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环岛高铁站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影响机理
1
作者 熊昌盛 胡宇瑶 +2 位作者 周博 刘学 栾乔林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8-950,共13页
文章从理论上辨析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机理与影响范围,并围绕海南环岛高铁展开实证研究,通过GIS缓冲区分析揭示了不同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范围与强度差异,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揭示不同高铁站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 文章从理论上辨析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机理与影响范围,并围绕海南环岛高铁展开实证研究,通过GIS缓冲区分析揭示了不同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范围与强度差异,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揭示不同高铁站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差异化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1)海南环岛高铁各站点建设运营后,其周边建设用地均出现了扩张;2)海南环岛高铁24个站点中有20个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范围集中在0.5~3.5 km内,且该20个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主要呈现“高铁―主城区”“高铁―城镇中心”“高铁―旅游景区”3种方向;3)20个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强度差异主要与高铁站点自身属性以及所处社会经济环境、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有关,且不同因素的影响力大小呈“所处社会经济环境>所处区位条件>高铁站点自身属性>所处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点 建设用地扩张 影响机理 海南环岛高铁
下载PDF
广东省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2
作者 冯维祥 廖富强 万智巍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3期345-354,共10页
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协调关系对探索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含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空间向量夹角法,结合耦合协调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广东省2005—2020年土地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 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协调关系对探索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含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空间向量夹角法,结合耦合协调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广东省2005—2020年土地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广东省土地利用效率大致呈“W”型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总体持续上升,两者增减趋势存在相似性;②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跨度较大,大部分城市处于良好协调状态,随时间推进有明显提升;③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水平差异呈现为粤东>珠三角>粤西>粤北,地区间差异正在缩小,珠三角和粤西地区的内部差异逐渐扩大,粤东和粤北地区的内部差异缩小;④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集聚———随机”趋势,空间聚集现象逐渐减弱,并且冷、热点区域影响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产业结构 耦合协调度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自相关 广东省
下载PDF
哈长城市群人口与建设用地协调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田伟民 赵映慧 +1 位作者 王子彤 葛子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5期677-686,共10页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冷热点分析模型、离差系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0-2020年哈长城市群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分析人口与建设用地的规模变化协调和系统耦合协调特征,并划分类型,最后利用地理加权模型分...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冷热点分析模型、离差系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0-2020年哈长城市群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分析人口与建设用地的规模变化协调和系统耦合协调特征,并划分类型,最后利用地理加权模型分析协调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哈长城市群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人口与建设用地发展不同步,总体呈“人减地增”的发展趋势;(2)研究期内,规模变化协调度持续下降,以中度失调为主。耦合协调度呈小幅上升趋势,以中度失调为主,哈长城市群东南部协调度高于西北部,地级市市辖区协调度高于县(市);(3)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人均财政支出对哈长城市群人口与建设用地协调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建设用地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基于案例城市比较的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政策研究
4
作者 许伟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政策对推动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在规划管控、全过程政策衔接、二级市场高溢价、行业部门联动等方面存在政策难点。文章通过对天津、深... 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政策对推动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在规划管控、全过程政策衔接、二级市场高溢价、行业部门联动等方面存在政策难点。文章通过对天津、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现行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政策的比较分析,得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政策主要由规划编制与管控、盘活利用、土地管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4个核心环节政策构成。文章据此提出完善规划编制与管控方式、建立全过程的政策链条、完善土地价格核算机制、加强政策融合集成等方面建议,以期为完善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管理政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工业用地 提质增效 开发利用 案例比较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美丽中国中脊带”城市扩张特征与区域比较
5
作者 彭书雅 全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21,共13页
研究目的:量化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布特征,识别城市扩张过程阶段性特征,以胡焕庸线为界对比两侧特征差异。研究方法:采用强度分析方法与城市扩张特征识别模型,基于1990—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从长期尺度上挖掘“美丽中国中脊带”内114... 研究目的:量化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布特征,识别城市扩张过程阶段性特征,以胡焕庸线为界对比两侧特征差异。研究方法:采用强度分析方法与城市扩张特征识别模型,基于1990—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从长期尺度上挖掘“美丽中国中脊带”内114个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辨析城市扩张机制。研究结果:(1)胡焕庸线东南侧城市用地占比高于西北侧。研究区城市用地的增加情况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且胡焕庸线东南侧城市扩张面积要远高于西北侧。城市用地的扩张来源地类主要是耕地、未利用地以及水域。(2)研究区内城市扩张具有阶段性特征,共识别出4个扩张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终期阶段。整体来看,进入后期、终期扩张阶段的城市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和东北部。(3)到2020年,胡焕庸线东南侧城市处于中期、后期、终期阶段的城市占比近80%,而胡焕庸线西北侧处于早期和中期的城市占比为76.9%,处于后期和终期阶段的城市仅占比23.1%。这一对比表明胡焕庸线两侧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仍旧显著。研究结论:胡焕庸线两侧的城市扩张水平存在显著分异性特征,应结合城市所处扩张阶段,综合考虑各阶段城市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因地制宜地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导向下的城市管理政策,以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区域对比 “美丽中国中脊带” 胡焕庸线
