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3,6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统视域下高校学生智能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楠 刘申奥 吉久明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目的/意义]数智社会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明晰智能素养内涵并构建面向高校学生的智能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学生智能素养发展状态测评、能力提升和培育提供参考支持。[方法/过程]从素养连续统的视角出发,系统... [目的/意义]数智社会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明晰智能素养内涵并构建面向高校学生的智能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学生智能素养发展状态测评、能力提升和培育提供参考支持。[方法/过程]从素养连续统的视角出发,系统梳理智能素养的缘起与发展,通过对素养内容解构与要素集结,映射于智能素养的指标体系。基于KSAVE模型提出高校学生智能素养评估框架,通过文献调研界定指标内涵,进而运用德尔菲法优化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结论]构建了由意识态度、知识与技能、高阶思维能力、智能伦理和价值实现5个一级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校学生智能素养评价体系,并从认知站位、内驱路径和情景创建三个方面提出智能素养的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统 智能素养 KSAVE模型 评价体系
原文传递
超级数字场景:游戏技术开启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路向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元浦 周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随着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的发展,数实融合推动了超级场景的构建,重塑了“人-物-场”关系,成为未来城市发展和前沿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发现,游戏技术与人工智能自始至终都是相互促进的。游戏技术在其不断更新中,为... 随着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的发展,数实融合推动了超级场景的构建,重塑了“人-物-场”关系,成为未来城市发展和前沿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发现,游戏技术与人工智能自始至终都是相互促进的。游戏技术在其不断更新中,为众多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展现了巨大的外溢价值,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数字生产力,尤其在智能体深度学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游戏技术的元宇宙场景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超级数字场景提供了平台与生产力。构建超级数字场景应进一步加强游戏技术的中性阐释,构建起游戏技术、人工智能、超级数字场景、元宇宙城市的数实融合点线面体发展模式,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加强人工智能规范化发展,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超级数字场景产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技术 人工智能 元宇宙 AI大模型 数实融合
下载PDF
北京东城:大中小学共谱思政育人“协奏曲”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 王梦娜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共3页
北京市东城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拓了思政育人新格局,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构建了横纵贯通、内外融通的大思政教育工作格局;二是深入挖掘区域相关点位的实践教学资源,搭... 北京市东城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拓了思政育人新格局,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构建了横纵贯通、内外融通的大思政教育工作格局;二是深入挖掘区域相关点位的实践教学资源,搭建了沉浸式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三是对思政课程进行整体性系列性设计,打造了一批高水平主题化大中小学思政“金课”;四是通过系统培训与先行探索,培育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育人 大思政课 思政教育共同体 思政“金课” 实践育人
原文传递
基础教育集团课程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清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集团课程建设是提高集团育人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集团课程建设可从以下四方面着力:一是在明确集团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理清集团课程及各成员校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建设思路;二是重点关注纵向贯通课程和横向课... 集团课程建设是提高集团育人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集团课程建设可从以下四方面着力:一是在明确集团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理清集团课程及各成员校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建设思路;二是重点关注纵向贯通课程和横向课程群建设,构建一体化的集团课程体系;三是通过慎重选择、整合转化、灵活实施、适时调整等,推进集团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四是鼓励成员校协同参与,构建适合集团的课程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课程建设 集团化办学 贯通课程 课程群 课程治理体系关键词
原文传递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再深化:方向与行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凡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4,共4页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前不久在四川省德阳市举行。本届学术年会上,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小学教与学改革”主题,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小学校长、教师展开深入研讨并形成系列共识。一是坚守教育本...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前不久在四川省德阳市举行。本届学术年会上,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小学教与学改革”主题,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小学校长、教师展开深入研讨并形成系列共识。一是坚守教育本质,以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发挥引领课堂教与学变革;二是开展深入研究,探索素养导向的教与学变革有效路径;三是以教育家精神赋能,引领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级提质提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家精神 教学领导力 数智赋能
