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1
作者 赵元斌 熊静 何官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共10页
中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总结后,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学术转型之机,在充分继承传统目录学历史财富基础上,吸收西方目录学思想,完成了学科体系的理论化、系统化建构。本课题旨在对先秦至公元2000年中国目录学的历史... 中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总结后,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学术转型之机,在充分继承传统目录学历史财富基础上,吸收西方目录学思想,完成了学科体系的理论化、系统化建构。本课题旨在对先秦至公元2000年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景式梳理,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资料整理”及“中国目录学史研究”两个维度,按照“提出问题→梳理史料→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开展研究:首先,提出中国目录学史重要理论问题,搭建中国目录学史研究框架;其次,全面展开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资料收集,编撰《中国目录学年表新编》;最后,根据中国目录学史的历史分期,分阶段开展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 中国目录学年表新编 古代目录学 近代目录学 现当代目录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原文传递
梁启超的导读书目与导读思想
2
作者 刘旭青 赵俊玲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梁启超是开启近现代目录学研究一代风气的启蒙人物,他对导读书目的研究分成了西学书目与国学书目两大类型,并形成宣传西学与推崇国学两个明显的历史分期。梁启超开启的导读书目范式更加强调对读者、读物、读书法等的关注,带有突出的读... 梁启超是开启近现代目录学研究一代风气的启蒙人物,他对导读书目的研究分成了西学书目与国学书目两大类型,并形成宣传西学与推崇国学两个明显的历史分期。梁启超开启的导读书目范式更加强调对读者、读物、读书法等的关注,带有突出的读者服务意识。梁启超的导读书目根植于中国目录学传统,开创了解题兼导读的新型书目,导读的范围兼涉中西,体现出明显的致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导读书目 导读思想 目录学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
3
作者 王新才 谢鑫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21,共10页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聚焦中国目录学的标志事件、代表人物、经典著作和核心思想,全面呈现其整体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不足,探讨规律与原因,阐发影响与意义。该研究是展示目录学学科形象并提供学科认同,补足中国思想和学术史研究系谱,繁荣中...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聚焦中国目录学的标志事件、代表人物、经典著作和核心思想,全面呈现其整体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不足,探讨规律与原因,阐发影响与意义。该研究是展示目录学学科形象并提供学科认同,补足中国思想和学术史研究系谱,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课题。文章回顾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基础理论、中国目录学发展内外部要素及其联系、古今目录学传承衔接、中西目录学对比融通等重要问题;另外,文章还介绍了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目录学 学术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原文传递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对古典图书目录分类的因革损益论
4
作者 毛伟林 耶健 毛瑞江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5期5-10,共6页
文章在梳理古典图书目录史部类目源流演变的基础上,分因、革、损、益概括了《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类目设置对古典图书目录分类的继承与调整。《四库全书总目》对中国古典目录学史部的二级类目进行了广泛的继承,奠定了《四库全书总目》史... 文章在梳理古典图书目录史部类目源流演变的基础上,分因、革、损、益概括了《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类目设置对古典图书目录分类的继承与调整。《四库全书总目》对中国古典目录学史部的二级类目进行了广泛的继承,奠定了《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类目的主体框架,这不仅展现了《四库全书总目》征实的学风,也反映了其编撰者的目录学修养。《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类目也有革新,主要是创设纪事本末类,将仪注类、刑法类合并进故事类并改名为政书类,将诏令和奏议同时著录在史部并创造性地将其合并为一类,增设和更改了很多三级类目。《四库全书总目》史部部分类目的设立和取消,包含着浓厚的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色彩,体现出较强的官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史部 图书分类 古典目录学
下载PDF
《涵芬楼烬余书录》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5
作者 刘英博 赵嘉 《晋图学刊》 2024年第2期71-76,79,共7页
《涵芬楼烬余书录》是张元济为幸免于“一·二八”之难的500余部涵芬楼烬余善本所编写的藏书目录,因其在我国近代藏书史和版本目录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极具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关于《书录》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涵芬楼藏书史事研究... 《涵芬楼烬余书录》是张元济为幸免于“一·二八”之难的500余部涵芬楼烬余善本所编写的藏书目录,因其在我国近代藏书史和版本目录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极具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关于《书录》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涵芬楼藏书史事研究、《书录》内容整理与补正、《书录》体例和价值研究三类,其中以藏书史事的资料辑录与整理最为突出。后续研究应围绕“烬余书”本身和《书录》文本,结合一手史料,进行相关文献的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芬楼烬余书录》 张元济 目外书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与目录学学科发展——第七届全国目录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刘培旺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120,共7页
