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与中国家庭经济活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平 杜昕倩 田璞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共14页
当今世界,国外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将对中国家庭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在测算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家庭收入、消费... 当今世界,国外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将对中国家庭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在测算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家庭收入、消费和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家庭总收入和家庭总消费均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且这种负向作用随着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不同消费水平群体的家庭耐用品消费均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对中等消费水平群体的负面影响最大。此外,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影响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和城乡差异性,在外向型产业占比更大的东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家庭收入和消费受到外部经济不确定性的冲击更大。而拥有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是缓解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家庭经济活动负面影响的重要调节方式。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家庭面临更大的外部经济不确定性时,会减少对风险资产的持有,增加持有无风险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经济不确定性 家庭总收入 家庭总消费 耐用品消费 风险资产配置
下载PDF
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萍 刘怡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维护消费市场稳定,增强消费市场应对外界冲击的能力对于一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支付数字化转型背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影响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 维护消费市场稳定,增强消费市场应对外界冲击的能力对于一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支付数字化转型背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影响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会产生直接的正向赋能作用,相比较而言,支付数字化对维护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稳定的作用更强。同时,支付数字化也会通过电子商务发展渠道间接影响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表明电子商务发展的中介效应存在,具有进一步增强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正向赋能作用,且这种赋能效应在农村消费市场韧性中表现的更强。最后,本文从加快支付数字化转型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视角,提出了维护我国城乡消费市场稳定,增强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数字化 消费市场 电子商务 市场韧性
下载PDF
荆州市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如 周添 陈格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农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市农村消费潜力巨大,调查发现,荆州市农村居民有强烈地创新创业意愿,农村消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提振了消费信心。但在挖掘荆州市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过程中,也存在收入增长放缓、消费热点不多、... 农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市农村消费潜力巨大,调查发现,荆州市农村居民有强烈地创新创业意愿,农村消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提振了消费信心。但在挖掘荆州市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过程中,也存在收入增长放缓、消费热点不多、消费场景不够完善、消费环境存在改进空间等问题。因此本文建议,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深挖农旅融合潜力,加快农村市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农村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潜力 农村电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长期照护保险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朱健 李伟 李子芳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1,共8页
基于预防性储蓄等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法,依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面板数据,考量长期照护保险政策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长期照护保险使得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总体提高了5.2%,这种消费促进效... 基于预防性储蓄等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法,依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面板数据,考量长期照护保险政策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长期照护保险使得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总体提高了5.2%,这种消费促进效应突出地体现在食品消费、日用品消费、通信消费中,对文化娱乐消费和衣着消费影响不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收入高以及过去一年内有住院经历的农村家庭受长期照护保险政策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分析表明,预防性储蓄、居民健康和代际经济支持是长期照护保险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应通过扩大城乡试点范围、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构建服务供给体系等方式,推动长期照护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照护保险 农村家庭 家庭消费
下载PDF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机制
5
作者 马莉 唐蜜 徐礼志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基于2010—2020年西部地区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聚对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均有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方面,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 基于2010—2020年西部地区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聚对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均有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方面,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聚对西南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促进效用均高于西北地区,且对文化服务业的消费市场影响最显著。为了优化西部文化消费结构,应探索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型发展路径,提升文化消费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固定效应面板模型 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集聚
下载PDF
居民低碳消费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汪卫芳 姚星垣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低碳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基于问卷调查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消费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与低碳消费的深度、广度和密度显著相关,环保信念、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等内部因素影响较大;低碳消费深... 低碳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基于问卷调查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消费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与低碳消费的深度、广度和密度显著相关,环保信念、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等内部因素影响较大;低碳消费深度受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而低碳消费广度和密度主要受内部因素影响;女性消费者和年龄较长者在低碳消费深度和广度方面大于男性和年龄较小者。因此,在系统化推进低碳消费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更加注重消费者内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应通过科技和金融创新提升低碳消费的体验,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消费 数字绿色普惠金融 金融创新 “双碳”目标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居民消费行为重塑
7
作者 乔榛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须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点上,尤其是扩大消费。如何扩大消费?这不仅是一个现实挑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分配是消费的前提,从生产和分配的角度去扩大消费是一个基本思路,但是,当出现生... 构建新发展格局须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点上,尤其是扩大消费。如何扩大消费?这不仅是一个现实挑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分配是消费的前提,从生产和分配的角度去扩大消费是一个基本思路,但是,当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和人们储蓄快速攀升的情况时,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消费行为。人们在取得一定收入的情况下消费多少和消费什么,与消费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消费行为是人们行为中一个基本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规律性演进,体现为消费的个体生存和群体延续的统一、到消费的个体性凸显和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再到消费理性化倾向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需求随之也发生变化,形成消费行为影响消费需求的特殊机制。要充分理解这一机制,找到扩大消费的新路径和有效配套的消费政策,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消费潜力,拓展消费空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消费行为 重塑 消费需求 消费政策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增长困境与对策
