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7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遮蔽、澄明与“双减”:创新人才涌现的哲学基础与关键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晓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中的拔尖创新人才何以涌现是当下中国的核心论题,其哲学基础和关键能否得以揭示关系到教育观念变革和教育实践定向。此论题同时关涉“双减”这一教育政策概念尚未被把握的本质。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及库恩一系列论述...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中的拔尖创新人才何以涌现是当下中国的核心论题,其哲学基础和关键能否得以揭示关系到教育观念变革和教育实践定向。此论题同时关涉“双减”这一教育政策概念尚未被把握的本质。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及库恩一系列论述中,范式与教-学间的联系是常规科学时期科学教育的本质所涉,不适当的教-学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范式陷阱。范式陷阱作为隐喻与海德格尔的“遮蔽”隐喻虽有不同但高度类似,彼此唤醒。教-学中的教科书以“真”的文字和语言形成了作为掩埋的遮蔽而类似“陷阱”,扭曲/失真的遮蔽使反常现象难以被“看见”和发现,改信的困难凸显范式陷阱作为“陷阱”的特征。在海德格尔处,真理的本质揭示自身为自由,即不被旧范式遮蔽的自由或不陷入范式陷阱的自由。Doublelighten作为英译方使“双减”概念中隐藏不露的微光与澄明得以显露。与遮蔽相对的隐喻是澄明,减少本科学习量和“双减”的哲学本质在澄明。澄明和自由是自然科学领域真理发现和创新人才涌现的本质和关键,全民族始终要将学生在(旧)范式中、在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中所保有的澄明和自由视为珍宝。本文是勾连库恩和海德格尔的一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拔尖创新人才 科学教育 钱学森之问 科学革命 范式 海德格尔
下载PDF
能源转型下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
2
作者 刘永旺 管志川 +3 位作者 齐宁 侯健 陈德春 姚传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5,256,共5页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于实践能力,且存在越来越弱的趋势,难以支撑行业的快速转型升级。针对此问题,创新性的构建了“6+1”实践教学模式,打造了校内校外“实+虚”结合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三驱联动,四位一体”实践模式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石油工程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行业 转型升级 石油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主导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3
作者 袁慧慧 王炜 +6 位作者 张须龙 崔烨 窦云鹏 陈彦 吕喆 刘杰 孙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46,450,共4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活动全过程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成长和科研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呼吸免疫研究团队研究生培养为例,重点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成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这将为今后优化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 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 高素质专业人才
下载PDF
教学的文化实践属性及三个基本认识向度
4
作者 程良宏 王芸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行为,而且是具有文化交往和文化生产属性的实践活动。文本认为,从教学目的、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入手探析教学在知识传递传承背后的文化实践特质,是理解教学具有文化交往和文化生产属性的三个基本认识向度。因此,要深... 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行为,而且是具有文化交往和文化生产属性的实践活动。文本认为,从教学目的、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入手探析教学在知识传递传承背后的文化实践特质,是理解教学具有文化交往和文化生产属性的三个基本认识向度。因此,要深入体认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交往和生产实践形态,明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导引和践行为目的指引,以教师与学生为文化交往和文化生产的实践主体,以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与师生文化的理解再造为文化实践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教学的文化属性 文化生产
原文传递
浮体耐波性及系泊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5
作者 宋磊 余铁男 +2 位作者 孙明慧 刘曾 孙江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充分利用船模拖曳水池条件,以600 mm×250 mm×250 mm方形浮体为教学模型,配合光学运动捕捉装置,开展不同迎浪角下零速横浪规则波运动响应实验教学;采用直杆和重物基座模拟系泊桩,调节缆绳系泊高度测量不同系泊状态下拉力响应,... 充分利用船模拖曳水池条件,以600 mm×250 mm×250 mm方形浮体为教学模型,配合光学运动捕捉装置,开展不同迎浪角下零速横浪规则波运动响应实验教学;采用直杆和重物基座模拟系泊桩,调节缆绳系泊高度测量不同系泊状态下拉力响应,对比分析有/无系泊状态下波浪运动响应情况,完成系泊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水池 耐波性实验教学 系泊实验教学
下载PDF
“读、辩、悟、践”四字教学法在中医重症经典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6
作者 杨颖 李鲜 +1 位作者 王丽辉 陈乾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3,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读、辩、悟、践”四字教学法(RACP法)在中医重症经典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员153人为研究对象。所有对... 目的观察应用“读、辩、悟、践”四字教学法(RACP法)在中医重症经典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员153人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系统接受RACP教学法,并于教学前及教学后针对应用经方的信心、对于中医经典学习的兴趣、知识掌握度等方面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考核及问卷调查活动。结果共153人次参与教学并接受考核及问卷调查,仅有不足35%的规培医师有经方治重症的经历或经验,接近半数的规培医师对于经方治疗重症没有信心。RACP教学结束后,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86.93%的规培医师掌握了中医经典相关内容,81.05%的规培医师表示愿意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实践经方。结论RACP教学法应用于经方治重症教学,能显著提高规培医师经方治重症信心,加强对核心条文及经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重症 经典教学 “读、辩、悟、践”四字教学法
