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6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与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
1
作者 叶裕民 田光明 仝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作出的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工作部署。如何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扬弃传统“排斥性”城中村改造模式,建构包容性城中村...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作出的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工作部署。如何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扬弃传统“排斥性”城中村改造模式,建构包容性城中村改造机制,积极稳步推动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同步发展,增加区位合适、职住平衡的高品质有效住房供应,联动促进城中村区域空间品质提升、新市民住有所居、产业结构升级等多领域系统优化,是新时期城中村高质量更新改造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3秋季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跨界研讨会”,目的在于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画像”,探索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中村改造实践模式,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中村改造理论。本期特此开设以“中国式现代化与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沙龙栏目,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旨在促进对该议题的广泛交流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 特大城市 城中村改造 稳步推进 更新改造 住有所居 排斥性
下载PDF
城市间房价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陈小亮 陈衎 +1 位作者 王兆瑞 肖争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4,共16页
面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的分化走势,“因城施策”逐渐成为主基调,为此需要准确识别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使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以及SHAP值解释性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一二... 面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的分化走势,“因城施策”逐渐成为主基调,为此需要准确识别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使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以及SHAP值解释性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预期因素在多轮房价分化期间都起到重要驱动作用;(2)货币政策本身并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3)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本身也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有鉴于此,“因城施策”的关键在于稳定公众对房价的预期:一线城市应在控制土地成本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住房供给,削弱由于供不应求所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二三线城市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和环境质量,改善居民购房需求,防范人口外流带来的房价下跌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上涨 房价分化 房价预期 “因城施策” 机器学习方法
下载PDF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城市工资溢价--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3
作者 刘修岩 武小菲 汲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5,F0003,147,共16页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口呈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长期趋势,对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衡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人口平均密度、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探讨在不同规模等...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口呈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长期趋势,对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衡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人口平均密度、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探讨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中,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对城市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城区常住人口小于100万的中小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没有影响。进一步通过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考察城市空间紧凑程度的影响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导致工资折价,而在其他城市导致工资溢价。这意味着中国超大城市仍具有较大集聚空间,而目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制约集聚效应发挥。研究结论为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城市人口集聚经济 人口加权密度 变异系数 城市工资溢价
下载PDF
住房科技产业发展推动住房改善消费的新模式及政策建议
4
作者 陈伟 殷帅 +2 位作者 纪博雅 凡培红 戚仁广 《建设科技》 2024年第7期17-20,共4页
住房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近三年GDP贡献占比有所降低。住房产业当前存在居民对住房期待增值处于观望状态、居民对住房改善品质要求尚未满足两大问题。住房产业发展新模式应鼓励原地拆除快速重建、保障居民获利、提高住房品质和加强新... 住房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近三年GDP贡献占比有所降低。住房产业当前存在居民对住房期待增值处于观望状态、居民对住房改善品质要求尚未满足两大问题。住房产业发展新模式应鼓励原地拆除快速重建、保障居民获利、提高住房品质和加强新模式的政策宣传等四个技术和政策要点。本文结合小区整体更新和单独建筑拆除重建两个案例,本文梳理了当前推动住房改善消费的解决方法和预期实施效果。最后,提出了鼓励推动新技术产业应用、建立“群众满意、企业盈利、政府可持续”的政策体系、探索“居民出资、市场参与”的发展新模式等三点建议,以期对住房改善消费发展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科技 住房产业 发展新模式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研究》评析
5
作者 原新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纵观全球,人口城市化进程虽然是资源集约利用和劳动生产效率提升的过程,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相互促进,但城市化带来的碳排放量显著增加,日益加剧全球性气候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十亿级人口的国家之一,作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 纵观全球,人口城市化进程虽然是资源集约利用和劳动生产效率提升的过程,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相互促进,但城市化带来的碳排放量显著增加,日益加剧全球性气候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十亿级人口的国家之一,作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承担大国责任。随着人口城市化迅速发展,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人口城市化低碳战略政策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由王桂新教授等主编的《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研究》一书为中国在人口城市化发展中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中国式现代化 碳减排 劳动生产效率 碳中和 碳排放量 大国责任 低碳战略
下载PDF
城镇化的伦理自觉与人文经济的空间实现
6
作者 陈忠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3,共11页
人文城市、伦理城市是人文经济的落地方式和空间化营建。不断深化的城镇化日益表现出深刻的人文性、伦理性、命运共同体特性。城镇化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方式,是衡量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是营建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是满足与激活人的全面合... 人文城市、伦理城市是人文经济的落地方式和空间化营建。不断深化的城镇化日益表现出深刻的人文性、伦理性、命运共同体特性。城镇化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方式,是衡量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是营建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是满足与激活人的全面合理需要的重要形式。城镇化不等于西方化,不等于都市化,不等于城乡对立,不等于乡村与传统的消失;城镇化是传承、借鉴、创新的统一,是自然、乡村、城镇、城市、都市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命运共同体、城乡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统一。营建人文城市,推进城镇化的人文化、伦理化,发展人文经济,需要树立包容性思维、伦理生态思维,具体克服空间权利的粘性化、空间生产的公式性和城镇化的涂层异化等问题。人文城市、人文城镇化,是我国人文经济、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伦理学 空间生产 人文经济 人文城市 涂层异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住房制度构建
