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境外英文媒体舆情分析
1
作者 洪小丽 白丽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2018年以来,境外英文媒体对海南的报道集中在免税购物、奢侈品牌、疫情影响、对中国香港的挑战、海航、博鳌亚洲论坛、海南国际电影节等议题。报道的感情色彩整体以积极(55.2%)和中性(33.3%)为主,不同国家和地区略有差异。相较于其他国... 2018年以来,境外英文媒体对海南的报道集中在免税购物、奢侈品牌、疫情影响、对中国香港的挑战、海航、博鳌亚洲论坛、海南国际电影节等议题。报道的感情色彩整体以积极(55.2%)和中性(33.3%)为主,不同国家和地区略有差异。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自中国香港的报道的正面信息比例偏低,负面信息比例略高。2018年以来,中国香港对海南的报道议题展现了从房产博彩、科技创新、竞争对手到合作伙伴的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贸港 感情色彩 动态变化
下载PDF
自我效能感的“代价”:智能媒体用户隐私保护行为悖论研究
2
作者 陈素白 韦娟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9,共12页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探讨智能媒体情境下隐私悖论的发生机制及个体间的隐私保护行为差异,为推进平台隐私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引入隐私保护倦怠及自我效能感分别作为中介和调节变量,在全国16个城市发起大型...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探讨智能媒体情境下隐私悖论的发生机制及个体间的隐私保护行为差异,为推进平台隐私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引入隐私保护倦怠及自我效能感分别作为中介和调节变量,在全国16个城市发起大型问卷调查(N=4800)。[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隐私保护倦怠负向中介隐私侵犯经历与隐私保护意愿的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削弱)隐私侵犯经历与隐私保护倦怠的倒U型关系、负向调节(削弱)隐私侵犯经历与隐私保护意愿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保护动机理论 隐私保护 隐私悖论 隐私保护倦怠 自我效能
下载PDF
用户需求视角下医疗健康类APP适老化改造内容优先序研究
3
作者 毛太田 刘捷 赵绮雨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7,113,共12页
[目的/意义]了解用户对医疗健康类APP适老化改造的需求,探析改造内容的优先序,从用户需求视角优化功能设计,为医疗健康类APP适老化的改造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调研法、访谈法等方式提炼26项需求属... [目的/意义]了解用户对医疗健康类APP适老化改造的需求,探析改造内容的优先序,从用户需求视角优化功能设计,为医疗健康类APP适老化的改造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调研法、访谈法等方式提炼26项需求属性,并综合运用Kano模型、混合类分析以及Better-Worse系数分析对归纳的26项需求进行分类,识别各项需求属性的所属类型。[结果/结论]医疗健康类APP适老化改造的用户需求层次分明,分为8项必备型、7项期望型、4项魅力型和7项无差异型,并对此从保障必备型供给、提升期望型质量、扩大魅力型供给和调整无差异型内容4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有效对接用户需求,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医疗健康类APP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群体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健康类APP KANO模型 适老化改造 用户需求
下载PDF
天空编码与城市界面化:无人机表演的媒介实践及文化建构
4
作者 孔正毅 胡建强 《未来传播》 2024年第1期21-30,124,125,共12页
无人机表演是继巴西媒介理论家威廉·弗卢塞尔(Vilem flusser)所言的摄影之后的一种数字编程时代媒介装置艺术,其出现意味着装置的潜能突破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技术层面,无人机表演由数字代码操作着无人机编队在现实天空之中进... 无人机表演是继巴西媒介理论家威廉·弗卢塞尔(Vilem flusser)所言的摄影之后的一种数字编程时代媒介装置艺术,其出现意味着装置的潜能突破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技术层面,无人机表演由数字代码操作着无人机编队在现实天空之中进行技术图像的编码,从而创造出无限生成的动态化图像景观。在实践层面,无人机表演将所在城市空间化作用以表意的媒介界面,吸引观看者身体经验与注意力都深入地卷入其媒介内容之中。在文化层面,无人机表演则成为重建公共空间的手段,以公共性的文化图腾再造了大屏幕式集体观看,进而促发了城市居民具身性的社会联结与城市生活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表演 媒介装置 技术图像 媒介界面 公共空间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困境与优化
5
作者 杨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从古至今,图像都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更是传播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但当下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时却出现价值观内容传递失真... 从古至今,图像都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更是传播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但当下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时却出现价值观内容传递失真、过度娱乐化以及各价值要素的关联性断裂的困境。因此围绕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资源、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监管、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质量以及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的识图能力等方面,系统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像化传播 困境 优化路径
