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谷物生产水足迹及用水效率研究
1
作者 江激宇 刘嘉铭 张士云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82,共12页
为研究淮河流域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类粮食作物生产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淮河及沂-沭-泗水系的3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谷物生产、水资源、气候等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 为研究淮河流域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类粮食作物生产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淮河及沂-沭-泗水系的3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谷物生产、水资源、气候等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对流域谷物生产水足迹强度进行测度以反映其用水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9年淮河流域谷物生产水足迹逐渐趋于稳定,谷物生产水足迹强度整体下降82.86%。水足迹强度空间集聚显著,集聚状态逐渐稳定。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投入、农业生产条件、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对谷物生产水足迹强度影响显著。淮河流域谷物生产用水总量整体增加,用水效率总体不断提升。淮河流域谷物生产用水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效率较高的区域为淮河干流下游及沂-沭-泗水系,效率较低的区域为淮河干流安徽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与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的提升能促进谷物生产用水效率的提升,城镇化水平、化肥施用量、年日照时长、年平均气温等因素的提升则会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年平均气温等因素通过要素流动、技术转移等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足迹 谷物生产 用水效率 时空演变
下载PDF
新时期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2
作者 张新仕 王亚楠 +3 位作者 王晓夕 王桂荣 崔栗 谭鑫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2期12-15,29,共5页
保障粮食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文章阐述了河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如粮食播种面积趋稳回升、粮食单产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呈上升趋势、粮食供给储备总量充足等,分析了河北省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并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京... 保障粮食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文章阐述了河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如粮食播种面积趋稳回升、粮食单产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呈上升趋势、粮食供给储备总量充足等,分析了河北省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并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京津冀合作、强化科学防灾减灾、加强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北省粮食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粮食产业 增产潜力 制约因素 路径研究
下载PDF
财政激励下主产区粮食低碳生产“稳中求进”策略——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分析
3
作者 王曙光 张泽群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国家粮食安全、有效防范和抵御各类风险挑战、促进粮食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农业领域碳排放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国家粮食安全、有效防范和抵御各类风险挑战、促进粮食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农业领域碳排放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财政专项补贴为激励手段,构建粮食主产区政府、粮食生产者和社会组织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分析在不同财政激励程度下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方博弈主体在财政激励影响下,最终可达到粮食主产区政府激励、粮食生产者支持和社会组织保障的稳定均衡状态。故此,应强化粮食增产财政激励、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精度、优化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和注重粮食保障财政倾斜等发展策略,实现粮食低碳生产“稳中求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低碳增产 演化博弈 财政激励
下载PDF
“价补分离”改革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4
作者 徐金海 彭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基于2009—2020年玉米主产省市域层面数据,采用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价补分离”改革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价补分离政策显著减少了玉米播种面积,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并降低了玉米总产量;价补分离... 基于2009—2020年玉米主产省市域层面数据,采用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价补分离”改革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价补分离政策显著减少了玉米播种面积,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并降低了玉米总产量;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具有时效性,这一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减弱;价补分离政策通过增加竞争作物种植比例来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同时促进了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价补分离政策通过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玉米单产;玉米播种面积的负向效应大于玉米单产的正向效应,价补分离政策通过减少玉米播种面积,最终使玉米总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补贴政策 价补分离 玉米生产 粮食种植结构
下载PDF
健全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新思路
5