7
作者 吴宇哲 任宇航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6,I0003,共10页
我国现行住房制度与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差距显著,症结在于普通商品房结构性过剩,重售轻租、重商品轻保障和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系统构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住房制度,需要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以普通商品房合理调... 我国现行住房制度与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差距显著,症结在于普通商品房结构性过剩,重售轻租、重商品轻保障和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系统构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住房制度,需要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以普通商品房合理调控推动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保障性住房合理建设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改善性住房合理供给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房地产税改革将从效率、公平和治理三个维度完善合理住房制度构建。在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关系的前提下,流通和保有环节的差异化课税对促进合理住房制度内部循环意义重大,并在远期推动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住房制度 结构性过剩 土地财政 房地产税
下载PDF
城镇化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耦合关系研究
8
作者 耿亮 彭灵通 +1 位作者 魏玻 安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使用长江经济带2000—2020年面板数据,多维度构建城镇化和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影响机制和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城镇化主导类... 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使用长江经济带2000—2020年面板数据,多维度构建城镇化和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影响机制和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城镇化主导类型呈现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发展趋势。(2)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显著,等级演变明显,唯安徽省和上海市一直处于最高级和最低级。(3)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城镇化是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四个重要维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教育经费、万元GDP能耗等7项指标是极重要因素。(4)城镇化与农业碳排放耦合关系呈增长态势,耦合度从磨合转向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度由勉强协调发展为良好协调,说明二者共振性良好,趋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碳排放 偏最小二乘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收敛性分析
9
作者 张佰瑞 胡明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稳,珠三角城市群呈下降态势;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变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群呈现由“面”向“点”转变的趋势、长三角城市群呈“三点”分布状并逐步向外发散、京津冀城市群则以北京市为起点并逐步向南发展。(2)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存在σ收敛特征,珠三角城市群不存在σ收敛;三大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收敛速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率 中国三大城市群 Super-SBM模型 收敛模型
原文传递
居住功能体检器助力好房子建设
10
作者 陈伟 谭昶 +4 位作者 李露 冯安全 郭笑 于俊 戚仁广 《建设科技》 2024年第7期38-40,45,共4页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房地产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房屋运维管理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居住功能体检器的重要性,该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已在住建部好房子科技展厅试点探索。文章从住房存量问题、房屋体检制度、居住功能体检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房地产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房屋运维管理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居住功能体检器的重要性,该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已在住建部好房子科技展厅试点探索。文章从住房存量问题、房屋体检制度、居住功能体检器功能设定及可能带来的改变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功能体检器 房屋体检 房屋运维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城镇化、城市蔓延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1
作者 宋彦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始终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尤其在当前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度剖析这一社会经济重大变革进程中阻碍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科学研判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可行路径,无疑具有重...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始终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尤其在当前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度剖析这一社会经济重大变革进程中阻碍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科学研判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可行路径,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探索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范建双教授带领团队完成的新著《城镇化、城市蔓延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城镇化进程中的要素配置、房价演化和环境因素为切入点,构建了城镇化与城市蔓延的关系框架,通过全面廓清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蔓延的发生机制、治理路径和政策设计,深刻洞悉了城市蔓延困局下的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高速增长阶段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高速增长 城市蔓延 要素配置 治理路径 可行路径
下载PDF
空间生产与文化症候:当代中国电影的城中村图绘
12
作者 叶航 李新纪元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新世纪以来,城中村空间日渐成为中国电影一种重要的图绘对象,《奇迹·笨小孩》《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路过未来》等影片聚力于展呈与城市“似近实远”的城中村空间,细描城中村人具体而微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人与空间的“互塑”... 新世纪以来,城中村空间日渐成为中国电影一种重要的图绘对象,《奇迹·笨小孩》《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路过未来》等影片聚力于展呈与城市“似近实远”的城中村空间,细描城中村人具体而微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人与空间的“互塑”关系、阶层流动的空间向度、空间认同与身份认同--这些电影文本是对城中村的空间再生产,表征着某种社会文化症候。一定程度上,这些经影像叙事建构/重构的城中村空间可被视为勘察当代中国历史变迁、社会情状与文化症候的重要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当代中国电影 空间生产 文化表征
下载PDF
我国住宅建设领域标准发展历程与展望
13
