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GC技术+动画对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默尘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动画创作作为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一直追求提高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的平衡。非遗文化动画创作领域,AIGC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来提升效率和... 动画创作作为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一直追求提高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的平衡。非遗文化动画创作领域,AIGC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来提升效率和创造力,动画创作作为一种复杂而耗时的艺术形式,也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本文将探讨AIGC技术+动画对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动画创作 非遗文化 数字经济 影响
原文传递
AI涌现:国际传播生态新物种、新范式和新秩序
2
作者 崔波 黄智尚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进入国际传播生态,兼具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成为传播新物种。人机共存、人机共有、人机共创将是国际传播的新面向。生成式AI在与既有传播主体的碰撞与融合中,催生了国际传播新范式,但同时也伴随着虚假信... 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进入国际传播生态,兼具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成为传播新物种。人机共存、人机共有、人机共创将是国际传播的新面向。生成式AI在与既有传播主体的碰撞与融合中,催生了国际传播新范式,但同时也伴随着虚假信息泛滥、技术发展失衡和违背伦理法规等风险。因此,国际传播的新秩序亟待重构,从全方位提升国际传播主体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叙事内容和全过程治理传播等方向构建新秩序或是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国际传播 新物种 新范式 新秩序
下载PDF
网络小说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探究
3
作者 苏平 李信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35-148,共14页
网络小说历经2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版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小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优秀网络小说的版权成为多方争抢的热门。网络小说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网络小说的内容创新以及版... 网络小说历经2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版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小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优秀网络小说的版权成为多方争抢的热门。网络小说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网络小说的内容创新以及版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国内外已有文献中关于网络小说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其次,分析网络小说版权价值内容及其影响因素,并从读者付费价值、经济衍生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外在环境价值4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最后,根据指标体系的效度系数和稳定性系数对评估指标进行检验,论证网络小说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版权 价值评估 指标体系 文化强国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建设:理论逻辑与革新路径
4
作者 解学芳 贺雪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8,共15页
伴随数智技术的迭代,我国文化建设开启了建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为关键词的发展演进之路。关于文化强国的研究命题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但缺乏立足数字文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的系统考量。一方面... 伴随数智技术的迭代,我国文化建设开启了建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为关键词的发展演进之路。关于文化强国的研究命题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但缺乏立足数字文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的系统考量。一方面,亟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的生成逻辑与理论蕴涵,系统构建数字文化强国发展框架。其中,意识形态领导力、制度前瞻力、文化自信力、文化科技创新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是该框架的主要构成要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建设应立足彰显思想引领、精神引导、文化自强的价值内核,实现由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最终建成数字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应深刻把握系统科学理论的涌现性、非线性、突变性、主体能动性、复杂性的价值内核,从思想引领、制度前瞻、文化自信、科技赋能、产业现代化五个维度协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建设的革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文化强国 理论逻辑 革新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新维度
5
作者 唐月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主体、目标、价值、客体、空间五个维度赋予了文化产业新意蕴。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理解文化产业新维...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主体、目标、价值、客体、空间五个维度赋予了文化产业新意蕴。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理解文化产业新维度的核心。文化产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各不相同,而文化产业新维度为文化产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思路,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眼光的文化产业是解决文化产业现代化难题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产业 新维度 文化产业现代化
下载PDF
地方景观书写与文脉建构——以《元和唯亭志》为中心
6
