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2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劳动法治教育新探索
1
作者 尤佳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无论从保护、关爱高校毕业生,关注学生就业实际出发;还是从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达成高校法治育人目标;抑或是为了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高校劳动法治教育都不可或缺。高校应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 无论从保护、关爱高校毕业生,关注学生就业实际出发;还是从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达成高校法治育人目标;抑或是为了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高校劳动法治教育都不可或缺。高校应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劳动法治教育体系,依托劳动教育课程向大学生普及劳动法相关内容;同时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劳动法治活动,进而帮助大学生形成劳动权利意识、证据意识以及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劳动法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治教育 劳动者权益 和谐
下载PDF
“讲深讲透讲活”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理路研究
2
作者 王军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评价标准。讲深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坚持把准教材关键问题,坚持厘清学生疑难问题,坚持聚焦教学效果问题。讲透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聚焦具象化,讲清楚“是什么”的道...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评价标准。讲深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坚持把准教材关键问题,坚持厘清学生疑难问题,坚持聚焦教学效果问题。讲透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聚焦具象化,讲清楚“是什么”的道理;聚焦“三个大”,讲明白“为什么”的原理;聚焦学生行,讲到位“如何做”的事理。讲活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以活动载体“做活”课堂,以故事载体“激活”课堂,以技术载体“盘活”课堂。综合运用“三个坚持”“三个聚焦”“三个强化”,有利于推动高职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思想道德与法制课 “讲深、讲透、讲活” “三个坚持” “三个聚焦” “三个强化”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3
作者 孙凌云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廉洁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工程,对于构建良好校园生态和育人环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依然存在思想认识虚化、运行机制弱化、教育内容泛化和教育载体老化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应夯实清正廉洁... 廉洁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工程,对于构建良好校园生态和育人环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依然存在思想认识虚化、运行机制弱化、教育内容泛化和教育载体老化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应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健全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廉洁教育实践途径,积极构建廉洁文化建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廉洁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下载PDF
关于教育惩戒权限度的立法思考
4
作者 徐艳茹 邵天宇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教育惩戒问题历来都是困扰教育学界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让这一问题更是备受关注。本文探讨现阶段我国在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时将教育惩戒权的限度在义务教育阶段予以适当扩大的必要性,思考如何对教育惩戒权的最大限... 教育惩戒问题历来都是困扰教育学界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让这一问题更是备受关注。本文探讨现阶段我国在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时将教育惩戒权的限度在义务教育阶段予以适当扩大的必要性,思考如何对教育惩戒权的最大限度在实体规制和适用程序上加以完善,以期平衡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权,构建更加具有权威性的惩戒措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权 惩戒限度 受教育权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
5
作者 岳娜 《济宁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艺术类大学生既具有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普遍共性,又具有艺术类特长生的个性化特点,存在着艺术素养与文化素养不平衡、个体观念较为突出、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围绕艺术类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 艺术类大学生既具有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普遍共性,又具有艺术类特长生的个性化特点,存在着艺术素养与文化素养不平衡、个体观念较为突出、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围绕艺术类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全面客观把握和评价、因势利导才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和艺术类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探索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有力量有温度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使艺术类大学生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医学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及防范对策探究
6
作者 李雪璐 徐菱 张辉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通过了解医学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分类,分析医学论文学术不端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学术评价体系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监管与惩戒等原因有关。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国的国情及法律政策,探讨防范对策,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推广数据共享... 通过了解医学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分类,分析医学论文学术不端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学术评价体系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监管与惩戒等原因有关。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国的国情及法律政策,探讨防范对策,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推广数据共享,提高学术透明度;加强学术审查和监管;引入学术行为办公系统,建立学术失信学者库;加快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等,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推动医学进步,促进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论文 学术不端 防范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认同的目标层级建构
7