作者 张惠锋 周京京 +1 位作者 宋子琪 张蔚 《标准科学》 2024年第4期30-34,42,共6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住宅建设领域的相关标准与政策文件,总结了4个主要发展阶段:借鉴苏联标准初步探索阶段、规范住宅基本功能和质量阶段、满足住宅市场多样化需求阶段、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阶段,并进一步提出...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住宅建设领域的相关标准与政策文件,总结了4个主要发展阶段:借鉴苏联标准初步探索阶段、规范住宅基本功能和质量阶段、满足住宅市场多样化需求阶段、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阶段,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政策法规引领、完善标准供给结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的建议,推动住宅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居住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工程建设 标准 发展历程
下载PDF
中国房地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基础与路径建议
14
作者 董昕 《中国物价》 2024年第1期53-56,71,共5页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下,绿色转型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但是房地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仍具有一定基础。需求方面,人口总量负增长但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之间的流动人口规模明显扩大,消费者...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下,绿色转型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但是房地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仍具有一定基础。需求方面,人口总量负增长但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之间的流动人口规模明显扩大,消费者的绿色支付意愿有较大上升空间;供给方面,房地产业的绿色转型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住房安全耐久性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备,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房地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市场的激活与发展,可以从规划、产品、交易等方面入手开辟房地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新模式 绿色转型 市场基础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房地产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
15
作者 高华 徐瀚名 《财务管理研究》 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
房地产业作为主要碳排放领域之一,却存在环境信息披露不全、披露意愿不强等问题,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不符。当前关于房地产业环境信息披露尤其是碳排放信息的研究较少。借鉴PSR模型,以“环境压力—绿色运营—环保管理”三维评价框... 房地产业作为主要碳排放领域之一,却存在环境信息披露不全、披露意愿不强等问题,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不符。当前关于房地产业环境信息披露尤其是碳排放信息的研究较少。借鉴PSR模型,以“环境压力—绿色运营—环保管理”三维评价框架为核心,构建房地产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并选取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选取10家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评价体系对其进行打分评级,总结当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特点并给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房地产业 环境信息披露 质量评价 组合赋权
下载PDF
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东区域城镇化对制度转型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6
作者 吴小卫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11期58-61,共4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会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但同时也会拉大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在经济与城镇化水平方面的差距。广东区域城镇化水平存在的差距,会对各区域制度转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基于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会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但同时也会拉大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在经济与城镇化水平方面的差距。广东区域城镇化水平存在的差距,会对各区域制度转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基于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广东区域城镇化对对外开放、市场化与政府管制三个维度制度转型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城镇化进程均能促进对外贸易结构转型与升级,拉低外贸依存度,提高广东外贸经济抗风险能力;珠三角城镇化降低了政府管制的程度,从而提高了市场经济资源分配效率;粤东西北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总体上看,城镇化对经济欠发达、制度转型相对滞后地区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因此,广东应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湾区 城镇化 制度转型 VAR模型 脉冲响应
下载PDF
基于短视频的城市形象呈现分析
17
作者 刘笑男 《传媒》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短视频的发展有效助力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娱乐性的视频内容、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增强了用户对于短视频平台的使用粘性;在借助短视频传播城市形象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全民深度参与,以城市特有的资源与文化符号创作内容传播城市... 短视频的发展有效助力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娱乐性的视频内容、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增强了用户对于短视频平台的使用粘性;在借助短视频传播城市形象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全民深度参与,以城市特有的资源与文化符号创作内容传播城市形象;具体步骤是,明确城市定位,整合优势资源,规划传播策略,重视城市管理与舆论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城市形象 形象传播
下载PDF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走势及对策研究
18
作者 任荣荣 路雅文 《中国物价》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始于2021年下半年,目前已调整两年半的时间。2023年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弱态势未扭转,房价延续下跌态势,房地产库存水平上升。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历深度调整,在政策面总体宽松和持续优化支持下,预计2024年房地产市场供... 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始于2021年下半年,目前已调整两年半的时间。2023年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弱态势未扭转,房价延续下跌态势,房地产库存水平上升。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历深度调整,在政策面总体宽松和持续优化支持下,预计2024年房地产市场供需指标降幅收窄,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维持10亿至11亿平方米的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将收窄至5%以内。建议针对制约房地产市场修复的关键问题精准施策,全面优化房地产政策,切实解决房企融资问题,多措并举推动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筑底企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形势 展望
原文传递
科技赋能建造好房子 产业发展创造新赛道
19
作者 陈伟 《建设科技》 2024年第7期1-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住房发展已经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阶段,提升住房品质、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是住房高质量发展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住房发展已经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阶段,提升住房品质、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是住房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好房子为基础,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为重点,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像汽车行业打造电动汽车一样,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好房子建设需要发挥标准引领。人民群众想要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好房子。好房子是群众喜欢、想住又住得起的房子,交付时候好,全生命期使用过程中也要好。好房子的标准因人因地因时而变化,没有唯一标准,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领域 电动汽车 因时而变 标准引领 汽车行业 高质量发展 改善性需求 美好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