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5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升起 张皓羽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贸易作为新型贸易模式,引领着贸易发展的方向。通过考察数字技术方式交付的数字服务贸易,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综合评价指... 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贸易作为新型贸易模式,引领着贸易发展的方向。通过考察数字技术方式交付的数字服务贸易,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利用2014—2018年OECD成员国和金砖国家为样本,比较分析40个样本国家综合因子得分和排名。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在数字服务贸易格局中竞争力较强,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较弱,处于不利位置;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十分迅速,但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环境等方面处于劣势,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数字金融、创业效应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赫国胜 刘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1,共13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五个维度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发展数... 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五个维度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发展数字金融对本省份和邻近省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推动作用。第二,创业效应在数字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传导作用,提升创业效应水平是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第三,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点,且创业效应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据此提出全面建设中国数字金融体系,加强数字金融对企业创业创新活动的引导扶持,充分重视并利用数字金融的空间外溢效应,深度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创业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数据分类分级确权对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费成 熊思玥 +1 位作者 孙玉姣 王文慧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年第1期4-12,共9页
数据确权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基础,同时也是数据要素市场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梳理了数据确权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建立产权体系以实现数据确权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明晰了数据分类分级确权的具体方式,并基于价值链分... 数据确权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基础,同时也是数据要素市场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梳理了数据确权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建立产权体系以实现数据确权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明晰了数据分类分级确权的具体方式,并基于价值链分析其对数据价值实现中各个环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数据采集环节数据分类分级确权制度能够激励数据供给,提高数据质量,同时激发市场活力;在数据组织环节,它细分了技术工作,保护隐私数据,并挖掘潜在价值;在数据流通环节,它能调节负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最后,在数据利用环节,它在数据合规监管和数据价值再开发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类分级 确权 价值链 数据要素 价值实现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4
作者 田昕加 章刘成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形态,推动了全球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重塑,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本文系统阐述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作为乡村产业发...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形态,推动了全球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重塑,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本文系统阐述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提升了乡村产业数字生产力、增强了数字流通力、改善了数字分配力和加速数字消费力形成。实践中,要不断强化政策引导,破除制约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找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结合点,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作用有效发挥的途径,持续推动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和美乡村的建设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生产力 数字流通力 数字分配力 数字消费力
下载PDF
平台经济中混业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5
作者 韩文龙 俞佳琦 刘璐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9,共12页
平台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平台经济存在跨领域、多行业混业经营现象,呈现出强烈的跨边界扩张特性。平台经济混业经营的本质是进一步将社会交互纳入价值增值的过程,强化价值实现的生态系统,分散经营风险,增强... 平台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平台经济存在跨领域、多行业混业经营现象,呈现出强烈的跨边界扩张特性。平台经济混业经营的本质是进一步将社会交互纳入价值增值的过程,强化价值实现的生态系统,分散经营风险,增强自身竞争力。混业经营能够实现供需双方的规模效应、双边市场的跨边网络效应、用户的锁定效应、资本积累的集聚效应等多重效应,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势力,其混业经营模式包括横向式相邻融合、圈层式生态构建、纵向式差异定位、网络式并行发展四类,因跨边网络效应的不同也可归纳为外延式混业经营和内涵式混业经营。平台经济跨领域混业经营行为既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但是也可能会导致平台垄断、监管脱敏、创新抑制等问题。应建立科学高效的治理监管体系,通过平台开放度治理、平台包络边界管控、平台垄断行为监管等,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监管体系,同时强化创新和治理的协同性,科学应对平台混业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混业经营 平台竞争 平台垄断
下载PDF
城市韧性张力:学理因由、双因耦合与水平评估
6