下载PDF
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ESG绩效
6
作者 马智胜 刘鹏 才凌惠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本文以2009~2021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及作用边界。研究发现: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绩效,媒体关注显著增强了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环境规... 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本文以2009~2021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及作用边界。研究发现: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绩效,媒体关注显著增强了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在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ESG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调节效应。本文为企业如何提升ESG绩效找到了新的内部解决方案,也为我国环境规制和公众监督机制制定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系认证 ESG绩效 媒体关注度 环境规制强度
下载PDF
智能时代《著作权法》规定诚信原则之必要与展开--由ChatGPT引发的思考
7
作者 李宗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6-43,54,共9页
ChatGPT应用于创作领域所产生的各种欺诈现象和伦理风险引发了在理论上思考《著作权法》规定诚信原则的必要性。在作品创作领域,诚信原则可以实现对人工智能所使用版权数据的合理保护,并且保障人工智能所生成内容的信息真实性、伦理正... ChatGPT应用于创作领域所产生的各种欺诈现象和伦理风险引发了在理论上思考《著作权法》规定诚信原则的必要性。在作品创作领域,诚信原则可以实现对人工智能所使用版权数据的合理保护,并且保障人工智能所生成内容的信息真实性、伦理正当性和机器创作事实的公开性。在版权交易领域,诚信原则可以从交易客体、内容、结果和环境等方面保障交易安全,并且维护版权人、消费者和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在交易中的公平利益。在版权行使领域,诚信原则可以帮助确定版权保护的合理范围,并有效规制版权欺诈和版权滥用行为。因此,我们应当像《商标法》和《专利法》那样在《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著作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著作权法 诚信原则 ChatGPT 版权滥用
下载PDF
制造“想象之场”:网红旅行地的媒介凝视、地方想象和意义生产
8
作者 何啊龙 朱丽丽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媒介旅行已深度嵌入整体生活体验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更是大势所趋。以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为例,引入“想象之场”的概念,揭示“电视剧—新媒体—观众/游客”等多元主体如何呈现、想象和形塑大理这一网红旅行地的“实在性”“象征... 媒介旅行已深度嵌入整体生活体验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更是大势所趋。以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为例,引入“想象之场”的概念,揭示“电视剧—新媒体—观众/游客”等多元主体如何呈现、想象和形塑大理这一网红旅行地的“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属性。研究发现,依托大理制造的“想象之场”,既是传统与现代相遇的“物理之场”,也是视觉与故事融合的“叙事之场”。它是理想乡村的想象性重建,呈现的是世相百态,折射的是平凡自我;它尝试消解社会的加速结构,疗愈焦虑的心灵,也吸引公众去往远方,在地打卡。在合力制造“想象之场”的循环过程中,公众媒介凝视的是其“实在性”,叙事运输后集体想象的是其“象征性”,两者最终为实现“功能性”服务。“想象之场”通过故事和想象强化大理的“精神乌托邦”意象,其中涌动着抵抗加速社会的力量,重塑青年群体的希望和韧性,更描绘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之场 媒介凝视 叙述运输 功能性 意义生产
原文传递
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丽 李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数字距离,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语境。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还存在着传播视角模式化、传播场景单一化、教学实践课程化等困境,高校可通过转化叙事视角、传播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数字距离,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语境。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还存在着传播视角模式化、传播场景单一化、教学实践课程化等困境,高校可通过转化叙事视角、传播场景的沉浸式体验、转化高校教学课程观的主体经验等方式,精准化共联高校学生的情感导向和话语表达,引导学生在红色文化情景的交互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传播 高校 体验价值 实践育人
