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龄收入、子女人力资本与代际经济支持——基于子女“数量—质量替代”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聪 毕皓林 +1 位作者 刘李华 王岚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4,共15页
中国家庭中子女数量下降伴随着子女人力资本提升,即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效应,为改善家庭养老经济支持提供了新契机。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以子女“数量—质量替代”为机制,老年父母的... 中国家庭中子女数量下降伴随着子女人力资本提升,即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效应,为改善家庭养老经济支持提供了新契机。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以子女“数量—质量替代”为机制,老年父母的育龄收入对子女经济支持数额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中子女数量向质量的转换有利于子女经济支持数额的提高;(2)增加父母育龄收入有利于促进子女数量向质量转换,从而提高子女经济支持数额;(3)对于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子女数量较少和来自城市的家庭,在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机制的作用下,育龄收入的增加提高子女经济支持数额的效应更强。因此,畅通并促进子女数量向质量的转换机制是改善家庭养老经济支持水平、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有效途径;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完善家庭养老功能、促进中国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老年人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转型 育龄收入 家庭养老 子女人力资本 子女“数量—质量替代” 代际经济支持
下载PDF
地方品质、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婷 陈健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共18页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使用系统GMM和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品质能够吸引劳动力流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提高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水平,促进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空间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本文从地方品质的视角切入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为探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质 人力资本积累 城市经济增长 新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廖红伟 王馨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9,共14页
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其是否能够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优化内部收入分配格局仍存在争议。为厘清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需要在从理论上廓清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的基础上,利用2012—2020年中国沪深A... 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其是否能够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优化内部收入分配格局仍存在争议。为厘清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需要在从理论上廓清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的基础上,利用2012—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从整体上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实现了“分好蛋糕”的目标;数字化转型通过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且对工资率的影响大于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而产生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净效应;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增加值,实现“做大蛋糕”的目标;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大;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特殊承担。通过揭示数字化转型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内在机理,可以为二者之间作用关系的争议提供微观层面的实证依据,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劳动收入份额 劳动生产率 工资率
下载PDF
新兴青年群体的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秦广强 林芸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灵活就业和新兴行业领域已成为新时期吸纳青年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就业形式、就业质量也面临一些挑战,对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一项面向北京市新兴青年群体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 灵活就业和新兴行业领域已成为新时期吸纳青年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就业形式、就业质量也面临一些挑战,对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一项面向北京市新兴青年群体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双重维度出发,构建新兴青年就业质量测算评价指标体系,并就该群体就业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兴青年的整体就业质量状况一般且内部呈现明显分化,独立文艺青年、网络文化青年状况更优,而网约车司机、配送员等平台经济青年状况明显较差。以教育、工作经验(年龄)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对新兴青年就业质量的客观维度(尤其是收入)有正向影响,但对于主观维度则无显著影响或具有负向影响。今后应采取更加精准的措施推动新兴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有效回应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与发展权益,不断提升他们的就业获得感和受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青年 就业质量 双重维度 内部分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民工就业质量:契机与困境——基于CFPS 2018数据的多层模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清清 王丽云 江霞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47-61,共15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注入了新动能,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新困境。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HLM模型从多层视角剖析了数字经济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揭示了农民工就业...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注入了新动能,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新困境。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HLM模型从多层视角剖析了数字经济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揭示了农民工就业质量各个维度的实际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在宏观层面优化了就业结构,在微观层面促进了弱关系社会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显著改善了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尤其是在收入水平提升和劳动合同签订率方面;但也存在部分低收入农民工无法享受“数字收入红利”以及“灵活化”劳动合同的问题。数字经济对工作时间的影响表现出双向效应,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催生的新型职业岗位和劳动关系模式,也暴露出劳动保障缺失的制度漏洞。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数字经济会对具有某些特征的农民工群体产生偏向性,会加剧农民工内部的不平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民工 就业质量 多层线性模型
下载PDF
延长产假对流动女性“生育—失业”的影响基于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 被引量:6
6
作者 石智雷 王璋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42,共30页
