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价值解读、模式与路径
1
作者 刘安乐 明庆忠 代稳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25,42,共9页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是记录中国军工史、工业化史和党史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为了促进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融合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界定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概念,解读了三线建...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是记录中国军工史、工业化史和党史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为了促进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融合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界定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概念,解读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旅游价值,提出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与对策,为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 价值解读 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主体功用性价值 主体衍生功用性价值
下载PDF
政府旅游数据开放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组态分析:基于21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
2
作者 胡安安 郭梦珂 +1 位作者 黄丽华 黄荔桐 《大数据》 2024年第2期152-178,共27页
在信息时代和智慧旅游背景下,政府主动对外开放内部的旅游数据,有利于充分释放旅游数据资源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使用变异系数法与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构建了政府旅游数据开放评价指标体系,计算21个省级行政区的具体得分,并采用模糊... 在信息时代和智慧旅游背景下,政府主动对外开放内部的旅游数据,有利于充分释放旅游数据资源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使用变异系数法与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构建了政府旅游数据开放评价指标体系,计算21个省级行政区的具体得分,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进行高评价值与低评价值条件组态分析。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与51项三级指标,可以对当前省级行政区的旅游数据开放绩效进行有效评价;利用层、数据层是权重较高的一级指标,法律政策效率与内容、平台关系等是权重较高的二级指标;高评价值组态为综合发展型、数据辅助应用型,低评价值组态为政策与利用短板型、平台与数据问题型。研究结果可以为旅游数据开放评价相关学术研究与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数据 数据资源 数据开放 信息构建 评价体系 组态分析
下载PDF
文化线路遗产活化利用:欧洲经验及启示
3
作者 高静 王敏娴 乔桂强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1期68-78,共11页
欧洲作为文化线路理念的发源地,其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利用实践居于世界前列,其中文化线路的活化利用尤为突出。通过提供旅游和教育活动,欧洲文化线路实现了经济、教育、文化和政治等多重价值,对欧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欧洲文化线路活化... 欧洲作为文化线路理念的发源地,其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利用实践居于世界前列,其中文化线路的活化利用尤为突出。通过提供旅游和教育活动,欧洲文化线路实现了经济、教育、文化和政治等多重价值,对欧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欧洲文化线路活化利用的成功经验可概括为以下6点:协调统一的多层管理体制、文化导向的活化利用理念、灵活多元的旅游开发模式、面向未来的遗产教育活动、民间力量的实质性参与、数字化平台为主的宣传展示。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文化线路遗产活化利用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文化线路 文化线路遗产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杨翠霞 杨颜冰 刘晖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以辽宁省国家级和省级193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了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辽宁省全域及辽中、辽南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呈均衡集聚态势,辽西地区呈现非均衡集聚态势。辽宁省乡... 以辽宁省国家级和省级193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了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辽宁省全域及辽中、辽南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呈均衡集聚态势,辽西地区呈现非均衡集聚态势。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整体上表现出东高西低、局部小集聚特征。依据资源特点,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分为农渔业特色主导型、少数民族文化型、红色旅游发展型、景区景点依托型和温泉康养型五大类,区域差异、空间分布及空间密度存在显著差异。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格局是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经济、交通和旅游资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重点村 空间分布 ARCGIS 辽宁省
下载PDF
亚冬会视域下龙江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5
作者 金代志 赵宁 王春霞 《北方经贸》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中指出:“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以2025年亚冬会视域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当前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现状,针对冰雪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中指出:“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以2025年亚冬会视域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当前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现状,针对冰雪旅游效应弱化导致产业滞后发展、志愿形态扁平化导致服务成效低、配套设备不完善导致整体性欠缺、冰雪产业结构失衡导致产业链闭合性弱等问题,提出借助亚冬会之势增加游客数量、有效提升志愿群体质量增进服务体验、强化冰雪装备建设加强物质保障、以冰雪经济新潮助力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冰雪经济新业态助力冰雪旅游产业集群涌现等多种发展路径。从而逐步提高冰雪产业链完整性,加快发展冰雪经济,以促进龙江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为龙江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冬会 冰雪旅游 冰雪新业态 冰雪经济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基于数字经济角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6
