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8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生数学推理意识发展路径的实践研究及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勇 顾健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2,65,共5页
推理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落实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是未来推理能力发展的经验基础。具体教学中可通过基于内容载体,整体架构推理意识发展时机;基于数学活动,深化感悟推理意识发展过程;基... 推理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落实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是未来推理能力发展的经验基础。具体教学中可通过基于内容载体,整体架构推理意识发展时机;基于数学活动,深化感悟推理意识发展过程;基于系统训练,整体提升推理意识发展水平等实践路径,发展儿童的数学推理意识,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与数学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推理意识 内容载体 数学活动 系统训练
下载PDF
让儿童喜欢数学
2
作者 吴正宪 武维民 《小学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1-1,共1页
我们常常思考:为什么有的儿童不喜欢学数学,惧怕数学,甚至拒绝数学?儿童喜欢什么样的数学?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学习?教师又该如何激发儿童的内驱力,使其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
关键词 数学学习活动 内驱力 如何激发 兴趣盎然 喜欢数学 积极主动 儿童
下载PDF
凸显一致性:小学“数概念”教学实践的应然视角——以苏教版“分数的意义”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为例
3
作者 于勇 顾健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在素养立意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发展儿童核心素养是当下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的核心目标与价值追求。“分数的意义”结构教学实践,需要引导儿童基于整数、小数的知识本质及建构经验并将分数认知活动与之建构起关联,围绕数的基本单位、度... 在素养立意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发展儿童核心素养是当下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的核心目标与价值追求。“分数的意义”结构教学实践,需要引导儿童基于整数、小数的知识本质及建构经验并将分数认知活动与之建构起关联,围绕数的基本单位、度量本质、数系统建构、除法运算结果表达等诸方面,重构与知识发展脉络、儿童认知逻辑高度契合且能突出知识整体性、认知一致性及结构化思维的学习路径,如此才能带领儿童真正理解分数的本质,掌握分数各种复杂的运算及相关生活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教学重构 数概念 核心素养
下载PDF
我们需要怎样设计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与思考
4
作者 贲友林 《教育视界》 2025年第5期21-28,共8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6—69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积累操作经...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6—69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积累操作经验,形成量感、初步的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教学 应用公式 几何直观 操作经验 教学内容 推理意识 教学目标 正方形
下载PDF
数学史料“古法今用”教学实践——拓展课《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与思考
5
作者 刘加霞 熊瑛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现代的标准化乘法竖式是一种概括的简写形式,缺少了一部分过程,掩盖了进位的含义,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地思考“先乘再加”的计算过程,不知如何操作进位数字。对此,在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笔算的基础上,设计一节拓展课,以画线乘法、格子乘法为... 现代的标准化乘法竖式是一种概括的简写形式,缺少了一部分过程,掩盖了进位的含义,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地思考“先乘再加”的计算过程,不知如何操作进位数字。对此,在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笔算的基础上,设计一节拓展课,以画线乘法、格子乘法为主要学习材料,同时介绍视窗法、筹算法和叠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它们背后的“通理通法”。这样的教学,突破了学习的难点,重燃了学生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史 多位数乘一位数 算理 算法
下载PDF
与模型相关的若干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从一则微信谈起
6
作者 孙晓天 《教育视界》 2025年第5期4-8,共5页
模型意识是核心素养目标在小学阶段的一个主要表现。普适性是数学模型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普适性出发,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模型意义,使小学培育模型意识有目标可循,有载体可依。乘法模型是课程标准中明示的数学模型,属于数学课程内容层面... 模型意识是核心素养目标在小学阶段的一个主要表现。普适性是数学模型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普适性出发,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模型意义,使小学培育模型意识有目标可循,有载体可依。乘法模型是课程标准中明示的数学模型,属于数学课程内容层面的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量关系 普适性 模型意识 乘法模型
下载PDF
新教材背景下小学数学“四个核心”课堂教学策略——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下册“古人计数(一)”为例
7
作者 刘稀凤 《辽宁教育》 2025年第7期15-19,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修订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理念、新要求,教师可以围绕“四个核心”(核心素养、核心概念、核心任务、核心问题),积极用好新教材,上好新课程。在“古人计数(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修订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理念、新要求,教师可以围绕“四个核心”(核心素养、核心概念、核心任务、核心问题),积极用好新教材,上好新课程。在“古人计数(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分析新教材和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的内容,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基于课堂教学目标,预设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策略分析,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核心素养 核心概念 核心任务 核心问题
下载PDF