下载PDF
基于开放街道地图和兴趣点的上海城市功能区识别与分析
6
作者 刘正超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与特征是对超大型城市的科学规划管理的重要参考。本文以上海全市范围为研究区,获取了上海市开放街道地图路网和水体数据与兴趣点数据,划分最小功能单元,采用核密度估算等方法,识别分析上海市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和... 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与特征是对超大型城市的科学规划管理的重要参考。本文以上海全市范围为研究区,获取了上海市开放街道地图路网和水体数据与兴趣点数据,划分最小功能单元,采用核密度估算等方法,识别分析上海市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和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各类型用地整体呈“一核多心”分布特征,可分为29类城市功能区,主要为综合功能用地区和混合功能用地区;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可以为上海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街道地图 兴趣点 城市功能区 识别与分析 超大型城市
下载PDF
上海存量工业用地转型难点与对策初探——以浦东某地块为例
7
作者 杨岳 冯志 夏思怡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本文探讨了上海市存量工业用地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的转型再开发问题,分析了当前上海存量工业用地现状、政策背景、开发模式及其对转型开发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上海工业用地的空间利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明确了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 本文探讨了上海市存量工业用地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的转型再开发问题,分析了当前上海存量工业用地现状、政策背景、开发模式及其对转型开发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上海工业用地的空间利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明确了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浦东某工业用地的案例分析,详细剖释了地块基本情况、业主方转型开发需求、地块转型开发关键问题、项目开发经济可行性和策划总结。通过案例归纳,进一步对上海存量工业用地转型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因素影响、产业导入资源少和利益平衡困难,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如丰富多元化融资路径、强监管与弱约束的分类施策引导、聚集产业资源和搭建专项交易撮合平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土地 工业用地 转型难点 产业资源 案例分析
下载PDF
西安都市圈城市扩张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郄海潮 马文睿 +1 位作者 李晨曦 吴国超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99-104,109,共7页
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用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本文以西安都市圈为例,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西安都市圈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城市扩张进行研究,刻画西安都市圈城市扩张时序与... 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用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本文以西安都市圈为例,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西安都市圈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城市扩张进行研究,刻画西安都市圈城市扩张时序与空间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理探测器,对西安都市圈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城市建成区在30年间,一直处于加速拓展趋势,在2010年之后,拓展速度不断加快;而拓展强度却先降后升,1990—2000年期间,拓展强度超过100%,此时是加速拓展时期,由于城市建成区面积在前期已经达到较大基数,城市扩展速度在2000年之后逐渐回落,2010—2020年期间拓展强度缓慢提升。(2)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的空间扩展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跳跃扩展阶段(2001—2005年)、圈层填充阶段(2006—2010年)、全面拓展阶段(2011—2015年)、向西跨越阶段(2016—2020年)。(3)地理探测器单因子探测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对城乡工矿建设用地占比的交互解释度最大,为0.67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其他因子的交互解释度最大,均大于0.4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次之,均大于0.35。城乡工矿建设用地占比主要受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其他因子共同推动。本文为研究西安都市圈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揭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西安都市圈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生态空间多功能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
9
作者 黄悦 李红波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生态空间功能支撑城市圈高质量发展与建设,并随其多功能需求变化而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本文以千米格网为评价单元,选取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境维持、景观保育、土壤保持与休闲游憩6个功能指标,分析武汉城市圈生态空间多功能的时空演... 生态空间功能支撑城市圈高质量发展与建设,并随其多功能需求变化而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本文以千米格网为评价单元,选取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境维持、景观保育、土壤保持与休闲游憩6个功能指标,分析武汉城市圈生态空间多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热点分析、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探究了生态空间多功能的热点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武汉城市圈生态空间多功能演化特征差异明显,生境维持、景观保育和土壤保持功能总体上表现为减弱趋势,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休闲游憩功能总体上表现为增强趋势,其中休闲游憩功能增幅最大。(2)在研究期内,六类生态空间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水源涵养和休闲游憩功能的热点区整体上呈增加趋势,气候调节和生境维持功能的热点区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景观保育和土壤保持功能的热点区基本保持稳定。(3)社会-生态因子对生态空间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从整体上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覆盖度和地形因素对生态空间各功能的影响最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空间多功能的影响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多功能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以苏州市为例
10
