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8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索——以“结构力学”课程为例
1
作者 侯秀慧 张凯 黄河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6期13-16,共4页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接受认证专业采用面向产出的教学评价方式。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实质是“评学”,即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又是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重要依据。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领军型人才的目标出发...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接受认证专业采用面向产出的教学评价方式。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实质是“评学”,即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又是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重要依据。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领军型人才的目标出发,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以“结构力学”课程为例,进行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从传统考试评价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实现多经纬度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为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结构力学 课程目标 直接评价 间接评价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历史考察、逻辑生成与实现路径
2
作者 姚林群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历史考察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历史考察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遵循进课标—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生命这一内在逻辑演进的过程。要深入而有效地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须结合学科特点,合理定位各门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优化课程内容的文化表达,科学构建各门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体系;丰富课程学习过程的文化体验,使学生在深度体验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进课程 历史考察 逻辑生成
下载PDF
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逻辑、困境与出路
3
作者 晋银峰 李伊人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4,共8页
社团活动课程化要遵循活动课程开展的理论逻辑、社团学科融合创新的发展逻辑和中小学生成长的心理逻辑。课程化实践过程中因违背三重逻辑出现的困境通常表现为社团活动课程主体行为偏差、社团创新性薄弱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受困。实现中... 社团活动课程化要遵循活动课程开展的理论逻辑、社团学科融合创新的发展逻辑和中小学生成长的心理逻辑。课程化实践过程中因违背三重逻辑出现的困境通常表现为社团活动课程主体行为偏差、社团创新性薄弱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受困。实现中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出路主要有三个方面:重塑课程价值追求,优化社团管理机制;转变社团发展理念,更新技术整合应用;深化社团培养目标,回归学生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课后服务 社团活动 活动课程化
下载PDF
智慧课堂情境的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范式
4
作者 朱莎 杨洒 +3 位作者 李嘉源 秦威 郭庆 黎欢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倡导将核心素养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评”一致。然而,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教学为核心、理论与数据双向驱动的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倡导将核心素养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评”一致。然而,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教学为核心、理论与数据双向驱动的课程核心素养评价新范式。该范式包含课程核心素养理论模型构建、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存储、相关特征的提取、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六个环节,旨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提升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文章还提出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的原则:数字技术发展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支持基于证据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创新情境嵌入式的评价手段、促进多元主体个性化评价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评价 智慧课堂 “教—学—评”一致性 数字技术
下载PDF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阶之径
5
作者 陈韫春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48,共4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本世纪初课程改革的亮点提出,其课程标准的缺位凸显其特殊性。2022年,国家为强化义务教育课程的综合性,提出各门课程须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意义重大。梳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阶...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本世纪初课程改革的亮点提出,其课程标准的缺位凸显其特殊性。2022年,国家为强化义务教育课程的综合性,提出各门课程须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意义重大。梳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阶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边界有缩小趋势,但是其内在思想和逻辑起点得到更加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国家课程、实践活动,还是学习领域和学习过程;进阶中既发挥了国家课程孵化器、各门课程连通器的作用,还承担着“五育”发展融合器的功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将是课程改革的锚定点,教师能力素养的发展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点,“双减”等政策落地的支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研究性学习
下载PDF
中国气派课程学发展的人学审视
6
作者 丁念金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9,共12页
当前,对中国气派的课程学进行人学上的审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气派课程学中的人学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演变主线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维系礼的体系的完整的人;成为社会支柱的人;适应社会现实的人;能持续承接社会理想和自我发... 当前,对中国气派的课程学进行人学上的审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气派课程学中的人学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演变主线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维系礼的体系的完整的人;成为社会支柱的人;适应社会现实的人;能持续承接社会理想和自我发展的人。在新时代,中国气派课程学中人学观念的更新主要包括人性观、人生观和人格观的更新。在新时代中国气派课程学中,要特别注重体现人学观更新的主要研究领域有课程要素、课程运行和课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气派 课程学 人学 历史底蕴
下载PDF
基于STEM理念的中学劳动教育项目式实践课程开发
7
作者 王博 《教育导刊》 2024年第4期37-43,共7页
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实现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载体,具有内涵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特征。STEM教育的项目式、跨学科性、实践性和情境性设计理念非常值得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所借鉴。基于STEM理念开展中学劳动实践项目式课程设计要... 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实现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载体,具有内涵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特征。STEM教育的项目式、跨学科性、实践性和情境性设计理念非常值得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所借鉴。基于STEM理念开展中学劳动实践项目式课程设计要关注课程中的项目任务情景设计、劳动实践过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和项目学习过程的认知分析。项目式劳动实践课程与STEM课程存在明显差异,其目标在于培养劳动相关的多元素质,其项目侧重于劳动实践而非研究探索,且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项目式课程 STEM教育 劳动实践课程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设计与生态工程》课程思政教学初探