让儿童在“一个经验”中构建高质量的数学学习
8
作者 周卫东 《小学教学参考》 2025年第11期14-16,24,共4页
“一个经验”指学习者在与新知识相遇的过程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能动认识,以及其具身接触、认识客观事物的完整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借鉴“一个经验”的形成过程及机理构建高质量的数学学习,突出价值性、完整性、... “一个经验”指学习者在与新知识相遇的过程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能动认识,以及其具身接触、认识客观事物的完整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借鉴“一个经验”的形成过程及机理构建高质量的数学学习,突出价值性、完整性、具身性和审美性这四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经验” 价值性 完整性 具身性 审美性
下载PDF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辨识与实践指引
9
作者 周卫东 《小学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4-7,11,共5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攻坚方向。随着新课标和新课程方案的颁布与实施,一线教学中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与实践盲区,需要再认识与再建构。在认识层面: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成体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攻坚方向。随着新课标和新课程方案的颁布与实施,一线教学中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与实践盲区,需要再认识与再建构。在认识层面: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成体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综合学习过程中的“中间路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课程改革过程中开辟的“实验特区”,当下跨学科主题学习在综合学习过程中具有“关键要义”。在实践层面,需要系统建构:一是整合学科概念,关注学科本质;二是链接真实情境,确定活动主题;三是耦合学科元素,形成内容结构;四是系统规划学程,设计驱动任务;五是关注过程评价,形成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 综合学习 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指向“学-教-评”一体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内涵阐释与操作路向
10
作者 吕世虎 文尚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包括“学”“教”“评”三个方面,指向“学-教-评”一体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整合了课程、学习、教学与评价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将学习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设计、任务评估的反馈进行... 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包括“学”“教”“评”三个方面,指向“学-教-评”一体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整合了课程、学习、教学与评价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将学习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设计、任务评估的反馈进行一体化思考和设计,从而实现以学定教、以学定评、教评促学。“学-教-评”一体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依据“四个分析”确立学习目标、基于“三个环节”设计教学活动,围绕“一个框架”实施任务评估,是一种专业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对培育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教-评”一体化 教学设计 内涵阐释 操作路向
下载PDF
跨越学段界限的“相对性眼光”
11
作者 郜舒竹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5年第4期4-9,共6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问题导向”的修订原则中特别指出“促进学段衔接”,这意味着挖掘并构建各个学段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小学以及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考察,发现相对性眼光的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问题导向”的修订原则中特别指出“促进学段衔接”,这意味着挖掘并构建各个学段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小学以及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考察,发现相对性眼光的重组功能贯穿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的认知过程中。数学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显性知识之间的一致性关系或逻辑意义的因果关系,还蕴含着认知意义的贯通性。因此,关于“学段衔接”研究的重要方面应当是挖掘不同学段课程内容认知方式的共通性,并将其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实现认知方式的无缝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性眼光 构造背景 视静为动 学段衔接
下载PDF
对“探索”的探索
12
作者 贲友林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一段真实的学生探索学习经历表明,教学过程中的探索,绝不是那么直接、简单与顺畅的,即教师把问题与任务交给学生,然后学生顺利解答出问题,完成任务,探索以成功告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学习风格的差... 一段真实的学生探索学习经历表明,教学过程中的探索,绝不是那么直接、简单与顺畅的,即教师把问题与任务交给学生,然后学生顺利解答出问题,完成任务,探索以成功告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适时提供必要的支架与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探索学习 已有经验 学习风格
下载PDF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结构及教学建议
13
作者 苏明强 《小学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19-21,共3页
新课标倡导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取向。文章选取“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围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这两个主题,从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度量、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四个方面,阐述相应的知识结构、关联的核心素养和对应的... 新课标倡导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取向。文章选取“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围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这两个主题,从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度量、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四个方面,阐述相应的知识结构、关联的核心素养和对应的教学建议等,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图形与几何 教学研究 实施建议
