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背景下巨灾商业保险发展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实践
1
作者 党雪 石慧 +1 位作者 徐浩 齐瑞福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100,共12页
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具有重要意义。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来看,巨灾商业保险发展可以降低灾害风险对经济的影响,提升社会的整体... 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具有重要意义。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来看,巨灾商业保险发展可以降低灾害风险对经济的影响,提升社会的整体巨灾应对能力,促进区域内跨境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文章解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背景、制度设计和金融服务支持现状,深入分析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个体覆盖问题、市场供给约束及法律保障制度缺陷,结合日、美三大著名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经验,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从需求侧出发刺激巨灾保险需求、从供给侧出发释放巨灾保险活力、发挥政府职能推进高质量巨灾商业保险制度设计、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巨灾商业保险制度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高质量发展 巨灾保险 商业保险 巨灾风险 风险分散 多层次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金融强监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来自资管新规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赵昕 李亚男 丁黎黎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有增无减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运营正面临着各种挑战,企业风险承担问题尤为突出。选取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资管新规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资管新规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探究...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有增无减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运营正面临着各种挑战,企业风险承担问题尤为突出。选取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资管新规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资管新规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探究企业在金融强监管下的风险承担行为。研究发现,资管新规提升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经济后果检验显示,资管新规主要增加了企业的被动风险承担,加大了企业的破产风险。经调节效应分析得到,企业通过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政府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可以缓解在资管新规出台背景下企业风险承担提高而带来的生产经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管新规 风险承担 信息披露透明度 营商环境 资本市场
下载PDF
金融科技创新如何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金融服务效率的机制分析与空间计量
3
作者 周雷 宁心怡 +1 位作者 宋佳佳 张鑫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金融科技创新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 金融科技创新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对邻近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渐进、动态的长期影响。中介效应和异质性检验表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是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机制。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明显高于非试点地区。因此,要优化金融科技业态空间布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金融服务效率 空间效应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中国金融集聚研究的前沿演进、热点分析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4
作者 张林 丁晓兰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1期65-81,共17页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金融中心战略目标的提出,学者们逐渐转向研究金融集聚问题,探索金融集聚的理论内涵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以CNKI数据库中2003-2022年427篇核心期刊为样本,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我国金融集聚的发展...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金融中心战略目标的提出,学者们逐渐转向研究金融集聚问题,探索金融集聚的理论内涵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以CNKI数据库中2003-2022年427篇核心期刊为样本,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我国金融集聚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金融集聚研究前沿依次是“金融集聚从何处开始形成”“金融集聚的测度及其功能”“金融集聚的作用机理”;国内学者对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集聚的形成机理、金融集聚的测度结果及特征分析、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金融集聚与城镇化、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等7个重要主题。新时代关于金融集聚的研究应注重多学科交叉,重点从金融集聚时空演进特征分析、县域金融集聚促进共同富裕、金融集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以及金融集聚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等方面进行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研究热点 发展脉络 趋势展望
下载PDF
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机理探讨——基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实证检验
5
作者 袁蓉丽 江纳 +1 位作者 李育昆 刘梦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企业多元化经营受益于银行发放多元化经营所需资金贷款,受制于银行发挥债权人治理作用的外部监督。笔者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以200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企业多元化经营受益于银行发放多元化经营所需资金贷款,受制于银行发挥债权人治理作用的外部监督。笔者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以200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方向和程度。检验结果证实: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与企业多元化经营显著正相关;在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正向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过程中,银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管理层攫取私利行为具有中介效应;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和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尝试性地将银行管制体制改革与企业多元化经营结合起来探究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机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应用边界,丰富了银行管制和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能够为银行业体制改革和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 融资约束 代理问题
下载PDF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与企业创新
6
作者 陈国富 张涵 贾宁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81,共19页
基于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手工整理的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及银企地理距离数据,并匹配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双重差分和包括敏感性分析在内的多重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是否能促进企业... 基于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手工整理的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及银企地理距离数据,并匹配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双重差分和包括敏感性分析在内的多重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是否能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并产生扩散效应,促进位于城市边界的企业创新。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信贷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但是也可能破坏当地原有的银企关系,加剧银行对成熟企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信贷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通过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进而促进企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银行异地扩张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下载PDF
