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4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为例
1
作者 梁非哲 何文虎 +2 位作者 闫小芳 张艳萍 王惠 《青海金融》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助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当前金融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存在地区财政金融支持效率不高、农民增收稳定性不足、农村集体经济效益低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不强以及涉农主体...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助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当前金融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存在地区财政金融支持效率不高、农民增收稳定性不足、农村集体经济效益低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不强以及涉农主体金融服务“冷热不均”等难题,金融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亟需解决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堵点及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实困境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不断开创福建农行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作者 冯旭东 《福建金融》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之际,文章回顾新时代金融领域的伟大变革,特别是中国农业银行取得的发展成就,坚定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并准确把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要求,增强加快建设金融...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之际,文章回顾新时代金融领域的伟大变革,特别是中国农业银行取得的发展成就,坚定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并准确把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要求,增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福建农行将勇担国有大行使命,聚焦主责主业,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将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为福建高质量发展贡献农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金融高质量发展 农业银行 “五篇大文章”
下载PDF
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浅析——以青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3
作者 王昇 尚冀蒙 卢润芝 《青海金融》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小银行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和数字化对中小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银行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践行...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小银行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和数字化对中小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银行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践行职责使命;立足市场定位,推动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贷投放;深化科技应用,加强风险把控,进而助力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 战略定位
下载PDF
金融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与优化——基于青海省的视角
4
作者 李生海 李道斌 《青海金融》 2024年第3期13-17,共5页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国人民银行潘功胜行长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源的使...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国人民银行潘功胜行长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质量。信贷资源作为最主要的金融资源,本文以其为代表对金融资源使用效率进行比较,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作为内陆高原民族聚居省份,青海经济结构特殊,信贷资源使用效率阶段性特征明显,对比全国与西北五省区,剖析省内各行业及子行业信贷资源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后期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均存在一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源 金融效率 信贷投入产出
下载PDF
信贷碳排放强度、绿色金融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被引量:4
5
作者 任丹妮 郑六江 《区域金融研究》 2023年第5期66-73,共8页
金融是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和焦点领域。在现有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的作用下,商业银行碳排放情况与其经营利润之间的关系是商业银行考虑采取减碳措施和选择低碳发展的关键。文章以中国64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可评... 金融是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和焦点领域。在现有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的作用下,商业银行碳排放情况与其经营利润之间的关系是商业银行考虑采取减碳措施和选择低碳发展的关键。文章以中国64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可评价和比较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所关联的碳排放量指标,即信贷碳排放强度,并进一步研究该指标与商业银行经营收益和风险水平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绿色信贷规模更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其信贷碳排放强度也更高。考察期内,商业银行的信贷碳排放强度水平仍然与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正相关,与其风险水平负相关,且这种关系在不同类型的银行间均成立。同时,在当前的信贷碳排放强度下,增加绿色信贷投入可明显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水平。因此,当前的政策应综合考虑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和支持低碳转型两方面的情况进行激励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碳排放强度 经营收益 绿色金融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央行“降准”能释放流动性吗——现代货币理论的观点
6
作者 刘新华 常银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现代货币理论认为央行“法定准备金率”调整的政策信号无法真正地释放流动性,原因在于准备金作为一国中央银行的债务,是一国最具清偿力的基础货币,其能否进入经济体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内生需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体的信贷需求自主地... 现代货币理论认为央行“法定准备金率”调整的政策信号无法真正地释放流动性,原因在于准备金作为一国中央银行的债务,是一国最具清偿力的基础货币,其能否进入经济体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内生需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体的信贷需求自主地向有偿付能力的借款者提供信贷,贷款的同时创造存款,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债务,银行债务的清偿需要准备金。商业银行的信贷逻辑为贷款→存款→准备金,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准备金→贷款→存款。可见,准备金的多寡是由经济体内生决定,中央银行无法自由“裁定”准备金的供给规模,其外生设定的“法准率”也无法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因此,央行“降准”就必然增加市场流动性的判断缺乏说服力,相反主权政府“量出为入”地加大财政赤字才是精准“净注入”流动性的重要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备金 央行“降准” 现代货币理论