本研究提出延长产假的“社会分化效应假说”,来重新解释因为延长产假而在流动女性群体中出现的“生育—失业悖论”,并利用2016年中国各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这一外生事件和2016年、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该理论进... 本研究提出延长产假的“社会分化效应假说”,来重新解释因为延长产假而在流动女性群体中出现的“生育—失业悖论”,并利用2016年中国各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这一外生事件和2016年、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该理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延长产假能够有效提升流动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但同时也会显著增加流动女性的失业风险,产假每延长1个月,流动女性失业的概率就会增加11.76%。但是,产假延长只提升了高社会经济地位流动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却使得低社会经济地位流动女性的失业风险升高。作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家庭政策,产假延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新的不平等,使低社会经济地位流动女性陷入更困难的境地。本研究不仅拓展了低生育问题研究视域,也为完善公共政策和引导现代家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假延长 生育—失业悖论 社会分化
下载PDF
平台经济模式下平台就业者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红 张弛 沈畅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61,共9页
平台就业者作为平台经济背景下的新兴职业,对于社会生活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台就业者中,Z世代的年轻就业者群体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就业者的职业追求。相比薪资等物质条件,Z世代更加注重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职业认同... 平台就业者作为平台经济背景下的新兴职业,对于社会生活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台就业者中,Z世代的年轻就业者群体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就业者的职业追求。相比薪资等物质条件,Z世代更加注重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职业认同感则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置因素。较高的职业认同感可以使就业者在工作中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并为自身职业发展谋求更多发展可能性,进而更有可能实现自身价值。本文通过对25名Z世代平台就业者进行访谈,并获取其原始记录作为文本资料,构建了平台经济模式下的平台就业者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辨析Z世代就业群体的独有特征,阐明其个人就业动机、工作生态、平台管理、社会环境等在平台经济背景下的概念内涵。本研究明确了平台经济模式下影响平台就业者职业认同感的因素,探究了Z世代年轻就业者群体借由提升职业认同感达成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并为平台型企业发展策略及平台就业者职业发展长远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平台就业者 职业认同感 扎根理论 Z世代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新宇 蔡佳怡 万孟泽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0,共9页
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动力与新机遇。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 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动力与新机遇。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有效推动本地与邻近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强劳动力流动与谈判力量来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效应较大。因此,应不断夯实劳动力流动基础、激发劳动力流动活力、拓展劳动力流动空间,弥补数字鸿沟,激发数字经济红利,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市场分割 数字经济 数字鸿沟
下载PDF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产业结构与企业升级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景丽 王喜虹 张雪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2,共20页
作为一项重要技术变革,人工智能在推动产业智能化的同时,势必对劳动力市场的要素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运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与企业层面面板数据,从系统性视角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宏微观影响... 作为一项重要技术变革,人工智能在推动产业智能化的同时,势必对劳动力市场的要素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运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与企业层面面板数据,从系统性视角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宏微观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人工智能应用在宏微观层面均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增加,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机器学习法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宏观层面,人工智能可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加劳动收入份额。(3)微观层面,人工智能可通过提高创新质量、创新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来增加劳动收入份额。(4)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积极影响在城市层面的高人口规模、高市场化水平、高劳动力保护强度、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及企业层面的高企业规模、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低劳动要素密集度的样本中尤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我国在数智化浪潮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结构升级 企业升级 劳动收入份额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产业数字化的就业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雁冰 赵露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对于促进就业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2006—2019年中国265个城市数据和企业信息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数字化的就业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产...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对于促进就业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2006—2019年中国265个城市数据和企业信息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数字化的就业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可以有效促进就业,并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创业活跃度促进就业,但提高生产效率也会抑制就业。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制造业、采矿业等从事简单重复和危险工种的劳动力,往往会受到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负面影响,就业机会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因此,建议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加快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拓展产业链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创业活跃度,通过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产业数字化 就业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创业活跃度 生产效率
下载PDF
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地区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世前 林明泽 刘瑶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7,158,159,共19页
