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0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新闻生产创新:实践与挑战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葆华 陆盈盈 《青年记者》 2024年第3期4-11,共8页
本文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新闻生产创新实践,通过一系列代表性调查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际新闻界的基本采纳状况,重点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关键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和创新,包括辅助新闻内容创作、新闻选题与角度、... 本文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新闻生产创新实践,通过一系列代表性调查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际新闻界的基本采纳状况,重点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关键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和创新,包括辅助新闻内容创作、新闻选题与角度、数据新闻、调查与监督报道以及事实核查等,进而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质与量的权衡、新闻文化的挑战以及技术“幻觉”与伦理问题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新闻创新的发展,取决于技术和行业的实践、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的协作调适以及对于新闻业基本价值的始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新闻生产 新闻创新 大语言模型
下载PDF
《深圳商报》融合创新的实践与成果
2
作者 冯韶丹 岳婧雅 《传媒》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深圳商报》近年来探索媒体融合新路径,在内容报道、客户端建设、营收拓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但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而且在报业面临多重压力的背景下实现了营收的逆势上扬,成为财经新媒体领域的一匹黑马。其取得这些成果主要得... 《深圳商报》近年来探索媒体融合新路径,在内容报道、客户端建设、营收拓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但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而且在报业面临多重压力的背景下实现了营收的逆势上扬,成为财经新媒体领域的一匹黑马。其取得这些成果主要得益于:一是以经济报道为核心定位,力推精品讲述深圳故事;二是以深度融合为转型方向,技术加持打造社交平台;三是以优化营收为基本策略,多管齐下持续提升效益。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更多报纸媒体参考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营收策略 《深圳商报》 读创
下载PDF
在教室做数据新闻:一种反思性参与引领的教学设计
3
作者 金庚星 尤莼洁 《青年记者》 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受福柯的“构置”概念启发,本文认为数据新闻可被视为由新闻业的计算探索实践、数据新闻学术与教育话语,以及数据新闻项目、课程和产品等元素间相互作用所组构成的知识/权力综合体。以此为理论框架,面向新闻实践的整体数据化转型,以及... 受福柯的“构置”概念启发,本文认为数据新闻可被视为由新闻业的计算探索实践、数据新闻学术与教育话语,以及数据新闻项目、课程和产品等元素间相互作用所组构成的知识/权力综合体。以此为理论框架,面向新闻实践的整体数据化转型,以及数据新闻话语激增的语境,本文提出一种由反思性参与引领的数据新闻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以“教室为新闻室”,教室变成一股介于数据新闻实践与批判新闻话语之间的调解力量,其最终目标是在“数据行动者-研究者-教育者”中打造一个适应数字新闻业变革的阐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闻 新闻教育 新闻话语 新闻室
下载PDF
俯瞰地球的视角看什么:卫星遥感新闻报道的要素分析
4
作者 苏俊斌 牛榕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8,共9页
卫星遥感技术为新闻业提供了一个俯瞰地球的视角,这种新空间尺度的引入对新闻业和新闻学的未来发展意味着什么?更具有基础意义的问题是新闻媒体怎么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新闻生产中的?通过新闻要素自动识别技术对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采... 卫星遥感技术为新闻业提供了一个俯瞰地球的视角,这种新空间尺度的引入对新闻业和新闻学的未来发展意味着什么?更具有基础意义的问题是新闻媒体怎么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新闻生产中的?通过新闻要素自动识别技术对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的326篇英文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新闻要素分析后,得到两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卫星遥感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当事人”主要是物体而不是人,传统新闻报道的新闻“当事人”主要是人而不是物体。这个特征鲜明的转向,显然是由于卫星空间尺度决定了其观察得到的影像都是大颗粒度所导致的。技术在此表现出了其不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客观性。第二,新闻发生地和新闻事件的数据表明卫星遥感新闻的报道议题主要是国际而不是国内议题,其关注议题仍然延续着传统新闻报道的既有价值倾向,技术手段在此体现的是供用而不是刚性约束,即卫星遥感技术提供新闻媒体满足其克服屏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新闻 新闻要素 科学技术学 社会形塑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在机理
5
