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6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喜报|《科技创新与应用》以G3:科学学科第九名的佳绩入选Shuang Yi Liu■|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
1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2期F0003-F0003,共1页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培训项目(编号:201902323048)设立的第三方科学研究评价服务机构,“《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探索”是中心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于2019年11月在《高教学刊》期刊上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双一流 科学学科 品牌打造 影响力提升 科学研究评价 学术研究成果 实时评估
下载PDF
喜报|《科技创新与应用》以G3:科学学科第九名的佳绩入选Shuang Yi Liu■|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
2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6期F0003-F0003,共1页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培训项目(编号:201902323048)设立的第三方科学研究评价服务机构,“《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探索”是中心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于2019年11月在《高教学刊》期刊上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双一流 科学学科 品牌打造 影响力提升 科学研究评价 学术研究成果 实时评估
下载PDF
喜报|《科技创新与应用》以G3:科学学科第九名的佳绩入选Shuang Yi Liu■|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
3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1期F0003-F0003,共1页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培训项目(编号:201902323048)设立的第三方科学研究评价服务机构,“《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探索”是中心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于2019年11月在《高教学刊》期刊上发表。中心依据该成果作为理论基础,按照遴选范围、遴选原则、遴选条件、学科分类和遴选流程五个维度进行了实践,遴选出G3:科学学科《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共50种,并根据影响因子进行排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双一流 科学学科 品牌打造 影响力提升 科学研究评价 学术研究成果 实时评估
下载PDF
喜报|《科技创新与应用》以G3:科学学科第九名的佳绩入选Shuang Yi Liu?|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
4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7期F0003-F0003,共1页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培训项目(编号:201902323048)设立的第三方科学研究评价服务机构,“《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探索”是中心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于2019年11月在《高教学刊》期刊上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双一流 科学学科 品牌打造 影响力提升 科学研究评价 学术研究成果 实时评估
下载PDF
喜报|《科技创新与应用》以G3:科学学科第九名的佳绩入选Shuang Yi Liu^(■)|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
5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培训项目(编号:201902323048)设立的第三方科学研究评价服务机构,“《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探索”是中心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于2019年11月在《高教学刊》期刊上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双一流 科学学科 品牌打造 影响力提升 科学研究评价 学术研究成果 实时评估
下载PDF
喜报|《科技创新与应用》以G3:科学学科第九名的佳绩入选Shuang Yi Liu®|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
6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4期F0003-F0003,共1页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 “双一流”背景下,探索新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力排行榜遴选方法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时评估和中文学术品牌打造及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双一流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称:Shuang Yi Liu®)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培训项目(编号:201902323048)设立的第三方科学研究评价服务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双一流 科学学科 品牌打造 影响力提升 科学研究评价 实时评估 创新与应用
下载PDF
ASTM G34-01(2013)剥落腐蚀试验标准的技术要点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珂 刘智涛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8年第1期40-42,共3页
为帮助材料检测实验室顺利通过NADCAP(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认证,对ASTM G34-01(2013)和NADCAP材料测试项目相关标准进行了解析,从试验设备、试验试剂、试样加工要求等方面介绍了进行剥落腐蚀试验时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和实... 为帮助材料检测实验室顺利通过NADCAP(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认证,对ASTM G34-01(2013)和NADCAP材料测试项目相关标准进行了解析,从试验设备、试验试剂、试样加工要求等方面介绍了进行剥落腐蚀试验时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M G34-01(2013) 剥落腐蚀试验 NADCAP认证 标准
下载PDF
Labview程控AG34410A实现信号的快速测量与存储
8
作者 李灿 何伟 《江苏科技信息》 2021年第27期41-43,共3页