下载PDF
概念、关系及视角:人工智能需要灵魂吗?——传播学五人谈
10
作者 王豪 葛岩 +2 位作者 姜华 王峰 甘莅豪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ChatGPT、Sora等生成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激起了人们对新技术与未来人机协同社会的多重想象和忧虑,由此生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会否拥有灵魂、是否需要有灵魂等问题也引发了激烈论辩。通过与四位传播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学者进行对谈,在重... ChatGPT、Sora等生成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激起了人们对新技术与未来人机协同社会的多重想象和忧虑,由此生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会否拥有灵魂、是否需要有灵魂等问题也引发了激烈论辩。通过与四位传播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学者进行对谈,在重回人工智能与灵魂的概念丛后,针对人工智能能否被视为一种智能形式、其是否可能拥有灵魂或其要件、没有肉身的智能体灵魂以何为锚点、如何构建未来社会中的人机关系等问题,逐层展开对话,寻找“人工智能需要灵魂吗”这一问题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灵魂 人机交往
下载PDF
基于ELM-UTAUT模型的阅读推广类短视频采纳行为研究
11
作者 刘倩 王君丽 张聪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背景下,短视频已成为阅读推广的重要形式之一。阅读推广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受众的采纳行为,因此本文以ELM和UTAUT为理论框架构建了阅读推广类短视频受众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背景下,短视频已成为阅读推广的重要形式之一。阅读推广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受众的采纳行为,因此本文以ELM和UTAUT为理论框架构建了阅读推广类短视频受众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有用性、信源可信度和社会影响是影响受众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而采纳意愿又会对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文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阅读推广类短视频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推广类短视频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技术接受使用模型 采纳行为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健康科普的内容生产模式与创新路径
12
作者 宋婧宁 尹章池 《今传媒》 2024年第5期13-17,共5页
新媒体、元宇宙内部的多元技术为健康科普的内容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在降低生产门槛、提高生产效能的同时也造成了内容真假难辨、应用转化率和诊疗资源利用率不够高等问题。本文聚焦新媒体、元宇宙技术赋权的健康科普内容生产现状进行... 新媒体、元宇宙内部的多元技术为健康科普的内容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在降低生产门槛、提高生产效能的同时也造成了内容真假难辨、应用转化率和诊疗资源利用率不够高等问题。本文聚焦新媒体、元宇宙技术赋权的健康科普内容生产现状进行研究与反思,引入“健康科普元宇宙”的概念,基于健康科普发展逻辑和健康科普元宇宙内容生产的现实基础,分析健康科普元宇宙内容生产的现有模式和形态,并结合未来科普传播诉求和走势,探索元宇宙健康科普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导向与创新路径,旨在为健康科普的内容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健康科普 内容生产 虚实结合 沉浸感知
下载PDF
网络突发事件结构张力对谣言异化的影响——基于投射性解释与锚定启发视角
13
作者 阳长征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4,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投射性解释与锚定启发视角,探讨网络突发事件中结构张力对谣言异化的影响机制,为网络谣言的治理和应对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以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社交关系强度和节点可达幅度为自变量,前摄性异化与后摄性... [研究目的]基于投射性解释与锚定启发视角,探讨网络突发事件中结构张力对谣言异化的影响机制,为网络谣言的治理和应对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以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社交关系强度和节点可达幅度为自变量,前摄性异化与后摄性异化为因变量,投射解释水平与锚定诱导启发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信源时间差序与圈层空间距离通过投射解释水平与锚定诱导启发两个中介变量对谣言异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社交关系强度和节点可达幅度通过投射解释水平与锚定诱导启发对谣言异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投射解释水平与锚定诱导启发对前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均大于对后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且投射解释水平的总体中介效应大于锚定诱导启发的总体中介效应;对前摄性异化及后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的大小顺序均为社交关系强度、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节点可达幅度。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该研究价值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谣言 谣言异化 投射性解释 结构张力 锚定性启发 网络空间
