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政企随机演化博弈研究——基于动态碳价视角
1
作者 李艳梅 杨冲 +1 位作者 任恒君 牛丹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7-580,共14页
针对传统确定性演化博弈模型的不足,引入几何布朗运动模型模拟动态的碳价参数,构建了具有随机支付矩阵的演化博弈模型,以全国碳市场背景下的发电企业为例,研究了政企双方的演化过程和策略选择,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演化均衡和政企决策的影响... 针对传统确定性演化博弈模型的不足,引入几何布朗运动模型模拟动态的碳价参数,构建了具有随机支付矩阵的演化博弈模型,以全国碳市场背景下的发电企业为例,研究了政企双方的演化过程和策略选择,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演化均衡和政企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碳价是影响政企决策的重要因素,碳价较低时,政企的最优决策分别是选择作为策略即采取奖惩措施和不投资可再生能源,碳价较高时最优决策转变为不作为和投资.火力发电的成本、收益和碳排放系数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收益和建设成本是影响政府和发电企业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发电企业投资意愿与政府的奖惩力度正相关,政府作为意愿与奖惩力度负相关,短期内提高政府的奖惩力度可激励发电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会缩短政府作为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机制 可再生能源投资 几何布朗运动模型 演化博弈 随机支付
下载PDF
城市群型自创区创新共同体的建构基础与策略
2
作者 解佳龙 王梦兰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8,共13页
创新共同体作为促进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城市群型自创区引领区域均衡发展和跨界协同创新的重要模式,其建构基础决定着自创区的创新路径选择与突破重点。结合城市群型自创区创新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运行结构,设计涵盖自... 创新共同体作为促进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城市群型自创区引领区域均衡发展和跨界协同创新的重要模式,其建构基础决定着自创区的创新路径选择与突破重点。结合城市群型自创区创新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运行结构,设计涵盖自主创新力、协同配置力、效益贡献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四力”评价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8个城市群型自创区41个核心园区的“四力”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核心园区“四力”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结构稳定的偏态分布,板块间差异显著且趋势向好;自创区“四力”两极分化且优势各异。随后基于Dagum基尼系数揭示创新共同体建构基础的组内和组间差异,并对差异性溯源分析。组内差异显示:覆盖核心园区越多,协同创新难度越大;核心园区非均衡异化,差异性变动反差明显。组间差异显示:创新共同体建构基础表现出奋力争先、震荡纠缠、低速稳健、成长禁锢4种类型。基于此,从创新动力、协同配置、效益输出、国际竞争等方面提出创新共同体建构策略,以期为打造高质量紧密型创新生态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型自创区 创新共同体 建构基础 耦合协调 Dagum基尼系数
下载PDF
中、美、日、韩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测度与比较研究——以锂电池汽车为例
3
作者 杨武 宋晓晴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8,共9页
本文基于中、美、日、韩近30年在锂电池汽车领域的专利数据,选取20个关键指标构建“技术-经济-法律”三维分析模型,并划分出关键核心专利,在此基础上应用景气综合指数法计算四国在锂电池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指数,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 本文基于中、美、日、韩近30年在锂电池汽车领域的专利数据,选取20个关键指标构建“技术-经济-法律”三维分析模型,并划分出关键核心专利,在此基础上应用景气综合指数法计算四国在锂电池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指数,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日、韩在锂电池汽车领域的总体发展布局已基本到达顶峰,且于近两年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美国获得竞争优势时间最早且指数发展趋势最为稳定,连续多年稳居第一;中国获得竞争优势时间最晚,但指数发展速度最快,截至2021年末,中国总体竞争优势指数与美国持平,远超日、韩两国。分维度来看,中、美分别于经济、技术维度具有绝对竞争优势;韩国在经济、法律维度发展较为稳定,但技术维度影响整体,导致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日本在各维度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仅在技术维度下降幅度较小。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发展带动整体,已基本实现锂电池汽车产业的技术赶超,技术维度的发展是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应在保持现有锂电池汽车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注重相关技术轨道的跨越与变迁,以获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竞争优势 测度与比较 关键核心专利
下载PDF
大型工程项目品质工程建设场景中的微创新研究
4
作者 喻登科 吴文君 +1 位作者 费伦林 徐笑笑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9,共9页
品质工程建设是工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品质工程建设的抓手,微创新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场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采用微创新在品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其为案例,通过访谈与调研获得... 品质工程建设是工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品质工程建设的抓手,微创新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场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采用微创新在品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其为案例,通过访谈与调研获得一手数据,在场景驱动创新理论视角下探索大型工程项目品质工程建设场景中的微创新要素、内容和策略。结果发现:①大型工程项目品质工程建设场景要素包括战略、需求愿景、参与主体、市场、技术、资源和环境;②在场景驱动下,围绕品质目标的微创新活动内容包括设计理念微创新、工程技术、方法与信息化微创新以及管理制度微创新;③促进微创新的关键策略为沿着微创新活动作好顶层设计、班组管理与工程品质考核验收。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大型工程项目品质工程建设场景驱动微创新理论研究,并为我国大型工程项目品质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工程项目 品质工程建设 微创新 案例研究 场景驱动创新
下载PDF
高校基础研究与创新知识溢出:来自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的证据
5
作者 余泳泽 唐孝妍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3,共12页
促进高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已成为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以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为外生冲击,利用了中国工企数据库和专利引用数据,采用DID模型研究了高校基础研究对于创新知识溢出... 促进高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已成为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以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为外生冲击,利用了中国工企数据库和专利引用数据,采用DID模型研究了高校基础研究对于创新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高校基础研究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知识溢出水平,表现为高校成立技术转移机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专利引用率和专利产出率;(2)高校成立技术转移机构能够促进产学研合作组织更加完整,使得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促进高校基础研究的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更加注重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转移转化能力培养,促进知识溢出,对于校企合作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塑造良好的产学研环境,从而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移 知识溢出 基础研究 高校创新