各种智能仪器已被用于实验研究中的信号测量,但对于要求观察信号细节变化及后续分析的研究,仪器的测量速度和存储数据有限。文章针对提高测量速度及满足实时存储的问题,以AG34410A为例,提出了使用Labview编程通过USB接口程控AG34410A,... 各种智能仪器已被用于实验研究中的信号测量,但对于要求观察信号细节变化及后续分析的研究,仪器的测量速度和存储数据有限。文章针对提高测量速度及满足实时存储的问题,以AG34410A为例,提出了使用Labview编程通过USB接口程控AG34410A,以达到快速测量及实时存储的目的。根据实际使用时精度与速度兼顾的原则,对结果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与仪器本身所有的测量与存储进行了比较,对使用此类仪器及需要快速测量与存储的使用者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USB接口 34410A 快速测量与存储
下载PDF
基于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及立项决策模型的研究
9
作者 陈之瑶 罗军 +1 位作者 莎薇 侯小星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1期152-159,共8页
为实现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精准遴选,促进颠覆性创新产业的培育发展,在分析梳理国内外关于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遴选、立项决策管理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对比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与一般科技计划项目的特征属性差异,借鉴海尔迈耶问题... 为实现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精准遴选,促进颠覆性创新产业的培育发展,在分析梳理国内外关于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遴选、立项决策管理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对比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与一般科技计划项目的特征属性差异,借鉴海尔迈耶问题的做法,结合当前政策导向,针对颠覆性技术具有隐蔽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属性,提出相应的项目遴选角度和评审标准的思路,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立项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从项目影响力、项目可能性两方面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矩阵模型,为颠覆性创新项目立项决策提供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 海尔迈耶问题 评价模型 决策模型
下载PDF
技术主题动态演化分析的一种新方法:DPL-BMM模型
10
作者 宋凯 陈悦 《情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揭示技术演化脉络是把握技术发展规律的前提,基于专利信息的主题挖掘是基于技术发展微观机制呈现宏观规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技术超前布局和创新驱动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技术主题动态演化分析DPL-BMM(Dirichlet process biterm-based mixt... 揭示技术演化脉络是把握技术发展规律的前提,基于专利信息的主题挖掘是基于技术发展微观机制呈现宏观规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技术超前布局和创新驱动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技术主题动态演化分析DPL-BMM(Dirichlet process biterm-based mixture model with labelling)是一种附有标签的基于双项狄利克雷过程的混合模型,其突破了传统主题模型在进行主题识别时需固定主题数目的局限,通过增加技术主题表示模块使识别到的技术主题内容更加明确。本文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技术主题及其演化脉络展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演化 主题识别 人工智能 可视化
下载PDF
专业虚拟社区创意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基于反馈类型的调节作用
11
作者 周密 李嘉玥 赵文红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6期147-156,共10页
专业虚拟社区已经成为个人以及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社区需要辅助贡献者了解用户对创意价值评价的影响因素,但至今相关研究缺乏。因此,针对“哪些因素会影响用户对创意感知价值的评判”,基于信息采纳模型,将在线反馈行为区分为... 专业虚拟社区已经成为个人以及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社区需要辅助贡献者了解用户对创意价值评价的影响因素,但至今相关研究缺乏。因此,针对“哪些因素会影响用户对创意感知价值的评判”,基于信息采纳模型,将在线反馈行为区分为知识性反馈行为与社会性反馈行为两类反馈行为后共同纳入模型之中,并引入文本逻辑作为新的结构变量,爬取思否问答社区的用户数据,通过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类在线反馈行为、文本逻辑和贡献者社区参与均对创意感知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会性反馈的影响程度高于知识性反馈,但知识性反馈的调节作用更稳定;清晰且有条理的文本逻辑显著正向影响创意感知价值;同一问题下的创意贡献数对创意贡献感知价值持续呈现显著负向影响,“粉丝”数和内容丰富度对创意感知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为社区管理者在提供参考创意回答框架、可选择的创意贡献者身份特征展示以及引导营造评论区知识交流氛围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反馈行为 感知价值 创意价值评价 信息采纳模型 专业虚拟社区 知识共享
下载PDF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12
作者 朱昌明 林洪 +1 位作者 夏谦 余昶颖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是支撑学科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实验室也存在布局不够合理、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绩效考核...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是支撑学科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实验室也存在布局不够合理、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绩效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国家、发达省市关于重点实验室的布局设计、推进举措、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研究提出省重点实验室优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重点实验室 管理机制 升级重组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赋能的重大科技项目监测评估新模式研究
13
作者 张亮 王再进 黄灿宏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4年第2期24-31,共8页