作者 孙中叶 杨传宇 李治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政府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主产区利益补偿问题。当前,我国粮食产业面临产销区粮食供需矛盾加剧、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种粮收益不稳、主产区资源和环境压力激增等诸多压力与挑战,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创新补偿...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政府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主产区利益补偿问题。当前,我国粮食产业面临产销区粮食供需矛盾加剧、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种粮收益不稳、主产区资源和环境压力激增等诸多压力与挑战,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创新补偿思路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因此,在进一步拓展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利益补偿的新思路,要以公平、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富裕为导向,形成多维度补偿机制。在纵向上,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补偿机制,提高补偿资金使用效能,在横向上,制定各区域责任分担机制,积极探索新型产销区协作关系,建立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此外,还要综合考虑主产区发展的显性和隐性损失,通过做好用地文章、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粮食生态补偿机制等途径弥补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粮食生产的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机制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下内蒙古如何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6
作者 李静 赵明昭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1期109-112,108,共5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内蒙古作为祖国北疆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现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内蒙古作为祖国北疆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现有生产和供给基础上,可通过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优化种养殖结构、改造盐碱地等边际土地增加农业后备用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充分发挥内蒙古在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多措并举为切实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功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内蒙古 比较优势 对策
下载PDF
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优化与创新
7
作者 张艳丽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简述我国粮食物流仓储、运输、配送体系的现状,分析粮食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粮食物流体系优化策略,通过构建绿色化的粮食物流体系、智慧化的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应用现代化的粮食物流设施设备、智能化的粮食仓储管理系统,最终建成布... 简述我国粮食物流仓储、运输、配送体系的现状,分析粮食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粮食物流体系优化策略,通过构建绿色化的粮食物流体系、智慧化的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应用现代化的粮食物流设施设备、智能化的粮食仓储管理系统,最终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智慧高效、协同融合、绿色发展、保障有力的粮食物流仓储和粮食物流运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物流体系 物流服务 物流成本 优化策略
下载PDF
中国农食系统韧性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匡远配 赵璐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农业与食物系统的韧性涉及整个国家或全球的食物安全,对于抵抗外来冲击至关重要。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测算2001—2020年中国及各地区农食系统的韧性水平,发现其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山东农食系统韧性始终处于最... 农业与食物系统的韧性涉及整个国家或全球的食物安全,对于抵抗外来冲击至关重要。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测算2001—2020年中国及各地区农食系统的韧性水平,发现其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山东农食系统韧性始终处于最高水平,西藏最低;华中地区农食系统韧性较高,西部地区农食系统韧性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中国农食系统韧性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及区域间差异均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华南及西部地区内的省际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与食物系统 韧性 时空差异
下载PDF
南稻北麦与公司违规——基于水稻理论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胡海峰 冯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5-54,F0002,共21页
利用2003—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数据,研究了水稻种植与公司违规之间的联系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随着CEO籍贯地种植水稻的比例提高,公司违规的概率也相应增大,稻作经济所带来的低社会信任度和风险偏好文化是其传导机制。儒... 利用2003—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数据,研究了水稻种植与公司违规之间的联系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随着CEO籍贯地种植水稻的比例提高,公司违规的概率也相应增大,稻作经济所带来的低社会信任度和风险偏好文化是其传导机制。儒家文化影响力与稻作文化在影响公司违规方面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CEO学历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稻作文化对公司违规的正向影响。基于舞弊三角理论,检验了在不同压力与机会要素下,水稻种植的异质性影响,发现CEO籍贯地水稻种植比例在经营压力小、违规机会大的公司能够对公司违规起到更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违规 南稻北麦 文化差异 CEO特征 集体主义
下载PDF
大食物观的内涵及发展要义
10
作者 杜志雄 龚俊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大食物观要求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 大食物观要求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加剧、供需数量与质量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一系列挑战,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面临诸多考验,树立大食物观具有强大的时代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为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提供要素支撑。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居民调整膳食结构,优化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粮食安全 食物需求 食物供给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角下常州萝卜干产业升级路径探索
11
作者 王娟 《山西农经》 2024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在文旅融合视角下,探索常州萝卜干产业升级路径对推动常州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将其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进行高质量深度融合,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化调整与满足消费者旅游需求升级的双赢策略。围绕农产品产业发展这一乡村振兴的根基,... 在文旅融合视角下,探索常州萝卜干产业升级路径对推动常州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将其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进行高质量深度融合,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化调整与满足消费者旅游需求升级的双赢策略。围绕农产品产业发展这一乡村振兴的根基,对常州萝卜干产业升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常州萝卜干产业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常州萝卜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萝卜干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萝卜干产业 产业升级