原文传递
协同探究智创: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新模式
7
作者 魏非 杨可欣 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以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为取向的,显著体现协同、探究特征的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并阐释了该模式的定义、核心要素和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模式应用中的提问和对话、任务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实施要素提出操作建议,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质询”环节,强调以思想引领和讨论启发为要领的提问和对话流程。研究最后从增强人机协同能力、应用解释式人工智能和整合场景小模型等角度提出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发展的未来图景。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可促进学习者在开放、互动环境中探索问题、生成知识和创新实践,实现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可更好地回应新质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模式 协同探究 对话策略
下载PDF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情境下多智能体促进观点涌现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朱珂 卞茗慧 张瑾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4,共11页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作为一种社会性学习形式,以观点涌现作为核心驱动,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互动与知识建构。然而,观点涌现的质量与深度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受到学习者背景知识、团队协作频率、任务复杂性,以及技术支持环境等多重因素...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作为一种社会性学习形式,以观点涌现作为核心驱动,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互动与知识建构。然而,观点涌现的质量与深度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受到学习者背景知识、团队协作频率、任务复杂性,以及技术支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多智能体(LLM-MA)在协作过程中凭借其实时引导与反馈机制,展现出优化观点涌现过程的显著潜力。现有关于LLM-MA促进观点涌现的研究多聚焦于静态结果分析,较少关注观点生成的动态过程及其质量提升。因此,本研究以“社会知识建构互动分析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共享信息、发现冲突、意义协商、知识构建、应用反思”五阶段协作流程,并结合过程挖掘分析与内容分析,系统探讨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在学习者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对观点涌现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不仅能够优化观点涌现的过程结构与效率,还能显著提升观点的深度与清晰度,而传统协作方式在观点涌现的广度上更具优势,表现出较强的探索性与创造力。最后,本研究针对教师介入、技术开发及学习者的社会性参与提出具体建议,旨在通过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优化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的观点涌现,推动大语言模型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习者的协作效率与知识建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 大语言模型 多智能体 观点涌现
下载PDF
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基础课程外科元素整合路径及教学实效研究
9
作者 徐强 李如意 +2 位作者 元绍爽 孙郑青 张朝晖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9-1162,共4页
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学临床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将中医学基础课程中外科元素进行提炼,通过联合多学科授课教师,将中医学基础课程中外科元素进行规范化整合,形成全新的中医外科学前... 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学临床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将中医学基础课程中外科元素进行提炼,通过联合多学科授课教师,将中医学基础课程中外科元素进行规范化整合,形成全新的中医外科学前基础知识体系,同时以选修课形式将中医外科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进行兴趣化传授,在提升学生学习中医外科兴趣的同时加深其对中医外科的理解认识,使其对于中医外科学形成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加快中医外科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课程 中医外科学 课程整合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李立斌 王洁 朱家生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对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二者在数量、栏目分布、内容类别、知识领域、运用方式、信息载体、多元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对融入数学史的高中数学教材提出如下建议:增加数学史数量,隐性呈... 对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二者在数量、栏目分布、内容类别、知识领域、运用方式、信息载体、多元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对融入数学史的高中数学教材提出如下建议:增加数学史数量,隐性呈现数学史;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几何数学史;呈现文明古国数学成就,促进多元文化均衡;保证图文数学史质量,丰富信息载体形式;融入正文与例习题,顺应式呈现数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数学教材 比较研究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董阳 郭孟果 +5 位作者 曹磊 孙开文 王晨潮 李红伟 杨波 张满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病课程教授中采用3D打印联合案例教学法(CBL)的教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科室轮转实习的200名临床本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学习情况,按照各研究对象在科室...