原文传递
生物的演化与适应:基因组时代的多维度探索
6
作者 张勇 施鹏 +1 位作者 付巧妹 于黎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自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以来,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可遗传的适应性突变推动生物的演化乃至新物种形成成为演化生物学的核心理论框架。进入21世纪,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使演化生物学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多组学整合... 自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以来,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可遗传的适应性突变推动生物的演化乃至新物种形成成为演化生物学的核心理论框架。进入21世纪,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使演化生物学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多组学整合,研究者能够追踪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物种的演化历史,解析细胞乃至个体水平适应性演化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起源》 物种形成 基因组学 个体水平 自然选择 适应性演化 演化历史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AI4S背景下的知识服务变革:模式演化与应对策略
7
作者 赵瑞雪 杨潇 +2 位作者 李娇 鲜国建 寇远涛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3,共10页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科研范式的不断演变,知识服务在业态格局、形态方法等方面也经历着深刻变革,探索AI4S背景下的知识服务模式演化对于指导新时期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与方向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文章从AI4S政策...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科研范式的不断演变,知识服务在业态格局、形态方法等方面也经历着深刻变革,探索AI4S背景下的知识服务模式演化对于指导新时期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与方向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文章从AI4S政策战略、学界业界发展态势等角度深入梳理,厘清AI4S对知识服务业态变革的重要影响、支撑AI4S的知识服务新挑战新任务,并以国家农业图书馆实践探索为例,从知识资源底座建设、智能计算能力塑造、服务产品体系研发三个维度提出应对策略。[结果/结论]AI4S范式下知识服务面临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新需求,筑牢知识资源新底座、提升知识挖掘新能力、塑造AI应用新技能及构建协同科研新平台是应对技术变革、业务重塑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4S 知识服务 科研范式 模式演化 发展策略 国家农业图书馆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通识教育之思考
8
作者 陈国良 王志强 方磊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共6页
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分析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内在逻辑,提出重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培养跨学科能力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内外成功案例表明,这些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分析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内在逻辑,提出重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培养跨学科能力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内外成功案例表明,这些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后为我国计算机通识教育发展提出几点启示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个性化学习
下载PDF
基于赖斯文本类型视域的化学英语文本翻译研究——评《化学专业英语(第4版)》
9
作者 郭海波 牛冀莲 王伟利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2-I0012,共1页
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化学英语在语言结构、表达习惯以及思维模式上都与目标语言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化学术语具有特殊性质,且其中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机制存在差异,化学英语文本的翻译比较困难。基于此,将赖斯文本型视域的化学英... 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化学英语在语言结构、表达习惯以及思维模式上都与目标语言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化学术语具有特殊性质,且其中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机制存在差异,化学英语文本的翻译比较困难。基于此,将赖斯文本型视域的化学英语文本翻译技巧,与化学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课教学实践中,从词法和句式方面进一步探索化学文本翻译的实践策略,不仅能够为化学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重要支持,也能为化学专业文本翻译提供较大的参考与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翻译 实践策略 英语课教学 化学专业英语 赖斯 文本类型 第4版 化学术语
下载PDF
语文课程文化塑造的深度探索——评《走向文化自信:语文课程文化研究》
10