下载PDF
东北三省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志刚 陈琛 崔钊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当前粮食需求扩大与粮食生产区域性不足矛盾突出,寻求更合理的耕地利用格局来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遥感监测数据,应用GIS软件提取东北三省2000、...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当前粮食需求扩大与粮食生产区域性不足矛盾突出,寻求更合理的耕地利用格局来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遥感监测数据,应用GIS软件提取东北三省2000、2005、2010、2015年耕地利用格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估算了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区域和市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在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础上,从耕地利用格局变化的角度选取指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其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市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4个时期均值分别为0.81、0.78、0.82和0.83,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布从最初的相对均匀到局部集聚;耕地转出率和耕地斑块破碎度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耕地面积比例、耕地转入率和耕地斑块聚合度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东北三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源于耕地面积增加、林地和未利用地向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在流域的聚合,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主要源于耕地转入减少和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嵌入式占用。研究表明,严格规划耕地利用格局、持续开展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聚合度,可在保证耕地有效数量的同时,提高耕地利用格局的集聚性和合理性,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耕地利用格局 数据包络分析 影响分析 东北三省
下载PDF
“藏粮于技”战略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取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琳 钟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藏粮于技”是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技术发展总体服务于粮食安全,经历了以粮食增产、增产提质、增产增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三个阶段。“藏粮于技”战略是马克思农业技术思想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中... “藏粮于技”是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技术发展总体服务于粮食安全,经历了以粮食增产、增产提质、增产增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三个阶段。“藏粮于技”战略是马克思农业技术思想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中国化实践,是内嵌于不同时代制度框架下的技术创新,丰富了粮食安全实践形式。“藏粮于技”面临技术体系转型、权责框架优化、人才结构更新等新的发展议题。未来要厚筑粮食根基,革新技术体系;统筹顶层设计,压实党政责任;挖掘人才活水,激发内生动力,以实现“藏粮于技”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粮于技 粮食安全 政策演进 技术转型
下载PDF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整体性的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
14
作者 赵俊超 张云华 张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构建一套整体性的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从“生存型”“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的需要,是避免不同品类农产品保障任务相互冲突、顾此失彼的需要,是利用农产品品类间功能替代关系扩大政策选择空间的需要,是... 构建一套整体性的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从“生存型”“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的需要,是避免不同品类农产品保障任务相互冲突、顾此失彼的需要,是利用农产品品类间功能替代关系扩大政策选择空间的需要,是设置合理精准任务目标引导保供政策实施的需要。构建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应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聚焦国家食物营养安全,根据不同农产品品类的功能作用差异,建立分层次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聚焦重点品类,强化要素支撑,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进口布局,保障重要农产品充足、持续、稳价、高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农产品 整体性 供给保障战略 分层次保障体系 大农业观 大食物观
下载PDF
中国粮食体系韧性:水平测度及动态演进
15
作者 左秀平 叶林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101,共14页
分析粮食体系韧性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抵抗能力、适应调整能力和创新转型能力三个维度构建粮食体系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熵值法、Moran’s I指数、Kernel核密度、空间Markov链、Dagum基尼系... 分析粮食体系韧性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抵抗能力、适应调整能力和创新转型能力三个维度构建粮食体系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熵值法、Moran’s I指数、Kernel核密度、空间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中国粮食体系韧性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体系韧性提升明显,但整体水平较低,粮食主销区粮食体系韧性较高;中国粮食体系韧性分维度指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风险抵抗能力、创新转型能力和适应调整能力。中国粮食体系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多数省份位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空间集聚程度逐渐降低。中国粮食体系韧性水平在波动中上升,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但极化效应较弱;相邻地区空间滞后水平的提升能够增加本地区向上转移的概率。中国粮食体系韧性的区域差异明显但存在一定的收敛趋势,组间差异及超变密度是粮食体系韧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体系韧性 创新转型能力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我国玉米生产与消费时空格局演变及匹配性分析
16