作者 左鹏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地方文脉蕴含于地方标识性文化景观之中,景观书写与文脉建构多见录于方志等地方文献。唯亭曾因“潮过夷亭出状元”谶语而闻名,在明末清初成镇以后,地方文士即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借用邻邑的文化要素,命名、创作了“唯亭八景”,以此... 地方文脉蕴含于地方标识性文化景观之中,景观书写与文脉建构多见录于方志等地方文献。唯亭曾因“潮过夷亭出状元”谶语而闻名,在明末清初成镇以后,地方文士即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借用邻邑的文化要素,命名、创作了“唯亭八景”,以此打造唯亭人文丰厚的文化大镇形象。建造阜民霖雨桥并得到督抚两院题名,则显示了唯亭人善于利用政治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本地的文化资源。这些标志性文化景观,发明并继承了地方传统,共构并续写了地方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书写 文脉建构 传统发明 唯亭
下载PDF
数字文旅赋能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乡村美食旅游为例
7
作者 刘丽娜 李杰 《南方农机》 2024年第5期111-114,共4页
课题组概述了数字文旅的概念和特征,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在现代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数字文旅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梳理了当前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包括在地元素挖掘不深、旅游产品同质化、宣传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讨... 课题组概述了数字文旅的概念和特征,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在现代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数字文旅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梳理了当前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包括在地元素挖掘不深、旅游产品同质化、宣传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讨论了数字文旅赋能乡村旅游的可能性。课题组以四川乡村美食旅游为例,提出了数字化营销、自媒体合作和数字化信息建设等措施是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文旅不仅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更多机遇,也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旅 乡村旅游 美食旅游 数字化营销
下载PDF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王家庭 李云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3,共15页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通过选择2011—2021年250个A股上市文化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企业、行业、年份固定效应实证分析,并利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验证了传...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通过选择2011—2021年250个A股上市文化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企业、行业、年份固定效应实证分析,并利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验证了传导机制和调节机制,可以发现: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地区上看,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东、中、西部表现更为有效,而文化企业更多集聚在北京、广东等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且回归系数更大;从行业上看,我国近年来行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各行业均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效应,其中文化相关领域及服务行业最强,创意设计和内容创作行业由于其行业特性系数较小;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引发市场关注度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的优化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市场关注度
下载PDF
叙事学视域下文化消费内容创造与价值提升探索
9
作者 徐望 《创新》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基于叙事学理论视域研究文化消费,可以认识到故事内容对于文化消费的推动力,可以探索创造故事内容,推动文化消费的策略。在很多文化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关注与消费的是故事内容。故事作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引人进入与浸入。消费者在消费“... 基于叙事学理论视域研究文化消费,可以认识到故事内容对于文化消费的推动力,可以探索创造故事内容,推动文化消费的策略。在很多文化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关注与消费的是故事内容。故事作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引人进入与浸入。消费者在消费“同一个”故事时,也参与建构着“千万个”故事。故事总是在流传中的,流传意味着故事产生形变,在文化产业中,经典故事题材历经无数次编创,仍能激起消费者的故事情怀。在消费中,故事再生式地传播着文本与价值观,促成文化共同体。基于叙事学视域探讨如何扩大文化消费,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发掘、讲好和传播中国故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文化消费 文化内容 故事 文化产业 文化市场
下载PDF
中国文化市场政策的变迁与演进--基于1988—2021年政策文本的分析
10
作者 吴承忠 徐竹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8,共12页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保障。文章将中国文化市场政策变迁过程分为积极探索(1988—1995年)、稳步发展(1996—2005年)、深化调整(2006—2015年)和战略提升(2016—2021年)四个阶段,运用...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保障。文章将中国文化市场政策变迁过程分为积极探索(1988—1995年)、稳步发展(1996—2005年)、深化调整(2006—2015年)和战略提升(2016—2021年)四个阶段,运用聚类分析对1988—2021年中国文化市场的政策变迁主题进行分析。中国文化市场政策数量上呈现“整体上升、局部回落”的变迁趋势;政策主题具有多元化、持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其生成逻辑主要源自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文化需求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和科技变革创新。中国文化市场政策在积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同时,政策理念逐渐从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过渡,政策对象由有形向多维空间市场转变。基于中国文化市场政策的嬗变历程与变迁特征,文章从文化市场主体监管政策制定、加强立法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市场 政策变迁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张骞功业的历史书写与形象接受研究
11
