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培训模式的探索研究
1
作者 马满姣 马璐璐 +1 位作者 王锐颖 张秀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2-465,共4页
目的建立麻醉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培训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的25名医师为研究对象,在其进修期间实施“导师制⁃知识更新⁃临床实践”的临床教学培训模式。于进修学习前、后分别进行测... 目的建立麻醉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培训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的25名医师为研究对象,在其进修期间实施“导师制⁃知识更新⁃临床实践”的临床教学培训模式。于进修学习前、后分别进行测试(包括基础知识、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比较进修医师两次测试的答题成绩,评价培训模式的有效性。同时,收集进修医师对教学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进修学习前、后试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4%和100%;学员进修学习后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进修学习前[(10.1±1.1)分比(5.6±1.8)分,P<0.01];92%的学员给予了积极反馈。结论“导师制⁃知识更新⁃临床实践”的临床教学培训模式可有效提升进修医师的基础知识、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学员满意度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案例教学法 导师制 继续医学教育
下载PDF
“Seminar⁃CBL⁃课程思政”创新模式在临床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
2
作者 杜萍 刘河 安卓玲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6-469,共4页
临床药理学是桥接临床医学与药理学的重要学科,在该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需紧跟教育改革形势,采用研讨式(Seminar)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切实提高“教”与“学”的双重获益。而课程思政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度责任心... 临床药理学是桥接临床医学与药理学的重要学科,在该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需紧跟教育改革形势,采用研讨式(Seminar)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切实提高“教”与“学”的双重获益。而课程思政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度责任心和高尚医德,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路径。目前,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药理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肿瘤药理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传统讲授方法导致“教”与“学”分离、教材内容陈旧且滞后、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文以这一部分课程教学为例,初步探讨“Seminar⁃CBL⁃课程思政”这一创新模式在临床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教”与“学”的双重目标,为优化临床药理学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理学 研讨式教学 案例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活动中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
3
作者 张莉琴 左洁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与灵魂,是项目式活动的抓手,能够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探讨驱动性问题的内涵及设计,从教与学角度及项目学习的基本要素角度着手,分析驱动性问题在项目式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形... 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与灵魂,是项目式活动的抓手,能够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探讨驱动性问题的内涵及设计,从教与学角度及项目学习的基本要素角度着手,分析驱动性问题在项目式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形成驱动性问题解决模式,用驱动性问题链引领项目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的学习及深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活动 驱动性问题 问题链设计
下载PDF
突破学前教育思想误区的方式探究
4
作者 李亚囡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学前教育阶段是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阶段。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在学前教育上存在过度教育、定向教育、成熟化教育的误区,导致学前教育本应起到的积极作用无法发挥效力。针对这些学前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为了使学前... 学前教育阶段是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阶段。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在学前教育上存在过度教育、定向教育、成熟化教育的误区,导致学前教育本应起到的积极作用无法发挥效力。针对这些学前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为了使学前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经研究发现,通过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方式,就可以有效地突破学前教育思想上存在的误区,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消除消极影响,发挥出学前教育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思想误区 发展现状 身心健康发展 遵循发展规律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多维度观察方法分类及实践注意事项
5
作者 赵崴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对幼儿的行为观察是我国学前教育理论探究及幼儿园实践探索过程中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幼儿园教师进行行为观察,需要厘清多角度下的观察分类方法及注意事项。从分类方法(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定期观察、短期观察和长期观察;开放式... 对幼儿的行为观察是我国学前教育理论探究及幼儿园实践探索过程中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幼儿园教师进行行为观察,需要厘清多角度下的观察分类方法及注意事项。从分类方法(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定期观察、短期观察和长期观察;开放式观察和封闭式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入手,剖析不同维度分类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在观察环节中需要注意得到观察许可、保证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安全、尽量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禁止对幼儿行为医学定性等四个实践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多维度 观察方法 分类 注意事项
下载PDF
儿童隐喻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6
作者 潘攀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通过对近年儿童隐喻能力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综述和分析,发现此领域研究内容涵盖了儿童隐喻理解能力和产出能力、特殊儿童隐喻能力和普通儿童隐喻能力等各个方面,运用了神经心理学研究法、横断式实验研究法、纵向观察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等... 通过对近年儿童隐喻能力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综述和分析,发现此领域研究内容涵盖了儿童隐喻理解能力和产出能力、特殊儿童隐喻能力和普通儿童隐喻能力等各个方面,运用了神经心理学研究法、横断式实验研究法、纵向观察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等。总的来说,国内外研究均偏重于儿童隐喻理解能力,而隐喻产出能力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儿童隐喻产出能力研究比较欠缺;横断式实验研究居多,历时跟踪研究较少。因此,未来儿童隐喻研究应更重视学前儿童隐喻产出能力发展和历时跟踪研究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能力 横断研究 历时研究
下载PDF
谈传统及现代艺术资源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整合利用
7
作者 齐欣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传统艺术深植于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强调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而现代艺术则更注重个人表达和创新,整合这两种艺术资源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有效整合传统与现代... 传统艺术深植于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强调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而现代艺术则更注重个人表达和创新,整合这两种艺术资源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有效整合传统与现代艺术资源,包括课程结构的多元整合、教学内容的多元整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多元整合,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艺术体验,从而有助于他们全面理解和欣赏艺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艺术资源 现代艺术资源 学前美术教育