作者 张玉梅 晋艺波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3期85-88,共4页
旅游业的发展不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其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不可忽视。当前,人才、制度、数字信息、游客互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 旅游业的发展不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其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不可忽视。当前,人才、制度、数字信息、游客互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与旅游业高度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数字技术,从传统因素、数字技术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提出通过人才储备、制度建设、综合管理、平台搭建、关系链接等因素互动融合,增强游客体验,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对策
下载PDF
陕西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时空动态研究
7
作者 苏建军 段思颖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构建了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结果表明:陕西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好,一直处于增长趋势;西安是陕西旅游业发展潜力最好城市,咸阳、宝鸡、渭南旅游发展潜力较好,榆林、铜川旅游发展潜力最小。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潜力 时空动态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研究
8
作者 崔茂森 刘荣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I0002,I0003,共9页
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剖析2011-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均呈现出“上游低下游高”的分... 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剖析2011-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均呈现出“上游低下游高”的分布格局.2)2011-2021年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态势,耦合协调类型实现了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在空间格局上,耦合协调度上游低下游高.3)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是制约其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且各障碍因子对不同地区的制约作用也有一定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旅游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旅游地邻近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基于中国旅游景区的研究
9
作者 周志方 杨卓璇 刘金豪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85,共22页
广泛的研究已经论证了旅游地发展与所在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高度互动关系,但旅游地是否影响周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仍然是一个尚未解答的问题。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搜集旅游地及上市公司空间坐标数据,开发了一套... 广泛的研究已经论证了旅游地发展与所在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高度互动关系,但旅游地是否影响周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仍然是一个尚未解答的问题。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搜集旅游地及上市公司空间坐标数据,开发了一套企业旅游地邻近的地理数据集,研究旅游地邻近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地邻近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而交通便利度可以强化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外,东部地区旅游地邻近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正向效应更强,国有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更易受到旅游地影响,旅游地邻近对非旅游要素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引导作用更强。从旅游地视角拓宽了制度理论和地方依恋理论的应用边界,为认识旅游地对企业的辐射效应提供更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环境责任 交通便利度 制度理论 地方依恋理论
原文传递
魔都印象:基于文本分析的上海城市旅游情感形象研究
10
作者 赵德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情感形象是旅游目的地重要形象之一。以外地游客的上海游记为语料,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析外地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结果表明:①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总体上积极正面,体现在旅游吸引物、休闲娱乐、... 情感形象是旅游目的地重要形象之一。以外地游客的上海游记为语料,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析外地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结果表明:①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总体上积极正面,体现在旅游吸引物、休闲娱乐、设施服务、环境氛围和管理服务5个维度上;②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积极评价多集中在“繁华、现代、时尚、独特”高频词上,说明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形象已基本建成;③但是景区商业化、高物价和人多排队等因素带给部分游客负面情绪。针对此,本文提出了夯实景区文化内涵、加快全域旅游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精细化服务管理等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形象 网络游记 扎根理论 上海 文本分析
下载PDF
游客满意度评测模型优化实证研究
11
