企业生存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的2014—2021年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中小企业生存能力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小企业生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小企业生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代理成本节约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优化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外部融资环境缓解融资约束,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者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降低代理成本,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生存。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和管理效率高的中小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3
作者 史晓红 黄维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消除城乡间信息壁垒,促进建设现代化乡村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2011—2020这十年间的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入手,采用面板数据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于城乡间共同富裕的...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消除城乡间信息壁垒,促进建设现代化乡村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2011—2020这十年间的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入手,采用面板数据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于城乡间共同富裕的影响,并将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和市场化作为中介变量,探究中介变量对于数字经济影响城乡间共同富裕的作用。得出结论如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按照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划分,东部已经到达倒“U”型趋势的右侧,数字经济的发展开始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3个变量对于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均具有中介效应,但中介效应都不过半,整体上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还是直接效应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固定效应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互联网普及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钟文 徐铭遥 +1 位作者 王成 李瑞锋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影响了人们就医方式与就医行为,文章基于互联网发展现状,深入挖掘其普及程度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机制与作用,依据二者内在联系,针对性提出互联网与医疗卫生领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益建议。方法:基于201... 目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影响了人们就医方式与就医行为,文章基于互联网发展现状,深入挖掘其普及程度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机制与作用,依据二者内在联系,针对性提出互联网与医疗卫生领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益建议。方法:基于2014~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14.0软件分析互联网普及程度与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机制。结果:互联网普及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具有抑制作用,政府行为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有显著影响,人口结构、医疗技术水平和自然环境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促进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深度融合,严格行业准入标准,发挥医保优势,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以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普及 医疗保健 居民医疗卫生费用
下载PDF
发达国家应对居民消费不振的政策比较及启示
5
作者 周恒 吴静颖 《福建金融》 2024年第4期14-21,共8页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对居民消费行为亦产生较大影响。在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的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不振问题凸显,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居民消费动力修复亟须从财政端继续发力。文章通过系统梳理美日英等发达国家...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对居民消费行为亦产生较大影响。在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的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不振问题凸显,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居民消费动力修复亟须从财政端继续发力。文章通过系统梳理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在经济下行期,应对居民消费不足而出台的系列财政刺激举措,研究发现从居民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入手,多措施协同配合,能有效推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恢复。基于此,文章借鉴国外经验及做法,从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收入、支出”端入手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财政政策 发达国家 启示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支出与收入分配
6
作者 姚玉祥 吕指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9,共12页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十四五”时期的战略目标。基于统一框架对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支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理论刻画,并对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展开定量评估。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是中...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十四五”时期的战略目标。基于统一框架对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支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理论刻画,并对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展开定量评估。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收入分配失衡的重要驱动因素,老龄化显著扩大了收入不平等;从整体来看,发展不均衡、支出规模偏低等因素限制了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其再分配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存在交互效应,随着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提高,老龄化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将逐渐弱化。因此,要逐步扭转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造成的负面冲击,应在强化共济性原则的基础上适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支出 收入分配 交互效应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谁在谈?谈什么?
7
作者 豆书龙 朱晴和 丁大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0,共13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现存政策、理论与实践三种取向。主流政策派聚焦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顶层设计,围绕其历史必然性、提出必要性、实施机制、规避误区展开论述。学术理论派重点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内涵与立论基础,围绕宜居宜...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现存政策、理论与实践三种取向。主流政策派聚焦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顶层设计,围绕其历史必然性、提出必要性、实施机制、规避误区展开论述。学术理论派重点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内涵与立论基础,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意蕴,形成整体与内部二维视角解构,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论、百年乡建承继论、城乡融合发展论、外部风险应对论与“和”文化继承论等立论基础,并瞄准农民村庄复合向度探讨其内生动能。基层实践派主要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保障,认为应以县乡村三级干部、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实践主体,根据其各自定位承担不同职责,实现优势互补。然而,作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体的农民却被排除在话语体系外,导致政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断裂。此种断裂与理论阐发、现实关涉、国际对话缺位等共同构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理论深化与实践效能提升的制约因素。因此,未来研究应聚焦农民、理论、现实、对外和整体视角,提升研究实效性、学理性、针对性、包容性及系统性,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践—理论—政策”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主流政策派 学术理论派 基层实践派
下载PDF
从亚当·斯密到托马斯·皮凯蒂:效率与公平视角下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变
8
作者 丁子健 《海峡科学》 2024年第1期176-182,共7页