科学评估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地区就业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区域就业协调发展。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城市全球价值链参与位置两个测度指标,从城市层面实证检验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区就业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 科学评估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地区就业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区域就业协调发展。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城市全球价值链参与位置两个测度指标,从城市层面实证检验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区就业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提高并未起到促进就业的作用,而城市全球价值链参与位置的提升显著促进了就业,该结论通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城市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就业的影响因城市所在区域、城市资源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就业增长率动态演进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参与位置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就业的影响随时间增长呈现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动态演进过程,而对东部地区城市就业的促进作用较为稳定。最后,本文发现城市全球价值链参与位置对就业存在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就业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全球价值链参与位置
下载PDF
基于推拉理论的苏北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浩 周锐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期52-54,58,共4页
切实发挥好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应然选择,如何更好地引导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投身三农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的话题。以苏北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推拉理论对其返乡就业意愿及影... 切实发挥好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应然选择,如何更好地引导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投身三农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的话题。以苏北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推拉理论对其返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研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苏北地区对于乡村振兴的宣传力度不够,学校职业规划教育不足,家庭支持力度不大,个人就业择业观念尚未转变。政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学校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家庭理性看待大学生返乡就业,以及学生自身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是促进大学生返乡就业、增强返乡就业意识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拉理论 苏北地区 大学生 返乡就业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技能工资差距——基于CFPS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雷 田知敏慧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9,共15页
随着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必将对中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使技能工资差距呈现新特征。通过测度2018年中国各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Oaxaca-Blin... 随着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必将对中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使技能工资差距呈现新特征。通过测度2018年中国各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Oaxaca-Blinder分解等方法,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低技能劳动者工资收入,且能缩小低技能群体和高技能群体内部中低收入差距;(2)数字经济能通过就业创造效应和时间投入效应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提高工作强度,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但职位晋升效应难以充分发挥;(3)数字经济对不同行业部门和不同社会资本群体的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据此提出继续推进数字技术发展、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对高收入的规范与调节路径、完善对低技能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并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能工资差距 就业创造效应 职位晋升效应 时间投入效应 收入分配
下载PDF
新劳动的核心特质及其中国的时代呈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文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0,156,共13页
随着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到来,各类事物不再困于特定系统中,而是被要素化,随着系统边界的打破被释放出来,并与新要素联结在一起,使劳动呈现出各种新状态。知识劳动、创意劳动、创业劳动、数字劳动等新劳动推动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发... 随着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到来,各类事物不再困于特定系统中,而是被要素化,随着系统边界的打破被释放出来,并与新要素联结在一起,使劳动呈现出各种新状态。知识劳动、创意劳动、创业劳动、数字劳动等新劳动推动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劳动的核心特质是破壁性与关联性:从劳动方式看,其破除了各类劳动、要素的边界,要求总体性劳动实现高位复归;从劳动时空看,其在时空交错、时空侵占机制作用下,不断突破着生活与工作、虚拟与真实、本地与全球、当下与未来之间的次元壁;从劳动组织和制度看,自上而下的制度规章与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加以结合,劳雇双方的身边边界变得模糊,氛围、体验等非制度因素成为激发生产活力的关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新劳动的出现也对劳动社会学研究提出了破壁与联结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智时代 新劳动 破壁性 联结性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绿色治理、技术进步与就业 被引量:2
15
作者 危平 陈斌 赵允宁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共14页
在经济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企业绿色治理和就业增长的双赢成为现阶段中国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首先,构造包含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的两部门模型,结合理论文献分析企业绿色治理影响就业的技术进步路径及其行业异质性;其次,利... 在经济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企业绿色治理和就业增长的双赢成为现阶段中国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首先,构造包含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的两部门模型,结合理论文献分析企业绿色治理影响就业的技术进步路径及其行业异质性;其次,利用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数据构造公司绿色治理指数,并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绿色治理水平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绿色治理水平与就业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表明,技术进步是绿色治理促进就业增长的一个重要渠道。(3)分样本检验表明,绿色治理通过技术进步路径对重污染行业就业和非重污染行业就业产生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技术创新与技术效率的中介效应存在行业差异。其中,技术创新在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均表现为遮掩效应,即技术创新会弱化绿色治理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技术效率仅在非重污染行业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绿色治理通过影响技术效率进而促进非重污染行业就业。因此,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绿色治理政策框架,推动企业开展绿色治理行动,实现就业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红利;企业要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充分考虑绿色治理对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不同行业的企业要密切关注不同技术进步方式对就业的影响,确保绿色转型与就业增长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绿色治理 就业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下载PDF