普惠金融参与影响农户内生动力吗?——基于宁夏575位农户的调研数据
7
作者 熊芳 周文定 韩纪江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6,共11页
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三农”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基于制度逻辑视角,以希望作为农户内生动力的代理变量,利用宁夏575位农户的调研数据,证实普惠金融参与能显著提升农户的希望,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具体表现为:参与普惠金融业务... 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三农”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基于制度逻辑视角,以希望作为农户内生动力的代理变量,利用宁夏575位农户的调研数据,证实普惠金融参与能显著提升农户的希望,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具体表现为:参与普惠金融业务类型越多,农户希望提升越多;普惠金融参与主要通过社会比较和社会互动影响农户希望;相对于低收入家庭和男性,普惠金融参与对高收入家庭和女性的希望影响更大;贷款能显著提升农户希望,存款、保险和理财对农户希望的影响不显著或不稳定。由此,从推动更多农户参与普惠金融业务,积极拓展金融服务边界、帮助农户搭建社会网络和社交平台,以及有针对性地创新乡村振兴专属产品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制度逻辑 内生动力 希望
下载PDF
自媒体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信贷可得性吗——基于微博数据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蒋洪平 于博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5,共13页
通过考察企业是否通过微博披露环境责任信息以及披露强度能否影响其信贷可得性。研究发现,仅仅有自媒体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经历并不能显著提升信贷可得性,但信贷可得性对披露频次却呈现出正敏感性——高频次的自媒体环境信息披露能提高企... 通过考察企业是否通过微博披露环境责任信息以及披露强度能否影响其信贷可得性。研究发现,仅仅有自媒体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经历并不能显著提升信贷可得性,但信贷可得性对披露频次却呈现出正敏感性——高频次的自媒体环境信息披露能提高企业长期贷款规模,且“原创类”披露频次的提高比“转发类”披露频次提高对长期贷款可得性的拉动作用更强。最后,分析师跟踪报道会抑制高频披露对长期信贷的提振效应,这与分析师跟踪报道能过滤部分自媒体噪音信息及粉饰信息,从而提高了银行风险识别能力且增加了银行信贷审慎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环境责任信息披露 融资约束 分析师跟踪 信贷风险
下载PDF
绿色信贷对“两高”企业债务融资规模影响研究
9
作者 魏巍 郑红 张娇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并取得显著成效。在绿色发展进程中,绿色信贷这一金融利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并取得显著成效。在绿色发展进程中,绿色信贷这一金融利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为切入点,选取2009—2022年A股“两高”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纳入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影响机制;同时加入产权和区域的交乘项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绿色信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高”企业的债务融资规模,且对非国有企业与中西部地区企业债务融资水平的牵制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两高”企业 债务融资规模 企业异质性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
10
作者 丁波 邓佶环 +1 位作者 谢雅楠 杨娜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5个方面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估省级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莫兰指数从全局和局域两个角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其次,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5个方面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估省级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莫兰指数从全局和局域两个角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其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分维度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2)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地乡村振兴发展存在正向直接效应;(3)受“虹吸”效应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存在负向空间效应。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加强数字普惠金融辐射、分维度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等建议,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绿色金融促进碳减排效果研究——基于2012~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余坤莲 钟贤谦 罗爱华 《青海金融》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绿色金融能够发挥对高碳企业的挤出效应和对低碳企业的促进效应。通过梳理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支持机制和路径,采用熵权法计算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从能源消费角度测算碳排放量,采用GMM法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碳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绿... 绿色金融能够发挥对高碳企业的挤出效应和对低碳企业的促进效应。通过梳理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支持机制和路径,采用熵权法计算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从能源消费角度测算碳排放量,采用GMM法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碳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对提升碳减排效果具有显著驱动力,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技术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和优化产业结构方式来实现。因此,要健全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增加绿色金融资源投入;加强绿色金融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推动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减排 经济增长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2
作者 潘方卉 张弛 崔宁波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5,共14页
“双碳”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绿色金融作为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为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不断赋能。因此,研究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0年... “双碳”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绿色金融作为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为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不断赋能。因此,研究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绿色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进而应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绿色科技在绿色金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中起到中介效应;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不仅存在区域和维度异质性,而且具有依赖于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据此,应从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引领、推动绿色金融差异化发展、灵活制定环境规制政策等方面入手,提升绿色金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科技 农业绿色发展
下载PDF
金融供给改善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商业银行网点分布的证据
13
作者 曹慧平 丁怡帆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9,共16页
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要素,其有效配置在塑造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带来的金融供给服务改善对企业劳动力投... 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要素,其有效配置在塑造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带来的金融供给服务改善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即企业周围分布的银行网点数量越多,劳动力投资效率越高;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信贷可得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促进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在民营、抵押物价值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分割程度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商业银行网点扩张通过改善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发挥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和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网点扩张 金融供给改善 劳动力投资效率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论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14