作者 肖平 田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语文教育作为文化理解、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在培养文化认同、传承民族精神、塑造国民价值观方面的责任愈加显著。2024年由华东师范大...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语文教育作为文化理解、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在培养文化认同、传承民族精神、塑造国民价值观方面的责任愈加显著。202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文化自信:语文课程文化研究》一书对这一时代课题作出了有力回应。该书将中华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现代教育实践相结合,不仅在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了文化自信背景下语文课程应有之文化内涵、结构、体系,也在实践层面深度探索了立德树人导向下的文化教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教学路径 立德树人 语文课程文化 核心载体 语文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 核心命题
下载PDF
数智赋能文旅场景下的游客幸福感生成机制研究——以成都夜游锦江项目为例
11
作者 张琰飞 李欣雨 朱海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8,204,共12页
以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项目“夜游锦江”为例,基于单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探究数智赋能、文旅场景、游客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挖掘游客幸福感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数智技术从文化焕新、场景渲染、吸引物打造三个层面赋能文旅场景... 以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项目“夜游锦江”为例,基于单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探究数智赋能、文旅场景、游客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挖掘游客幸福感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数智技术从文化焕新、场景渲染、吸引物打造三个层面赋能文旅场景营造,使游客体验强化并生成幸福感;数智技术以内核文化意象为基础、中层生活图景为支撑、外层景区空间为载体赋能文旅场景营造,刺激游客生成幸福感;在数智赋能文旅场景下,游客通过交流互动、感官体验和文化认同,提升具身体验并获得幸福感;数智赋能文旅场景下的游客幸福感包括地方融入、沉浸式体验、情感联结、积极情感、个人成长、体验满足六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文旅场景 游客幸福感 文旅高质量发展 夜游锦江项目
下载PDF
“数字循证”赋能教学质量进阶——基于“教在浙大”的实践探索
12
作者 郑春燕 杨舒心 何珊云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0,共10页
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机制存在指标个性化和灵活性不足、证据客观性和有效性不充分、成果应用和改进力度偏弱等问题。基于循证教育理念,借助数字技术赋能,通过全过程、自定义的嵌入式数字化评价指标工具,“解构”真实教学视频,实时反... 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机制存在指标个性化和灵活性不足、证据客观性和有效性不充分、成果应用和改进力度偏弱等问题。基于循证教育理念,借助数字技术赋能,通过全过程、自定义的嵌入式数字化评价指标工具,“解构”真实教学视频,实时反馈学习体验,可以搭建与教学视频节段、教学评价建议相结合的数字化证据新结构,实现教学诊断的客观性、可定位、精准化,即实现质量提升“小循环”。打通多部门学情、教情数据,开展多元协同、综合治理,推动“学评教”精准督导,结合质量评价数据建设教学视频案例库,将专家经验和优秀范例转化为教师观摩改进的可复用资源,建设“教学质量驾驶舱”,全局把握学情、教情数字特征,指导教师全周期教学发展,反哺学生成长成才,即实现质量进阶“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教学督导 循证教育 数字化 教育治理
下载PDF
西藏亚东关“印茶入藏”问题研究
13
作者 赵国栋 喜饶尼玛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74,157,158,共25页
“印茶入藏”现象是亚东关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问题,该现象呈现出令人难以理解的吊诡之处。贸易和税收的经济分析在理解亚东关问题上存在局限性,某些重要信息由此被掩盖。从政治经济史视角把微观史研究和宏观大历史研究相融合,是理解和阐... “印茶入藏”现象是亚东关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问题,该现象呈现出令人难以理解的吊诡之处。贸易和税收的经济分析在理解亚东关问题上存在局限性,某些重要信息由此被掩盖。从政治经济史视角把微观史研究和宏观大历史研究相融合,是理解和阐释亚东关“印茶入藏”问题的正确方法。英印看似“主动放弃”,但“印茶入藏”现象暴露出一个事实:亚东关“印茶入藏”的角色和命运是殖民主义整体运作逻辑的产物。亚东关“印茶入藏”背后的阴谋生成于殖民主义逻辑,涉及对印茶的殖民、印茶之发展以及茶叶走私等方面,其背后也隐藏着世界殖民势力瓜分掠夺的特定逻辑。中华文明坚信并奉行和、仁、美美与共等人类共同文明理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全人类以及有效应对殖民主义一类的人类巨大威胁具有重大决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关 印茶 政治经济史 殖民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语文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与策略
14
作者 赵宁宁 郑伊梅 张秋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共6页
“教—学—评”一致性对于提升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具有动态性、即时性和生态性,想要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就要辨析和处理偏差、灵活调整处理并形成系统性闭环,做好“教学评”与外部系统、内部系统、微系统之间的一致... “教—学—评”一致性对于提升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具有动态性、即时性和生态性,想要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就要辨析和处理偏差、灵活调整处理并形成系统性闭环,做好“教学评”与外部系统、内部系统、微系统之间的一致。通过梳理学的机制、确定教的系统、构建评的方式,做好以学为核心,以教为主动力,以评为推动力,实现教学评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评”一致性 学的机制 教的系统 评的方式
下载PDF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新规:内涵解读与要义阐释
15
作者 蔡海龙 李葆萍 +1 位作者 陈亚涵 白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0,共5页