作者 蒋华林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理论认同是理论自信的前提。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增强大学生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能力,核心与基础系于增进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认同。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认同实践活动是终极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辩证统一。在总括性、宏大... 理论认同是理论自信的前提。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增强大学生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能力,核心与基础系于增进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认同。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认同实践活动是终极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辩证统一。在总括性、宏大性、一体性“大目标”基础上进行作为“小目标”的阶段性目标的层级分解,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认同效能的内在要求。科学厘定并确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知认同(真知)-情感认同(真学)-价值认同(真信)-行为认同(真用)四层级螺旋式、递进性、交叉型链式目标结构,促成对于国家安全教育整体目标由静态理解上升为动态把握,不断夯实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认同根基,增进大学生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信心、信念,厚植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民心基础与社会基石,筑牢国家安全现实防线与未来防线,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认同 目标层级 大学生
下载PDF
民法典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思考
8
作者 沈育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0-132,共3页
高校思政课中的《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课”)课程承担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将民法典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坐标,以民事法律规范为触点,以法律职业精神培育为指向,让专业话语对接法律话语,让法律精... 高校思政课中的《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课”)课程承担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将民法典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坐标,以民事法律规范为触点,以法律职业精神培育为指向,让专业话语对接法律话语,让法律精神涵养职业操守,助推大学生筑牢法律信仰之基、立好法律职业操守之德。因此,将民法典教育融入“德法课”的教学中成为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选择,在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融入民法典教育,实现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的深度结合,最终实现让学生真正能够领悟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内涵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德法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9
作者 宋晓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期0080-0082,共3页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政治理解、行动准则以及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今的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样也需要积极地运用新技术,以更好地推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在这个新的媒体时代,需要...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政治理解、行动准则以及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今的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样也需要积极地运用新技术,以更好地推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在这个新的媒体时代,需要更多的投入来发展高校的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高校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的长远成长。本文重点阐述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措施,进而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 措施
下载PDF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10
作者 宋晓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0065-0068,共4页
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全面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引领和道德塑造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教育形势的复杂性增加,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更为创新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 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全面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引领和道德塑造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教育形势的复杂性增加,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更为创新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探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创新路径,以期促进高校教职工的全面素质提升。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问题剖析,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全面素质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素质提升 创新路径
下载PDF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路径探析——以依法治校为背景
11
作者 王甜莉 项猛 《市场周刊》 2024年第7期168-172,共5页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的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探索。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法律规范体系不健全、程序不规范、法治意识薄弱等现实问...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的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探索。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法律规范体系不健全、程序不规范、法治意识薄弱等现实问题。高校应从健全法律体系保障权利、采取多元方式保障程序、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治思维三个方面防控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推动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校 学生事务管理 法治化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逻辑、评价体系与实践场域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招娣 孙雯雯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30,共11页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治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高校是普及法律知识、熏陶法治情感、培养法治意志和推进法治实践的战斗堡垒,对全社会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具有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有着新要求、新期待...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治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高校是普及法律知识、熏陶法治情感、培养法治意志和推进法治实践的战斗堡垒,对全社会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具有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有着新要求、新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蕴含着培育法治素养“知-情-意-行”的内在逻辑。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具有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双重维度,构建“知-情-意-行”的法治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和“国-校-家-社”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有益于培育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素养 培育逻辑 评价体系 实践场域
下载PDF
教育惩戒的价值意蕴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支奎 《教育导刊》 2023年第4期5-10,共6页