作者 芮田生 张科 张莞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准确评价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游客需求,进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分析两者关系的常用方法是构建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从而得到各因素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由于不同类... 准确评价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游客需求,进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分析两者关系的常用方法是构建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从而得到各因素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由于不同类型游客感知价值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将游客感知价值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不够准确。为此,文章提出采用游客感知收益来分析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基于游客感知收益与游客满意度模型的结构更稳定,优于传统的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满意度模型。该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游客感知价值 游客感知收益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持续同调的游客行为特征及其消费水平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12
作者 沈俊鑫 林佳慧 李晶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48,共7页
本文从游客行为特征的角度出发,运用持续同调方法对云南游客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存在行为特征差异的游客数据集划分为58个游客集群,并对不同游客集群静态、动态行为特征展开对比分析,探究游客行为特征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 本文从游客行为特征的角度出发,运用持续同调方法对云南游客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存在行为特征差异的游客数据集划分为58个游客集群,并对不同游客集群静态、动态行为特征展开对比分析,探究游客行为特征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游客群体在年龄、交通方式等静态行为特征与停留时间、访问次数等动态行为特征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游客行为特征差异也反映出不同游客群体的消费水平。最后,从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旅游安全三个方面提出建议,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以期增强游客出游和旅游消费意愿,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游客行为特征 持续同调 聚类
下载PDF
“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省域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13
作者 杨秀平 轩晚月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82-99,共18页
旅游业具备较强的辐射和联动作用,同时也具备较好的内外循环能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对促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内旅游内循环、疏通国际旅游外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旅游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业具备较强的辐射和联动作用,同时也具备较好的内外循环能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对促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内旅游内循环、疏通国际旅游外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旅游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与标准差椭圆分析中国旅游协同发展状况与演化趋势,运用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各省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空间联系强度。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协同发展总体上呈现“东部隆起,西部凹陷,中部衔接”的态势,形成马太效应,旅游协同发展重心逐渐向西南移动;(2)空间联系的网络结构逐渐向面状式聚集,在东部与中部形成的增长极发挥核心辐射作用,以空间联系强度为划分标准的聚类逐渐集中并打破地域限制。由此提出,东部应用创新突破旅游协同发展瓶颈,中部需要充分挖掘自身旅游优势,西部各方面起头并进,统筹发展;充分调动各省域之间的旅游活力,促进旅游各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实现由小区域向大区域推进旅游协同发展,逐步提高中国整体旅游协同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格局 旅游协同发展 空间联系强度 空间网络结构
下载PDF
酒店95后新生代员工偏爱的领导风格——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14
作者 刘芳 孙艺芝 《旅游论坛》 2024年第2期74-84,共11页
随着劳动力的更迭,95后新生代员工已逐渐成为酒店业员工队伍的主力军。如何采用95后新生代员工偏爱的领导风格有效地管理员工,已成为酒店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扎根理论,对深圳、三亚、长沙等地酒店的13名95后新生代员工进行半... 随着劳动力的更迭,95后新生代员工已逐渐成为酒店业员工队伍的主力军。如何采用95后新生代员工偏爱的领导风格有效地管理员工,已成为酒店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扎根理论,对深圳、三亚、长沙等地酒店的13名95后新生代员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探讨95后新生代员工偏爱的领导风格。结果表明,95后新生代员工偏爱的领导风格主要包括30个范畴,可建构出包括真诚谦逊、尽职尽责、概念化思考能力、与员工建立友好关系、变革性影响、帮助员工发展等6个维度的领导风格模型。模型显示,酒店95后新生代员工偏爱的领导风格是一个以公仆型领导风格为主,真诚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家长式领导、悖论型领导这4类领导风格为辅的综合体。文章对酒店管理人员如何采用有效的领导风格管理95后新生代员工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5后 新生代员工 领导风格偏好 酒店业 扎根理论
下载PDF
领导—员工关系对旅游企业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余传鹏 钟林生 朱靓怡 《旅游论坛》 2024年第2期61-73,共13页
