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否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 被引量:2
1
作者 于良春 姜娜娜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6,共13页
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缓解收入不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缩... 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缓解收入不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其对高管平均薪酬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普通员工平均薪酬的影响不显著;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高管持股比例较高企业和产业政策扶持行业的企业更明显;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通过促进市场竞争、规范政府补贴和规范税收优惠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是通过缩小超额薪酬差距实现的。本文丰富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也为进一步探索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治理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企业内部薪酬差距 市场竞争 政府补贴 税收优惠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小碧 伍佳慧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9-66,共18页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强于上游、中游地区;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其占比为34.77%,这充分说明促进产业升级是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下游地区最强,上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产业升级中介效应不明显。门槛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存在双门槛效应,当跨越门槛值后影响效应呈递增趋势,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呈现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 长江经济带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数字中国建设、市场化程度与企业数字化创新
3
作者 陈静 张鸿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政府部门如何运用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服务微观经济主体的数字化创新活动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企业转型发展需求,以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政策措施为出发点,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政府部门如何运用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服务微观经济主体的数字化创新活动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企业转型发展需求,以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政策措施为出发点,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对于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这种驱动力尤为突出。机制识别检验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宏观-微观”层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化改善效果,在宏观上能够提升地区风险投资活跃度并优化产业结构;在微观上能够提升企业处理信息能力并降低创新活动风险,这些增益改善都有助于企业数字化创新项目的开展。市场化程度是发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重要外部条件,“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的双重拟合能够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展现出更大的促进“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 数字化创新 市场化程度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4
作者 韩璐 丛林 赵君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3,共4页
本文基于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产业数字化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 本文基于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产业数字化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且这一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产业数字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加大产业数字化发展支撑,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5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障碍度模型分...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耦合协调进程中的障碍因子,并实证分析了两者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强的耦合互动关系,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局部不均衡;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参与程度、城镇化发展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绿色发展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对外开放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市场分割的视角
6
作者 孙国锋 邹溪洋 王洪亮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成为我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分析对外开放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理论机制基础上,选取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对外开放对我国市场分割产生的空间溢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成为我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分析对外开放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理论机制基础上,选取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对外开放对我国市场分割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对外开放能显著降低本地区的市场分割程度,具有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理论机制检验进一步发现,对外开放通过国企股份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三条路径打破市场分割局面,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产生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场分割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廖杉杉 鲁钊阳 李瑞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一维度、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子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和采取替代变量的实证结果均支持这一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消费升级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下载PDF
“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功能作用与实现路径
8
作者 霍春辉 何地 庞铭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产业链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链主”企业是引领产业链发展的“牛鼻子”,对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独特价值。为此,研究基于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分析我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一步提出... 产业链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链主”企业是引领产业链发展的“牛鼻子”,对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独特价值。为此,研究基于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分析我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一步提出履行国家使命是驱动“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的源动力,并基于“架构者”角色理论,深入阐述了“链主”企业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从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厚植企业发展沃土、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等方面入手,探讨“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主”企业 产业链现代化 使命驱动 “架构者”角色