下载PDF
数学“联结思考”:意蕴、实践价值与导思策略
14
作者 陈力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系统观念体现在数学教育领域就是要用系统思维来指导实践,数学课堂中的“联结思考”是落实系统思维的具体抓手。数学“联结思考”是指在开展数学思考时,立足于整体结构的把握,着眼整体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以“联结点”为纽带展开一... 系统观念体现在数学教育领域就是要用系统思维来指导实践,数学课堂中的“联结思考”是落实系统思维的具体抓手。数学“联结思考”是指在开展数学思考时,立足于整体结构的把握,着眼整体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以“联结点”为纽带展开一系列的系统思维活动,进行结构化理解,从而动态进阶地联成数学网状认知结构,实现整体建构。它以联结的力量追求轻负高质,发展联结思考力和数学高阶学习能力。引领学生进行数学联结思考可从捕捉“联结点”、搭建“联结支架”、提供“联结思考卡”等不断具体化的路径中探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联结思考 系统观念 系统思维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作业的特性、价值与实现路径
15
作者 黄毕年 《小学教学参考》 2025年第5期1-5,共5页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文章论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作业的关键特性,包括目标的高位性、内容的整体性、方式的探索性、情境的真实性、手段的信息化等,明确数学作业在培育素养、促进...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文章论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作业的关键特性,包括目标的高位性、内容的整体性、方式的探索性、情境的真实性、手段的信息化等,明确数学作业在培育素养、促进建构、自主学习、学科育人及科技赋能等方面的深远价值,并探索出聚焦核心素养、突出整体视角、强调真实情境、倡导学科实践、讲究灵活弹性、关注多元评价等有效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数学作业 特性价值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指向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
16
作者 胡存宏 《新教师》 2025年第1期37-40,共4页
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需要强调素养立意。在此基础上,要提供载体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建构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更为重要的是,要凸显时代背景下的劳动价值。此外,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还须不断探索与丰富学科实践路径。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劳动教育 育人价值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数学转化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五自用学”课堂模式的运用
17
作者 赵敏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54-56,共3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五自用学”课堂模式的构建,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围绕“五自用学”课堂模式论述...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五自用学”课堂模式的构建,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围绕“五自用学”课堂模式论述小学生数学转化思维的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自用学 课堂模式 小学数学 转化思维
下载PDF
数学观察力:涵养理性精神的智慧探求
18
作者 许冰彬 《辽宁教育》 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
数学观察力是在对特定数学活动的观察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全面、深度、正确地认识数学特点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目的、高质量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在发散式观察中丰盈数学观察经验,在聚焦式观察中夯实观察力的根基,在... 数学观察力是在对特定数学活动的观察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全面、深度、正确地认识数学特点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目的、高质量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在发散式观察中丰盈数学观察经验,在聚焦式观察中夯实观察力的根基,在问题式观察中提升数学观察力,从而培养学生求实、创新、批判的理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观察力 数学活动 理性精神 数学核心素养
下载PDF
核心概念视角下的结构化教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及思考
19
作者 卞静 张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72-75,共4页
“小数的意义”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 “小数的意义”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内容的组织,重点就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数是数出来的,是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作为核心概念统领全课,让学生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实施结构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数的意义 计数单位 数的一致性 结构化教学
下载PDF
《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建议——基于新旧教材的对比
20
作者 徐妍 《教育视界》 2025年第5期13-16,共4页
对比新旧教材的编排,可以发现新教材中《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发生了诸多变化:从“数的认识”到“计数单位的认识”,从“运算技能的掌握”到“运算关系的深入理解”,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单独呈现”到“数的运算、数的关系与解决问题的... 对比新旧教材的编排,可以发现新教材中《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发生了诸多变化:从“数的认识”到“计数单位的认识”,从“运算技能的掌握”到“运算关系的深入理解”,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单独呈现”到“数的运算、数的关系与解决问题的结合”,从“寓教于乐”到“学科育人”。根据新的变化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借助丰富表征,依托“一图三式”,形成“一般思路”,不断深化对10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理解,助力问题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苏教版教材 新旧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