下载PDF
音乐创作视角下幼儿钢琴启蒙研究
8
作者 赵飒爽 《戏剧之家》 2024年第4期187-189,共3页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它的音乐表现力丰富,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感情。钢琴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乐器,不仅在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一种理想选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希望他们能够在音乐的...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它的音乐表现力丰富,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感情。钢琴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乐器,不仅在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一种理想选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希望他们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灵感。在幼儿钢琴启蒙中,音乐创作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幼儿钢琴启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本文从音乐创作视角出发,探讨幼儿钢琴启蒙的方法和策略及其对幼儿钢琴启蒙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创作视角下 幼儿 钢琴 启蒙
下载PDF
“学会生存”向未来
9
作者 杨九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基于未来意识、国家意志、园(校)本文化,选择“学会生存”这一课程建设主题,对话今天的孩子和孩子的明天,体现了“向未来”的价值取向。“学会生存”课程基于儿童日常的真实生活情境,建构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基于未来意识、国家意志、园(校)本文化,选择“学会生存”这一课程建设主题,对话今天的孩子和孩子的明天,体现了“向未来”的价值取向。“学会生存”课程基于儿童日常的真实生活情境,建构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并以强有力的保障、支持措施,使课程呈现出蓬蓬勃勃的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生存 园本课程 学前教育
下载PDF
“四方联动”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的实践探索
10
作者 杨成青 赵红艳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婴幼儿托育服务关系千家万户,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正是培养这方面人才。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中的“四方联动”是指国家政策倾斜、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努力、园所机构的积极参与以及社会的综合评价和对人才的认可度。这四个方面相... 婴幼儿托育服务关系千家万户,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正是培养这方面人才。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中的“四方联动”是指国家政策倾斜、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努力、园所机构的积极参与以及社会的综合评价和对人才的认可度。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协调共育。高职院校在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这四个要素并发挥它们的力量和影响力,为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提供指导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联动 婴幼儿托育服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开发策略研究——以亳文化为例
11
作者 王芳 郭红超 黄翠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3-128,F0003,共7页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为地方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了加快推动亳文化在地方幼儿园课程中的设置,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访谈法,分析亳文化在地方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亳文化存在知名...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为地方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了加快推动亳文化在地方幼儿园课程中的设置,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访谈法,分析亳文化在地方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亳文化存在知名度与认可度不高、幼儿园开发亳文化课程意识薄弱、家长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从政府、幼儿园、家庭、社区四个层面研究亳文化在地方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开发策略,推动政府多举措、全方位开发并将亳文化应用于地方幼儿园课程,推动幼儿园与地方双向良性互动和正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文化 幼儿园教育 课程资源 开发策略
下载PDF
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问题及优化探讨
12
作者 张莉 党似锦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当前,我国不断加大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文件以规范幼小衔接工作。但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依旧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小学化”倾向仍然存在、数学教育目标达成度不高、有针对性的科学幼小衔接研究匮乏等。有效处理... 当前,我国不断加大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文件以规范幼小衔接工作。但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依旧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小学化”倾向仍然存在、数学教育目标达成度不高、有针对性的科学幼小衔接研究匮乏等。有效处理好数学教育幼小衔接问题是衔接幼儿数学教育的基础。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从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方法等角度出发,提出幼儿园优化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 幼小衔接 数学教育幼小衔接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路径
13
作者 冯海英 廖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79,103,共7页
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逐渐从外延式发展朝内涵式发展转型。而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原则是要以幼儿为本,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期,而区域活动是... 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逐渐从外延式发展朝内涵式发展转型。而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原则是要以幼儿为本,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期,而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中进行自主活动的主要方式,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幼儿的自主学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蒙台梭利的教育观与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中得知,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包括幼儿、教师与环境三要素,其中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环境为知识来源。因此,立足幼儿、教师与环境三要素,并结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提出支持路径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经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区域活动 自主学习
下载PDF
基于SDPM模型开发的以科学原理为导向的幼儿园STEAM课程
14
作者 梁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4期0033-0036,共4页