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脉络,能够为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提供理论参考。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仍存在收入分配有差距、分配制度需完善等问题。该文将西... 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脉络,能够为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提供理论参考。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仍存在收入分配有差距、分配制度需完善等问题。该文将西方经济学中亚当·斯密的分工和资本积累理论、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和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比较,阐述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在研究方法、历史背景、效率与公平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效率与公平 亚当·斯密 凯恩斯 皮凯蒂
下载PDF
论收入分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志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6,97,共12页
党的二十大强调,完善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收入分配秩序与社会公平和效率密切关联,学术界对上述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经历了由对立到兼顾再到互促的过程。完善的分配制度,应当在确保效率的同时,促进公平的实现,... 党的二十大强调,完善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收入分配秩序与社会公平和效率密切关联,学术界对上述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经历了由对立到兼顾再到互促的过程。完善的分配制度,应当在确保效率的同时,促进公平的实现,即实现两者的统一。就结果公平而言,收入分配必须体现责任履行与利益分享的对称性;就过程公平而言,收入分配必须体现竞争的公平性;就机会公平而言,收入分配必须体现机会的平等性,需要特别关注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平等性。就具体路径而言,收入分配必须保障底线,放开高线;坚持一次分配促效率,一二三次分配兜底线;促使低收入人群升水平,高收入人群强影响;确保实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落实一次分配由市场主导,二次分配由政府主导;坚决管住非法,维护和彰显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分配制度 公平 效率 三次分配 政府与市场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宜庆 熊子怡 +1 位作者 张科 王雯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1-115,共5页
文章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互联网招聘大数据以及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运用工具变量法和选用“宽带中国”... 文章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互联网招聘大数据以及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运用工具变量法和选用“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缓解内生性后依然稳健。具体地,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加低技能劳动力招聘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此外,还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异质性作用,发现该增收效果在年轻化的农村劳动群体和宗族网络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民增收 低技能劳动力 非农就业
下载PDF
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发生转变了吗?——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解测算
11
作者 熊云军 谢海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人类共同富裕,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在现有研究中,如何测量居民收入差距,是分析收入差距问题的关键。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是否由过去的城乡收入差距发生了转变?鉴于此,通过分... 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人类共同富裕,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在现有研究中,如何测量居民收入差距,是分析收入差距问题的关键。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是否由过去的城乡收入差距发生了转变?鉴于此,通过分布函数加总的方法,从理论上将基尼系数按照农村与城镇的群组分解,得到基尼系数由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城乡之间与剩余项四部分组成。利用2005—2021年农村与城镇的收入分组数据测算了每一部分的基尼系数及其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并根据每一部分的贡献度来判断各时期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主要结果显示,2012年之前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城乡之间,而2012年之后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城镇内部,这部分比重正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不断扩大,并且工资性收入的不平等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缩小工资性收入不平等性的政策,例如,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城镇居民的工资水平差距;另一方面,加强对低收入人群转移性收入的政策性偏向,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收入差距 主要来源 基尼系数 工资性收入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中“中等收入锁定”国家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李箐 杨春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3年第5期67-71,76,共6页
二战后,上百个中等收入国家迈入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最终只有十几个国家成为高收入国家,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无缘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研究在全球五大洲分别选取了一个典型国家,然后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国... 二战后,上百个中等收入国家迈入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最终只有十几个国家成为高收入国家,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无缘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研究在全球五大洲分别选取了一个典型国家,然后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国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始终被“中等收入锁定”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等收入国家因为贫富分化、研发投入不足、储蓄率和教育投入使用率低等原因,始终未能冲破“中等收入锁定”成为高收入国家。鉴于这些失败的教训,为我国在“十四五”时期顺利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 国民收入 产业结构 基尼系数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新进展
13
作者 柴国俊 王玥 田学斌 《经济论坛》 2023年第12期76-86,共11页
近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状况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基于2011—2019年国家统计局、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以及OECD收入分配数据库等资料,采用国际视野对比分析近十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展。特征事实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近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状况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基于2011—2019年国家统计局、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以及OECD收入分配数据库等资料,采用国际视野对比分析近十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展。特征事实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已超过OECD个别国家,收入结构趋近于法国,收入差距在缓慢下降,农民、西部居民和退休群体的可支配收入较低。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结果,研究从三次分配视角指出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仍存在市场秩序不规范、再分配制度不完善以及第三次分配调节功能有限等不利因素。最后,从规范初次分配秩序、精准优化税收及社保支出、多方强化教育投资等方面提出优化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建议,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基尼系数 共同富裕 转移支付
下载PDF
马克思自然力理论框架下全民基本收入方案的理论基础研究
14
作者 陈明生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9,共8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马克思的自然力理论可以成为研究全民基本收入方案理论基础的分析框架。根据该理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全面应用推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大量积累,生产主要通过自动化方式进行,源于科学技术和...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马克思的自然力理论可以成为研究全民基本收入方案理论基础的分析框架。根据该理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全面应用推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大量积累,生产主要通过自动化方式进行,源于科学技术和分工协作的自然力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贡献者,全体民众成为自然力产生的主要贡献者,多数劳动人口不用再参加生产劳动,从而产生了全民基本收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正当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基本收入 理论基础 自然力理论 马克思主义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互联网技术发展、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与劳动报酬提升
15
作者 程名望 林兴模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3,共7页