作者 任浩洋 刘艳军 +2 位作者 王肖惠 孙宏日 付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代表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及2015年苏州市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化特点与其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苏州市城镇化进... 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代表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及2015年苏州市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化特点与其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苏州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特点明显,耕地保有量大幅度减少,退居第二大优势地类,水域、耕地及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趋于均衡化.(2)各地类景观斑块特点各异,呈现复杂化的演变趋势;景观格局空间差异显著,城市核心区与边缘区分别呈现单一性集聚与多样化破碎的景观特点,其中市辖区较县级市具有更大的差异性.(3)不同强度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格局特点不同,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景观破碎程度呈现“倒U”式的景观破碎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移动窗口法 苏州市
下载PDF
产业用地提质增效理念、实践与思考
11
作者 陈基伟 范华 +2 位作者 段浩 许伟 费一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产业用地提质增效是当前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抓手。本文在回顾产业用地提质增效政策沿革基础上,结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分析了产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核心理念,对国内外实践进行总结并提炼模式... 产业用地提质增效是当前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抓手。本文在回顾产业用地提质增效政策沿革基础上,结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分析了产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核心理念,对国内外实践进行总结并提炼模式,剖析当前产业用地提质增效面临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产业用地提质增效涉及土地质量提升、土地供应方式优化、政策创新与实施、技术创新与应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核心理念,目前国内外产业用地提质增效相关实践已形成围绕核心理念的多种模式和方式,产业用地提质增效当前面临土地利用强度不高、供应方式单一、供后监管不到位、退出盘活机制不健全、政策与制度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今后需要从规划引领、土地供应、产业转型、退出再利用、监管执法、制度保障等多方面综合完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用地 提质增效 核心理念 机制模式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产业用地混合利用导向下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基于广东省城市实践探索
12
作者 杨一凡 王朝宇 +2 位作者 李嘉仪 梁家健 郭强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33-39,55,共8页
在生态文明和创新驱动时代,围绕单一功能安排的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无法满足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亟需进一步发挥详细规划作为实施性政策工具的支撑作用。据此本文以广东省为例,运用案例归纳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梳理广东省政策... 在生态文明和创新驱动时代,围绕单一功能安排的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无法满足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亟需进一步发挥详细规划作为实施性政策工具的支撑作用。据此本文以广东省为例,运用案例归纳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梳理广东省政策发展历程和趋势,剖析传统控规的治理掣肘,总结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的规划管理实践,聚焦空间组织模式、编制审批体系、实施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推动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建议,以期为深化创新详细规划对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支撑机制和促进产业空间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用地 混合利用 详细规划 编制实施
下载PDF
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工业用地控制线规划路径研究——以“东阳市工业用地控制线规划”为例
13
作者 褚书顶 关涛 王洪燕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40-45,共6页
立足工业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东阳市工业用地控制线规划”为例,结合工业用地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城市实践经验,从空间特征、产业业态、用地绩效等方面对东阳市工业用地进行分析,系统构建了从“... 立足工业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东阳市工业用地控制线规划”为例,结合工业用地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城市实践经验,从空间特征、产业业态、用地绩效等方面对东阳市工业用地进行分析,系统构建了从“用地总量控制—划定任务分解—工业用地评价—分级分类划定”的工业用地控制线规划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产业空间优化布局导向下的控制线划定策略以及产业用地提质增效要求下的控制线管控策略,提出相关配套政策建议。探索建构一个涉及各方面的专业管理体系,以期为今后工业用地控制线的划定与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控制线 产业空间优化布局 产业用地提质增效
下载PDF
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丹妮 《上海国土资源》 2023年第3期79-84,111,共7页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能够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上海市(陆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能够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上海市(陆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202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上海市2010、2020年两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0—2020年,上海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明显,除草地和林地的面积增长外,其他各类用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水域面积减少最多,林地面积增加最多。(2)2010—2020年间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52.65亿元,主要是因为水域面积减少所致。(3)在500 m×500 m格网尺度下,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局部呈现高低、低高集聚的特点,人类活动是其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空间分析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土地混合利用及其规建管一体制度创新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爽 张京祥 +2 位作者 何鹤鸣 王逸然 陈江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共11页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及人群需求的升级,土地混合利用在提升城市活力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是城市建设开发的重要方式与方向。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规划编制中的技术性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政策性引导。然而,土地混合利...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及人群需求的升级,土地混合利用在提升城市活力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是城市建设开发的重要方式与方向。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规划编制中的技术性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政策性引导。然而,土地混合利用不仅仅是规划编制的技术问题,具体到落地实施中还涉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密切配合与系统跟进,亟待在规划管控层面形成整体性改良思维。本文在探讨土地混合利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地方实践总结其演进趋势;进而梳理土地混合利用实施过程中的核心议题与主要政策矛盾,并据此提出面向土地混合利用需求的规划管控制度创新路径,以期为土地混合利用的实施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混合利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 土地政策 规划管控 治理创新
