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2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用标准化助力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
1
作者 赵燕 周莉 +2 位作者 江洲 王伟 潘婷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3,共8页
个体经济是民营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对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畅通经济微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个体经济也面临着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困境。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信用体系和标准化成为经济发展、市场监... 个体经济是民营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对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畅通经济微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个体经济也面临着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困境。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信用体系和标准化成为经济发展、市场监管的重要制度和关键手段,应利用标准化方式助推个体经济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质效兼具的制度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需要政策的支撑和实践的检验,个体经济信用标准体系的构建应立足政策和实践的双重辅助,举要治繁,逐步建立,在应用推广中逐步完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经济 标准化 信用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研究--以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为例
2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2 位作者 应皓恬 李欣然 金吉鸿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8,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融资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资金用途多样,但是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制约其融资可得性。实验区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中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国首个区块链数字征信平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但是,要复制、推广实验区的建设经验,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稳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探索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字征信平台和数字普惠金融“元宇宙”,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小微企业融资 数字征信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元宇宙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效应研究
3
作者 马娟 沈小燕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8,160,共18页
不当行政干预造成区域壁垒,诱发寻租问题,是导致要素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的重要成因,信贷市场尤为如此。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选择视角,运用2003—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干预情形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 不当行政干预造成区域壁垒,诱发寻租问题,是导致要素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的重要成因,信贷市场尤为如此。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选择视角,运用2003—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干预情形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效应加以研究。结果表明,在干预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信贷寻租动机,信贷投放更倾向于迎合地方政府需求而非商业化导向;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市场约束收紧尽管可促使商业银行增强信贷投放的商业性,显著增强区域贷款增长对盈利能力的敏感性,但无法对其信贷寻租动机形成有效抑制,以致其对信贷配置的质量效应难以发挥。而良好的地方政府治理可有效提升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点,也为新形势下破除地方行政壁垒、增强地方金融监管效能以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信贷配置质量效应 信贷寻租 地方金融监管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能助力城市碳减排吗?——基于《绿色信贷指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4
作者 方国斌 邓耀洵 张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
以《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选取中国147个地级市的732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政策的实施对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且进行了企业绿色专利和城市产业结构双重中介机制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 以《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选取中国147个地级市的732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政策的实施对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且进行了企业绿色专利和城市产业结构双重中介机制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并且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实现了碳减排的目标。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为理想,碳排放交易试点区的政策实施效果弱于非试点区。文章给出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该综合考虑地区异质性和同期政策的影响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绿色创新 产业结构 碳排放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
5
作者 胡伟 张可萌 +1 位作者 许志勇 余浪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7,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6—2020年新三板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 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6—2020年新三板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减少企业融资费用、降低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提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果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东部地区和“专精特新”企业中效果更明显。本文拓展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路径研究与异质性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精准度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信息不对称 融资费用
下载PDF
绿色信贷促进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6
作者 张近乐 姚冰洋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农业农村绿色产业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绿色信贷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当前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绿色信贷制度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足、绿色信贷不良率高、信贷周... 农业农村绿色产业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绿色信贷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当前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绿色信贷制度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足、绿色信贷不良率高、信贷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绿色信贷投放和绿色产业发展。为此,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中,应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扶持体系,健全绿色信贷市场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中介机构,提高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动力,发挥绿色信贷对农业农村绿色产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农业农村绿色产业 商业银行 融资
下载PDF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建议
