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币汇率预期度量的新方法:从外汇期权中提取风险中性概率密度
1
作者 石凯 聂丽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50-59,共10页
预期管理,已成为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不仅可以缓解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为稳定人民币汇率提供新的手段和方式,还可以降低外汇管理成本,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加强预期管理,关键在于科学评估各类工具的效果,并相... 预期管理,已成为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不仅可以缓解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为稳定人民币汇率提供新的手段和方式,还可以降低外汇管理成本,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加强预期管理,关键在于科学评估各类工具的效果,并相机抉择对其加以搭配组合,这有赖于准确度量人民币汇率预期。实践中,常用的汇率预期代理变量是远期NDF汇率和汇率预期调查。其中,使用最广的是远期NDF汇率,但其主要依据来自简单的可视化分析,缺乏严谨的经验证据支持。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远期和期货价格都小于预期的未来现货价格,因而难以成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有效测度。汇率预期调查则在技术上存在两个难题:一是在调查结果上存在人际不可比性;二是调查数据的样本量通常较小,无法充分反映预期异质性。近年来,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为前沿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条件。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借助香港交易所美元兑人民币期权数据提取隐含的风险中性概率密度函数度量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新方法。基于风险中性密度函数基础上的人民币汇率预期度量,相关研究拟在如下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基于新提取的汇率预期分布数据对已有研究进行实证再检验;二是通过比较汇率预期分布的变化评估外汇市场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的短期效果,继而为科学选择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工具提供指导;三是可以尝试建立外汇市场压力和人民币汇率预期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预期 风险中性密度 预期管理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吗?
2
作者 耿迎涛 张涛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3,共7页
不同于仅从债务或权益融资单一视角的研究,本文选取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从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测算企业融资成本,判别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引起企业债务融资成... 不同于仅从债务或权益融资单一视角的研究,本文选取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从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测算企业融资成本,判别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引起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上升、权益融资成本下降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上升;从信息有效性角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与市场反应信息有效性能够降低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正向影响,增加对权益融资成本的负向影响,并削弱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通过科学的理论分析,扭转了市场主体可能存在的资金供给增多会引起融资成本下降的既定认识,并为国家防范资本市场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市场有效 债务融资成本 权益融资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中东道国金融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罗雨柯 马德功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东道国金融风险不仅会对本国及邻近国家金融运行构成威胁,给经济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会显著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收益,因此,东道国金融风险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重要考量。本文利用“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2006-2019年金融风险状况和中国对... 东道国金融风险不仅会对本国及邻近国家金融运行构成威胁,给经济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会显著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收益,因此,东道国金融风险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重要考量。本文利用“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2006-2019年金融风险状况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金融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东道国中以贷款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为主的金融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的影响,也会对邻近国家产生方向不同的溢出影响,同时东道国金融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还受到法治水平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空间计量模型 溢出效应
下载PDF
数字金融、企业投资行为与就业技能结构升级
4
作者 蒋鹏程 江红莉 侯燕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共10页
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关系着民生问题,也关系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使用2011至2019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样本探讨了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行为和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了投资行为在“数字金融—就业技能结构升级”中发挥... 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关系着民生问题,也关系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使用2011至2019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样本探讨了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行为和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了投资行为在“数字金融—就业技能结构升级”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推动了就业技能结构升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高技能劳动力雇佣规模,研发投资对劳动力雇佣存在“扩容提质”效应,固定资产投资的劳动力雇佣“扩容”效应主要通过提高低技能劳动力雇佣规模实现。此外,数字金融、企业投资行为对就业技能结构升级的影响因劳动者保护制度存在异质性。由此,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是“稳就业”的重要抓手,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关键在于激励企业研发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发展 研发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就业技能结构升级
下载PDF
股票市场系统性崩盘监测分析
5
作者 李燕 李湛 郝晓玲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165,共5页