下载PDF
农村金融供给、信贷技术创新与农户信贷行为——基于博弈论视角的探讨
7
作者 钱晓东 《西部金融》 2023年第12期57-62,71,共7页
文章基于博弈论方法重点探讨了陕西省农合系统实施的“阳光信贷”“、双基联动”工程中“引入基层党组织参与对农户的多方评议”等问题,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创新尤其是信贷技术创新对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有显著的成效,多种信贷技术的优化结... 文章基于博弈论方法重点探讨了陕西省农合系统实施的“阳光信贷”“、双基联动”工程中“引入基层党组织参与对农户的多方评议”等问题,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创新尤其是信贷技术创新对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有显著的成效,多种信贷技术的优化结合能更好地降低信贷成本与合理控制风险,并从农村产业、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群众生活等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信贷获得 金融创新
下载PDF
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8
作者 张庆昉 《福建金融》 2023年第1期3-8,共6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世界经济史的视角看,一国的现代化之路离不开体现本国特色、立足本国国情的金融体系的支持。沿着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实现中国金融现代化,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方位、强...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世界经济史的视角看,一国的现代化之路离不开体现本国特色、立足本国国情的金融体系的支持。沿着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实现中国金融现代化,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金融保障,是当前中国金融界最重大的使命。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必须不断完善金融现代化建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扩大高水平开放等方面贡献金融力量,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环节、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现代化
下载PDF
社会信用信息权属定位及权利体系展开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路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6,共9页
社会信用信息依照主体划分,可分为自然人信用信息与法人、非法人组织信用信息,与之对应的上位概念分别是个人信息与数据。基于个人信息与数据概念的核心区域、合理使用制度、动态系统理论以及我国立法先例等理由,可以认定个人信息与数... 社会信用信息依照主体划分,可分为自然人信用信息与法人、非法人组织信用信息,与之对应的上位概念分别是个人信息与数据。基于个人信息与数据概念的核心区域、合理使用制度、动态系统理论以及我国立法先例等理由,可以认定个人信息与数据及其所构成的社会信用信息是新型的民事权利。个人信用信息凸显了人格尊严、平等、自由等伦理价值,符合人格权的一般特征,其中所包含的人格财产利益可以通过人格权权能扩张予以解释、涵盖。信用数据凝结了法人、非法人组织无差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能够揭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信用状况,具有财产价值,属于法人、非法人组织的无形财产权。在数据要素市场配置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可赋予法人、非法人组织对自身原始信用数据的决定权,同时规定合法性处理事由与合理使用制度进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信息 个人信用信息 信用数据 人格权 财产权 信用数据决定权
下载PDF
央行金融支持碳汇融资路径分析
10
作者 张晟 《青海金融》 2023年第10期37-43,共7页
碳汇作为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尚处在发展阶段,金融支持碳汇项目发展的路径也相对较少且模式比较单一。通过总结目前市场上支持碳汇项目融资的几种典型模... 碳汇作为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尚处在发展阶段,金融支持碳汇项目发展的路径也相对较少且模式比较单一。通过总结目前市场上支持碳汇项目融资的几种典型模式,从央行角度出发,在现有融资模式基础上,探索央行金融支持碳汇发展路径:一是建立金融机构碳核算体系,实现碳价值从控排企业向金融机构的传递;二是通过“PPP+专项基金模式”搭建合格的项目开发主体,并充分撬动社会资金参与;三是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同时构建PPP项目、CCER项目申报等数据库的数据联动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碳汇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融资 融资模式 金融机构碳核 央行金融
下载PDF
新时代政务诚信内涵及统计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洲一 陈时峰 +2 位作者 余彦 楼裕胜 毛通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5,共9页
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基于政务诚信理论内涵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创新性地提出政务诚信建设中的五维政府理念,明晰政务诚信的测度逻辑,构建“五位一体”政务诚信评价体... 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基于政务诚信理论内涵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创新性地提出政务诚信建设中的五维政府理念,明晰政务诚信的测度逻辑,构建“五位一体”政务诚信评价体系,并基于2022年杭州市13个县(市、区)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客观认识当前政务诚信建设现状及不足,进一步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政务诚信 统计评价 测度逻辑 组合赋权法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股市活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12
作者 尹训荣 《经济师》 2023年第2期109-109,112,共2页
文章基于当前数字普惠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其对我国股市活跃度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了北大编制的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以及Wind数据库中我国股市股票年均换手率、总成交金额等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最... 文章基于当前数字普惠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其对我国股市活跃度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了北大编制的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以及Wind数据库中我国股市股票年均换手率、总成交金额等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最终结论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我国股市活跃度有着积极正向的影响。并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股市活跃度 影响机制 剖析研究
下载PDF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探析
13
作者 韩琦 《经济师》 2023年第7期93-95,共3页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并发布的反映公司业绩的报告,也称为定期报告。在当今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剖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并发布的反映公司业绩的报告,也称为定期报告。在当今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剖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实际可行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存在的问题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华塑公司的上市之路
14