作者 张品良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取得长足进展,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断取得新成果。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多有学者提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却缺少将两者作整体性考察,探析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取得长足进展,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断取得新成果。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多有学者提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却缺少将两者作整体性考察,探析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理路。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是相融通、相契合、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过程,两者的内在机理具有一致性。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融贯的辩证互动,所产出的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中国化 内在机理
下载PDF
华文媒体在海外的文化传承与互鉴相融——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为例
6
作者 彭伟步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悠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也是增强华侨华人身份意识的重要文化工具。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众多,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高,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互鉴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星洲日报》是在... 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悠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也是增强华侨华人身份意识的重要文化工具。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众多,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高,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互鉴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星洲日报》是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在将近百年的办报史中,它生产优质内容,传承中华文化,担当不同文化对话的使者,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展现了华文媒体在维系华人身份认同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媒体 《星洲日报》 中华文化 交流互鉴
下载PDF
以文铸魂:新闻传播的神圣职责
7
作者 丁柏铨 《青年记者》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新闻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以此满足公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在传播的信息中,或显或隐地包含了相应的价值观。以信息传播服务于公众,能够在服务中影响和引导舆论,影响和引导人心。新闻传播在以文铸魂方面被寄予厚望。
关键词 新闻传播 信息传播 以文铸魂 引导舆论 神圣职责 价值观 影响 公众
下载PDF
化繁为简 深耕内容 多维联动——2024全国两会报道融媒体产品创新研究
8
作者 曾祥敏 黄睿思 高瑶 《传媒》 2024年第9期8-13,共6页
2024年,是我国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各媒体的融合报道能力显著提高,全国两会正是各大媒体展示其融媒能力的竞技场。本课题组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十年考察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分析人民日报、新华社、... 2024年,是我国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各媒体的融合报道能力显著提高,全国两会正是各大媒体展示其融媒能力的竞技场。本课题组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十年考察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分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和中国日报五家代表性主流媒体在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上发布的2024年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同时参考其他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及商业媒体的两会融媒产品,旨在全面描绘全国两会融媒报道图景,探索我国重大议题融媒报道方面的实践动态与创新趋势,为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时政传播提供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日报 化繁为简 媒体融合 融媒 人民日报 创新趋势 微信 融合报道
下载PDF
南海历史研究的境遇与情怀(四)
9
作者 郭渊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近代中国报刊对海疆危机的形势、舆论及对策建议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在敦促执政者采取维权措施、增强民众海疆意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与报刊新闻信息报道时效性有关,更与社会各阶层对新闻信息的关注度... 近代中国报刊对海疆危机的形势、舆论及对策建议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在敦促执政者采取维权措施、增强民众海疆意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与报刊新闻信息报道时效性有关,更与社会各阶层对新闻信息的关注度和信任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报道 对策建议 社会各阶层 新闻信息报道 不可替代 时效性 信任度 维权措施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更要寻找真相
10
作者 王润泽 《青年记者》 2024年第4期1-1,共1页
当下,新闻还有力量吗?新闻的力量在哪里?新闻的力量还在!依然是寻找真相的能力!这个世界需要真相!需要具有新闻专业规范的呈现,尤其是当下“,新兴媒体”“平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等新名称层出不穷,海量信息、算法分发扑面而来,... 当下,新闻还有力量吗?新闻的力量在哪里?新闻的力量还在!依然是寻找真相的能力!这个世界需要真相!需要具有新闻专业规范的呈现,尤其是当下“,新兴媒体”“平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等新名称层出不穷,海量信息、算法分发扑面而来,大量所谓“后真相时代”“情绪比真相更重要”等观念的出现,以及新闻网络化呈现后众多负面评论的干扰,让真相的获取和呈现都更显稀缺和弥足珍贵,真相的寻找需要更多专业素养和坚守的意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新兴媒体 专业素养 海量信息 真相 意志力 平台媒体 后真相时代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新闻业编辑中心制的转变及重构策略
