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9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用修复机制及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实践研究
1
作者 周莉 林钧跃 +2 位作者 李志红 赵燕 江洲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信用修复制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发挥着维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鼓励重塑信用、激发市场活力的积极作用。通过系统梳理信用修复的概念和信用修复的制度探索,厘清了当前社会信用体...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信用修复制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发挥着维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鼓励重塑信用、激发市场活力的积极作用。通过系统梳理信用修复的概念和信用修复的制度探索,厘清了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修复规范,并从信用修复的方式、主体、客体和程序方面对信用修复机理进行了阐述;以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修复实践作为切入点,对当前信用修复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了加强信用修复机制建设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修复 机理分析 市场监管 信用监管
下载PDF
得零售者可以得天下——基于银行利润效率视角
2
作者 刘妍 宫长亮 +1 位作者 曾刚 李琦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零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和战略性业务,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以我国48家商业银行2011—2021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产出定位的非单调异质性随机前沿方法为基础,测度了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水平,并利用2SL... 零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和战略性业务,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以我国48家商业银行2011—2021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产出定位的非单调异质性随机前沿方法为基础,测度了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水平,并利用2SLS探究零售业务对银行利润效率的整体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银行的利润效率,尤其是信用卡业务对利润效率的正向影响最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对利润效率的影响次之,消费贷和经营贷的影响最小;第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零售业务对利润效率的促进程度远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第三,中国银行业利润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股份制银行的利润效率水平位居榜首,城商行利润效率自2011年以来一路上升,2021年增长到0.5872,而农商行的利润效率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业务 盈利能力 利润效率 风险承担 SFA
下载PDF
银行业结构优化能否激发实体企业活力——基于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契合的视角
3
作者 王国松 李欣宇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53,共18页
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与地市级宏观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视角,探究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实体企业活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契合程度越高,越能够显... 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与地市级宏观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视角,探究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实体企业活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契合程度越高,越能够显著促进实体企业活力,且该效应随着企业活力的提升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作用渠道分析表明,同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银行业结构通过改善银企间信息环境、优化信贷配置以及缓解公司财务与违约风险激发实体企业活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金融科技发展不充分地区的企业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段更为明显。此外,同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银行业结构能够通过激发实体企业活力强化供应链韧性、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驱动地区产业升级。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要素禀赋结构 实体企业活力 信息环境 信贷配置
下载PDF
数字金融、家庭异质性决策与共同富裕——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
4
作者 黄险峰 刘姗姗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
降低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使用OLS、2SLS、Log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揭示出数字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提高了低... 降低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使用OLS、2SLS、Log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揭示出数字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提高了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整体上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但是对不同类型的收入差距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1)数字金融改善了低收入群体的创业行为,并且对低收入群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大于高收入群体,缩小了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2)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居民就业水平,高收入群体受益更显著,扩大了家庭工资性收入差距;(3)数字金融增加了低收入群体持有金融资产偏好,低收入群体获得资产溢价,缩小了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低收入家庭增收;相较于数字信贷,数字支付和数字理财能较好地缩小收入差距;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或者户主年龄在36岁及以上的中老年家庭,数字金融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共同富裕 创业 就业 金融资产
原文传递
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三方博弈研究
5
作者 杜学美 李俊 +1 位作者 李美菱 黄玉洁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5,共14页
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地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整合运作,既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又减小了银行的融资风险,增加了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可能性。以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电子订单融资模... 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地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整合运作,既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又减小了银行的融资风险,增加了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可能性。以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在融资银行与第三方B2B平台以联合授信和委托授信的方式进行合作的情况下,融资银行、第三方B2B平台以及融资企业三者间非合作的博弈模型,求得收益矩阵,并进行博弈分析,进而找出影响三者合作的因素,据此给出促进三者形成合作关系的相关建议。在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采用Shapley值法对三者进行合作博弈分析,建立收益分配模型对三者的收益进行分配,并引入风险修正因子对Shapley值法进行了修正。算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收益分配方式更加合理,符合实际情况,能够有效地提高合作联盟的稳定性。研究结论为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中的融资银行、第三方B2B平台以及融资企业的长远稳定合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实现多方共赢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供应链金融 第三方B2B平台 三方博弈 SHAPLEY值法
下载PDF
近代中国侨汇市场的发展与功能
6
作者 燕红忠 张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4,共9页
侨汇市场是以侨汇为经营对象,基于不同时间、地区的汇率、利率和汇票价格信息,围绕侨汇资金和汇票交易而进行的多层次、多区域的投机活动和交易场所。近代中国侨汇市场的参与主体经历了一个从个体到组织、从民间机构经营为主到国家机构... 侨汇市场是以侨汇为经营对象,基于不同时间、地区的汇率、利率和汇票价格信息,围绕侨汇资金和汇票交易而进行的多层次、多区域的投机活动和交易场所。近代中国侨汇市场的参与主体经历了一个从个体到组织、从民间机构经营为主到国家机构积极参与的发展过程,从以个体经营的水客逐步发展为批信局、邮局和银行的综合参与。侨汇市场的交易网络也逐渐从简单的侨乡—侨居地的双边贸易和汇兑,演化为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具有各类跨境贸易资金融通、以及风险投资的交易体系。侨汇市场的交易活动不仅促进了短期资金流动和平衡国际收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港—华南—上海的资金流动网络的形成,同时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汇市场 经营主体 资金流动网络 工业融资
下载PDF