原文传递
流通业集聚对农业韧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弘 李宽 史磊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4,共12页
提升农业韧性是加快推进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面对资源环境约束、人口红利衰减等诸多问题,深入分析流通业集聚对农业韧性的影响,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效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以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 提升农业韧性是加快推进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面对资源环境约束、人口红利衰减等诸多问题,深入分析流通业集聚对农业韧性的影响,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效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以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熵值法和区位熵测算农业韧性和流通业集聚程度,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与农业韧性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且具有空间集聚特征。流通业集聚对农业韧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溢出效应下,流通业集聚不仅对本地区农业韧性存在促进作用,对周边地区也存在积极影响。受到流通业集聚程度影响,流通业集聚对农业韧性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比较明显,中部地区次之,在西部地区不明显。流通业集聚对农业韧性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流通业集聚程度低于门槛值0.803时,存在促进作用;当越过门槛值0.803时,促进作用显著提升。基于此,要进一步发挥流通业集聚效应,加快建设高效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同时要促进地区间合作交流,加强农产品流通枢纽建设,继续为农业发展蓄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集聚 农业韧性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杨恺钧 曹安琪 方慈慧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35-49,共15页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面板数据,综合利用超效率SBM和区位熵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个区域已形成“带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集聚平均水平随年份波动上升,上中下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递增格局,水平差异较大且有逐渐增加趋势;2)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通过整合内部网络资源和提升外部整体能力,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产业集聚的发展通过竞争效应和合作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而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动力和效率,因而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上中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区域异质性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湖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11
作者 陈国生 杨仕鹏 +1 位作者 黄华东 陈政 《荆楚学刊》 2024年第1期81-89,共9页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湖南省数字经济乘势而上,前景广阔。但在推动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境,具体包括:政策与新基建存在短板、数字经济规模整体偏弱、数字经济区域发展失衡、企业数字化转型...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湖南省数字经济乘势而上,前景广阔。但在推动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境,具体包括:政策与新基建存在短板、数字经济规模整体偏弱、数字经济区域发展失衡、企业数字化转型较缓慢、产业生态系统亟待优化以及基础支撑保障能力较低。为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整体规划,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引导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高端创新人才引育,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补足数字经济发展资金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现实困境 推进路径 湖南省
下载PDF
共享平台的生存空间和社会价值
12
作者 陈宏民 杨云鹏 王春英 《管理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迅猛发展,满足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了共享经济的业态、发展阶段以及共享经济的优势和劣势.然后从平台的视角,以“相对综合优势”指标为出发点定义了“市场份额增量指标”,研究共享平台与专... 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迅猛发展,满足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了共享经济的业态、发展阶段以及共享经济的优势和劣势.然后从平台的视角,以“相对综合优势”指标为出发点定义了“市场份额增量指标”,研究共享平台与专业平台同时进入市场竞争和平台分别作为领导者与追随者等不同情形下的竞争情况与均衡状态.最后考察共享平台在市场上的生存空间和社会价值.研究发现:1)若共享平台和专业平台同时进入市场竞争,只有当专业平台相对综合优势足够显著时,共享平台将可能退出市场;否则即使面对专业平台的相对综合优势,共享平台仍然能够生存,出现两类平台相互竞争的局面;而且闲置资源的低回报要求,使得共享平台将专业平台挤出市场变得可能.2)相比同时进入市场竞争,共享平台作为追随者参与竞争的优势更明显,平台具有后发优势.3)从共享平台的社会价值来看,共享平台进入市场不一定增加社会福利,只有当共享平台从社会福利角度出发,达到最优的产出水平时,其进入市场能够补偿专业平台的多样化损失,实现最优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平台 共享经济 专业平台 相对综合优势 社会福利
下载PDF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启示——以南京交院为例
13
作者 姜军 马耀文 《商展经济》 2024年第4期168-171,共4页
现代物流管理业务活动在国内外生产及流通活动中的作用和业务范围越来越大,物流活动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不同物流企业对生产流通过程的个性化需求和标准化管理要求逐渐提高,以上均对物流行业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本... 现代物流管理业务活动在国内外生产及流通活动中的作用和业务范围越来越大,物流活动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不同物流企业对生产流通过程的个性化需求和标准化管理要求逐渐提高,以上均对物流行业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本文结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联合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的实施情况,探讨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分别从需求定位、企业选聘、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施及评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供行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物流管理 高等职业院校 产业创新
下载PDF
数字经济、绿色创新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14
作者 龚新蜀 杜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章从绿色创新视角切入,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对国... 文章从绿色创新视角切入,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对国有性质和中小城市的重污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数字经济驱动重污染企业绿色生产的重要传导机制,但仅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有中介效应,增加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不是数字经济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绿色创新的门槛约束,随着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别表现出效应增强和效应减弱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明专利 绿色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重污染企业
下载PDF
现代产业链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
15
作者 谢家智 何雯妤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8,共14页