稳定就业如何影响技能形成——基于我国企业雇佣制度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2,共12页
技能,尤其是专有技能的形成,需要个体扎根某一岗位长时间的耕耘和摸索,这就需要为劳动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就业保障。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执行统包统配的计划式就业,企业采取劳动竞赛、厂内师徒制、技术协作等方法促进个... 技能,尤其是专有技能的形成,需要个体扎根某一岗位长时间的耕耘和摸索,这就需要为劳动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就业保障。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执行统包统配的计划式就业,企业采取劳动竞赛、厂内师徒制、技术协作等方法促进个体的技能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公有制企业以编制制度,为部分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就业稳定的制度保障,同时进一步延续和创新了技能竞赛、基于专家工作室的师徒制、职称评定等制度促进员工的技能形成,而非公有制企业则通过签订长期合同、竞业禁止等给予雇员稳定雇佣的可信承诺,并通过强化员工忠诚教育、建立内部人才上升和流动通道、建立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等措施,提升员工专有技能的形成效率。本质上,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内劳动力商品化和去商品化之间的一次再平衡。企业以稳定的雇佣承诺尊重和保护劳动者作为人的特质和需求,并通过师徒传承、生涯发展、锦标赛和内培内招四大机制,发挥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这一机制还受到国家经济体制以及规范有序的行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影响。未来我国的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应重点促进社会群体的稳定就业,通过积极创设稳定就业的制度环境、提升中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技能形成能力、提升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与合规性,协助企业构筑健康稳定、可预期的劳资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就业 技能形成 专有技能 劳动力商品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PDF
劳动力老化如何影响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前 陆杰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6,共13页
中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作为社会经济基本要素,劳动力老化使得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与新机遇。为探索劳动力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基于2000—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在借鉴既往研究的... 中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作为社会经济基本要素,劳动力老化使得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与新机遇。为探索劳动力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基于2000—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在借鉴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长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老化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从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考察劳动力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后发现,劳动力老化主要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与劳动就业作用于劳动生产率;此外,劳动技能提升、公共财政投入等公共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消极影响;最后,本研究认为,若想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就要加强对生育问题的关注,要从劳动技能提升、公共财政投入等方面制定专门且有效的公共政策,并在具体实施时,注重相关政策向中西部地区、二线及以下城市等特定地区倾斜。上述这些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劳动力老化视角解释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表现差异,对于推动人口发展新格局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老化 劳动生产率 公共政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性别差异、养老金福利与退休决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锐 贾敏雪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16,共20页
明晰不同性别个体在延迟退休中的福利损益,是优化设计延迟退休制度的关键。本文使用微观模拟和OAXACA-RIF分解方法,模拟了现行制度以及八种延迟退休制度下个体的养老金总财富、养老金净财富、退休总净现值三种养老金福利,并通过模拟养... 明晰不同性别个体在延迟退休中的福利损益,是优化设计延迟退休制度的关键。本文使用微观模拟和OAXACA-RIF分解方法,模拟了现行制度以及八种延迟退休制度下个体的养老金总财富、养老金净财富、退休总净现值三种养老金福利,并通过模拟养老金总财富累计值、养老金总财富峰值、养老金净财富峰值、期权价值确定了个体最优的退休年龄选择。研究发现:现行制度存在提前退休激励;阶梯奖惩的弹性延迟退休制度具有延迟退休激励效果;现行制度下个体养老金福利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可以通过延迟退休缓解。据此,本文认为在延迟退休制度设计中需要加入激励措施、采取具有阶梯奖惩措施的弹性延迟退休方案、减少养老金福利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性别差异 养老金福利 退休决策
下载PDF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华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2期9-9,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依然较大,202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另一方面,人才供给需求矛盾仍然突出,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依然较大,202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另一方面,人才供给需求矛盾仍然突出,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教育体系 高质量就业 多样化人才 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 技术技能 人力资源开发 人才缺口
下载PDF
面向全球技能发展:青年、教育与就业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衍 王佳倩 郑潇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0,共12页
全球范围内科技进步引发的产业变革,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文凭在劳动力市场的特权逐渐淡化,各国开始探索“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技能社会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受到普遍关注。然而,作为劳... 全球范围内科技进步引发的产业变革,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文凭在劳动力市场的特权逐渐淡化,各国开始探索“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技能社会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受到普遍关注。然而,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许多青年在技能掌握、技能适应与技能使用上面临挑战,国际青年失业问题严峻,这反映了教育系统技能供给与就业市场技能需求之间的错位与失衡。在全球化和技术变革、教育转型多元碰撞的趋势下,优化技能系统已成为国际事务,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进行战略布局,遵循双重逻辑取向,既要关注终身技能形成,还应考虑各国在技能认证、技能治理与技能监测方面的合作,在纵横两种逻辑下构设全球技能发展的行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 青年 教育 就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