基于中国旅游企业实践,文章认为领导—员工关系并非单一维度的社会交换关系,而是涵盖信任支持、理性契约和被动执行3个维度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援引资源保存理论,引入内部人身份感知为中介变量、心理安全感为调节变量,构建了领... 基于中国旅游企业实践,文章认为领导—员工关系并非单一维度的社会交换关系,而是涵盖信任支持、理性契约和被动执行3个维度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援引资源保存理论,引入内部人身份感知为中介变量、心理安全感为调节变量,构建了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模型,并运用SPSS 26.0,对479份旅游企业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信任支持关系和理性契约关系与员工知识隐藏显著负相关,而被动执行关系与知识隐藏不显著相关;内部人身份感知分别在信任支持关系和理性契约关系影响知识隐藏的过程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安全感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感知与知识隐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隐藏 领导—员工关系 内部人身份感知 心理安全感
下载PDF
作为戏剧的旅游:旅游拟剧理论构建研究
16
作者 余志远 任雅枝 陈思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自戈夫曼提出社会拟剧理论以来,西方旅游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表演转向的研究,这引起了旅游学者们的极大兴趣。旅游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构建了旅游拟剧理论的知识体系,但这些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文章从系统论的视角和... 自戈夫曼提出社会拟剧理论以来,西方旅游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表演转向的研究,这引起了旅游学者们的极大兴趣。旅游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构建了旅游拟剧理论的知识体系,但这些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文章从系统论的视角和旅游规划的角度对旅游拟剧理论的构建提出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重点剖析了旅游舞台布景设计、演员表演管理和剧本设计的规划要点,并揭示了旅游剧场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深层逻辑。通过本研究,为旅游目的地规划与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剧场 旅游拟剧理论 旅游表演 旅游体验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17
作者 李东 杨涵 +2 位作者 郑永镶 刘辉燕 张宝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222-224,共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智慧乡村旅游人才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情感素养、管理素养、技术素养、创新素养等多维度素养。为此,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加大智慧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为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智慧乡村旅游人才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情感素养、管理素养、技术素养、创新素养等多维度素养。为此,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加大智慧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转换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智慧乡村旅游 人才 路径
下载PDF
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关于山西省陵川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18
作者 常瑞 郝美玉 《经济师》 2024年第2期158-159,共2页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当前,围绕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制定支持政策,陵川县依托文旅康养资源比较优势加强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旅游产业如何与文化产业、中药材康养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的问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当前,围绕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制定支持政策,陵川县依托文旅康养资源比较优势加强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旅游产业如何与文化产业、中药材康养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力举措加以破解,从而以更深融合释放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康养 深度融合 比较优势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家长购买研学旅游产品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郭峦 王朝勇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研学旅游产品是我国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重要旅游产品之一。文章基于SOR理论和购买决策理论,从研学内容、产品价格、服务质量等产品信息和参照群体、参照评论等参照信息两个层面构建家长购买研学旅游产品意愿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并进... 研学旅游产品是我国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重要旅游产品之一。文章基于SOR理论和购买决策理论,从研学内容、产品价格、服务质量等产品信息和参照群体、参照评论等参照信息两个层面构建家长购买研学旅游产品意愿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信息、参照信息及感知价值均对家长购买研学旅游产品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感知价值起到中介作用,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对此,文章从研学旅游服务机构和研学基地两个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游 购买意愿 感知价值 影响因素 家长 旅游产品
下载PDF
中国对泰国旅游外交的进程、动因与路径选择
20
作者 彭万 《北方经贸》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旅游外交作为新的非传统外交方式,是新兴外交关注的热点。中国和泰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一家亲”的紧密关系,在旅游领域有着较为深厚的交流合作基础。面对疫后国际旅游复苏的新形势和中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理应加快推进中泰旅游外... 旅游外交作为新的非传统外交方式,是新兴外交关注的热点。中国和泰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一家亲”的紧密关系,在旅游领域有着较为深厚的交流合作基础。面对疫后国际旅游复苏的新形势和中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理应加快推进中泰旅游外交,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中泰旅游外交新发展格局。通过回顾中国与泰国的旅游外交的历史基础,抓住新形势下中泰旅游外交的现实动因,着力探索有效路径,以期进一步明确旅游外交服务方向,拓宽旅游外交维度,丰富旅游外交内容,提升旅游外交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泰国 旅游外交 历史基础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