作者 王华宝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汉代张骞的人物形象既有早期正史文本的历史书写,如《史记》“持汉节不失”的“博望侯”,《汉书》“博望杖节,收功大夏”,主体为使臣形象;也有历代文学作品对其形象的塑造,其中不乏归功思维的附会之说;还有历史书写与文学传说、宗教传... 汉代张骞的人物形象既有早期正史文本的历史书写,如《史记》“持汉节不失”的“博望侯”,《汉书》“博望杖节,收功大夏”,主体为使臣形象;也有历代文学作品对其形象的塑造,其中不乏归功思维的附会之说;还有历史书写与文学传说、宗教传播、文化归因的交融再生等,形成物种引进者、仙家神人等众多糅合再造的形象。人们将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注入张骞形象之中,用不同的形式书写着自己心中的历史,生成了不同的新文本、新形象,有着极高的认知价值。对张骞功业的认知和形象接受,最核心的内容是“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张骞作为一名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楷模,文明互鉴的开拓者之一,必然成为一个永远说不完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精彩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骞 历史贡献 历史书写 形象
下载PDF
藏羌彝走廊民间身体文化符号传播与产业发展研究——以大渡河流域为例
12
作者 蒋建琼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藏羌彝走廊有着神秘的宗教祭祀、节庆仪式等民间身体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藏羌彝走廊民间身体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符号传播为切入点,把... 藏羌彝走廊有着神秘的宗教祭祀、节庆仪式等民间身体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藏羌彝走廊民间身体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符号传播为切入点,把符号生产和符号消费作为主客对象,探索身体文化符号引申意义,主要针对大渡河流域以藏民族为主的不同支系民间身体活动展开调查,结合目前的消费现状且供大于求的符号补缺时代特征,在身体艺术、仪式、文化领域的符号表意价值上,从符形、符义、符用的符号传播互动以及“以小见大”的微观个案和整体观,研究身体活动在生产生活、节庆、宗教等的文化表达,有助于文化发展的真实记述与客观分析,创建出身体文化符号服务质量提升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身体文化符号 文化传播 文化产业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文化市场监管现代化的必要性、困境及对策
13
作者 蔡武进 张津期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期26-38,共13页
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本依托、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文化市场监管的现代化。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市场监管现代化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选择,是构建... 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本依托、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文化市场监管的现代化。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市场监管现代化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现代文化市场法治秩序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但伴随着元宇宙、ChatGPT等各种新兴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网络文学、网络视听、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新形式、新业态高速发展,文化市场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呈现,我国文化市场监管立法之滞后、监管体制改革之滞缓、监管方式创新之乏力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不适应文化市场监管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基于此,加强我国文化市场立法,夯实文化市场良法善治之根基;优化文化市场监管体制,提高文化市场监管性能;拓展文化市场监管格局,增强文化市场监管动能;创新文化市场监管方式,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效能,已然成为推进我国文化市场监管现代化,乃至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监管 现代文化市场 网络文化 数字市场
下载PDF
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MATEL-ISM-MICMAC展开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赵尔奎 宋亦文 刘婧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期52-64,共13页
文化与数字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新业态,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是文化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客观科学地认识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全方位解析数字文... 文化与数字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新业态,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是文化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客观科学地认识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全方位解析数字文化新业态的发展机制和创新发展路径,以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实施。通过识别15个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影响因素,运用DEMATEL法分析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采用ISM-MICMAC法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与驱动-依赖关系,找出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根本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以企业规模、服务创新、产品开发、人才培养、装备制造与模式创新为直接影响,以平台构建、数字化管理、资金支持与IP影响力为间接影响,以标准应用、资产禀赋、产学研协同、技术研发与政策支持为根本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新业态 文化数据资产禀赋 文化消费 文化企业数字化管理 数字文化资源平台
下载PDF
广州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对策
15
作者 余炜楷 杨石琳 +2 位作者 陈露 魏少峰 顾恬玮 《城市观察》 2024年第1期46-59,160,共15页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剖析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空间、品牌四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特征评价模型,并以广州文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剖析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空间、品牌四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特征评价模型,并以广州文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在不同维度的发展特征不一,每个维度都有发展较好的典型园区,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本研究从以上四个维度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广州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并为其他城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 产业园区 文化企业空间分布 广州