目录学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学科,是宝贵的中华学术文化遗产。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指出“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1],肯定了目录学在学术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的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书目实践、学科发展方面取得了进展,发挥了不... 目录学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学科,是宝贵的中华学术文化遗产。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指出“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1],肯定了目录学在学术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的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书目实践、学科发展方面取得了进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以来,高校的目录学核心课程缩减,目录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比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 文科建设 《十七史商榷》 王鸣盛 学术研究 不可替代 文化遗产 核心课程
下载PDF
西里尔蒙古文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研究
7
作者 马玉琴 侯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图书情报》 2024年第1期0174-0177,共4页
当前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开展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的重中之重。内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包含了诸多民族,其中蒙古族是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群体。西里尔蒙古文文献是以西里尔字母作为蒙... 当前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开展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的重中之重。内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包含了诸多民族,其中蒙古族是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群体。西里尔蒙古文文献是以西里尔字母作为蒙古语标记文字的知识载体,在内蒙古高校图书馆当中有一定的收藏量。为更好的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应用价值,就需要注重做好希里尔蒙古文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数据库,能够充分发挥西里尔蒙古文文献最大的价值。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西里尔蒙古文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的方案,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里尔蒙古文 文献书目数据库 建设方案
下载PDF
一部推动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创新的力作--评柯平教授的《中国目录学史》
8
作者 张文亮 刘培旺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2022年柯平教授的《中国目录学史》出版,该书著述了自春秋战国时期至民国时期的目录学发展流变,具有继承传统、史料突破、科学分析的特点,弥补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目录学史研究的一些不足,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目录学史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 2022年柯平教授的《中国目录学史》出版,该书著述了自春秋战国时期至民国时期的目录学发展流变,具有继承传统、史料突破、科学分析的特点,弥补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目录学史研究的一些不足,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目录学史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目录学史研究的新标杆。同时,该书也存在持续完善的空间,比如在历史人物、朝代方面拓展范围,加强目录学史与科技史、军事史、观念史的联系。总体而言,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目录学界鉴往知来和巩固学科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传承中华文化遗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目录学史 传统文化 书评
下载PDF
明末至晚清传统书目与新学书目对西学的认知及差异
9
作者 谢贵安 程洋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明末至晚清,受时代变迁和学术变化的影响,出现了传统书目与新学书目两种目录学著作。两种书目对西书均有著录,并通过提要等方式评判西书,尤其重视对科技类、宗教类和史地类西书的讨论,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对科技类西书都较为赞赏... 明末至晚清,受时代变迁和学术变化的影响,出现了传统书目与新学书目两种目录学著作。两种书目对西书均有著录,并通过提要等方式评判西书,尤其重视对科技类、宗教类和史地类西书的讨论,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对科技类西书都较为赞赏,但传统书目多注重其实用性,新学书目更注重其科学性;对宗教类西书的评述都有否定之词,但传统书目多措辞激烈,新学书目则更为理性。和传统书目相比,新学书目更加重视史地、政法类西书的著录,其评语多涉及对国家、民族问题的思考,体现出一种世界眼光。传统书目作为专制文化与学术体系下的产物,多在实用价值层面上肯定西书,新学书目则将自身的政治诉求贯穿于西书评述之中,有着不同于传统书目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 清代 传统书目 新学书目 西学