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病课程教授中采用3D打印联合案例教学法(CBL)的教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科室轮转实习的200名临床本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学习情况,按照各研究对象在科室内对其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式进行分组,将科室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轮转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学员分为参照组(n=96),将科室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轮转并在参照组教学方式上采用3D打印联合CBL教学的学员分为联合组(n=104)。评估并比较两组结业后的考核成绩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评价问卷(SEEQ)]。结果:联合组学员在结业后的各项考核评估成绩及SEEQ问卷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3D打印联合CBL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科室的教学水平,有助于规范化培训学员在神经外科中脑血管病知识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案例教学法 神经外科 脑血管病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四载体-四映射”模式的药理学课程线上教学育人资源建设与实施
12
作者 张奇 赵学梅 +2 位作者 林宇 宋娟 崔红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3期19-22,共4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了双渠道,除了在课堂开展思政教学外,推动专业课程线上教学育人资源建设和有效实施意义重大。齐齐哈尔医学院药理学课程线上教学育人资源基本建成,但缺乏思政元素的融入,线上育人渠道未充分利...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了双渠道,除了在课堂开展思政教学外,推动专业课程线上教学育人资源建设和有效实施意义重大。齐齐哈尔医学院药理学课程线上教学育人资源基本建成,但缺乏思政元素的融入,线上育人渠道未充分利用。本研究利用“四载体-四映射”模式,以教学视频、临床案例、科研论文、测试习题为载体,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映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研精神、辩证思维,以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育人资源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浅谈科学技术史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融入——以材料类课程为例
13
作者 万祥龙 赵岩 +1 位作者 李孟婷 李建军 《云南化工》 2025年第3期128-131,共4页
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与融入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鉴于科学技术史在工科类专业中存在较丰富的可以发掘的资源,以材料类课程为例,从学生培养、职业发展和科技报国三个层面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发掘。在教学中融入基于科学技术史的... 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与融入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鉴于科学技术史在工科类专业中存在较丰富的可以发掘的资源,以材料类课程为例,从学生培养、职业发展和科技报国三个层面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发掘。在教学中融入基于科学技术史的课程思政元素,体现科技强国的思想,培养学生责任与担当,为我国工程领域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课程 课程思政元素 科学技术史案例 工匠精神 教学融入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和动脉穿刺模型在外周介入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朱帝文 鲍应军 +2 位作者 张海潇 顾俊鹏 任伟新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3期128-131,共4页
虚拟现实技术和动脉穿刺模型在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供高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纳入27名带教学员,其中观察组17名,对照组10名。对照组带教学员采用传统实践(理论—观摩—实际操作)培训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 虚拟现实技术和动脉穿刺模型在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供高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纳入27名带教学员,其中观察组17名,对照组10名。对照组带教学员采用传统实践(理论—观摩—实际操作)培训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桡动脉穿刺模型和血管介入模拟器进行操作练习,分别记录两组操作手术用时、穿刺次数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72.35±3.59)分钟,对照组(83.70±4.40)分钟,两者比较P<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1.65次,对照组2.1次,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中有2例手术出现穿刺相关并发症,对照组中穿刺相关并发症出现5次,两组之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动脉穿刺模型及血管介入模拟器可以减少穿刺及手术时间,最终让患者获益,值得在介入放射学培训教学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血管介入模拟器 介入医学教育 外周介入手术 教学创新
下载PDF
引入OBE理念在地方高校“化工原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观念
15
作者 杜娟 张兴晶 +1 位作者 崔克宇 刘春玲 《科技风》 2025年第7期48-50,共3页
“化工原理”课程是地方师范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针对地方高校目前存在的诸如学生基础理论差、课程配套设备更新慢等问题,引入以成果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OBE,引导学生首先明确课程要... “化工原理”课程是地方师范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针对地方高校目前存在的诸如学生基础理论差、课程配套设备更新慢等问题,引入以成果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OBE,引导学生首先明确课程要培养自己毕业时需达到的能力和水平,并以此可以带来的就业前景,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对于学习主体意识以及兴趣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学习中对于工程观念的认知,并最终达到培养合格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化工原理 OBE理念 工程观念
下载PDF
中小学教研的理想样态——基于佐藤学观点的启示
16
作者 肖磊 马瑞轩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4,共6页