作者 桑园 《经济师》 2023年第2期291-292,295,共3页
2021年11月26日上午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一路走来,华塑公司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作为传统化工企业,工艺陈旧带来的资源、环境、安全等压力使华塑公司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经过艰难抉择,... 2021年11月26日上午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一路走来,华塑公司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作为传统化工企业,工艺陈旧带来的资源、环境、安全等压力使华塑公司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经过艰难抉择,他们决心进行改革,在华塑人的不懈努力下,企业生产能力、质量效益、管理水平和环保安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成功成为上市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塑公司 发展 上市 路径
下载PDF
科技金融机构耦合数字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成林 周倩 李世财 《金融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25-37,共13页
以信息经济学和松散耦合理论的相关思想为指引,从科技金融结构的耦合数字化视角出发,沿着“科技金融机构耦合数字化发展—信息搜寻技术变革—科技金融组织结构变迁—融资能力要素积累—融资能力形成”的总体性分析思路,对外围与核心科... 以信息经济学和松散耦合理论的相关思想为指引,从科技金融结构的耦合数字化视角出发,沿着“科技金融机构耦合数字化发展—信息搜寻技术变革—科技金融组织结构变迁—融资能力要素积累—融资能力形成”的总体性分析思路,对外围与核心科技金融机构的耦合数字化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形成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发展,而融资能力要素的积累及转化是上述促进作用效果得以发挥的中介。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机构数字化发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因耦合形态而异,只有当外围与核心科技金融机构的耦合数字化形态达到“高水平高度耦合”时,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形成的边际促进作用才会实现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围科技金融机构 核心科技金融机构 耦合数字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能力
下载PDF
湖北省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16
作者 邵菁 《绿色建筑》 CAS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建筑行业是中国三大能源消费领域之一,绿色建筑成为推进国家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国家绿色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湖北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时期的规模及“十四五”的时期远景目标着手,... 建筑行业是中国三大能源消费领域之一,绿色建筑成为推进国家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国家绿色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湖北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时期的规模及“十四五”的时期远景目标着手,介绍中央、省、市三级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政策的沿革,披露本地区各家金融机构绿色建筑贷款融资规模,分享以绿色建筑为标志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面的创新成果。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协同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为进一步打通绿色贷款政策堵点、加快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绿色金融 绿色建筑预评价 绿色建筑产业贷款
下载PDF
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优化研究
17
作者 黄华一 曲子璇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0-86,共7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绿色金融也亟待向纵深发展。绿色金融政策一方面规范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是支撑绿色金融发展的力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绿色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绿色金融也亟待向纵深发展。绿色金融政策一方面规范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是支撑绿色金融发展的力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绿色金融政策是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满足绿色经济需要的基础。文章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绿色金融政策的演进脉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存在的多主体目标冲突、绿色认证制度不健全以及绿色金融转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协调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推动完善绿色金融框架的顶层设计,深化国际合作等绿色金融政策构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绿色金融政策 优化研究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18
作者 王子丹 《商展经济》 202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在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逐渐上升的背景下,不少银行面对流动性压力都会选择证券化的方式大量处理不良资产,以盘活资产、提高流动性。但不良资产证券化工具的发展并不成熟且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信息不对称、“真实出售”的界定及发行主体... 在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逐渐上升的背景下,不少银行面对流动性压力都会选择证券化的方式大量处理不良资产,以盘活资产、提高流动性。但不良资产证券化工具的发展并不成熟且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信息不对称、“真实出售”的界定及发行主体单一等,本文针对具体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不良资产证券化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促进专项债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构思——以青海省为例
19
作者 刘璐 《青海金融》 2023年第7期45-49,共5页
通过梳理专项债相关文献,分析全国专项债发行情况,对青海省专项债发行规模、期限利率和资金投向等进行研究,发现存在项目储备不足、资金闲置与超进度并存、收益较少的项目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等问题,提出加强项目储备、加大监管力度、进一... 通过梳理专项债相关文献,分析全国专项债发行情况,对青海省专项债发行规模、期限利率和资金投向等进行研究,发现存在项目储备不足、资金闲置与超进度并存、收益较少的项目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等问题,提出加强项目储备、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债券 项目储备 收益 监管
下载PDF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58
20
作者 张效军 欧名豪 高艳梅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55,共9页
本文从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 本文从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耕地价值不完全、制度没有对耕地保护产权界定和耕地保护制度扭曲;另一是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这一机制构建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产权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区域补偿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