11
作者 张潇 屈小顺 《传媒》 2024年第8期68-70,共3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新闻业实行以记者为中心,编辑为辅助的采编机制,即“记者中心制”,这一制度沿用多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新闻媒体所面临的思想环境逐渐活跃,巨量的信息纷至沓来。面对信息爆发式的增长,“记者中心制”逐渐显...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新闻业实行以记者为中心,编辑为辅助的采编机制,即“记者中心制”,这一制度沿用多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新闻媒体所面临的思想环境逐渐活跃,巨量的信息纷至沓来。面对信息爆发式的增长,“记者中心制”逐渐显现出疲软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业 融媒体时代 改革开放大潮 记者中心制 编辑中心制 新闻媒体 重构策略 采编机制
下载PDF
融媒体背景下讲好新闻故事的优化路径
12
作者 刘谭杏 《传媒》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当前,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正有序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都在想方设法深化融媒改革、打造自主平台,力争成为有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但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公信力,不论是自主平台还是“借船出海”,其前提还是优质内容及传播... 当前,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正有序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都在想方设法深化融媒改革、打造自主平台,力争成为有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但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公信力,不论是自主平台还是“借船出海”,其前提还是优质内容及传播力的打造。只有持续提升内容生产力和传播力,才可能真正成为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品质一流的新型主流媒体。在当前信息繁杂、热点频出的舆论场下,运用融媒手法扎实做好新闻报道、讲好新闻故事,就是塑造主流媒体传播力的主抓手和奠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主流媒体 新闻报道 融媒体 舆论场 传播力 借船出海 公信力 优化路径
下载PDF
阅读点燃星火
13
作者 李彬 《前线》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全民阅读方兴未艾,随之阅读史研究也日渐兴起。手边刘晓伟教授的《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阅读史(1921—1949)》正是一部有关党报党刊阅读史研究的著作,书中既展现了革命真理星火燎原的历史,又显露了追求真知、追求真理的星光。阅读之际,思... 全民阅读方兴未艾,随之阅读史研究也日渐兴起。手边刘晓伟教授的《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阅读史(1921—1949)》正是一部有关党报党刊阅读史研究的著作,书中既展现了革命真理星火燎原的历史,又显露了追求真知、追求真理的星光。阅读之际,思绪万千,在数不胜数的阅读往事中,真个是“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党刊 全民阅读 阅读史 星火燎原 追求真理 领路人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可视化新闻报道的提升策略
14
作者 张玮 《传媒》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给社会各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依托大数据技术和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新闻报道的可视化传播模式应运而生,使新闻传播的内容生产机制和呈现机制发生了变化。大数据技术下的新闻报道将文字、图片、短... 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给社会各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依托大数据技术和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新闻报道的可视化传播模式应运而生,使新闻传播的内容生产机制和呈现机制发生了变化。大数据技术下的新闻报道将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数据信息融合为一体,通过直观、立体多维的方式将内容呈现在受众面前,既深化了新闻传播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新闻传播的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新媒体时代 新闻报道 提升策略 大数据技术 短视频 内容呈现 可视化新闻
下载PDF
中国话语体系中的主流媒体:内涵演变、焦点流变与未来方向
15
作者 蔡雯 汪惠怡 《青年记者》 2024年第2期31-39,共9页
对中国主流媒体的认知和研究都需要话语体系作为支撑。基于对中文新闻传播学术期刊论文的主题聚类分析、文本分析,对新闻从业者与新闻用户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全国四级媒体的长期调研,本研究发现:在中国语境中主流媒体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 对中国主流媒体的认知和研究都需要话语体系作为支撑。基于对中文新闻传播学术期刊论文的主题聚类分析、文本分析,对新闻从业者与新闻用户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全国四级媒体的长期调研,本研究发现:在中国语境中主流媒体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有影响力的高质量媒体,在政策话语引领下与时俱进地服务于党和人民,其发展水平应该与综合国力相符。中国话语体系中有关主流媒体的研究需要在无边界的视野下展开,从作为个体的主流媒体机构拓展到主流媒体系统、作为整体的新闻传播系统以及社会整体系统,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中提出标识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新型主流媒体 话语体系 四全媒体 无边界
下载PDF
新闻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16
作者 李彬 《青年记者》 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