金融结构市场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7
作者 康立 贾凡 陈骏哲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文章以2013—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3062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呈现演化特征。融资约束在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 文章以2013—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3062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呈现演化特征。融资约束在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结构市场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受空间区域和企业所有制差异的影响。积极向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转变,注重直接融资中股权融资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可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中介效应
下载PDF
转型金融助推西部强工业的路径分析和政策建议——以甘肃为例
8
作者 赵经涛 杨雪姣 《华北金融》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在支持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传统金融由于面临巨大的转型风险溢价和估值下降而难以发挥作用,绿色金融则由于标准过高而“爱莫能助”,转型金融对“浅棕色”转型过程包容性强,将是未来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西部省份由于历... 在支持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传统金融由于面临巨大的转型风险溢价和估值下降而难以发挥作用,绿色金融则由于标准过高而“爱莫能助”,转型金融对“浅棕色”转型过程包容性强,将是未来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西部省份由于历史原因,普遍存在传统高耗能、高污染型重工业比重过大的工业结构,转型发展面临巨大资金缺口。本文以甘肃为例,对转型金融在强工业中的作用和优势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提出西部应当“先行一步”,凝聚各方共识,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进转型金融创新等方面,全力推动转型金融发展,全力抓住转型金融这个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战略“蓝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金融 绿色金融 可持续金融
下载PDF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动态影响与提升路径——以贵州为例
9
作者 王俊 《全国流通经济》 2024年第1期185-188,共4页
本文基于政策性金融、金融信贷、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视角,梳理了贵州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根据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分析了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科技创新的动态影响;最后在总结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典型特征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科... 本文基于政策性金融、金融信贷、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视角,梳理了贵州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根据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分析了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科技创新的动态影响;最后在总结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典型特征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效率提升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科技创新 提升路径
下载PDF
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能够实现风险隔离吗?
10
作者 王年咏 吴宛珂 周先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1,共11页
本文以中国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8—2021年84家银行的季度财务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风险隔离效应。研究发现:设立理财子公司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够实... 本文以中国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8—2021年84家银行的季度财务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风险隔离效应。研究发现:设立理财子公司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够实现理财业务与其他业务的风险隔离,且设立时间越长,风险隔离效应越显著。异质性检验和机制分析表明,这种风险隔离效应在城商行与农商行中最弱;“去嵌套、降杠杆”和“去池化、缓错配”是实现风险隔离的主要机制。对母公司商业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并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设立理财子公司不能降低银行控股集团的整体风险承担,仅能实现风险隔离。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子公司 风险隔离 风险承担 外部监管
下载PDF
数字金融、家庭债务与金融整治——基于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马彧菲 王媛媛 熊德平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2,共9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基于近年来金融整治的一个典型样本——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构建强度DID模型探讨实行金融整治政策...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基于近年来金融整治的一个典型样本——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构建强度DID模型探讨实行金融整治政策能否有效降低家庭债务。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家庭负债概率和债务水平;(2)金融整治之后,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债务水平出现显著降低;(3)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整治政策对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的债务缓解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中更为显著,在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发挥了有益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规范发展数字金融、防范金融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债务 金融整治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
12
作者 王周伟 黄静怡 吴虹仪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57,共5页
文章采用系统性风险指数(SRISK)测算银行系统性风险,并构建MS-VECM模型,验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非线性动态调整机制及其结构变化。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着... 文章采用系统性风险指数(SRISK)测算银行系统性风险,并构建MS-VECM模型,验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非线性动态调整机制及其结构变化。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相互作用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误差修正作用;该长期均衡及其锚定调整下的短期误差修正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制结构变化;收敛、稳定与扩张三个区制状态都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国际资本流动 银行系统性风险 MS-VECM模型 SRISK
下载PDF
金融科技创新的行动者网络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以蚂蚁金服为例
13
作者 曾福生 胡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蚂蚁金服为例选取快捷支付、余额宝及农村金融业务模式构建行动者网络,分析其从支付起家到入局金融再到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过程,借以打开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创新的“科技黑箱”。研究发现,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创新包... 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蚂蚁金服为例选取快捷支付、余额宝及农村金融业务模式构建行动者网络,分析其从支付起家到入局金融再到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过程,借以打开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创新的“科技黑箱”。研究发现,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创新包含了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监管创新的不同特质,农村普惠金融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金融科技的进步有助于打破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悖论。在农村地区利用金融科技发展普惠金融需要相当规模的金融科技企业构建强大的行动者网络,需要政府介入给予财政支持、适度监管和信用背书,推动金融科技真正服务“三农”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创新 行动者网络理论 蚂蚁金服
下载PDF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及驱动因素研究--兼论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14