作者 刘耀龙 何冰晶 +1 位作者 张华明 王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气候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城市韧性、减轻灾害风险是实现城市数字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点。论文提出使用“韧性张力”表征城市韧性水平和提升空间,运用“风险—韧性”双因耦合矩阵测量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韧性状态,确定不... 在气候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城市韧性、减轻灾害风险是实现城市数字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点。论文提出使用“韧性张力”表征城市韧性水平和提升空间,运用“风险—韧性”双因耦合矩阵测量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韧性状态,确定不同类型城市的韧性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山西省七成以上地级市的灾害风险水平偏低、韧性张力较好。(2)年均灾害损失占财政支出的比值与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实际支出比的失衡反映了城市应急资金储备的不足。(3)融合吸收、恢复、适应和调整阶段的韧性过程曲线有助于发现韧性“赤字”并预测趋势。针对参与韧性建设的不同主体,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和风险沟通,切合时宜助推韧性张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韧性张力 减轻灾害风险 双因耦合
原文传递
数字平台场域互动观的建构研究
7
作者 舒成利 刘芳颖 +1 位作者 赵晶旭 高山行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1,共13页
文章依据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提出“数字平台场域互动观”。研究发现,数字平台具有“场域”属性,是一种商业场域,场域理论在此具有独到的解释力;互动在数字平台中扮演核心角色,是数字平台运行的微观基础;数字平台的场域互动模式包括同... 文章依据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提出“数字平台场域互动观”。研究发现,数字平台具有“场域”属性,是一种商业场域,场域理论在此具有独到的解释力;互动在数字平台中扮演核心角色,是数字平台运行的微观基础;数字平台的场域互动模式包括同场域互动模式、跨场域互动模式和复跨场域互动模式;数字平台的互动模式决定了其治理机制,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而要求有相对应的保障机制。文章构建了一个平台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框架,为推动数字平台领域研究、数字平台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政府有效精准地规制数字平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场域理论 互动模式 治理机制 保障机制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平台化变革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技术—组织—创新”范式的分析
8
作者 余东华 马路萌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74,共20页
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球创新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变革,塑造多元互动和整体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增强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技术经济范式中引入数字要素和平台理念,构建“技术—组... 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球创新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变革,塑造多元互动和整体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增强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技术经济范式中引入数字要素和平台理念,构建“技术—组织—创新”理论框架,分析数字化转型促进组织平台化变革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平台化变革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数字化水平更高和股权集中度更高的企业效果更显著;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组织的平台化变革,基于数字平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进而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数字化对企业平台化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互联互通实现,这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作用的两个重要维度。推动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变革,充分发挥数字平台的创新基础设施作用,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平台化变革 企业创新绩效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商业模式创新对网络视频平台用户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
9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浦徐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5,共12页
数字经济发展需要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作支撑,引导消费者网络视频消费沿着“简单用户搜索—网络平台展示推荐—网络平台算法推荐”的路径演变,这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企业内外部价值网络理论,以“平台质量-用户认... 数字经济发展需要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作支撑,引导消费者网络视频消费沿着“简单用户搜索—网络平台展示推荐—网络平台算法推荐”的路径演变,这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企业内外部价值网络理论,以“平台质量-用户认知-用户行为”的逻辑分析思路,构建商业模式创新对网络视频平台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模型并检验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质量创新、交互质量变革及创作激励创新对用户认知有促进作用,网络视频平台用户认知对价值共创有促进作用。因此建议:以网络视频平台需求为依据,选择相匹配的商业模式创新方案;加大投入力度,鼓励网络平台关联企业创作视频内容;构建有效链接纽带,畅通平台企业与用户的沟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视频平台 商业模式创新 价值共创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关系及其演进规律
10
作者 李广乾 陶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1,共3页
科学合理地认识与处理信息化与数字化之间的关系,是推进“数字中国”战略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当前,围绕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观点。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探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 科学合理地认识与处理信息化与数字化之间的关系,是推进“数字中国”战略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当前,围绕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观点。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探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理论和历史来看,正如工业化经历了蒸汽机技术、电力技术、信息技术等发展阶段一样,信息化也会经历模拟技术、数字技术以及量子计算等阶段。其中,数字化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信息化发展阶段。因此,人们要正确认识与处理信息化与数字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演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信息化 数字经济 工业化
下载PDF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效力测度与执行效果评估
11