采用43个国家2000—2014年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技术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及其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劳动报酬,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地区)。相较于互联网硬件投入,互联网软件投入对劳动报... 采用43个国家2000—2014年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技术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及其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劳动报酬,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地区)。相较于互联网硬件投入,互联网软件投入对劳动报酬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技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劳动报酬产生了显著影响。由于技术溢出的正向和负向效应同时存在,互联网技术在行业间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本研究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技术溢出效应 劳动报酬
下载PDF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健康”循环效应代际传递的经验验证
16
作者 李长安 杨智姣 《调研世界》 2023年第4期33-43,共11页
健康是增加收入、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3SLS法构建联立方程组估计健康与收入间的相互关系和循环效应,并进一步通过Blanden法对健康在代际收入传递中的贡献率进行分解和... 健康是增加收入、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3SLS法构建联立方程组估计健康与收入间的相互关系和循环效应,并进一步通过Blanden法对健康在代际收入传递中的贡献率进行分解和测度。结果表明:健康与收入之间呈现相互作用的双向因果关系,即“收入—健康”具有循环效应。我国存在代际收入固化现象,健康人力资本对子代收入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健康贡献率进行异质性分析可知,农村、母亲、低收入阶层、子代16~25岁和初中阶段的健康贡献率更大。因此,应构建阻隔代际收入固化的循环传递效应机制,重视健康人力资本在打破收入固化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公共卫生和健康政策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强代际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健康”循环效应 代际收入传递 贡献率 联立方程组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河北省工资增长与分配问题及对策研究
17
作者 时金芝 卢越 《经济论坛》 2023年第12期131-142,共12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措施。以工资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初次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分配秩序和分配结果,因而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文章简要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河...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措施。以工资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初次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分配秩序和分配结果,因而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文章简要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工资增长变动情况,并总结了初次分配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初次分配的市场机制持续优化,但劳动者工资水平也存在着行业差异过大和相对偏低的问题。此外,河北省最低工资因其较低的数额和调整频率导致保障性不足。为此,建议着力提高劳动报酬份额,倡导企业建立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制度,遏制行政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的态势,同时增加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次与额度。另外,建议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工资调整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增长 初次分配 共同富裕 最低工资 河北省
下载PDF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应重点把握七大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灿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共7页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居民财富快速积累,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但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要素分配比例不均衡的问题持续凸显,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面临挑战。为此,“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一与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居民财富快速积累,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但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要素分配比例不均衡的问题持续凸显,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面临挑战。为此,“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一与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全新概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为正确理解“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一重要论断,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重点把握与认识:财富积累机制与收入分配秩序的区别与联系、劳动和资本在财富积累中的天然差异、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在财富积累中的本质区别、市场和政府在财富积累中的不同定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功能本位、个体富裕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的发展与分配制度在财富积累中的不同意义。上述关系的准确把握,对于全面准确理解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积累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分配制度
下载PDF
中等收入群体“滑落”的特征、影响因素与防范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宏波 郑涵茜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70,共14页
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国民总体富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中等收入群体绝对规模增加的过程中,也存在中等收入群体“滑落”的现象。以2012—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估算,每四个家庭即有一个从中等收入群体“滑落”至低... 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国民总体富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中等收入群体绝对规模增加的过程中,也存在中等收入群体“滑落”的现象。以2012—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估算,每四个家庭即有一个从中等收入群体“滑落”至低收入群体。通过对比“滑落”的中等收入群体与保持的中等收入群体发现,二者在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所持房产、工作类型和工作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呈现出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而其收支结构和消费储蓄结构基本一致。基于此,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滑落”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教育因素和工作因素是中等收入群体“滑落”的关键。家庭中成员教育水平越高,“滑落”概率越低。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该个体所处的家庭“滑落”的概率下降约2.07%。家庭中非农业工作者和体制内工作者越多,其“滑落”的概率越低,家庭中每增加一个非农业工作者或体制内就业人员,“滑落”概率分别降低11.62%、5.56%。鉴于此,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须瞄准“滑落”的中等收入群体,从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加稳定性就业等方面入手,阻断向下“滑落”的通道,保证中等收入群体绝对规模的进一步提升,以实现“扩中”与“稳中”的有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等收入群体 “稳中” “扩中”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逻辑与关键举措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玉辉 侯为民 《兰州学刊》 2023年第9期45-57,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差距过大、结构不合理、秩序失范及格局不完善等多层交织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时代中国人民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差距过大、结构不合理、秩序失范及格局不完善等多层交织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时代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障碍。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构建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收入分配机制。基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新时代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可采取关键举措包括:一是产权层面要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二是劳动层面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三是资本层面要遏制资本无序扩张减少违法暴富人群数量;四是制度层面要通过有为政府科学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增量—存量”分配关系。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制才能稳步有序助推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