基于SDPM模型开发的以科学原理为导向的幼儿园STEAM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幼儿探寻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隐藏的基础科学原理,进而构建一个STEAM课程,旨在让幼儿与教育者共同研究这些科学原理。在幼儿园STEAM课程的设计阶段,课程内容主要依托于SDP... 基于SDPM模型开发的以科学原理为导向的幼儿园STEAM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幼儿探寻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隐藏的基础科学原理,进而构建一个STEAM课程,旨在让幼儿与教育者共同研究这些科学原理。在幼儿园STEAM课程的设计阶段,课程内容主要依托于SDPM模型,该模型覆盖了情境展示、实验探究、设计以及制作等多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协助幼儿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原理。本研究以SDPM模型为基础,为每一个科学原理设定了STEAM主题目标,并进一步规划了相应的活动主题。每一个模型都包含了S(1个周期),D(2个周期),P(2个周期),M(2个周期),每个不同的主题都包含7个周期。为确保课程得以高效实施,每个周期的时长设置为30~4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STEAM课程 科学原理 SDPM模型
下载PDF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儿童文学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15
作者 张妙珠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基于其教育性、娱乐性和文学性特征,儿童文学能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升其文学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然而聚焦教学一线,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基于其教育性、娱乐性和文学性特征,儿童文学能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升其文学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然而聚焦教学一线,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整本书阅读可为儿童文学教学提供思路及实施路径。基于整本书阅读,从“阅读—交流—反思”进行纵向设计、从“选书—预热—通读—研读—展示”开展横向实施,能够打破单篇章阅读界限,丰富学生阅读体验与精神世界,全面提升儿童文学教学质量,具体的教学实施路径可为儿童文学教学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整本书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
下载PDF
科学与艺术整合过程中深度学习对幼儿创造力提升的影响
16
作者 徐慧芳 陈晓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通过准实验研究,发现幼儿在实施了一学期的科学与艺术整合课程后,托兰斯创造力测验分数显著提高。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方式的使用频率能显著预测幼儿的托兰斯创造力测验得分;而在科学与艺术整合课程中,集体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方式使... 通过准实验研究,发现幼儿在实施了一学期的科学与艺术整合课程后,托兰斯创造力测验分数显著提高。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方式的使用频率能显著预测幼儿的托兰斯创造力测验得分;而在科学与艺术整合课程中,集体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方式使用频率也能显著预测幼儿托兰斯创造力的得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区域活动中,实验组幼儿在后测中使用深度学习的频率显著高于前测,也显著高于控制组。幼儿通过深度学习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广泛联系,并运用非良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非良构问题,运用高阶思维激发了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艺术整合 深度学习 创造力 高阶思维
下载PDF
儿童情绪绘本中安慰语的语用策略分析——以“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丛书为例
17
作者 邓子欣 李旭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81-88,94,共9页
安慰策略是指说话人为安慰听话人而实施的安慰计划,选择合适的安慰策略可以更好地消除他人的消极情绪。本文选取“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丛书中的安慰语为语料,以面子理论、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实施安慰语的策... 安慰策略是指说话人为安慰听话人而实施的安慰计划,选择合适的安慰策略可以更好地消除他人的消极情绪。本文选取“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丛书中的安慰语为语料,以面子理论、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实施安慰语的策略进行了分类:第一类,针对听话人A的安慰策略;第二类,针对事件B的安慰策略;第三类,针对消极情绪C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D的安慰策略。实施安慰语策略的特点包括:一是始终遵循得体准则,灵活运用礼貌原则;二是多种策略相互作用,实施鼓励和回避策略的频率较高;三是遵循儿童情绪发展的规律,实施否决策略的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慰语 安慰策略 语用分析 情绪 儿童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幼儿园非遗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源 曹青蝶 汪超艺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幼儿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爱国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逐渐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内容来源。当前我国幼儿园非遗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较少,尚存在着教师素养不足、课程操作性和情境性不足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幼儿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爱国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逐渐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内容来源。当前我国幼儿园非遗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较少,尚存在着教师素养不足、课程操作性和情境性不足等问题。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认知是大脑、身体、环境的共同作用,强调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特征,这为幼儿园非遗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首先对非遗教育中的具身意蕴进行阐述,进而分析当下非遗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具身非遗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学前儿童 非遗教学 教学策略 理论研究
下载PDF
儿童哲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19
作者 王晓莹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儿童哲学教育能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保护儿童好奇好问的天性,促进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儿童寻找生活的意义;同时,能帮助成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促进儿童地位的提升。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启动丰富资源,开发哲学主题;制定讨论规则... 儿童哲学教育能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保护儿童好奇好问的天性,促进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儿童寻找生活的意义;同时,能帮助成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促进儿童地位的提升。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启动丰富资源,开发哲学主题;制定讨论规则,开展哲学对话;创设安全氛围,展开哲学探究等策略,有效促进儿童哲学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哲学 哲学教育 实施策略
下载PDF
高职学前师范生专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孟欣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高职学前师范生专业认同感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乃至幼教师资队伍质量的重要因素。学前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与学校的专业培养条件,以及学生自身的专业归属感、学业投入度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等直接影响高职学前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 高职学前师范生专业认同感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乃至幼教师资队伍质量的重要因素。学前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与学校的专业培养条件,以及学生自身的专业归属感、学业投入度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等直接影响高职学前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因此,在学前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通过全面提高专业地位、优化专业培养条件、培养学生专业归属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途径来提升高职学前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师范生 专业认同感 扎根理论 专业归属感 学业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