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5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医保贫困治理政策转型研究:基于25省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1
作者 孙菊 董波 姚强 《兰州学刊》 2024年第4期138-149,共12页
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我国医保贫困治理政策也在适时调整。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主体协同三维框架,对25个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省份的医保贫困治理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转型前后我国医保贫困治理政... 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我国医保贫困治理政策也在适时调整。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主体协同三维框架,对25个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省份的医保贫困治理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转型前后我国医保贫困治理政策均注重实现保障水平公平合理的目标,服务能力提升目标运用相对较少;政策工具方面,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多、环境型政策工具次之、供给型政策工具最少;政策协同方面,转型后政策部门主体间的协作不断增强,但部门主体间、政策部门与社会力量间的协作机制有待健全。由此,从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政策工具组合结构、健全医保贫困治理协同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新阶段完善我国医保贫困治理政策的建议,以适应新的治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医保扶贫 政策转型 贫困治理 政策文本
下载PDF
粮食安全与国家战略的关系及战略调整研究
2
作者 刘彦平 李汉一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探讨了粮食安全与国家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稳定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质量安全性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国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和... 探讨了粮食安全与国家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稳定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质量安全性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国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调整包括改革农业生产模式、加强粮食储备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和强化政策支持等。通过优化调整措施,可以实现粮食安全与国家发展的良性互动。综上所述,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国家在政策和实践层面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以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家战略 战略调整 农业现代化 粮食储备体系 科技创新 国际合作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能提升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吗?
3
作者 金绍荣 罗锐 张玉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20,共17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老年群体的数字红利不可忽视.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统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老年群体的数字红利不可忽视.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统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利用工具变量法再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中西部、北部和无子女在身边的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增强社会网络来提高乡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新征途中,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加快适老化技术改良,释放数字红利;另一方面要加强乡村老年群体数字技能培训,引导其利用互联网拓展社会网络,提升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主观幸福感 乡村老年人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汇聚涓涓细流:农村电商的收入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全国1809个县的证据
4
作者 展进涛 周静鑫 俞建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7,共12页
促进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在农村、在农民,而发展农村电商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收入增长、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基于2014—2020年全国1809个县以及淘宝村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农村... 促进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在农村、在农民,而发展农村电商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收入增长、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基于2014—2020年全国1809个县以及淘宝村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农村家庭收入的直接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与非电商村相比,农村电商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产生的收入效应在电商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聚集程度不高的地区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电商呈现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农村电商对周边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溢出效应较大。国家推进电商进村应注重完善具有较好农业资源禀赋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市场中的差异化竞争力;鼓励农村电商跨区域发展,提倡农村电商先行区帮扶后进地区,促进农产品和农村要素流动汇聚涓涓细流,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淘宝村 农村居民收入 溢出效应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风险叠加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5
作者 谭砚文 杨世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受地缘冲突、极端气候、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市场不稳定性显著增强。一方面,印度等主要粮食出口国陆续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政策以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厄尔尼诺现象下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引发新... 受地缘冲突、极端气候、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市场不稳定性显著增强。一方面,印度等主要粮食出口国陆续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政策以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厄尔尼诺现象下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引发新一轮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冲击我国粮食进口国际供应链。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进一步优化饲料粮生产结构,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率,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推动中国粮企布局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并加大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供应链 生产结构 风险防范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研究
6
作者 汪全莉 叶茂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1-66,76,共7页
文章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阐述国内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现状,深入思考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现实价值,提出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实施要点和建设策略。研究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 文章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阐述国内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现状,深入思考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现实价值,提出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实施要点和建设策略。研究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以文化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繁荣,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空间重构 乡村振兴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机理、现实制约与实现路径
7