8
作者 石莎 李蕾 唐逸芸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生态设计与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也是融入思政教育,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课程。为进一步促进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本文从马克思哲学原理、生态文明思想等六方面建立课程... 《生态设计与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也是融入思政教育,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课程。为进一步促进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本文从马克思哲学原理、生态文明思想等六方面建立课程教学思政库;构建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设计体系;提供PBL教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并行模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等多样化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为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与生态工程 课程思政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计算机专业综合Ⅱ》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9
作者 胡慧 《办公自动化》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探索在“专转本”辅导课程《计算机专业综合Ⅱ》的建设中,如何结合考试大纲进行课程定位,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提炼考试精髓,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实践过程考核方案,实现应试与技能提升一体化。
关键词 专转本 专业综合 PBL 过程考核
下载PDF
高职中药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10
作者 闫晨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6期48-51,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要求职业教育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关注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以中药专业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要求职业教育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关注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以中药专业为例,构建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探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评价主体及评价结果运用等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药专业 职业核心素养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事件思维的课程知识观及知识教学
11
作者 牛宝荣 陈佑清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7,共7页
事件哲学的兴起引发了对课程教学复杂性、创生性、情境性、实践性等特征的综合考量,符合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阶段对知识教学和学习的诉求。建立在理性主义认识传统和实体性思维理解基础上的传统知识观容易陷入知识与主体割裂、与生... 事件哲学的兴起引发了对课程教学复杂性、创生性、情境性、实践性等特征的综合考量,符合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阶段对知识教学和学习的诉求。建立在理性主义认识传统和实体性思维理解基础上的传统知识观容易陷入知识与主体割裂、与生活分离、与实践脱节的知识学习困境。根据事件哲学理论,基于事件思维的课程知识观强调知识主体的介入,关注知识的境遇性和知识的实践性特征,建立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联而赋予知识以生命和意义。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关注事件就需要立足知识产生、发展、习得的过程本身,重视学生亲知的学习过程,关注生成性和偶然性事件的积极价值,经历真实涌现的、复杂境遇下的问题解决学习,最终完成师生共同演绎的事件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事件哲学 事件思维 课程知识观 知识教学
下载PDF
重大主题教育如何融入中小学课程
12
作者 张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共8页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质在于发挥它们引领中小学课程育人导向的功能,诉求于课程道德性的充盈,实现化社会导向的道德规范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融入定位的观念基础在于从内在融通的视野定位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从两者的融合处...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质在于发挥它们引领中小学课程育人导向的功能,诉求于课程道德性的充盈,实现化社会导向的道德规范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融入定位的观念基础在于从内在融通的视野定位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从两者的融合处探寻融入的载体以及从创生完整性的道德学习实践的角度澄清融入的方法原理。为推进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可采取提升重大主题教育内容间的育人合力、搭建重大主题与课程内容间的情境性联系、历经课程知识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以及在事实理解的基础上驱动价值认同等整合性、有机性、过程性与价值性融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主题教育 中小学课程 知识与道德的融生
下载PDF
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历程、逻辑及价值取向
13
作者 夏雪景 马早明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74,共15页
课程教材政策是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重要政治历史事件时间为界,结合政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有限管理、强化管理、回归调整和全面规范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香港地区现行课程... 课程教材政策是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重要政治历史事件时间为界,结合政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有限管理、强化管理、回归调整和全面规范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香港地区现行课程教材政策的基本逻辑:在政策目标上,持续强化国家安全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政策主体上,致力于协调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在政策路径上,巩固特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在政策工具上,丰富教材治理工具,发挥工具的协同效应。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体现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注重以人为本和树立开放教材观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中小学 课程教材政策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欧美腹腔镜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借鉴
14