下载PDF
区块模态耦合视角下突发事件多源感知关联对舆论向度反转的影响
14
作者 阳长征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58,183,共8页
[研究目的]探索区块模态耦合视角下突发事件多源感知关联对舆论向度反转的影响机制,以便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舆情进行监控及治理。[研究方法]以符号具身性、语态情景性、意象离散性及构件流动性为自变量,舆论语义向度反转与情感向度反转为... [研究目的]探索区块模态耦合视角下突发事件多源感知关联对舆论向度反转的影响机制,以便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舆情进行监控及治理。[研究方法]以符号具身性、语态情景性、意象离散性及构件流动性为自变量,舆论语义向度反转与情感向度反转为因变量,后摄性抑制与元认知调控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a.符号具身性、语态情景性、意象离散性及构件流动性通过后摄性抑制与元认知调控两个中介变量,对舆论语义向度反转与情感向度反转产生显著正向影响;b.对向度反转与情感向度反转总影响效应大小顺序依次均为:语态情景性、符号具身性、构件流动性、意象离散性;c.后摄性抑制对语义向度反转的影响效应大于对情感向度反转的影响效应,元认知调控对语义向度反转的影响效应大于对情感向度反转的影响效应;d.后摄性抑制的中介效应大于元认知调控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论 舆论反转 多源感知 区块模态 网络空间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中关系圈层与主流模糊对网络谣言的偏差认知驯化影响研究
15
作者 阳长征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研究目的]探索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偏差认知驯化影响机理,以便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谣言进行监控及治理。[研究方法]以关系圈层化与主流模糊化为自变量,偏差认知驯化为因变量,投射性认同与选择性共鸣为中介变量,场依存性为调节变量构建理论... [研究目的]探索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偏差认知驯化影响机理,以便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谣言进行监控及治理。[研究方法]以关系圈层化与主流模糊化为自变量,偏差认知驯化为因变量,投射性认同与选择性共鸣为中介变量,场依存性为调节变量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①关系圈层化与主流模糊化,通过投射性认同与选择性共鸣对偏差认知驯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关系圈层化的影响效应大于主流模糊化的影响效应。②关系圈层化对投射性认同与选择性共鸣的影响效应均大于主流模糊化的影响效应,投射性认同对偏差认知驯化的影响效应大于选择性共鸣对其产生的影响效应。③关系圈层化与主流模糊化通过投射性认同对偏差认知驯化产生的影响效应,大于通过选择性共鸣产生的影响效应。④场依存性在关系圈层化与主流模糊化对投射性认同与选择性共鸣的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该研究价值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谣言 偏差认知驯化 关系圈层化 主流模糊化
下载PDF
影像异托邦:UGC影视短视频与亚文化异质性空间的建构
16
作者 邓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媒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亚文化实践可以脱离物理空间,转向赛博空间。但互联网在消解物理空间对亚文化实践必要性的同时,也抹除了其身体印记,使网络亚文化的风格必须借由传播的文本来传达。对于UGC影视短视频而言,其风格... 媒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亚文化实践可以脱离物理空间,转向赛博空间。但互联网在消解物理空间对亚文化实践必要性的同时,也抹除了其身体印记,使网络亚文化的风格必须借由传播的文本来传达。对于UGC影视短视频而言,其风格体现为对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和传播。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于原作具有颠覆性或依附性的文本样态,是其异质性的体现。对影视作品的拼贴和剪辑,并非只是亚文化群体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的符号游戏。借用影像和互联网,UGC影视短视频实现了亚文化群体的情感和欲望书写,以一种代偿性的方式弥合了实际现实中的不完满,建构出了偏离中心的异质性话语空间。在坚持必要的价值底线的同时,应该对亚文化进行合理引导,使它能够在一定的文化秩序和规范中发展,通过与主流文化的互动共生,为主流文化带来活力。或许这才是UGC影视短视频作为一种媒介文化样态价值的终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乌托邦 UGC影视短视频 亚文化 异质空间 主流文化
下载PDF
深度媒介化的时间与日常生活——关于睡眠的时间社会学研究
17
作者 陈荣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90,共12页