作者 王小华 杨玉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8-85,共18页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微弱”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促使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通过构建农村普惠金融...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微弱”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促使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通过构建农村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测算农村普惠金融指数,同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农村普惠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关系数及网络密度均呈现先递增后下降的趋势,并于2011年达到峰值,整体关联网络通达性好,同时又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所有网络特征指标均较为稳定。(2)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东、广东6个省份的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均最高,一直处于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区,掌控和支配能力更强,且对其他省份金融资源具有极强的虹吸作用,导致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仍然处于集聚阶段。(3)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政府干预程度、产业结构、银行业竞争是影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五个重要变量。从直接效应看,经济发展、高人口密度、银行业竞争均促进本地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从间接效应看,某地人口密集、第一产业占比过高、激烈的银行竞争均会抑制周边地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而政府加大对某地的财政支出也可以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融合研究
15
作者 唐震 施志晖 陆岷峰 《南海学刊》 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所带来的新的生产能力。在数字经济中,数字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市场机遇、运营效率和竞争格局等方面...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所带来的新的生产能力。在数字经济中,数字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市场机遇、运营效率和竞争格局等方面。为促进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的高质量融合,可以执行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如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构建健康的数字生态系统、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培养与吸引数字化人才、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促进政府和企业间协作等,助力民营企业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民营经济 融合路径 高质量融合
下载PDF
哪些因素决定了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基于fs QCA的组态效应研究
16
作者 王广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8-77,共10页
竞争力是事关科技龙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哪些因素决定了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这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因为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关系十分复杂... 竞争力是事关科技龙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哪些因素决定了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这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因为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关系十分复杂,所以组态视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可作为相对合适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单个要素并不构成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产生的必要条件,科技龙头企业可从3种路径获得较强竞争力,具有适当规模在提升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龙头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有利条件,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企业竞争力提升。引入组态视角探究哪些因素决定了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有助于深化对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对科技龙头企业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龙头企业 竞争力 影响因素 模糊集 组态
下载PDF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中元 李婧闻 孔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纳入社会责任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以沪深15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与经营... 纳入社会责任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以沪深15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高管薪酬在前两者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显著正向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社会责任对高管薪酬产生显著影响,高管薪酬在社会责任影响经营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文章有助于丰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影响经营绩效的传导机制,为从社会责任、高管薪酬视角提升银行经营绩效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高管薪酬 社会责任 经营绩效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区分内外部金融科技的对比分析
18
作者 黄素心 王姿郁 《经济论坛》 2024年第2期110-121,共12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15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检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影响以及存款竞争程度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外部金融科技增加了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依赖,银行金融科技降低了商业银行...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15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检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影响以及存款竞争程度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外部金融科技增加了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依赖,银行金融科技降低了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依赖,且银行存款市场力量在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时中介效应显著存在。同时,金融科技对不同规模的银行负债结构的影响体现出显著异质性,对小型商业银行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金融科技 银行金融科技 负债结构
下载PDF
数字金融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19
作者 韩珣 安然 黄娴静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5,共17页
双循环背景下如何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数字金融指数,从理论和经验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促进经... 双循环背景下如何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数字金融指数,从理论和经验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地区创新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但对于地区平衡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可通过提高信贷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促进经济增长,可通过提升技术成果的市场化转化程度和提高非国有经济占比促进地区创新,可通过提升市场环境与中介服务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可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而推动产业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在不同发达程度、不同境外投资占比和不同国际化程度的地区存在异质性影响。拓展性分析表明,政府关注程度的上升对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区创新 技术进步
下载PDF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及对策建议
20
作者 张鹤 张晓晖 +1 位作者 叶子瑞 陈佳妮 《经济师》 202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外汇业务范围也不断增大,导致汇率的变动持续增加,但应对这种变动的解决办法却十分匮乏,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非常大。因此针对这些外汇业务的风险产生了一些外汇业务的管理方法,并且根... 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外汇业务范围也不断增大,导致汇率的变动持续增加,但应对这种变动的解决办法却十分匮乏,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非常大。因此针对这些外汇业务的风险产生了一些外汇业务的管理方法,并且根据一些风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得出可以减小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内部的管理与加强国际间外汇业务的管控,能够切实保障外汇业务的开展,有效控制潜在的风险,使外汇业务成为商业银行中必不可缺的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外汇业务 风险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