作者 林钧跃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搭建起来。教育部高等院校信用管理专业学历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输送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主渠道,由信控服务业提供的专业培训是对信用管...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搭建起来。教育部高等院校信用管理专业学历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输送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主渠道,由信控服务业提供的专业培训是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虽然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人力资源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但各种人才培养方式均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完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仍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学历教育 信用管理师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信控服务业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个人信息安全挑战及敏捷治理
15
作者 邹开亮 刘祖兵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0,57,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秘密收集个人敏感数据,冲破“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的限制,或将使信息关联违法高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信息收集行为主动、收集内容全面、泛化能力强劲,对“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带来严重挑战。宏... 生成式人工智能秘密收集个人敏感数据,冲破“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的限制,或将使信息关联违法高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信息收集行为主动、收集内容全面、泛化能力强劲,对“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带来严重挑战。宏观层面,我国现有民事法律无力于数据安全治理,刑事法律缺乏明确的违法计量标准,由行政法规挑起数据法治大梁。微观层面,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体系对被侵权人加以不合理的举证义务,司法救济路径单一,不利于权利救济。选择风险控制路径,从算法协议透明化、治理场景化和多方位协同化应对信息关联违法等方面展开制度构建,引入个人敏感数据单独监管制度和预防性公益诉讼制度破解该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个人信息安全 敏捷治理 预防性公益诉讼
下载PDF
上海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的思路和突破口
16
作者 茆训诚 赵越强 《科学发展》 CAS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金融+科创产业”的双重优势特征,金融全要素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具备建设高水平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加快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的突破口,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国际金融中...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金融+科创产业”的双重优势特征,金融全要素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具备建设高水平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加快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的突破口,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浦东和临港新片区改革试验田的创新突破作用,强化在沪跨国金融机构总部的金融集聚作用,提高上海与全球其他金融中心的网络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化 高水平开放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的机理分析、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17
作者 李靖 王靖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从金融创新的功能来看,农村金融创新具有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促进共同富裕效果。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面临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科技应用不足... 从金融创新的功能来看,农村金融创新具有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促进共同富裕效果。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面临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科技应用不足、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农村金融创新应着力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强化金融科技应用、创新金融风险管理体制等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推动农村金融的长期稳定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金融创新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产品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商业信用融资--基于商业信用网络位置视角的分析
18
作者 段超颖 张文龙 刘卓筠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7,共11页
以200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商业信用网络位置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会选择提升商业信用融资,企业的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 以200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商业信用网络位置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会选择提升商业信用融资,企业的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性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研究表明,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是通过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与系统性风险地位进而提升商业信用融资的。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会缓解企业对银行信用的依赖,但当企业自身能够获得银行信用青睐时,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商业信用。因此建议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高时充分融入商业信用网络,以商业信用资源弥补企业的银行信用不足,同时监管当局需要合理引导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避免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资源的过度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网络 银行信用 企业融资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与校园诚信管理研究
19
作者 张丽丽 章政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大学生群体诚信价值观养成需要制度性建设,以“硬约束”为抓手构筑诚信管理“高压线”,形成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常态化机制。基于20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借鉴市场信用监管和社会信用治理领域所形成的信用管理理念、机... 大学生群体诚信价值观养成需要制度性建设,以“硬约束”为抓手构筑诚信管理“高压线”,形成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常态化机制。基于20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借鉴市场信用监管和社会信用治理领域所形成的信用管理理念、机制,对高校诚信管理推进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建设所存在的信用记录与评价原则、校内校外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大学生信用评价与否等三大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高校诚信价值生态培育、大学生信用修复体系建设等政策进行了展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管理 诚信价值观培育 高校诚信建设 学术失信
下载PDF
普惠金融与促进青海省民营企业发展
20
作者 阎荣舟 严维青 《青海金融》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近年来,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急剧变化,青海省民营企业尽管克服困难保持向上发展,但仍然面临产能利用率低、投资意愿不强、资金流短缺和成本上升等问题。为此,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首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 近年来,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急剧变化,青海省民营企业尽管克服困难保持向上发展,但仍然面临产能利用率低、投资意愿不强、资金流短缺和成本上升等问题。为此,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首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健全金融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困境、不断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民营企业 纾困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