社会已被深度媒介化,媒介渗透进日常生活。作为困扰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时间”成为一种重要理论工具。睡前媒介使用通过影响时间感知、造成睡眠时间拖延和形成睡眠时间偏移三条路径联合制造了一种新的时间结构。睡前电子媒介使... 社会已被深度媒介化,媒介渗透进日常生活。作为困扰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时间”成为一种重要理论工具。睡前媒介使用通过影响时间感知、造成睡眠时间拖延和形成睡眠时间偏移三条路径联合制造了一种新的时间结构。睡前电子媒介使用通过对视觉、环境、行为习惯乃至身体激素的改造,作用于使用者的时间感知能力,深刻影响着使用者的睡眠情况。部分媒介产品对培养用户睡前使用黏性的设计理念,加之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与社交需求不断碾压着用户的睡眠时间,造成了入睡时间的拖延。在二者的合力下,睡眠时间最终形成了整体性的偏移,或表现为晚睡晚起的新睡眠习惯,或将睡眠散落在零星的时间碎片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媒介使用 时间结构 日常生活
下载PDF
论新闻生产算法影响评估机制的构建
18
作者 张超 陈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6,共9页
智媒时代算法已广泛嵌入新闻生产全流程,与之伴随的各类风险值得关注。当前国家层面的算法风险治理侧重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推荐算法和深度合成算法,并未将新闻生产相关的其他算法纳入其中,形成算法风险治理的盲区。新闻生产... 智媒时代算法已广泛嵌入新闻生产全流程,与之伴随的各类风险值得关注。当前国家层面的算法风险治理侧重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推荐算法和深度合成算法,并未将新闻生产相关的其他算法纳入其中,形成算法风险治理的盲区。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构建专门的面向新闻生产的算法影响评估机制势在必行。算法影响评估具有治理对象细分、治理节点前移、评估要素全面等优势。对新闻生产而言,算法影响评估可以提升新闻生产算法风险治理的针对性、公平分配风险责任、有效保护新闻用户权益、提高新闻从业者算法素养。新闻生产算法影响评估应根据算法风险影响对象识别风险类别、综合多重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基于风险等级确定责任义务来构建具体的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影响评估 算法风险 风险为本 算法素养
下载PDF
互动·互嵌·互塑:数智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
作者 段鹏 张丁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0,37,共7页
新一代数智环境为活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数智技术以互动、互嵌、互塑的开放性框架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导下,数智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技术、文化和人的多维互动,并在物理空间、... 新一代数智环境为活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数智技术以互动、互嵌、互塑的开放性框架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导下,数智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技术、文化和人的多维互动,并在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符号空间内拓宽文化传播场景,丰富文化表现内涵,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固态封闭走向活态传承。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数智技术即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以数智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数智技术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不仅能够助力文化样式活态传承、文化基因代代传承、文化成果全球传播,更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进行大国博弈的战略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数字化战略 技术赋能 活态传承
下载PDF
作为媒介的“红色地铁”:意识形态传播与公共空间争夺
20
作者 王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红色地铁”将红色文化融入地铁空间,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红色地铁”通过嵌入式“看见”、直陈式“劝服”以及流动式“捕捉”使主流意识形态进入公众日常生活,即通过空间嵌入将主流意识形态置于公众视觉审视的中... “红色地铁”将红色文化融入地铁空间,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红色地铁”通过嵌入式“看见”、直陈式“劝服”以及流动式“捕捉”使主流意识形态进入公众日常生活,即通过空间嵌入将主流意识形态置于公众视觉审视的中心,通过空间修辞增强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通过空间延伸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范围。然而地铁空间中消费主义的渗入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以传播消费主义为中心的商业广告与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心的“红色地铁”之间形成空间竞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断通过空间渗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空间争夺。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应不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生活空间转向,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据日常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地铁” 意识形态 媒介 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