作者 张赵晋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4,共10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乡村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乡村振兴建设应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生产、大众生活及政务治理等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实现乡村绿色跨越式发展、均衡共享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乡村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乡村振兴建设应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生产、大众生活及政务治理等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实现乡村绿色跨越式发展、均衡共享式发展、开放包容式发展。针对数字经济在赋能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如数字经济在农村环境下认同感缺失、数字化治理机制不健全及基层治理制度脱节等问题,提出采取依托数字化工作平台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建设现代化农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等七项举措,以更好地让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稳步推进数字信息技术与乡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业数字化转型 乡村数字化治理 城乡融合发展
下载PDF
涉农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服务乡村振兴的“三联系四联动”机制研究
8
作者 吴燕 孙兴民 李娜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高职院校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长期困扰着高职院校管理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贡献度。吸收借鉴“专业建在产业上、红旗插在田埂上”的优秀传统和“四依托四结合”双师培养模式的典型实践,设... 高职院校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长期困扰着高职院校管理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贡献度。吸收借鉴“专业建在产业上、红旗插在田埂上”的优秀传统和“四依托四结合”双师培养模式的典型实践,设计提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服务乡村振兴的“三联系四联动”机制。“三联系四联动”机制明显促进涉农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真正深入基层、融入乡村、走入千家万户,可以加强涉农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与地方乡村党务、村务和生产经营的联系指导,增进涉农高职院校与地方农业农村发展的联动协同,服务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农村党建、治理,服务农民精神文明,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党组织 协同 三联系四联动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探析
9
作者 侯利民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习近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粮食安全工作新思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逻辑和实... 习近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粮食安全工作新思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确保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制定粮食安全战略规划;创新粮食服务管理机制;积极发挥粮食国际组织功能作用;构建粮食战略储备储运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粮食安全 重要论述
下载PDF
播期对高寒地区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韩德志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1期2-5,共4页
以黑龙江省北部44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4个播期处理,播期依次间隔10d,研究播期对黑龙江省北部大豆品种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营养生长阶段与生殖生长阶段均显著缩短,生殖生长提前,生育进... 以黑龙江省北部44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4个播期处理,播期依次间隔10d,研究播期对黑龙江省北部大豆品种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营养生长阶段与生殖生长阶段均显著缩短,生殖生长提前,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日数逐渐缩短;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株高、底荚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均呈先略有增加后显著降低趋势;播期对品质影响不同,蛋白质含量先显著增加后显著下降,脂肪含量一直呈显著下降趋势,且不同播期品种的品质相关性随着播期的间隔延长,相关性越低,第1期与第4期参试品种的品质无相关性;筛选较稳定的高蛋白品种龙垦310、华疆5,稳定高油品种九研9、黑科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播期 产量 品质 筛选
下载PDF
广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11
作者 王祖良 翁潮红 《村委主任》 202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都是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是国之大计。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作为国家重点帮扶对象之一,现有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如何实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都是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是国之大计。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作为国家重点帮扶对象之一,现有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基于此,文章将从广西重点帮扶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状入手,提出广西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机制,并对建设路径与对策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重点帮扶县 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12
作者 贾敬全 冯亚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构建2010-2020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指标在系统中所占的权重,得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在2010-2020年间... 构建2010-2020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指标在系统中所占的权重,得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在2010-2020年间,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层次由轻度失调层次发展到优质协调层次,二者的耦合阶段由最初的拮抗时期进展到优度耦合时期。基于此提出,加强要素资源的整合,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建设;实行区域联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机制。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间的良性耦合,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新时代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13
作者 苗洁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核心要义是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吃饭问题,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新时代粮食安全不仅包括粮食数量安全,也包括粮食质量和粮食产业的安全,保障对象、保障目标和保障范围不断拓展。依据新时代粮食安全内... 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核心要义是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吃饭问题,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新时代粮食安全不仅包括粮食数量安全,也包括粮食质量和粮食产业的安全,保障对象、保障目标和保障范围不断拓展。依据新时代粮食安全内涵变化,应强化从生态、资源到产业的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全方位保障,着力解决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筑牢粮食安全多维防火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强国 路径选择
下载PDF
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能提升玉米生产效率吗?——基于玉米主产区247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
14
作者 王海峰 李光泗 王金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3,共11页
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快推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能否有效激发市场机制作用、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对稳定国内粮食供给... 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快推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能否有效激发市场机制作用、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对稳定国内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1-2020年玉米主产区247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市场扭曲和市场风险双重视角分析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收储制度改革对东北三省一区玉米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正向影响,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呈现波动变化;(2)收储制度改革的影响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性,改革对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呈现较为明显正向影响,尤其是对该地区第一、第四和第五积温带区域影响最为显著,而对吉林和辽宁两省影响并不明显;(3)收储制度改革通过缓解市场扭曲和加剧市场风险两条路径影响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市场扭曲的缓解有助于提升玉米全要素生产率,而市场风险的加剧则减缓了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政府应该关注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生产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功能,同时配套抗风险、防波动稳定机制,以确保玉米生产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储制度改革 市场扭曲 市场风险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数智化转型发展问题及对策