下载PDF
“反向混改”与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国有资本参股视角
6
作者 刘胜 阮靖恩 陈秀英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如何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视角,探讨国有资本参股这一“反向混改”形式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如何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视角,探讨国有资本参股这一“反向混改”形式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数字化人才匮乏和代理冲突问题,进而可赋能其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成长性较高的民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及单一国有股东参股的民营企业,其国有资本参股的数字化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该结论为明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共同推动数字化发展的联动机理、依托“反向混改”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参股 民营企业 数字化转型 资源效应 治理效应
下载PDF
社交商务平台的同质性、茧房效应及破解策略研究
7
作者 王宗水 熊佳佳 赵红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6期157-165,共9页
社交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也面临着平台发展模式同质化等问题,导致形成固化用户的自我认识和网络信息行为的信息茧房。由于社交媒体的多样性、群体关系复杂性,茧房效应与社交商务结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 社交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也面临着平台发展模式同质化等问题,导致形成固化用户的自我认识和网络信息行为的信息茧房。由于社交媒体的多样性、群体关系复杂性,茧房效应与社交商务结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通过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截至2023年3月31日,检索并筛选获取606篇相关文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其中300篇中文文献重点探讨个性化推荐算法对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306篇英文文献更多关注信息茧房与平台和用户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信息茧房相关概念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和特征,根据平台、算法和用户3个维度的作用机制分析构建信息同质化视角下信息茧房形成机制框架,即社交平台内外部信息趋同导致了用户选择同质化、平台内容同质化以及用户群体同质化问题,并以正反馈的形式不断加强,最终形成信息茧房。由此,基于同质化视角,分别从政府、平台和用户3个主体层面提出社交商务平台应对信息茧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商务平台 同质性 信息茧房 平台用户 茧房效应 平台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中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思考:国内外经验总结与启示
8
作者 李伟铭 张鹏宇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4期79-88,共10页
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中国欠发达地区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推动其构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经济转型与跨越式发展,以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对象,对该区域内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中国欠发达地区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推动其构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经济转型与跨越式发展,以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对象,对该区域内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探讨中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界定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为欠发达地区,基于对泛珠江三角洲各省份有关科技创新指标的调研与统计,并结合对国内外欠发达地区相关经验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中国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泛珠江三角洲欠发达地区面临要素投入规模无法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不均衡、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够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欠佳等四大困境;借鉴国内如宁夏的区域协同创新、云南玉溪的政府服务型科技创新,以及国外如马来西亚的包容型科技创新、智利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南非的集权化科技创新等创新范式,针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提出聚焦离岸创新、深度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强化创新主体梯队建设等综合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创新路径
下载PDF
组织绩效管理系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综述——基于技术创新类型的视角
9
作者 易中懿 焦凌佳 +1 位作者 徐梦洁 聂亚锋 《中国科技人才》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技术创新对于组织的生存、实现竞争优势以及取得卓越的绩效都非常重要。在现实中,组织中的绩效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管理实践中,然而其实际应用效果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学术文献中有关绩效管理系统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尚... 技术创新对于组织的生存、实现竞争优势以及取得卓越的绩效都非常重要。在现实中,组织中的绩效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管理实践中,然而其实际应用效果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学术文献中有关绩效管理系统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根据权变的观点,从技术创新的不同类型,以及技术创新类型与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相匹配的角度,系统回顾和分析有关管理控制系统和技术创新的文献研究,对过往研究矛盾的结果从新的角度给予解释,在此基础上揭示此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并从匹配恰当性的角度为组织创新管理的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系统 技术创新类型 促进 抑制 匹配恰当性
下载PDF
智慧能源系统与建筑业协同交易的实现机制研究
10
作者 龙勇 郑茹月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4期52-58,共7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利用,智慧能源系统与建筑业协同交易将在建筑业碳减排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进而成为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双碳”目标视角,提出智慧能源系统与建筑业协同交易的具体模式...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利用,智慧能源系统与建筑业协同交易将在建筑业碳减排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进而成为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双碳”目标视角,提出智慧能源系统与建筑业协同交易的具体模式及其低碳贡献,并解析出对这一协同交易的影响因素。依据SCP理论系统构建外部环境、投资决策、价格因素、智慧能源系统特性、建筑业主差异化生产能力、建筑业主的竞争行为与智慧能源与建筑业协同交易的理论模型,建立智慧能源与建筑业协同交易的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双碳”目标 智慧能源 协同交易 交易模式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11