监测评估作为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的重要抓手,在推动完善项目管理、提升管理绩效、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仍存在数字化评估手段有限、对科技决策支撑作用不充分和监测评估效能尚未充分释放等问题。为进一步... 监测评估作为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的重要抓手,在推动完善项目管理、提升管理绩效、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仍存在数字化评估手段有限、对科技决策支撑作用不充分和监测评估效能尚未充分释放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模式,让数字化、信息化工具更大程度赋能科技评估,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监测评估的模式,围绕中国现阶段重大科技项目监测评估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大数据赋能监测评估的理论依据、主要特点,探索构建了重大科技项目数据治理新路径,并提出了建立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等有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项目 监测评估 数据治理 契约理论
下载PDF
基于PDCA管理循环的科技应急情报服务研究——以福建省科技应急情报服务为例
14
作者 高海燕 钱莉萍 陈忆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科技应急情报是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科技应急情报服务能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出防控判断与决策支持,发挥风险评估、监测预警、资源保障和决策咨询等重要作用。通过PDCA管理循环在科技应急情报中的融合应用... 科技应急情报是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科技应急情报服务能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出防控判断与决策支持,发挥风险评估、监测预警、资源保障和决策咨询等重要作用。通过PDCA管理循环在科技应急情报中的融合应用分析,建构基于PDCA管理循环的科技应急情报服务模型,并归纳总结该模型的应用成效。在科技应急情报中应用PDCA管理循环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科技应急情报的精准性和服务的有效性,丰富应急情报体系内涵,对应急管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科技应急情报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思考
15
作者 陈云伟 《情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5,共11页
历经60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已进入转型创新期,在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深刻变化、数字技术快速进步以及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新时代发展需求。因此,我国需掌握数字技术驱... 历经60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已进入转型创新期,在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深刻变化、数字技术快速进步以及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新时代发展需求。因此,我国需掌握数字技术驱动的科技情报范式变革的新契机,深入开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情报工作。第一,夯实科技情报研究理论、方法与数据根基;第二,布局面向科技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政策研究;第三,组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及管理制度研究;第四,探索可揭示问题和规律的科学学大数据分析;第五,展开围绕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的科技评价研究。同时,需要打造心系科技强国事业、高效协同、梯度完整、规模合理、集成“战略-理论-方法-数据-工具-分析”六型协同的新时代科技情报人才队伍,最终实现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 科技评价 数字技术 科技强国 人才
下载PDF
知识网络视角下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识别方法研究
16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1 位作者 齐砚翠 武华维 《情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4,共15页
开展科学、技术、产业之间创新驱动关系研究,对于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与产业的深度有效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网络视角展开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识别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构建时效知识网络,利用社区网络结构... 开展科学、技术、产业之间创新驱动关系研究,对于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与产业的深度有效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网络视角展开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识别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构建时效知识网络,利用社区网络结构熵来表征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其次,利用网络结构特征信息间的传递熵探究创新过程中科学、技术、产业三个系统相互驱动的关系;再其次,采用互信息探测主要驱动关系下知识传递路径的变化特点;最后,以再生医学(干细胞)领域作为实证对象,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时间阶段,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驱动关系会发生转变,三者知识传递路径上知识内容前后继承关系也不同,科学驱动技术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路径继承性特征持续增强,而技术驱动科学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路径继承性呈现不稳定、非连续性特征。此外,通过多种方式论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可以用于其他创新领域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网络 科学-技术-产业关联 驱动关系 结构熵
下载PDF
技术政治时代下中美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转向比较研究
17