8
作者 史春林 韩宁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通过制度环境重塑机制、供需对接便利机制和供给质量提升机制对居民消费产生积极影响。在实践中,数字经济助力提升居民消费也存在数字鸿沟导致的消费排斥困境、数字技术导致的消费选择困境和数字营销导致的...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通过制度环境重塑机制、供需对接便利机制和供给质量提升机制对居民消费产生积极影响。在实践中,数字经济助力提升居民消费也存在数字鸿沟导致的消费排斥困境、数字技术导致的消费选择困境和数字营销导致的消费安全困境,需要从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持续培育消费信任和全面提升消费安全保障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消费增长 新型消费 消费潜力
下载PDF
现象级消费研究:内涵、实践经验及对策建议
9
作者 李慧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7,共10页
当前消费信心不足,亟待打造消费新生长点促进消费增长。现象级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活力、带动消费链和产业链的发展、助力新品牌崛起、提升城市形象。当前,一些地区在推动现象级消费方面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同时在发展现象级消... 当前消费信心不足,亟待打造消费新生长点促进消费增长。现象级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活力、带动消费链和产业链的发展、助力新品牌崛起、提升城市形象。当前,一些地区在推动现象级消费方面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同时在发展现象级消费方面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需求端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能力减弱,供给端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政策端政策支持和营销推广还需加力。因此,提出发展现象级消费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消费IP;做好政策支持,提升营商环境;加强营销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增加居民收入消费能力;稳定发展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级 消费 趋势 经验借鉴
下载PDF
家庭资产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基于社会保障的调节效应
10
作者 陈金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家庭资产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过高将显著抑制居民消费。此外,社会保障对家庭资产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是显著的,家庭户主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后,其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上升对... 本文通过分析家庭资产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过高将显著抑制居民消费。此外,社会保障对家庭资产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是显著的,家庭户主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后,其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上升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未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家庭。为此,提出我国需要逐步完善住房制度改革,并推动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丰富消费类金融产品;同时,逐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医疗保险补贴力度,进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产结构 居民消费 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机理、挑战及路径
11
作者 刘鹏飞 王之禹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7,共12页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结构升级与创新转型日益成为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扩大内需的重心逐步由投资需求转向...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结构升级与创新转型日益成为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扩大内需的重心逐步由投资需求转向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升级与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紧密融合,使我国经济发展蕴含较大增长空间。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够由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挖掘潜在需求、适应新型消费,以新需求引导新生产。其核心在于优化商业模式,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精准的方式促进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机理主要体现为:在生产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效率并降低成本;在消费端,数字化转型催生新的消费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在配置端,数字化转型实现供给与需求精确配置,改善消费体验,助力建设高质量消费市场。然而,数字化转型在促进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瓶颈与高成本、数字鸿沟、数据隐私与安全、技术兼容性及创新型人才不足等多重问题。为此,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战略规划;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数字鸿沟和场景制约;打造健康、安全的数字化环境,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推动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完善技术兼容性;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消费升级 消费市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教育是如何释放家庭消费潜力的?——来自CHFS的经验证据
12
作者 龙莹 叶爽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8-108,共11页
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消费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期的数据,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探讨了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提高家庭消费积极性的有效影响,并从收入效应、非收入效应两个方面解释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消费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期的数据,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探讨了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提高家庭消费积极性的有效影响,并从收入效应、非收入效应两个方面解释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消费收入弹性,提升边际消费倾向。②其中收入效应是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消费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的关键。③相比于女性,男性受教育程度提高更能激发家庭消费的积极性;东中部地区教育对释放家庭潜力的影响程度相当且高于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会相对抑制受教育程度对居民购买力的发挥,导致其影响程度不如城镇地区高;教育水平对高、中、低收入家庭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最终从教育的不同角度为如何释放消费潜力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水平 消费收入弹性 消费潜力
下载PDF
服务质量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13
作者 胡洋 《全国流通经济》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构建了服务质量对消费者幸福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物流服务消费者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质量对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认同具有正向影响;消费者满意在服务质量和消费者幸福感之...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构建了服务质量对消费者幸福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物流服务消费者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质量对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认同具有正向影响;消费者满意在服务质量和消费者幸福感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消费者认同在服务质量和消费者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服务导向在消费者认同对消费者幸福感,以及消费者满意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消费者认同 消费者满意 消费者幸福感 服务导向
下载PDF
空气质量改善能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吗?——兼论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14
作者 张斌 王琦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0,共13页