下载PDF
河北省数字化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应用场景实践与创新
16
作者 王颖 张乙喆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河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历史悠久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实现河北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数字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成为新的方向和动力。在总结河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布和数量情况... 河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历史悠久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实现河北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数字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成为新的方向和动力。在总结河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布和数量情况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发展问题和困境,如数字化技术水平有限、项目无法真正落地、数字技术与人文服务关系失衡以及区域内景点之间缺乏衔接并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等。同时,结合场景理论,提出数字文旅产业应用场景开发的必要性,构建以数字文旅感知舒适物为核心,以文化资源与文化场景为软支撑,以5G新基建+区域数据库、数据系统为硬支撑,以数字文旅项目日常运营与反馈为助推器的河北省区域内数字文旅应用场景发展模型。最后应用场景理论,从深挖多元数字文化感知舒适物组合,搭建元宇宙文化旅游场景,建设区域统一数据库及数据系统,设计优质IP及反馈评价系统等四大方面提出河北省数字化文化旅游产业应用场景的实践与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文化旅游 场景理论 数字文化感知舒适物 元宇宙
下载PDF
叙事学智慧对于中国文化产业讲好中国故事的启迪
17
作者 徐望 《经济论坛》 2024年第2期68-76,共9页
故事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讲故事是文化传播与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采用叙事学的观察视域,可以洞察文化产品内容对于文化消费的影响作用,更可以洞见讲好故事的奥秘。文化生产以生产与传播故事内容发挥故事魔力;文化消费以消费与分... 故事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讲故事是文化传播与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采用叙事学的观察视域,可以洞察文化产品内容对于文化消费的影响作用,更可以洞见讲好故事的奥秘。文化生产以生产与传播故事内容发挥故事魔力;文化消费以消费与分享故事内容建构故事情怀;文化产业要汲取叙事学智慧,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产业要发掘中国故事,注重题材选择;文化产业要讲好中国故事,注重内容创造;文化产业要传播中国故事,对内对外双向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 中国故事
下载PDF
数字赋能文化创意产业的机理、现实及实现路径
18
作者 郭艳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数字技术具有较强的赋能作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作用越来越明显。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流通、消费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但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未来,要依托“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 数字技术具有较强的赋能作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作用越来越明显。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流通、消费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但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未来,要依托“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相关核心技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内容创新,优化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供给;加强数字文化治理,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文化创意产业 作用机制 路径研究
下载PDF
增进共同性: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19
作者 罗成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60-168,共9页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张力中不断发展的文化产业。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语境的转变,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应把握全球化与地方化辩证演进的趋势,把握科技参与民族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趋势和...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张力中不断发展的文化产业。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语境的转变,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应把握全球化与地方化辩证演进的趋势,把握科技参与民族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趋势和文化创意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在民族文化展示中增进共同性。云南民族文化产业,既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产业的共同性,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也要推动各类文化主体共同参与,加强民族文化产品价值共创。这是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突破民族文化资源依赖性强、差异化发展战略局限和旅游产业伴生型发展模式瓶颈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 差异性 共同性 文化展示
下载PDF
新时代甘肃主题性绘画创作研究与思考
20
作者 王盼盼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87-189,194,共4页
甘肃革命历史画既是中国革命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容延伸。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甘肃革命历史画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结合典型的甘肃革命历史画作品,阐释实践过程中的写实与象征手法,揭示其蕴含... 甘肃革命历史画既是中国革命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容延伸。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甘肃革命历史画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结合典型的甘肃革命历史画作品,阐释实践过程中的写实与象征手法,揭示其蕴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画 写实 象征 主题性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