下载PDF
探索更多可能:中美公共图书馆书目推荐服务比较研究
10
作者 刘徵徵 秦顺 《图书馆》 2024年第3期24-32,共9页
书目推荐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文章采用网络调查、内容分析和归纳演绎的方法,选取46个中美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基于书目多样性理论,从书... 书目推荐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文章采用网络调查、内容分析和归纳演绎的方法,选取46个中美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基于书目多样性理论,从书目推荐服务的品牌建设、主题、服务人群、载体、网页布局、个性化荐书服务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发展规律、经验及启示。研究发现,为实现供需平衡,美国公共图书馆行业遵循开放原则、聚焦品牌导向、注重群体包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了书目推荐服务的多样性特性。面向深化全民阅读工作的国家战略要求,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当树立书目多样性意识,健全书目推荐制度,推动书目推荐服务的包容性和专业化发展,以满足用户更广泛多样的阅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书目推荐 书目多样性 阅读推广
下载PDF
朱彝尊《竹垞行笈书目》析论
11
作者 谢继帅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第3期83-90,共8页
朱彝尊《竹垞行笈书目》是一部账簿式简明藏书目录,以“心事数茎白发”等24字编号,大部分图书条目有且仅有书名与册数两项要素。借助各类文献的比勘互证,可以考证出多数图书的作者、卷数等隐藏信息。整部书目著录图书的数量,粗略估算有... 朱彝尊《竹垞行笈书目》是一部账簿式简明藏书目录,以“心事数茎白发”等24字编号,大部分图书条目有且仅有书名与册数两项要素。借助各类文献的比勘互证,可以考证出多数图书的作者、卷数等隐藏信息。整部书目著录图书的数量,粗略估算有780种、5000册、24000卷左右,并且多数字号之间的册数、卷数相对平均,应是反映了当时真实的分箱储存状态。该书目的编成时间应当不会早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但下限目前尚不能完全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竹垞行笈书目》 账簿式目录
下载PDF
孙德谦目录学思想与成就论骘
12
作者 马庆辉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孙德谦是民国时期著名目录学家,在目录学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史志目录考补、书目编纂校订上均有重要建树。孙德谦的目录学研究受章学诚“文史校雠”的影响,注重“义例”的归纳和总结,其《汉书艺文志举例》提炼《汉书艺文志》的体例,《刘... 孙德谦是民国时期著名目录学家,在目录学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史志目录考补、书目编纂校订上均有重要建树。孙德谦的目录学研究受章学诚“文史校雠”的影响,注重“义例”的归纳和总结,其《汉书艺文志举例》提炼《汉书艺文志》的体例,《刘向校雠学纂微》剖析刘向校雠之法,颇具开创之功。他将目录之学分为读书家目录、藏书家目录和史家目录,尤重史志目录,强调发挥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用。其认为校雠学即是目录之学,进一步明确了目录学的定义。孙氏补撰《金史艺文略》,校订《四库提要》,参与校理《章氏遗书》,对于古籍整理工作及目录学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德谦 目录学 校雠学 思想 成就
下载PDF
目录学视域下《穆天子传》的文本性质及分类原则
13
作者 程雪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穆天子传》在不同的目录书中所属类目不同,这与目录书具有不同的分类观念和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关。清代以前,《穆天子传》被归入史部,而于史部之中,则又分入起居注类、传记类、杂传类、传录类、别史类和杂史类等多种类目之下,这反映出... 《穆天子传》在不同的目录书中所属类目不同,这与目录书具有不同的分类观念和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关。清代以前,《穆天子传》被归入史部,而于史部之中,则又分入起居注类、传记类、杂传类、传录类、别史类和杂史类等多种类目之下,这反映出不同目录家从不同角度对《穆天子传》文本性质的判断,其中入起居注类看重记录“人君言行动止之事”,入传记类倾向于以人物为中心的记录方式,入别史类、杂史类是为适应目录类目演变的需要。清代《四库全书总目》中《穆天子传》归入子部小说家类,实为清代考据学风作用的结果。《穆天子传》在历代目录书中的分类演变,对于我们认识古代目录的分类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 穆天子传 文本性质 分类原则
下载PDF
挚虞《决疑要注》考论与佚文拾遗
14
作者 吴冬莉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决疑要注》的编纂与《新礼》相关,具体成书应在挚虞任太常卿时,后首次出现于南北朝史注中,至明清多次被类书、政书征引,其书应亡佚于宋元之际,明初始有辑本,至民国张鹏一《挚太常遗书》蒐罗较为完备,但存在众多异文,缺乏考辨,如“汉... 《决疑要注》的编纂与《新礼》相关,具体成书应在挚虞任太常卿时,后首次出现于南北朝史注中,至明清多次被类书、政书征引,其书应亡佚于宋元之际,明初始有辑本,至民国张鹏一《挚太常遗书》蒐罗较为完备,但存在众多异文,缺乏考辨,如“汉武凿昆明池”“辛缮”“父卒继母还前亲子家”等条目并非全出自该书。《决疑要注》以五礼体系为框架,对凶礼尤为重视,制礼兼取郑王、参考汉魏故事,又强调变通,表现出极强的现实性与融合性,是魏晋时期礼制崩坏、今古文经学发展的时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疑要注》 挚虞 魏晋礼学 五礼体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历史人物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柯平 刘培旺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3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录学历史人物研究是目录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此类研究对于目录学可持续发展乃至优秀学术文化的传承具有显著意义。文章在已有目录学历史人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录学历史人物研究的目的与范畴,阐述了对待目录学历... 目录学历史人物研究是目录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此类研究对于目录学可持续发展乃至优秀学术文化的传承具有显著意义。文章在已有目录学历史人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录学历史人物研究的目的与范畴,阐述了对待目录学历史人物的基本态度,提出了确定目录学家的标准,总结了目录学历史人物研究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史 历史人物 目录学家 方法论