作者 胡雯 鲍悦华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技术政治时代背景下,国际竞争焦点围绕技术权力的争夺、布局和秩序构建展开,国际科技合作的驱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主要国家战略转向态势明显。本文以技术政治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变革动因,选取中国和美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作为比较研究对... 技术政治时代背景下,国际竞争焦点围绕技术权力的争夺、布局和秩序构建展开,国际科技合作的驱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主要国家战略转向态势明显。本文以技术政治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变革动因,选取中国和美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采用“目标-理念-路径”分析框架对两国在战略目标、战略理念、实施路径上的转变方向进行对比,接着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从总体发展态势、主导地位变迁、合作网络演化3个维度进一步开展量化验证和具体分析。战略转向趋势的多维度对比结果表明:①技术政治时代下中美战略布局呈现差异化走向,美国以排他性多边主义框架为核心的“技术联盟”战略逐步形成,中国则以“开放创新”为核心理念,由参与全球创新转向引领全球创新;②中国在时代变局中所受影响更为明显,析出的合作需求还未得到充分转移和补充;③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能级和利用国外科研资金方面尚有提升空间;④在共同关注的全球性挑战议题上,中美仍有持续合作空间。在此基础上,从战略层、战术层、操作层提出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政治时代 国际科技合作 战略布局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协同创新理论下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路径探索——基于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经验启示
18
作者 李建强 杨正宜 李昊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6期42-55,共14页
为推进中国国家实验室的开放和协同创新,运用协同创新理论,基于对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分析,结合中国当前面临被西方主要国家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探讨协同创新促进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路径。协同创新包含了多方创新... 为推进中国国家实验室的开放和协同创新,运用协同创新理论,基于对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分析,结合中国当前面临被西方主要国家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探讨协同创新促进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路径。协同创新包含了多方创新主体、共同目标、优势互补和合理分工、复杂的相互作用和整体协同效应等五方面的核心要素,其结构从简单无序布局向高级有序组织变革转变为网络化创新结构,因此要确保协同创新成果实现,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和风险控制等因素。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与使命、充足的财政投入与多元化经费来源、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人员组成多元化的强大科研团队,其发展总体呈现开放化、网络化的对外合作趋势,在协同创新方面形成了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聚焦、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及鼓励创新、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等经验举措。借鉴美国经验,深化国际合作和加强内部合作是应对挑战、促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的两翼。因此,应对当前西方国家技术封锁,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共享与合作交流的理念,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建立高效协同机制,实现多领域协同创新、引领学科交叉创新,并积极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探索的科研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实验室 协同创新 开放共享 网络化 多元化 国际科技合作 美国经验
下载PDF
转制科研院所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
19
作者 魏永莲 崔亚娟 +1 位作者 何葳 许兴 《科技传播》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转制科研院所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科技资源科普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面临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科普工作持续性不足、科普条财保障尚待加强等现实困境,亟须完善科普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科普人才培育、搭建多种... 转制科研院所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科技资源科普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面临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科普工作持续性不足、科普条财保障尚待加强等现实困境,亟须完善科普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科普人才培育、搭建多种交流平台与渠道、加大科普条件保障支持等多种措施,实现更高效的科技资源科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制科研院所 科技资源 科学普及 呈现形式
下载PDF
云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研究
20
作者 张维 余东波 甘祖兵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是新时期推进区域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探索,当前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结合各区域特点建设趋势明显.通过现有示范区建设经验总结,分析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基于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从促进区...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是新时期推进区域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探索,当前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结合各区域特点建设趋势明显.通过现有示范区建设经验总结,分析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基于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从促进区域创新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激活企业内生动力出发,提出云南示范区建设除了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创新区域外,还可依托于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大型企业开放创新形成科技特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机制创新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