文章使用递归图理论及非线性时间序列突变检测的启发式分割算法对股票市场崩盘前市场内生性结构突变时点的检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12个发达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和11个新兴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的崩盘事件进行分析发现:(1)股票市场崩... 文章使用递归图理论及非线性时间序列突变检测的启发式分割算法对股票市场崩盘前市场内生性结构突变时点的检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12个发达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和11个新兴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的崩盘事件进行分析发现:(1)股票市场崩盘前市场层流性特征值LAM会发生显著的大幅下降;(2)对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股票市场的LAM序列进行递归分析发现,LAM序列呈现类分形自相似性结构,股票市场崩盘前LAM序列存在相变;(3)在市场崩盘前,市场的内生性结构会连续出现异常突变,且异常突变时点早于市场崩盘2到8个月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市崩盘 金融危机 非线性动力学 递归图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测度
6
作者 汪小愉 吴凯 孙焱林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文章从变量指标选取、周期特征估计、协同性测算三个方面提出一种关于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新估算方法,分别测算了区域与全国的总体协同性以及区域间的双边协同性,一方面,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解读省份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 文章从变量指标选取、周期特征估计、协同性测算三个方面提出一种关于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新估算方法,分别测算了区域与全国的总体协同性以及区域间的双边协同性,一方面,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解读省份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探讨以东、中、西部板块的传统思路划分政策区域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省份经济周期分化特征突出,处于同一板块的省份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且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周期的区域分化程度加深;处于不同协同性水平的省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地理位置分布特征,且大部分经济发达省份与其他区域的协同水平低于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 双边协同性 区域划分
下载PDF
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影响企业供应链集中度--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何文彬 宫铭烜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能否形成供应链集群是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2001—2022年全国31个省域上市公司数据,对省域高质量发展影响企业供应链集中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能否形成供应链集群是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2001—2022年全国31个省域上市公司数据,对省域高质量发展影响企业供应链集中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省份能显著提升其企业的供应链集中度,且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进行拆解后发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是企业供应链集中的主要推动者,研发投入强度、空气质量和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企业供应链集中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集中度 高质量发展 省域经济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政府投资基金地理集聚特征研究
8
作者 周代数 靳志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基于爬虫等技术获取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数据,并用复杂网络模型考察我国五大城市群政府投资基金的地理集聚特征。研究发现:五大城市群政府投资基金融资网络均具有较强的地理邻近特征,“极化现象”较为明显;政府投资基金的辐射效应不平... 基于爬虫等技术获取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数据,并用复杂网络模型考察我国五大城市群政府投资基金的地理集聚特征。研究发现:五大城市群政府投资基金融资网络均具有较强的地理邻近特征,“极化现象”较为明显;政府投资基金的辐射效应不平衡,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辐射效应显著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2014—2020年间,五大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差距均在缩小,跨区域交叉投资的空间格局也愈发明显。建议进一步发挥资本密集型城市群政府投资基金的辐射效应和欠发达区域政府投资基金“远吸近投”的引导效应,构建跨区域资本网络,打造“以强带弱”的资本流动格局,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投资基金 复杂网络 资本集聚 风险投资 地理集聚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中国金融安全
9
作者 范从来 费正晖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历经30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但也引发了开放引致国家金融安全风险的担忧。应从“状态”和“能力”两个方面认识金融安全,并从资本市场开放的历程和现...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历经30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但也引发了开放引致国家金融安全风险的担忧。应从“状态”和“能力”两个方面认识金融安全,并从资本市场开放的历程和现状出发,对资本市场开放与中国金融安全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统筹开放与安全,既要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坚持稳步、有序、审慎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使开放水平与自身金融安全能力相匹配,又要以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以强化货币主权安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市场参与主体结构以维护金融市场安全,促进金融安全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金融安全 渐进式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基于制度环境差异的调节效应
10
作者 唐自元 王小蕊 孙德皓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上证指数与六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家股票市场周收益率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合作备忘...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上证指数与六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家股票市场周收益率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签署以来,沿线各主要国家的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2)通过建立制度距离指数发现,以政府效率、公众市场话语权和金融市场监管质量为代表的综合监督体系差异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即与我国监督体系差异越小的国家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影响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融风险传染 制度距离 监督体系
下载PDF