厘清空气质量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作用,有助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协同推进。从医疗和防御性支出、规避行为以及劳动生产率等视角阐释了空气质量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理论机制,并使用2005—2020年中... 厘清空气质量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作用,有助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协同推进。从医疗和防御性支出、规避行为以及劳动生产率等视角阐释了空气质量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理论机制,并使用2005—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其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空气质量改善会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这一结论在使用逆温天数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以及更换空气污染物指标、考虑空间自相关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该作用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两条渠道产生;此外,空气质量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作用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空气质量,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而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空气质量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共同富裕 规避行为
下载PDF
创建文明城市对地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
15
作者 袁旭宏 刘思 +1 位作者 马超群 陈为民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准自然实验,依据2003—2021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PSM-DID、安慰剂检验、反事实分析等方法,检验创建文明城市对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创建文明城市扩大了地区常住... 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准自然实验,依据2003—2021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PSM-DID、安慰剂检验、反事实分析等方法,检验创建文明城市对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创建文明城市扩大了地区常住人口规模、增大了人口密度、提升了地区消费总量、降低了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且在城市商业发展水平、区位特征、常住人口规模方面具有异质性。鉴于此,应多措并举,因城施策,优化评选体系与复查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流动人口定居意愿,促进创建文明城市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 双重差分法 地区居民消费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
16
作者 王芳 王景东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1,共9页
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消费供给。本文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城乡收入差距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期间,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消费供给。本文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城乡收入差距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期间,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城乡收入差距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产业转型升级会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间接促进居民消费;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均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直接影响和中介影响均强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因此,应该通过供给侧为居民提供丰富、高质量的商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就业,提高劳动力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积极防范部分地区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时出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中介效应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就业质量促进家庭消费升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17
作者 包文 赵春明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依据2010—2020年共6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层面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考量就业质量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质量显著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就业质量提升对城镇和东部家庭消费升级的促... 依据2010—2020年共6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层面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考量就业质量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质量显著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就业质量提升对城镇和东部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年龄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质量 消费升级 流动性约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金融素养
下载PDF
数字贸易对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张雅俊 张颖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80,共15页
数字贸易是驱动消费规模增长和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选取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贸易对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上,数字贸易能够驱动居民消费提质升级,具体表现为品质消费规模扩大、消费质量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2)... 数字贸易是驱动消费规模增长和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选取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贸易对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上,数字贸易能够驱动居民消费提质升级,具体表现为品质消费规模扩大、消费质量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2)数字贸易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存在非线性影响,随着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贸易驱动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强度会经历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变化趋势;(3)数字贸易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增长驱动消费质量提升;(4)不同收入水平下数字贸易驱动消费结构升级存在门槛效应,数字贸易对低收入水平居民的驱动作用更强;(5)数字贸易对不同地区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影响方式与程度不一致,呈现出地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消费规模 消费质量 消费结构 数字经济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崔琳昊 冯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7,共12页
利用2007—2019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和居民消费潜力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作用。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在供给侧实现消费市场的扩容升级,在需求侧促进居民收入提升... 利用2007—2019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和居民消费潜力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作用。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在供给侧实现消费市场的扩容升级,在需求侧促进居民收入提升和消费保障增加,从而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作用在东部和东北地区更强,同时,产业集聚程度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对城市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应加强多样化消费场景的创造,支持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同步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居民消费潜力 产业集聚 数字经济 供需分析
下载PDF
高端消费回流:扩内需促升级的重要举措
20
作者 王曰影 张颖熙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7,共13页
扩内需促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内需是国民经济总需求的主体,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必须把扩大内需摆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消费在扩内需促升级中发挥着日... 扩内需促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内需是国民经济总需求的主体,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必须把扩大内需摆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消费在扩内需促升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端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强,高端消费成为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维度。疫情暴发后,中国居民境外购物活动大幅减少,使得更多的高端消费流向境内市场。但自2023年以来,出境旅游和海外代购等形式的消费活动逐渐复苏,中国高端消费外流问题再次引起学术界和业界关注。高端消费回流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当前,高端消费回流面临品牌影响力不足、价格竞争力缺失、服务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等多重挑战,应从提高境内市场供给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发展免税经济降低价格成本和税收负担、提升市场服务水平和体验感、积极应对全球供应链问题和风险等方面发力,主动引导高端消费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消费外流 高端消费回流 消费升级 扩大内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