中国新闻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在于培养新闻领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大军。为此,必须解决政治定位模糊与专业定位杂乱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科的主导地位,... 中国新闻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在于培养新闻领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大军。为此,必须解决政治定位模糊与专业定位杂乱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科的主导地位,突出新时代新思想的统领作用,明确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治国理政,定国安邦”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教育 人才培养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新闻学 马新观
下载PDF
AIGC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成因及路径分析
17
作者 田丽 陈馨婕 《青年记者》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引入新闻业对新闻真实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AIGC在新闻业发展的历程,然后借助信息耗散模式从信使、审查、分发三条路径分析AIGC影响新闻真实性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无法判定信源的权威性,挑战新闻专业...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引入新闻业对新闻真实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AIGC在新闻业发展的历程,然后借助信息耗散模式从信使、审查、分发三条路径分析AIGC影响新闻真实性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无法判定信源的权威性,挑战新闻专业性以及传播过程的“茧房”效应是关键原因。最后,本文认为需要通过AIGC技术转型的新闻业可以向提供新闻专业数据源以提高算法透明度、统一人机规范设计标准、提升媒介素养三个方向发展。通过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以新闻从业者为核心,AIGC为辅助,实现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新闻真实性 虚假新闻 人工智能伦理 智能媒体
下载PDF
真实与积极: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核心要义
18
作者 胡钰 《青年记者》 2024年第1期65-69,86,共6页
新闻观念源于新闻实践,指导新闻实践,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命题。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点要关注“何为真的新闻”“何为好的新闻”两个核心问题,在研究中把握好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构... 新闻观念源于新闻实践,指导新闻实践,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命题。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点要关注“何为真的新闻”“何为好的新闻”两个核心问题,在研究中把握好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构建出基于中国新闻实践,不同于西方新闻理论,又可以与各种新闻观念对话的中国特色新闻观念理论。本文提出,真实与积极是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核心要义,理解这一核心要义,重点要理解整体真实、积极效果、技术伦理、人文精神四个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观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自主知识体系 新闻实践
下载PDF
全媒体传播体系下的舆论监督报道:规范、功能与“解困”
19
作者 王辰瑶 张雨龙 《青年记者》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时至今日,新闻媒体如何进行舆论监督仍是新闻理论与实践中的难点,本文从治理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界定我国舆论监督报道、如何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下认识其规范和功能,以及如何为舆论监督报道“解困”等现实问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要从价值规... 时至今日,新闻媒体如何进行舆论监督仍是新闻理论与实践中的难点,本文从治理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界定我国舆论监督报道、如何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下认识其规范和功能,以及如何为舆论监督报道“解困”等现实问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要从价值规范性而非形式规范性理解舆论监督报道;尊重舆论监督报道的特性才能使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有别于行政内部监督和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当下我国新闻媒体还没能在已高度复杂的社会治理框架中获得稳定的角色,这是形成舆论监督报道实践之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国家治理 新闻报道 全媒体传播体系
下载PDF
四圈联动:媒体职业共同体的困境与塑造
20
作者 窦锋昌 孙萌 《青年记者》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媒体职业共同体是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媒体共同体可以划为以新闻教育工作者、新闻管理部门与行业协会、专业新闻人以及“泛新闻人”不同群体为主的四个圈层。然而,不同的圈层之间的运转逻辑存在显著差异,尚未形成有效... 媒体职业共同体是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媒体共同体可以划为以新闻教育工作者、新闻管理部门与行业协会、专业新闻人以及“泛新闻人”不同群体为主的四个圈层。然而,不同的圈层之间的运转逻辑存在显著差异,尚未形成有效的共同体合力。2023年,人工智能的大量应用为媒体职业共同体的塑造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变量。未来,推动形成一个健全的媒体职业共同体,需要在各个媒体圈层内部形成共识,更要打破圈层之间的界限以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业界 新闻学界 新闻从业者 职业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