浅析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作者 黄于幸 《中国市场》 2024年第12期39-42,共4页
蓬勃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对社会主义构建十分重要,它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维护农村安定、建设社会主义友好社会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我国当前农业资金问题展开具体分析,文章试叙述相应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农村金融工作发展和我国... 蓬勃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对社会主义构建十分重要,它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维护农村安定、建设社会主义友好社会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我国当前农业资金问题展开具体分析,文章试叙述相应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农村金融工作发展和我国的农业建设发挥积极促进作用。研究表明:(1)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2)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很恶劣。(3)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比城市差了许多。(4)银行网点的大量退出,导致资金的缺乏。(5)整个法律的环境和制度不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监管 信用环境 金融机制
下载PDF
美国并购浪潮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12
作者 杜晴 《北方金融》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分别从经济、政治和科技三个外部因素回顾美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六次并购浪潮,并从宏观经济、金融发展、政府监管、科技进步等角度分析美国并购浪潮的产生逻辑。在对美国并购浪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发展和政府监管角度对中国并购... 本文分别从经济、政治和科技三个外部因素回顾美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六次并购浪潮,并从宏观经济、金融发展、政府监管、科技进步等角度分析美国并购浪潮的产生逻辑。在对美国并购浪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发展和政府监管角度对中国并购市场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分析美国并购浪潮和中国并购市场得出,宏观经济与政府监管对并购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对并购市场发展将会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浪潮 历史回顾 逻辑启示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京东集团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分析
13
作者 李盼 刘锦萱 吴彤 《国际商务财会》 2024年第6期33-39,共7页
聚焦于数字经济对供应链金融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文章通过对京东集团供应链金融环境进行深入剖析,明晰其中潜在的风险源,并探讨数字化背景下的特殊风险因素。利用Logistic模型数据分析,得出对京东集团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偿... 聚焦于数字经济对供应链金融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文章通过对京东集团供应链金融环境进行深入剖析,明晰其中潜在的风险源,并探讨数字化背景下的特殊风险因素。利用Logistic模型数据分析,得出对京东集团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偿债、盈利能力。全面剖析京东集团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领域的风险特征,为其风险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供应链金融 LOGISTIC模型 京东集团
下载PDF
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与黄金价格波动--基于GARCH-MIDAS模型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于寄语 于承峰 魏金龙 《数量经济研究》 2024年第1期132-152,共21页
从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两个维度入手构建GJR-GARCH-MIDAS模型,探讨全球不确定性对国际黄金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并对黄金市场的未来价格波动趋势进行考察。(1)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对黄金价格波动产生显著正向冲击,纳入不... 从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两个维度入手构建GJR-GARCH-MIDAS模型,探讨全球不确定性对国际黄金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并对黄金市场的未来价格波动趋势进行考察。(1)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对黄金价格波动产生显著正向冲击,纳入不确定性因素的双因子GARCH-MIDAS模型对后者的解释效果较佳。(2)不同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子要素对黄金市场的冲击强度和冲击时间具有异质性;地缘政治行动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黄金价格长期波动的最主要因素。(3)外部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影响黄金的商品属性、资产属性、准货币属性对黄金市场施加影响,其中“准货币属性”是近年来不确定性冲击影响黄金市场波动的最主要路径。(4)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的减弱和反复,黄金价格长期波动成分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将逐步下移,随后在第四季度有所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价格波动 政治不确定性 经济不确定性 GJR-GARCH-MIDAS模型
下载PDF
绿色金融能否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以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为例
15
作者 李博阳 李廷瑞 沈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促进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论文基于中国23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角度,选取绿色信贷和绿色风险投资作为绿色金融的代表,系统分... 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促进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论文基于中国23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角度,选取绿色信贷和绿色风险投资作为绿色金融的代表,系统分析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能够显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维度剖析结果显示,二者能够有效促进水能、核能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发展。(2)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尽管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均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激励绿色技术创新两个渠道作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但是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更强,而绿色风投能够有效激励绿色技术创新提质增量。(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发达地区和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驱动可再生能源步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阶段”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绿色风投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可再生能源