作者 曹炎 杨艳涛 王国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深远。依据重心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测算了1999—2022年我国玉米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的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等变化特征,利用耦合模型分析玉米生产与...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深远。依据重心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测算了1999—2022年我国玉米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的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等变化特征,利用耦合模型分析玉米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匹配性,并结合自然、经济、政治等因素,研究其变动原因。结果表明,1999—2022年我国玉米生产重心整体呈现从西南-东北移动的特点,共移动了148.55 km,平均移动速度为6.46 km·a^(-1);玉米消费重心总体呈现从西南-东北-东南-西南-东北环形变动的特点,阶段性特征明显;生产与消费重心的耦合距离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总体特点,但增幅远大于降幅。耦合距离由471.02 km(1999年)变为513.02 km(2022年),其中2013年二者的重心耦合距离达最大值,为557.91 km。2020年以来,玉米生产与消费的耦合距离又出现增加趋势,空间匹配性再度下降,为新时代粮食安全带来了挑战。因此,提出优化玉米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和支持政策体系、优化玉米区域生产与消费空间格局、实施区域差异性的粮食政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产时空格局 消费时空格局 匹配性分析
下载PDF
陕西省粮食安全水平评价及预测研究
17
作者 县可欣 张瑜 +1 位作者 刘新仪 张建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3,共9页
【目的】为解决陕西省粮食供需日益突出的矛盾找出对策。【方法】在分析陕西省人口变动及粮食供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2004—2020年陕西省耕地赤字率,对当前陕西省粮食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未来10 ... 【目的】为解决陕西省粮食供需日益突出的矛盾找出对策。【方法】在分析陕西省人口变动及粮食供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2004—2020年陕西省耕地赤字率,对当前陕西省粮食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未来10 a陕西省粮食安全水平进行预测。【结果】随着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增长,陕西省耕地赤字率持续增长;未来10 a陕西省粮食供需剪刀差不断扩大。【结论】加强耕地保护力度,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稳定粮食价格;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有利于改善陕西省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赤字率 灰色预测模型 陕西省
下载PDF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是否会影响粮食安全?
18
作者 杨雨欣 张璐 李晓峰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8,共9页
基于山东省、辽宁省、江西省和四川省四省1 599份中国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采用OLS模型、IV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显著正向影响玉米、小麦、稻谷三... 基于山东省、辽宁省、江西省和四川省四省1 599份中国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采用OLS模型、IV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显著正向影响玉米、小麦、稻谷三大主粮的产量,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有利于维护粮食安全;种粮面积和农业生产投入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影响粮食产量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会使农户扩大种粮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实现粮食产量;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效应随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据此,建议聚焦农业保险政策目标,完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确定合理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障水平 粮食安全 种粮面积 农业生产投入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执法问题研究——基于400个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19
作者 惠建利 杨媛媛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86-96,共11页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当前,我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突出,对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虽多次加大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执法力度,但执法效果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文章通过对筛选的400个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进行...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当前,我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突出,对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虽多次加大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执法力度,但执法效果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文章通过对筛选的400个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当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执法仍存在执法权横向划分不明确、基层执法权纵向配置不合理、综合执法力度不足、执法队伍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明确划分执法权限、推进部门综合执法、下放行政执法权、提高执法队伍业务水平是突破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执法困境、守牢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因应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执法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战略内涵、现实制约与突破路径
20
作者 钟钰 王曦照 +1 位作者 巴雪真 普蓂喆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安全的新思考和再部署。“全方位”是方式方法,“根基”是重要性,只有做到“全方位”才能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基于对粮食...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安全的新思考和再部署。“全方位”是方式方法,“根基”是重要性,只有做到“全方位”才能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基于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粮食安全保障取得辉煌成就。但依然存在高标准农田基础不牢、关键核心技术待突破、支持政策力度不足与党政同责考核不明晰等问题。未来应以“地、技、利、义”为着眼点,通过构建大食物观、加强耕地保护利用、加快农业科技装备创新研发、加快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切实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 粮食安全 大食物观 突破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