作者 温凤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02—2021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探究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两组数据之间的联系,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探究二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及当... 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02—2021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探究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两组数据之间的联系,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探究二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及当存在外部冲击时模型中变量对其反应速度。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驱动作用,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向量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驱动辽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路径
12
作者 金福 殷跃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数字经济对于驱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经济价值创造机理,结合辽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锚定“数字辽宁”的战略目标,以辽宁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度进行模型建构与实证评价,并以此为基础阐释辽宁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对于驱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经济价值创造机理,结合辽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锚定“数字辽宁”的战略目标,以辽宁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度进行模型建构与实证评价,并以此为基础阐释辽宁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区域发展差异、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化规模等系列战略举措和具体实施路径,对于助推辽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辽宁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对策研究
13
作者 汪炜 付明萱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数据是一种新兴的生产要素和重要的创新资产,我国为激发其创新活力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企业合法拥有并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或存证平台获得证书的数据作为质押物,对于释放数据... 数据是一种新兴的生产要素和重要的创新资产,我国为激发其创新活力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企业合法拥有并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或存证平台获得证书的数据作为质押物,对于释放数据要素的内在价值具有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陆续颁布知识产权融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鼓励民事主体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动,掀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热潮,丰富的实践样态为研究该制度提供了实证基础。通过梳理现有法律制度并结合实践样态,旨在厘清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产权质押 融资担保 产权融资 民法典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背景下城商行管理绩效研究
14
作者 乔钰 《国际商务财会》 2024年第6期28-32,43,共6页
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方兴未艾,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是实务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使用2013—2021年城商行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城商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城商行所在地区数字金融越发达,其经... 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方兴未艾,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是实务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使用2013—2021年城商行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城商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城商行所在地区数字金融越发达,其经营收益越高、经营风险越低。数字金融对城商行管理绩效有明显的提升作用。(2)从不同维度看,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对城商行管理绩效的正向作用更明显,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其影响不明显。(3)从不同地区看,城商行所在地区经济水平越发达,数字金融对其管理绩效的影响越显著。因此,城商行应当从战略管理、产品服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数字金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城商行 管理绩效
下载PDF
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陈静 徐鑫杰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研究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及其动态演变。研究结果显示,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效率总体不高,且存在省... 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研究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及其动态演变。研究结果显示,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效率总体不高,且存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异质性。河南、上海、天津等技术效率较高;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效率较高,西部地区在逐渐缩小差距;2011年以来,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促进效率以1.06%在逐年降低,主要受制于技术进步;三大经济区域规模效率增速较好,但技术进步不足。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要加快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产业互利发展的经济和制度环境,促进产业在空间上的协同集聚;注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跨区域关联效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服务业 制造业转型升级 数据包络法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基于“专利泡沫化”问题的视角
16
作者 李政 赵洪亮 孙圣涛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4,共12页