下载PDF
我国电子文件完整性研究综述
16
作者 张斌斌 钟文荣 《办公自动化》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安全性是可信存储及验证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完整性学界已展开充分探讨并形成一些重要观点。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电子文件完整性研究的现状及其在管理、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足进行梳理与总... 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安全性是可信存储及验证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完整性学界已展开充分探讨并形成一些重要观点。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电子文件完整性研究的现状及其在管理、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足进行梳理与总结,并从管理与技术两大方面展开提出相应的保障策略。旨在对电子文件完整性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文件 电子档案 完整性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思想史:回顾与反思
17
作者 柯平 刘旭青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代表着目录学发展的过去,同时昭示着学科发展的未来。文章以思想史方法论的突破作为中国目录学思想史研究的新起点,分别从目录学家、目录学实践和时代因素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目录学思想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中国目录... 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代表着目录学发展的过去,同时昭示着学科发展的未来。文章以思想史方法论的突破作为中国目录学思想史研究的新起点,分别从目录学家、目录学实践和时代因素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目录学思想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中国目录学思想史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思想史 回顾 反思
下载PDF
略论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的辑佚学体例
18
作者 傅荣贤 杨苏闽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1,127,共9页
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七略别录》为对象,以完善马氏辑本为目标,剔除《汉志》“所录书目及其子注”以及“诸书叙录”集中呈现的佚文,表达了对辑佚条目“多”与“真”之间辩证关系的独特思考。章氏... 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七略别录》为对象,以完善马氏辑本为目标,剔除《汉志》“所录书目及其子注”以及“诸书叙录”集中呈现的佚文,表达了对辑佚条目“多”与“真”之间辩证关系的独特思考。章氏辑本承绪马氏,《别录》《七略》混辑不别,值得商榷。但章太炎依《汉志》分类框架确定佚文的类别位置,并根据“班氏省出新入”对佚文类别位置做出相应调整,较为准确地复原了“刘氏旧文”的原书篇第。尤其是,章氏佚文首列“《艺文志》所录书目”作为“起本”文献,使佚文各有攸归,并揭示了《别录》《七略》佚文与《汉志》著录在书名、篇卷等方面的异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七略别录佚文徵》 辑佚 目录学
下载PDF
传承中华学术文化的一代目录学大师——王重民目录学思想新探
19
作者 柯平 刘培旺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00,共8页
为纪念王重民先生诞辰120周年,本研究从“文史融通的辨章学术”“基于史料的文献目录研究”“目录学研究的系统思维”“书目事业的国际视野”“目录学的社会功能与现实意义”五个维度对先生的目录学思想进行探索,以示对传承中华学术文... 为纪念王重民先生诞辰120周年,本研究从“文史融通的辨章学术”“基于史料的文献目录研究”“目录学研究的系统思维”“书目事业的国际视野”“目录学的社会功能与现实意义”五个维度对先生的目录学思想进行探索,以示对传承中华学术文化的一代目录学大师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民 目录学 目录学思想
下载PDF
张遵俭生平、图书馆工作及学术贡献述略
20
作者 蒋倩 张艳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2期83-89,共7页
张遵俭是我国著名目录学家、图书馆专家,1938年从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图书馆工作,并长期担任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一职。文章对其生平进行了梳理,并从开创目录学比较研究先河、参与多部图书分类法的编制与修订、编制区域性... 张遵俭是我国著名目录学家、图书馆专家,1938年从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图书馆工作,并长期担任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一职。文章对其生平进行了梳理,并从开创目录学比较研究先河、参与多部图书分类法的编制与修订、编制区域性文献联合目录、主编《图书馆中等专业教材》、指导徐恕赠书及中南五省所藏古籍善本的普查编目工作、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等方面总结其在我国图书馆学史上的学术地位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遵俭 目录学家 湖北省图书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