下载PDF
制度变迁视角下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理论内因、演进逻辑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丹阳 栗梦悦 吕峰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39,共8页
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如何保障土地持续产出能力和以创新经济实现长期税收的“可持续增长”成为各大城市的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成为一种“热潮”。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 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如何保障土地持续产出能力和以创新经济实现长期税收的“可持续增长”成为各大城市的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成为一种“热潮”。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理论内因以及演进逻辑。发现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出现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形成诱致性引导与强制性调控两种手段,在经历两种手段的不断交织与博弈后,最终趋于成熟实现稳定的制度化运行。由此提出创新型产业用地的治理路径应当涵盖全生命周期环节,并把握不同环节的治理逻辑,以“中端诱致性引导、两端强制性调控”的思路,形成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治理框架,为各地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 理论内因 演进逻辑 治理路径
下载PDF
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苗 周扬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9-1457,共9页
探讨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协同提升区域间的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进而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采用SBM模型、引力矩阵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03—2019年山... 探讨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协同提升区域间的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进而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采用SBM模型、引力矩阵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03—2019年山东省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逐年提升,空间上由西向东逐渐优化。(2)山东省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空间网络密度值相对较低,呈现“扁平化”的等级结构特征,网络结构稳定性逐渐增强。(3)东营、济南、青岛等城市对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吸引力较强,滨州、聊城、德州等城市同时处于地理和网络位置边缘,缺乏效率受益和溢出渠道。(4)板块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且互动趋势明显,呈现出受益和溢出板块城市成员少而经纪板块城市成员多的非均衡特征。(5)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是地理邻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化等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碳排放效率 空间关联网络 影响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长沙市建成区城市用地功能变化的特征识别
18
作者 李家裕 黄春华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31,共13页
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有效理解城市用地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创新方法。基于POI(Points of Interest)与RS(Remote Sensing)数据,运用频数密度与类型比例法、核密度分析法,识别长沙市建成区2012年与2022年城市用地功能的... 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有效理解城市用地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创新方法。基于POI(Points of Interest)与RS(Remote Sensing)数据,运用频数密度与类型比例法、核密度分析法,识别长沙市建成区2012年与2022年城市用地功能的变化特征。两期城市用地均呈现混合与单一功能用地“中心-外围”的圈层化地域分布格局,总功能用地增加39.04%;单一的工业用地规模最大且增加最显著,绿地与广场用地以及交通设施用地大大增加;主要的混合功能用地类型不变,但混合度增加16.85%。对比RS识别结果,基于POI数据精细化提取与划分城市单一与混合功能用地进行功能变化特征分析,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功能 POI数据 RS解译 功能变化特征 长沙市建成区
下载PDF
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交互影响研究
19
作者 程珍旎 蒋贵国 +2 位作者 王涛 董威威 钟孟君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39-1448,共10页
基于信息熵法、非期望产出模型及Malmquist指数等方法将成都都市圈35个县(市、区)2005、2010、2015、2019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率数值化,最后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揭示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且根据... 基于信息熵法、非期望产出模型及Malmquist指数等方法将成都都市圈35个县(市、区)2005、2010、2015、2019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率数值化,最后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揭示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且根据两者关系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使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更加科学。结果发现:(1)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超效率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2)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且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更强;(3)成都都市圈内各区域由于不同的发展方式与发展阶段,其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及交互影响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效率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成都都市圈
下载PDF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权属界面划分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杰明 蒋时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4-138,共5页
目的:实施上盖物业开发的地铁车辆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营后,为保证上盖物业开发以及盖下车辆段各自功能的完整、安全可靠,须在上盖物业开发方案实施前,从整体出发对盖上、盖下的界面划分提出合理划分的管理要求。方法:以广州... 目的:实施上盖物业开发的地铁车辆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营后,为保证上盖物业开发以及盖下车辆段各自功能的完整、安全可靠,须在上盖物业开发方案实施前,从整体出发对盖上、盖下的界面划分提出合理划分的管理要求。方法:以广州官湖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为例,结合当初的土地出让管理界面要求以及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探讨。结果及结论: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进行界面划分对于盖上、盖下均需结合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研究,难以套用绝对的原则进行划分;应保证盖下车辆段功能完整、安全的前提下,同时要保证上盖物业开发的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辆段 上盖物业开发 界面划分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