不同于以往研究着重讨论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技术创新数量的作用效果,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专利泡沫化”视角,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以及对于破解专利“数量激增、质量不足”这一创新困境的适用性。研... 不同于以往研究着重讨论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技术创新数量的作用效果,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专利泡沫化”视角,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以及对于破解专利“数量激增、质量不足”这一创新困境的适用性。研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且能够有效缓解“专利泡沫化”问题。通过采用Tobit模型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可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质量。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具备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更大程度地促进国有制造业企业、政府补助较多的制造业企业以及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所属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可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加以政府资金补助支持企业高水平研发活动,还要从加强创新监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及时采取措施抑制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企业技术创新质量 专利泡沫化 制度性交易成本 融资约束
下载PDF
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逻辑解构与政策启示
17
作者 张明喜 苏牧 +1 位作者 张俊芳 周代数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7,共11页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梳理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理论源流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基于创新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在理论逻辑层面,研究科技...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梳理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理论源流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基于创新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在理论逻辑层面,研究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基本范畴和核心要义。在历史逻辑层面,从国际实践中提炼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价值匹配与互动规律,总结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关系的新变化。在现实逻辑层面,挖掘制约我国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主要堵点与原因。基于此,面向建设金融强国,从深化改革、制度设计、资源支持、平台建设、创新服务、全球生态等方面提出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金融 逻辑解构 创新经济学 经济循环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线上自学机制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工业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
18
作者 刘巍巍 郭浩月 +1 位作者 李含 王迎春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将数字化技术赋能线上自学环节,旨在有效解决线上教学面临的教、学、评等问题。通过改进工业工程学科ECRS过程优化理论,提出ECRSF线上自学新机制,分别对应评估(Estimate)、引导(Conduct)、甄别(Recognize)、自测(Self-rated)、反馈(Feed... 将数字化技术赋能线上自学环节,旨在有效解决线上教学面临的教、学、评等问题。通过改进工业工程学科ECRS过程优化理论,提出ECRSF线上自学新机制,分别对应评估(Estimate)、引导(Conduct)、甄别(Recognize)、自测(Self-rated)、反馈(Feedback)五个步骤。利用该机制对沈阳工业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进行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制使学生的自学效果显著提升,有效实现了差异化教学、科学化学习、持续化评估的线上教学目标,为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SF线上自学机制 混合式教学 信息素养 教育数字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高技术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路径研究
19
作者 杨学成 郭景 杨东晓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3,共14页
从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视角,探究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多因素组态效应对高技术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路径及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以201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集为样本进行了fsQCA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高技术制... 从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视角,探究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多因素组态效应对高技术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路径及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以201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集为样本进行了fsQCA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高技术制造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前置因素存在组态效应,且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投入、工业机器人投入、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智能化水平、适龄劳动力占比、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均非单独的必要条件;(2)存在4条驱动高技术制造业劳动力占比增加的路径,包含产业转型-人才素质型、产业智能-人口红利型、机器替代-人才稀缺型、机器智能-人口红利型;(3)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以及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劳动力占比增加的两类核心条件组合。为推动偏向型技术进步从单一视角向多维视角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也为地区管理部门投入人工智能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人工智能 就业结构 组态效应 高技术制造业
下载PDF
技术邻近与中国城市间知识溢出的U型特征
20
作者 戴玮 郑江淮 卞元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28,共8页
基于知识溢出成本与收益的视角,探究了城市间技术邻近度变化影响知识溢出的U型特征,并利用2007―2018年城市间专利引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间的技术邻近度与知识溢出水平呈现出U型特征,即城市间较高和较低的技术邻近度均有... 基于知识溢出成本与收益的视角,探究了城市间技术邻近度变化影响知识溢出的U型特征,并利用2007―2018年城市间专利引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间的技术邻近度与知识溢出水平呈现出U型特征,即城市间较高和较低的技术邻近度均有助于促进知识溢出,而中等技术邻近度城市间较少形成知识溢出,产生中等技术邻近陷阱。较高技术邻近度城市间的专业化技术合作能够产生规模经济,彼此之间的知识学习更加容易,知识溢出的收益高、成本低;较低技术邻近度城市间的差异化技术合作能够产生范围经济,信息筛选成本较少,知识溢出的高收益和低成本激励了知识溢出;但是,中等技术邻近度城市间的知识溢出收益较低且成本较高,知识溢出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邻近 知识溢出 中等技术邻近陷阱 U型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