作者 叶海燕 林勇清 +3 位作者 张少芬 何剑辉 林伍梅 游可理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培训也成为了妇产科毕业后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欧美地区近年来对腹腔镜培训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其中腹腔镜模拟教学在提高住院医师腹腔镜技能水平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欧... 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培训也成为了妇产科毕业后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欧美地区近年来对腹腔镜培训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其中腹腔镜模拟教学在提高住院医师腹腔镜技能水平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欧美尤其是北美地区日益成熟的腹腔镜培训教育相比,国内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该方面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就欧美腹腔镜培训的研究进展作一梳理,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腹腔镜培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技能培训 模拟教学 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雨课堂结合形成性评价在诊断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娟 闫刚 +2 位作者 陈喜 颜萍萍 阮国竹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将海南医学院2022年上半年开设临床诊断学的2个全英文教学本科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雨课堂结合形成性评价和传统教学(PPT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同的测试及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学习积... 将海南医学院2022年上半年开设临床诊断学的2个全英文教学本科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雨课堂结合形成性评价和传统教学(PPT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同的测试及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学习积极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对课程及教师的总体评价等,以探讨雨课堂结合形成性评价在本科生临床诊断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本科生临床诊断学理论课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教学及教师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形成性评价 临床诊断学 理论教学
下载PDF
急诊急救规范化培训提升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效果探究
16
作者 孙淑雅 明晶 袁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为观察急诊急救规范化培训对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提升的效果,对重庆某“三甲”医院的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诊急救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间需完成1次集中理论考核、2项常用急诊急救护理操作考核和1项专业技术操作考核,培训结束后参与闭卷考... 为观察急诊急救规范化培训对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提升的效果,对重庆某“三甲”医院的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诊急救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间需完成1次集中理论考核、2项常用急诊急救护理操作考核和1项专业技术操作考核,培训结束后参与闭卷考试。比较第一批参与培训的53名护士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成绩、培训后急诊急救护理操作考核、专业技术操作考核得分与合格率,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研究表明,急诊急救规范化培训对补充护士急危重症相关知识、提高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及提升护士工作自信心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护理优秀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急诊急救 规范化培训 危重症护理能力
下载PDF
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线上培训效果评价
17
作者 付梓涵 付国臣 +6 位作者 袁艳 柯智超 付雪芹 韦鑫月 程依婷 张梓源 王媛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49-53,共5页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高校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公共卫生应急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进行调查,并根据需求开展相应线上培训,最后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显示,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对于公共卫生应急知识了解较少,对相关知识需求度较高,...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高校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公共卫生应急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进行调查,并根据需求开展相应线上培训,最后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显示,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对于公共卫生应急知识了解较少,对相关知识需求度较高,开展线上培训效果较好,满意度较高。应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提高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公共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定向 全科医学生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 线上培训
下载PDF
护理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实效性调查与分析
18
作者 袁羽西 李志芬 +1 位作者 刘伟 谢世麒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 调查分析护理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实效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55名专业教师以及42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实践、实效性评价。结果 只有38.18%的教师对... 目的 调查分析护理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实效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55名专业教师以及42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实践、实效性评价。结果 只有38.18%的教师对课程思政充分了解,72.73%的教师迫切需要管理部门为其搭建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平台。61.67%的护理本科生不能区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异同,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对课程思政实效性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实效性亟待提升,建议从4个方面着手解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课程思政 实效性
下载PDF
情绪管理课程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价
19
作者 黄凡艳 刘文婷 +4 位作者 王钰莹 陈宇琦 刘海燕 王慕瑶 陈瑜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48-51,共4页
选取2021年10—11月参与研究生情绪管理课程的49名医学研究生进行课程干预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情绪智力量表(EIS)、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BEQ)评估干预前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分析课程干... 选取2021年10—11月参与研究生情绪管理课程的49名医学研究生进行课程干预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情绪智力量表(EIS)、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BEQ)评估干预前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分析课程干预前后学生焦虑、抑郁、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得分,评价情绪管理课程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情绪管理课程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课程共识及其达成
20
作者 刘芳 吉标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达成课程共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课程共识是人们在课程理念、课程价值与课程实践等方面形成的共同认识和一致理解,代表着课程理解的“最大公约数”。课程共识彰显了课程改革的公共理性,并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而不断演进。当... 达成课程共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课程共识是人们在课程理念、课程价值与课程实践等方面形成的共同认识和一致理解,代表着课程理解的“最大公约数”。课程共识彰显了课程改革的公共理性,并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而不断演进。当前,囿于课程认识论、课程价值论和课程实践论方面还存在诸多纷争与歧见,课程共识难以有效达成,课程改革缺乏内在动力。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校课程高质量发展,须增进课程理解,实现视域融合;消弭课程偏见,涵养课程理性;开展课程审议,强化课程宣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共识 课程改革 课程偏见 课程审议 课程宣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