作者 林寿富 王招治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4,共14页
为切实激励我国企业主动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2011—2021年,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颁布了140项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按照政策目的可划分为动力型、环境型、保护型三类。从政策措施、政策目标、政策力度和政策... 为切实激励我国企业主动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2011—2021年,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颁布了140项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按照政策目的可划分为动力型、环境型、保护型三类。从政策措施、政策目标、政策力度和政策反馈四个维度构建政策效力测量模型和政策效果评估模型,可准确测度和评估技术创新政策的效力与执行效果。研究发现:2011—2021年,引导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发布数量及效力呈同向变动且整体波动较大;受政策目标、政策力度和政策反馈效力得分较低的影响,政策年均效力水平不高,但政策效力对政策的执行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不同类型政策因为作用对象的差异,效力水平及执行效果均呈现出显著差异,动力型政策最优,保护型政策次之,而环境型政策最弱;在政策的四个维度中,政策措施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最大,政策反馈、政策目标次之。因此,政府应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政策的整体规划和协同引导,并从政策措施、政策目标、政策力度和政策反馈四个环节提高政策的综合效力及其执行效果。此外,应积极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类型,加强协同互补性政策工具的组合,减少或弱化竞争性政策工具组合,从而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政策效力 政策执行效果
下载PDF
制造企业衍生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生态驱动价值创造路径研究——基于fsQCA的组态分析
12
作者 彭正银 郝雅辉 包凤耐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能够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别于单一视角实证检验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基于整体观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企业衍生平台...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能够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别于单一视角实证检验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基于整体观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企业衍生平台创新生态价值创造的分析框架,以35家制造企业衍生平台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六个前因条件对衍生平台创新生态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1)单个前因条件不构成引致高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2)存在四条产生高价值创造的组态,可归为企业主导型(H1)、政府-企业推动型(H2)和政府-市场-企业联合驱动型(H3a、H3b);(3)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高价值创造的平台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平台 组态分析 创新生态
下载PDF
智能制造:概念演化、体系解构与高质量发展
13
作者 刘建丽 李娇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8,共14页
智能制造作为高阶制造业态和新型生产方式,已然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关键期,传统产业亟须通过新旧动能转换焕发新的生机,新兴技术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通过富有竞争力的制造模式抢占全... 智能制造作为高阶制造业态和新型生产方式,已然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关键期,传统产业亟须通过新旧动能转换焕发新的生机,新兴技术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通过富有竞争力的制造模式抢占全球制高点,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关键支撑。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生产制造关键环节和主要流程的智能化为核心、以工业互联网为关键支撑和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的显著特征。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要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核心,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智能工厂全面推广落地,打造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样板,推动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制造强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
14
作者 裴桂芬 刘岩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66,共5页
在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浪潮下,数字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数字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在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浪潮下,数字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数字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二者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数字贸易发展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均可以产生促进作用,并存在区域异质性。从直接效应来看,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东部地区;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东部地区对周边省份有更强的正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
15
作者 韩艳翠 王冉 《对外经贸》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伴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经过多年努力,数字经济已跻身全球一流水平,总量持续增长,新兴数字产业不断向实体经济渗透,治理数字化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数字要素市场建设取... 伴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经过多年努力,数字经济已跻身全球一流水平,总量持续增长,新兴数字产业不断向实体经济渗透,治理数字化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数字要素市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各国都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应通过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加大技术创新、深化数实融合、加强数据风险防范等措施,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赋能 数据要素 数据安全
下载PDF
数据主权视野下平台治理的动力逻辑、模式选择与重构路径
16