教育惩戒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惩戒具有促进学生社会化,引航“问题学生”,强化教师职责职权的“成人”价值;助力维护正常校园秩序和学校正义空间的“成事”价值。教育惩戒的实践向度主要体现为:理念向度:从“规... 教育惩戒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惩戒具有促进学生社会化,引航“问题学生”,强化教师职责职权的“成人”价值;助力维护正常校园秩序和学校正义空间的“成事”价值。教育惩戒的实践向度主要体现为:理念向度:从“规训”到“教化”;主体向度:从“一元”到“多元”;情感向度:从“惩恶”到“扬善”;道德向度:从“合理”到“正当”;法律向度:从“规约”到“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体罚 教育手段
下载PDF
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的意义、困境与完善路径
14
作者 黄玉芬 毛彤彤 荣幸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校园法治教育是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有效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校园法治教育存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 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校园法治教育是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有效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校园法治教育存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工作机构和队伍有待健全、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法治观念需要增强等问题,应该完善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制度,加强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机构建设,创新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工作,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 困境 完善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生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升研究
15
作者 黄小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7-43,共7页
中小学法治教育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需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纲领,以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为基准,并通过党政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我“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 中小学法治教育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需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纲领,以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为基准,并通过党政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我“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实现中小学生提升法治意识、传播法治观念、达成法治认同、转化法治实践的法治核心素养的养成。未来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将着重实现三个转变,即法治知识传递向法治信心培育转变;法治思维提升向法治信念坚守转变;法律遵守教化向法治信仰守恒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法治教育 核心素养 法治信心 法治信念 法治信仰
下载PDF
以高质量教研助推区域教学发展
16
作者 王晓明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3,共3页
教研工作承载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使命。教研工作要以调研为工作基点,目标导向,精准把脉;以教研为工作核心,服务需求,积极引领;以系统联动为工作支撑,协作发展,共同成就;以科研为工作动力,凝... 教研工作承载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使命。教研工作要以调研为工作基点,目标导向,精准把脉;以教研为工作核心,服务需求,积极引领;以系统联动为工作支撑,协作发展,共同成就;以科研为工作动力,凝练成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 教学 调研
下载PDF
培育时代新人视域下强化高校招生宣传育人功能有效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
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是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深化了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内涵和时代特色。高校要更加善于运用各类教育资源,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时代新人培养路径。近年来,高... 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是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深化了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内涵和时代特色。高校要更加善于运用各类教育资源,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时代新人培养路径。近年来,高校组织开展的学生返家乡寒假招生宣传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品格塑造和成长成才发挥了积极育人作用。调研发现,大学生参与招生宣传有助于锤炼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塑造感恩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招生宣传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育人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
18
作者 张会庆 柳立言 张王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9-44,共6页
后扶贫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多重时空场域的乡村教师教育的有机衔接与有效统整,是目标、组织、时序与空间多维度一体化的综合体。当下乡村教师... 后扶贫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多重时空场域的乡村教师教育的有机衔接与有效统整,是目标、组织、时序与空间多维度一体化的综合体。当下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成果匮乏、组织松散、对象缺位与实践弱化的四重困厄。结合后扶贫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多重角色与身份,积极推进理念革新、系统设计、机制创新、实践运作“四维一体”建设,是实现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多元融合、系统优化的关键路径,能够为促进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供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教育一体化 后扶贫时代 理念革新 系统设计 机制创新 实践运作
下载PDF
本科生法治宣传教育的现状及提升策略——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19
作者 郑曦 施蕊娟 +2 位作者 杨明莹 张维 王荫南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21期60-63,共4页
文章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论述了本科生法治宣传教育的现状及提升策略,其中提升策略包括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要立足根本,把握重点;加强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丰富课程内容;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过程管理,促进结果评价;等等。
关键词 法治宣传教育 本科生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初中学校管理的研究——教育惩戒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志华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1-7,共7页
“双减”政策要求中小学校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惩戒是初中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初中学校合理实施教育惩戒可以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保护其他学生正当权益,维护教师合法权利;可以维护... “双减”政策要求中小学校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惩戒是初中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初中学校合理实施教育惩戒可以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保护其他学生正当权益,维护教师合法权利;可以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创设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初中学校在管理中使用教育惩戒方法时,要遵循教育性、合法性、程序性、公正性、依据性、适当性、适时性和奖惩结合原则。同时,采用合理措施保障教育惩戒有效实施:校园人文化,确保安全稳定;教育惩戒制度化,强化规则意识;更新教育惩戒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初中 学校管理 教育惩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