原文传递
全球性外部冲击、宏观审慎政策与跨境资本流动 被引量:1
16
作者 庞新军 陈奕如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0,共7页
当前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突出,对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愈加明显。现有宏观审慎政策能否有效管理全球性外部冲击下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本文利用2000~2021年间中国、印度、巴西等28个新兴经济体的数据,实证检... 当前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突出,对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愈加明显。现有宏观审慎政策能否有效管理全球性外部冲击下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本文利用2000~2021年间中国、印度、巴西等28个新兴经济体的数据,实证检验全球性外部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在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上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新兴经济体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可以有效降低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从管理效果上看,宏观审慎政策应对全球性外部冲击带来的直接投资、外债等资本项下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在应对全球性外部冲击时,并不以牺牲外汇储备规模为代价。基于此,建议持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管理框架,强化宏观审慎政策与产业、货币等政策的协调性,同时更好地发挥外汇储备在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中的“稳定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 宏观审慎政策 全球性外部冲击
下载PDF
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来自甘肃省的经验证据
17
作者 张小勇 石浩枫 +1 位作者 央金卓嘎 王志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2,70,共10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利用2010—2019年甘肃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VM-AHP模型对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协同...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利用2010—2019年甘肃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VM-AHP模型对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协同效应”中的序参量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呈现出总体向上的态势,但是二者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波动性特征,说明两个子系统的协同步调并不一致。(2)金融创新子系统和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高于金融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说明绿色经济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推动作用明显,金融创新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待提高。(3)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但是二者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说明二者在短期内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协同效应 金融创新 绿色经济
原文传递
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基于大卫·哈维的剥夺性积累理论
18
作者 崔慧敏 何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马克思在对资本积累的论述中隐含了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两重逻辑。资本原始积累是非生产性积累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卫·哈维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在对“资本原始积累”概念重构中提出了剥夺性积累理论,并指出剥夺性积累是当代... 马克思在对资本积累的论述中隐含了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两重逻辑。资本原始积累是非生产性积累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卫·哈维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在对“资本原始积累”概念重构中提出了剥夺性积累理论,并指出剥夺性积累是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积累的主导逻辑。金融资本凭借其绝对的垄断地位,通过股票及证券市场投机、信贷体系、危机操纵等方式对普通民众、中小企业和落后国家等进行剥夺性积累。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限制了生产性积累的发展,推动了财富的巨大集中,使普通民众愈加贫困化,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与失衡、政治合法性危机和社会对立加剧等危机。金融资本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剥夺性积累,使资本主义陷入了更深层次危机。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本 剥夺性积累 经济停滞 社会对立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
19
作者 徐博涵 《中国商论》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农村传统金融服务普遍存在准入门槛高、服务效率低等问题,迫切需要农村地区尽快推动金融服务升级。数字普惠金融在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促... 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农村传统金融服务普遍存在准入门槛高、服务效率低等问题,迫切需要农村地区尽快推动金融服务升级。数字普惠金融在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促进农业经济转型、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大数据平台,全面构建农村数字化普惠金融体系,完善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转型 农业农村现代化 数字化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金融类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瀚醇 李玮玮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31-34,共4页
高职教育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强调“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深度融合。通过剖析现阶段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并挖掘专业的“课程思政”融入点,即围绕“四个自信”教育、诚实守信职业操守... 高职教育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强调“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深度融合。通过剖析现阶段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并挖掘专业的“课程思政”融入点,即围绕“四个自信”教育、诚实守信职业操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绿色金融与生态道德、金融岗位工匠精神等方面在专业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在此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融入金融类教学的路径,包括重塑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融合实训实践、完善考试评价等,促使“思政”与“专业”形成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金融服务与管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