国际变局加剧产业链发展风险,产业链韧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升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基础。理解产业链韧性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是建立产业链韧性理论分析的基础,构建包括产业链基础能力、产业链抵御能力、产业链链条控制力和产业链创新能... 国际变局加剧产业链发展风险,产业链韧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升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基础。理解产业链韧性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是建立产业链韧性理论分析的基础,构建包括产业链基础能力、产业链抵御能力、产业链链条控制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在内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对产业链韧性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并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支撑中国产业链韧性的主要因素是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在内的产业链基础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链抵御能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对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贡献相对较低;近年来中国产业链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增速放缓。因此,应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治理能力,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中国产业链韧性的主要政策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韧性 产业链安全 熵值法 测度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空差异与协调评价
16
作者 王丙参 魏艳华 朱琳 《统计与管理》 2024年第1期95-108,共14页
理论贡献:针对传统耦合度具有虚高现象,给出3个新的耦合测度方法,增加区分度;仿照“木桶原理”给出系统不协调系列指标,适用范围是实数或实数向量,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研究过程:利用保序主成分评价法从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三个... 理论贡献:针对传统耦合度具有虚高现象,给出3个新的耦合测度方法,增加区分度;仿照“木桶原理”给出系统不协调系列指标,适用范围是实数或实数向量,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研究过程:利用保序主成分评价法从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三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ISOU)水平,探讨ISOU水平的时空差异与耦合协调度。研究结论:我国ISOU发展较稳定,省份间ISOU水平与排名的相对变化较小。对于ISOU水平,北京、上海依次稳居前2,天津、广东排名第3~4,江苏、浙江排名第5~6,山西、内蒙古、西北四省(即甘肃、青海、新疆、宁夏)排名低且稳定;三大地区的ISOU水平基本逐年提高(2020年除外),从东向西递减,南方ISOU水平高于北方,逐年递增;ISOU水平耦合度与环比增速协调度因表达含义不同而差异较大,通常,系统水平越高,耦合度也越高;整体而言,GDP大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的ISOU耦合度排名略低,四个直辖市ISOU水平的耦合度较高且协调发展水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保序主成分评价法 GINI系数 耦合度 协调程度
下载PDF
创造与创新的融合:新基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涌现作用
17
作者 王冲 易魁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9,共10页
新基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扎实的物质平台,而文化创意产业同样以其新颖的思维创新反哺前者成长。然而,除却浮于表面的直接干预,隐匿于新基建和文化创意产业系统内部的作用规律才是促进其二者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基于此,本... 新基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扎实的物质平台,而文化创意产业同样以其新颖的思维创新反哺前者成长。然而,除却浮于表面的直接干预,隐匿于新基建和文化创意产业系统内部的作用规律才是促进其二者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基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动力学技术为依托,以理清创造与创新辩证逻辑关系为引领,通过数值仿真模拟论证了新基建对文化创意产业之显著涌现作用的存在。在理论启示层面,提出了存在于新基建与文化创意产业间以涌现作用与闭环反馈为基础的增效发展规律。在实践启示层面,研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须稳抓新基建平台跳板,发挥涌现作用的促动价值,充分释放全要素生产率,以系统观念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与创新 新基建 文化创意产业 系统动力学 涌现作用
下载PDF
辽宁省农村三产融合综合评价研究
18
作者 王国力 聂新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辽宁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运用熵权法和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研究农村三产融合综合水平,对于辽宁省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与...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辽宁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运用熵权法和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研究农村三产融合综合水平,对于辽宁省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辽宁省2012—2021年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的时序变化,然后以2021年为例对辽宁省14地市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特征来看,辽宁省2012—2021年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综合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受2016年中国经济呈现的放缓态势的影响,2016年融合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从空间特征来看,2021年辽宁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综合水平各地存在空间差异,其中大连排名第一,沈阳次之,抚顺、营口、辽阳排名靠后,前后存在较大差距.采用障碍度模型计算障碍因子,各地应立足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关注生产效率和产业链延伸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辽宁农村三产业融合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 熵权法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 障碍度模型 辽宁省
下载PDF
人才支撑产业与创新融合发展——文献综述、研究框架及展望
19
作者 赵晨 林晨 李沐阳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0,共15页
人才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挑战,但人才支撑产业与创新的融合研究进展缓慢,后续发展方向亟待明确。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对CSSCI和WOS核心数据库中304篇国内文献和233篇国际文献进行特征分析、关键词... 人才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挑战,但人才支撑产业与创新的融合研究进展缓慢,后续发展方向亟待明确。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对CSSCI和WOS核心数据库中304篇国内文献和233篇国际文献进行特征分析、关键词分析及内容分析,构建人才支撑产业与创新融合发展的研究框架。结果表明,该领域国内国际文献数量均呈增长态势,但有四层面问题:①对话层面缺少成熟的学术共同体;②理论层面存在理论体系未成型、研究议题零散化、研究对话不完善等问题;③方法层面缺乏固定的方法体系;④机制层面情境导向和实践导向不足,核心研究有待丰富。据此,从上述四方面反思该领域的问题现状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管理 融合发展 文献计量 内容分析
下载PDF
特色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扩容——来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证据
20
作者 李利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消费扩容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7-2021年全国县域面板数据,探讨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下,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扩容的影... 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消费扩容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7-2021年全国县域面板数据,探讨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下,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扩容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一村一品” 农村居民消费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