7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一些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总体社会信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且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仍面临着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一些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总体社会信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且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仍面临着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功能边界不够清晰,商务征信体系不健全、企业账款拖欠严重,以及其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在系统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厘清认识和实践误区,进一步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功能边界,加快推进信用立法,健全商务信用体系,破解企业账款拖欠难题,大力发展信用经济,并做好面向公众的宣传引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立法 政务诚信 商务信用体系 信用经济 账款拖欠
下载PDF
银行科技贷款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
8
作者 俞立平 金珍珍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31-43,共13页
银行科技贷款作为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高科技产业面板数据,构建了银行科技贷款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并采用面板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对其中的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进行了... 银行科技贷款作为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高科技产业面板数据,构建了银行科技贷款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并采用面板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对其中的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银行科技贷款总体上对创新质量产生正向影响。银行科技贷款水平较低时,其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大;企业创新质量水平较低时,银行科技贷款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不足。随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水平由低到高,银行科技贷款对创新质量的贡献呈“U”型。因此,为实现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应优化研发经费来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银行科技贷款 创新质量
下载PDF
金融市场化水平、资本错配与僵尸企业形成
9
作者 黄孝武 宗树旺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通过提高金融市场化水平完善资本要素的配置,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通过经济运行出清僵尸企业的重要手段。基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业市场化指数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市场化水平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 通过提高金融市场化水平完善资本要素的配置,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通过经济运行出清僵尸企业的重要手段。基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业市场化指数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市场化水平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金融市场化水平低下是僵尸企业形成的重要诱因,更换变量测度和样本期间,以及使用工具变量后结果保持稳健。同时,金融市场化水平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和规模企业之间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金融市场化水平低下通过加剧“资本错配”机制促进僵尸企业形成,并且这种影响机制在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从金融市场化水平的视角解释了僵尸企业形成的缘由,所以政策上应从完善资本要素配置入手解决僵尸企业出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水平 僵尸企业形成 资本错配
下载PDF
搭建企业收支流水征信平台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10
作者 张瑞怀 《金融经济》 2024年第1期3-5,共3页
为有效破解普惠金融推进工作中面临的银企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不足、经营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积极探索对企业收支流水数据的有效应用,牵头搭建湖南省企业收支流水征信平台。平台稳步推进工作机制建立、运营模式... 为有效破解普惠金融推进工作中面临的银企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不足、经营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积极探索对企业收支流水数据的有效应用,牵头搭建湖南省企业收支流水征信平台。平台稳步推进工作机制建立、运营模式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治理机制优化、普惠产品创新、内控制度完善6项重点工作,在支持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赋能省内中小微企业融资、提升金融机构业务创新能力、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4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阶段将进一步深化与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企业信用管理的融合,持续探索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支流水 普惠金融 征信平台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风险管理研究
11
作者 王华东 梁利然 徐运红 《山西农经》 2024年第6期204-208,共5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我国高度关注扶贫脱贫问题,连续24个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通过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改善农村农户生活水平。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户种植、养殖和小微企业等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我国高度关注扶贫脱贫问题,连续24个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通过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改善农村农户生活水平。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户种植、养殖和小微企业等多元化资金需求,支持“三农”发展,服务县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但由于农户对于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的情况了解不全面、信用意识薄弱,从而加大了违约风险,而且该项业务盈利薄弱,加之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给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带来极大风险。因此,总结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建议及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农户小额贷款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12
作者 陈为民 张琳 +1 位作者 赵艳秋 袁旭宏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为研究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相关性和波动影响程度,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计算CoVaR来度量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均存在风险联动性,在处于99%的置信水平下,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风... 为研究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相关性和波动影响程度,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计算CoVaR来度量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均存在风险联动性,在处于99%的置信水平下,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为正且最大,对保险业风险溢出效应最小,而证券业对互联网金融存在反向的风险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溢出 分位数回归 传统金融
下载PDF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链: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
13
作者 杨松令 吕紫薇 +1 位作者 刘亭立 石倩倩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9,共12页
本文将企业创新链分为投入端、产出端和收益端,以2010—2022年新三板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PSM-DID模型研究风险投资(VC)驱动企业创新链的作用机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VC介入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链各端发展。机制分析发现,VC通过在... 本文将企业创新链分为投入端、产出端和收益端,以2010—2022年新三板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PSM-DID模型研究风险投资(VC)驱动企业创新链的作用机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VC介入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链各端发展。机制分析发现,VC通过在企业创新链投入端的引智功能促进其产出端的提升,进而推动其收益端的增长;VC的引资功能则表现出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VC引资能够促进其产出端和收益端增长,而在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渠道阻塞。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VC介入与企业创新链发展中呈现调节效应。经济后果的分析表明,VC通过驱动企业创新链的发展,推动企业实现“登陆新三板—上市至北京证券交易所—转板至沪深交易所”的发展路径。本文研究对于推动企业科技与资本的结合,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优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企业创新链 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京证券交易所