15
作者 陈宁远 闫琰 +1 位作者 王俊芹 谢孝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农业科技园区数智化转型发展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农业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融合,农业科技园区从传统型单一农业科技示范向集成创新的数智化方向转型发展。当前我国... 农业科技园区数智化转型发展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农业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融合,农业科技园区从传统型单一农业科技示范向集成创新的数智化方向转型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面临着农业信息化基础薄弱、数智化农业装备落后、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才缺乏、数智化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数字化要素配置,改良智慧设施装备、创新数智服务方式。界定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数智化转型发展的内涵,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破解农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融合提供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数智化转型 内涵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构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的研究
16
作者 刘军 刘文武 +4 位作者 王金娜 王俊华 彭承胜 戴健华 向城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56-258,共3页
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供应链中断相互叠加加剧了世界粮食安全风险,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看好,但粮食安全仍不能忽视,需要树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战略,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粮食安全观,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从高效推动粮食全... 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供应链中断相互叠加加剧了世界粮食安全风险,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看好,但粮食安全仍不能忽视,需要树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战略,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粮食安全观,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从高效推动粮食全链发展、积极谋划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大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力度等3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构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政策建议,从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产业链 供应链 一体化体系 建议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收敛特征分析
17
作者 张岳 王善高 白雪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6,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在测度各省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析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分别利用α收敛系数、面板数据模型检验α收敛与β收敛特征,最后采用Moran指... 文章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在测度各省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析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分别利用α收敛系数、面板数据模型检验α收敛与β收敛特征,最后采用Moran指数分析空间集聚性。研究发现:全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整体基尼系数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动趋势,区域内差异水平则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区域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东部-西部差异最大,中部-西部差异最小,全国整体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全国层面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不存在α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通过空间集聚性分析发现,各年度Moran指数均显著为正,表明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区域差异 收敛性 空间集聚性
原文传递
数字新基建、要素配置效率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18
作者 段洪成 武文 柳佳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7,共10页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在东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高科技投入地区更显...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在东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高科技投入地区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新基建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传导作用。门槛分析显示,在跨过数字新基建的单门槛和要素配置效率的双门槛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显著。空间分析发现,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新基建布局、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实施区域特色发展战略的建议,以期为扎实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参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要素配置效率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自主退出与职业化准入:城乡融合视域中的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19
作者 黄昕 楚德江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为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防止农地非农化而形成的“保护性阻隔”强化了农村户籍制度对城乡要素流动的限制,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障碍。当前,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仍面临着农地非农化风险、转移就业农民生计风险以及农村户籍改革与... 为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防止农地非农化而形成的“保护性阻隔”强化了农村户籍制度对城乡要素流动的限制,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障碍。当前,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仍面临着农地非农化风险、转移就业农民生计风险以及农村户籍改革与农村集体产权封闭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自主退出”和“职业化准入”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破除农村集体产权的封闭性,并有效化解上述风险。进一步完善以“自主退出”和“职业化准入”为特征的农村户籍制度改革,要求构筑农村不动产交易的产权基础,建立农村产权的市场交易机制和国家对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回购制度,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退出 职业化准入 农村户籍改革 城乡融合
下载PDF
乡村收缩的内涵界定与测度研究
20
作者 曹瑾 高帆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乡村收缩是我国城乡结构转化进程中呈现的新现象。文章首先从概念层面阐释了乡村收缩的内涵,梳理了我国乡村收缩需要重点把握的逻辑线索,进而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调研,以甘肃省为例从县域尺度对乡村收缩程度进行测度,从乡村人口、经济和... 乡村收缩是我国城乡结构转化进程中呈现的新现象。文章首先从概念层面阐释了乡村收缩的内涵,梳理了我国乡村收缩需要重点把握的逻辑线索,进而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调研,以甘肃省为例从县域尺度对乡村收缩程度进行测度,从乡村人口、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揭示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乡村收缩在不同语境其内涵可能存在差异,但其本质均是青壮年劳动力的过度流失;(2)2000年、2010年、2020年甘肃省乡村收缩指数均值呈现动态大幅度上升趋势,分别为26.11%、38.97%、49.98%,且上升趋势具有比较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城乡二元结构下,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历史基础与社会文化、政策安排与治理能力都对乡村收缩有影响。新时代我国应从振兴县域经济出发,依靠产业聚集、人才引进、资金筹措、城乡融合的政策组合来回应乡村收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收缩 过疏化 测度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融合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