作者 冉从敬 刘妍 《中国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5,共17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变革与数据资源重要性急速提升,网络平台迅猛发展,提升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引致了多种政治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数据赋能的权力结构变迁中,市场权力向占有大量数据资源的平台流动,平台权...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变革与数据资源重要性急速提升,网络平台迅猛发展,提升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引致了多种政治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数据赋能的权力结构变迁中,市场权力向占有大量数据资源的平台流动,平台权力兴起。平台权力挑战了国家数据主权的身份与权威,对网络空间国家安全与数据安全产生深刻影响。现行的政府外部强制性监管、平台内部审视性自治和官民合作协同性治理的平台治理模式在主体与工具方面均存在缺陷,难以回应数据主权视野下的治理诉求,亟需注入新的平台治理精神,以应对权力转移带来的网络空间治理结构变化。应当以数据主权为原则嵌入国家安全与主权权威的治理理念,以主权权能让渡为工具增强平台开展合法性自治的能力,同时培养以社会责任为引导的平台行为,兼顾政府监管与平台自我规制,搭建以国家权力为中心的法律制度与以平台权力为中心的平台规则的良性互动框架,追求主权安全、权责平衡、充满活力、制度正义的平台善治模式。表1。参考文献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主权 网络平台 平台权力 平台经济 数据安全 政府治理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构与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17
作者 孙建军 巴志超 夏义堃 《情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加快推进数字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与关键部署。通过剖析当前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建设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本文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特殊性,提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加快推进数字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与关键部署。通过剖析当前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建设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本文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特殊性,提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一体两翼”“三基”“七要点”的总体架构思路,以及战略布局、结构布局和空间布局相统一的总体布局方案,并从市场体系建设新特征、内在结构与运行模式解析、数据要素市场与传统要素市场一体化联动机理揭示与场景应用示范等方面探索促进数据要素市场价值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从而为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的可持续运营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市场体系架构 价值实现路径 运行模式 联动机制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8
作者 刘军 王励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共9页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劳动力流动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两种机制;(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中更强;(4)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本文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 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环境规制 劳动力流动 生产性 服务业集聚
下载PDF
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提升——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9
作者 周彩云 刘丁荣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提高能源效率是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能源效率提升的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1~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影响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效率是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能源效率提升的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1~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影响能源效率提升的机制、特征和路径。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及各维度对能源效率提升的总体效应为正,其中产业数字化促进作用最强,且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2)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存在双门槛,呈现中间波动但总体促进的“N”型特征;(3)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提升能源效率,且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城市跨越数字经济的第二个门槛,实现数字经济发展与能源效率提升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能源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区域差异 门槛效应 阶段性特征
下载PDF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动态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平台所有者与互补者交互影响的视角
20
作者 焦豪 马高雅 +1 位作者 王林栋 厉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9,共13页
有效治理是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治理机制已经成为当前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议题。已有研究大多从静态视角审视平台治理机制,而没有采用动态视角对平台演化发展过程中治理机制的变化展开详细的分析。将数字平... 有效治理是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治理机制已经成为当前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议题。已有研究大多从静态视角审视平台治理机制,而没有采用动态视角对平台演化发展过程中治理机制的变化展开详细的分析。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总结为涌现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更新阶段,基于平台所有者与互补者交互影响视角分析不同阶段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挑战,提出基于开放、控制、制度化、变革的治理模式。涌现阶段需采取解耦策略、开放访问权限、资源信息提供、共生推广战略、建立互动机制等措施应对选择关键互补者合作和鼓励吸引互补者加入等挑战;震荡阶段需采取访问权限设置与反馈系统、纠纷解决机制、行为控制、外部关系控制、规范交易过程等措施应对避免互补者竞争加剧和筛选锁定互补者等挑战;规范阶段需采取分配协商程序、限制所有者权力、授予自主权、确保程序公正等措施应对明确各自战略定位、确立价值分配机制等挑战;更新阶段需采取提升平台质量、关注互补者反应、关注前沿数字技术、协作组织设计、促进共同成长等措施应对建立新的价值主张和实施平台变革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治理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动态治理机制 平台所有者 平台互补者 平台用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