下载PDF
区块链环境下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的农户融资上链行为研究
14
作者 刘琦铀 林丽婷 张成科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农户与金融机构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致使金融机构“惜贷”,农户融资难、融资贵情况凸显。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已成为运用金融科技实施精准放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升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基... 农户与金融机构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致使金融机构“惜贷”,农户融资难、融资贵情况凸显。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已成为运用金融科技实施精准放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升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基于供应链融资视角,构建农户融资上链行为复杂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了各因素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局域网中农户规模、初始上链率、金融机构类型、上链成本及风险是影响农户上链的关键因素。构建农业区块链技术发展先行示范区,加大对农户区块链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完善激励和金融产品创新机制,是支持区块链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融资约束 金融机构类型 农业供应链金融 网络演化博弈
下载PDF
基于网络关系的分类变量预测研究
15
作者 丁月 方匡南 +1 位作者 兰伟 徐顺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传统的预测方法通常基于个体的协变量信息进行建模和预测,少有考虑个体间的网络结构信息。事实上,网络节点间的关联信息能够为节点的响应变量预测提供信息,为此本文提出网络标签传播算法。基于半监督学习框架,以邻接矩阵为节点相似性推... 传统的预测方法通常基于个体的协变量信息进行建模和预测,少有考虑个体间的网络结构信息。事实上,网络节点间的关联信息能够为节点的响应变量预测提供信息,为此本文提出网络标签传播算法。基于半监督学习框架,以邻接矩阵为节点相似性推断依据,通过节点间的连接信息和已知节点的响应变量信息,来推断未知节点的响应变量信息。该算法适用于响应变量为分类变量的不完整网络数据。在网络服从随机分块模型的设定下,本文证明了该算法能够一致地预测未知节点的响应变量。数值模拟和实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算法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整网络 网络插补 网络标签传播 分类变量 信用风险评估
下载PDF
风险投资机构二元关系的演变及其退出效应研究
16
作者 陈伟 张筱典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基于中国风投市场2004—2018年的投资事件数据和2004—2021年的退出数据,构建风险投资机构成对的数据集,研究风险投资二元关系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其对退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风投机构间的匹配度、网络位置、历史联合投资行为对其二... 基于中国风投市场2004—2018年的投资事件数据和2004—2021年的退出数据,构建风险投资机构成对的数据集,研究风险投资二元关系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其对退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风投机构间的匹配度、网络位置、历史联合投资行为对其二元关系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而风投机构的间接合作伙伴会对此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风投机构匹配度越高、网络位置越中心、历史联合投资行为越多,其退出的可能性越小。研究结论对风险投资机构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机构 二元关系 投资行为 风投网络 退出效应 风投对 投资理念 联合投资
下载PDF
绿色信贷、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17
作者 徐秋艳 刘浩冬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8,共16页
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测算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研究绿色信贷、产业结构优化... 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测算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研究绿色信贷、产业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空间传染”特性,其提升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变化;绿色信贷有助于提高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优化显著提升了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中,高级化和生态化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前者会抑制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后者促进了其增长;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后,绿色信贷对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将显著增强,而对于不同维度,这一作用效果只存在高级化和合理化的门槛特征;空间门槛模型显示,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提高会减小绿色信贷对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高级化 合理化 生态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
18
作者 张鸿飞 靳继辉 +3 位作者 李颖 刘杰 陈猷 李波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监管要求的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数字化管理体系方面出发,探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信用风险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框架和管理准则。通过梳理国内外...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监管要求的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数字化管理体系方面出发,探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信用风险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框架和管理准则。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关键指标和操作流程。分析了信用风险数字化管理体系效果和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数字化管理 指标 操作流程 实践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金融素养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19
作者 庞明 王慧 张祺浩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8,共9页
我国居民家庭财富不断积累,对金融资产选择和优化配置的需求日益强烈,当前金融市场参与不足、金融素养水平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以数字普惠金融为切入点,使用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建立probit和tobit... 我国居民家庭财富不断积累,对金融资产选择和优化配置的需求日益强烈,当前金融市场参与不足、金融素养水平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以数字普惠金融为切入点,使用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建立probit和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及风险金融资产选择占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三个不同维度均对其有积极作用,这一结果经稳健性检验仍保持一致;(2)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影响在农村家庭和东部地区更为显著;(3)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素养在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维度上发挥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金融素养 投资理财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20
作者 芦彩梅 杨吉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1,共11页
在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是否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备受关注。本文以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 在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是否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备受关注。本文以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显著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等渠道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位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或产权性质为非国有时,供应链金融对其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缓解投资不足,并且供应链金融引起的企业投资效率变化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建议政府以多层次、系统化的支持政策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实施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会计信息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