中小学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佐藤学提出的关于校内教研、校本研修的观点,对我国教研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在教研主体上,需要构建以教师为主体,校长、教育研究者共同参与的教研共同体;在... 中小学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佐藤学提出的关于校内教研、校本研修的观点,对我国教研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在教研主体上,需要构建以教师为主体,校长、教育研究者共同参与的教研共同体;在教研目的上,教研应着力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保障学生平等优质的学习权以及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在教研内容上,教研应着重关注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师对课程的组织与创造;在教研方式上,需要建立基于相互学习的教研氛围,并着重依托课例研究,召开公开研讨会与校外各界人士交流教研活动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研 佐藤学 教研主体 教研目的 教研内容 教研方式
下载PDF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认证的教学评价体系与持续改进研究
17
作者 闫晟煜 邱兆文 +1 位作者 牛世峰 张凯超 《高教学刊》 2025年第5期79-84,共6页
持续改进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应行业趋势的重要一环。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该文通过明确校院两级机构在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职责,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质量PDCA监控机制,建立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算法... 持续改进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应行业趋势的重要一环。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该文通过明确校院两级机构在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职责,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质量PDCA监控机制,建立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算法,形成以学年为周期的专业教学质量范式评价方法,完成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等教学环节的测度与量化,提出教学评价体系的持续改进机制。对2019—2021届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表明该教学环节评价方法可行。闭环教学评价体系与持续改进机制可用于对全国同类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认证自评与日常运行状况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 专业认证 教学评价体系 OBE教育理念 持续改进 PDCA闭环监控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18
作者 陈毓 杨海峰 +1 位作者 黄陈 王莹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9期8-11,共4页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促进医药产业链发展为目标,整合生物制药技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4个专业,组建高水平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多措并举,以期引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水平实质性提升,...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促进医药产业链发展为目标,整合生物制药技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4个专业,组建高水平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多措并举,以期引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水平实质性提升,培养出更多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 专业群建设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护理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
19
作者 张希 王建英 +2 位作者 胡倩 杨少龙 陈莹莹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10期15-18,共4页
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护理专业(包括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实践、护理研究等)发展的影响”进行SWOT分析,得出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护理专业的优势包括研究高效性、个性化学习、协助护理程序推进;劣势包括道德与法律问题、技术依赖、培... 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护理专业(包括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实践、护理研究等)发展的影响”进行SWOT分析,得出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护理专业的优势包括研究高效性、个性化学习、协助护理程序推进;劣势包括道德与法律问题、技术依赖、培训成本、局限性;机会包括扩大教育范围、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精神科护理工作、简化护理工作、打破技术壁垒;威胁包括技术风险、竞争压力、职业发展挑战、教育不公平。基于此,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护理专业的4个应对策略:通过学习法律法规或参与法规和政策制定,把握机会、化解威胁,持续关注技术发展更新,加强与政校企合作等方式,以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护理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护理专业 SWOT分析
下载PDF
学科观念下知识教学的形成机制与推进策略
20
作者 顾金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5-60,共6页
学科观念体现了学科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它是学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运用学科观念可以解决真实问题,促进学科理解,培育核心素养,学科观念是进行知识教学的目的和依据。基于学科观念重建知识教学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学科观念体现了学科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它是学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运用学科观念可以解决真实问题,促进学科理解,培育核心素养,学科观念是进行知识教学的目的和依据。基于学科观念重建知识教学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学科观念具有不可传递性,在知识教学中学科观念要通过知识联合到知识整合的转变、知识理解到知识运用的转型、知行分离到知行合一的转化来生成。学科观念下知识教学的推进策略是:提炼学科概念,搭建知识理解的桥梁;强化学科体验,注重知识深化的过程;开展学科实践,创设知识应用的情境;加强学科创新,深化知识创新的力度,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科观念下知识教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观念 知识教学 核心素养 学科概念 学科体验 学科实践 学科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