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从完善体制机制、规范管理过程、强化保障支持等方面对原有的学籍管理制度予以修订和完善。一是“总则”部分,从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和系统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建设高质量学籍管... 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从完善体制机制、规范管理过程、强化保障支持等方面对原有的学籍管理制度予以修订和完善。一是“总则”部分,从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和系统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建设高质量学籍管理体系奠定基础。二是“学籍建立与更新”部分,着眼加强学籍建立规范化管理、完善学籍动态更新机制、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学籍建立的多样化需求等,对原有学籍建立与更新制度作出变革。三是“学籍变动管理”部分,从明确根本要求、健全监督机制、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着手对原学籍变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四是“保障措施”部分,统筹队伍建设、机制改进、技术支持等多方要素,对学籍管理保障措施进行改造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学籍管理 学籍变动管理 籍随人走 学籍管理数字化
原文传递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视角下教师数字能力的推演
16
作者 陈殿兵 朱珺琦 杨新晓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28,共5页
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其数字能力与素养的程度影响学生人工智能的整体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发现其遵循“重申以人为本、强调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其数字能力与素养的程度影响学生人工智能的整体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发现其遵循“重申以人为本、强调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三大基本原则,整体内容设计体现为“一个导向、三维进阶水平、五项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发展的批判性、主动性、创新性、差异性等视角对AI时代的教师数字能力发展做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角色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数字化转型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甘南黄河上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17
作者 张起鹏 路红娥 +1 位作者 赵頔琛 卓玛兰草 《干旱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3-533,共11页
甘南黄河上游植被覆盖度在维持高寒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揭示其植被的时空分布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寒植被生态系统的动态和功能,为维护生态平衡及植被恢... 甘南黄河上游植被覆盖度在维持高寒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揭示其植被的时空分布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寒植被生态系统的动态和功能,为维护生态平衡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基于甘南黄河上游1990—2020年4期Landsat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叠加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地形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20年甘南黄河上游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经历了从退化到恢复,再到显著提升的过程;研究区中高植被覆盖度(0.6~0.8)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面积的77.68%。(2)1990—2020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现出显著的改善趋势,其中,植被覆盖度改善的区域(Slope>0)约占总面积的91.26%,远大于退化区域(Slope<0)的面积。(3)地形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解释力存在显著差异,海拔是植被覆盖度的主要驱动因子,坡度、坡向和海拔等地形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高于单因子。(4)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模式;南坡植被覆盖度最高,东北坡相对较低,在时间序列上北到西南方向植被覆盖度面积呈现萎缩状态,而西南、西及西北方向的面积在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地理探测器 时空变化 地形因子 甘南黄河上游
下载PDF
缔造童心世界:让儿童自然而然地生活
18
作者 秦波 杨挺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47,共3页
美好校园生活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教育集团基于“向儿童学习”的办学理念,践行回归自然、回归儿童生命本真的教育,致力于缔造一个自然的、原生态的童心世界,通过创设自然而然的环境、生长自然而然的课程、构建... 美好校园生活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教育集团基于“向儿童学习”的办学理念,践行回归自然、回归儿童生命本真的教育,致力于缔造一个自然的、原生态的童心世界,通过创设自然而然的环境、生长自然而然的课程、构建自然而然的关系,引领儿童在校园里自然而然地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生活 童心世界 自然学校 自然课程 童趣课程
原文传递
如何降低课后服务给教师带来的负担——基于全国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分析
19
作者 尹玉辉 王玉国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1,共4页
当前,课后服务进入“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的普及阶段。基于对全国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个城市的调查发现,课后服务对教师教学产生“挤出效应”,显著降低教师工作和生活质量。为有效降低课后服务给教师带来的负... 当前,课后服务进入“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的普及阶段。基于对全国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个城市的调查发现,课后服务对教师教学产生“挤出效应”,显著降低教师工作和生活质量。为有效降低课后服务给教师带来的负担,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各地要引入社会力量,扩充师资来源;深化学校教师管理改革,增强教师工作弹性;厘清教师工作边界,降低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落实补贴政策,合理补偿教师课后服务劳动付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教师负担 挤出效应 弹性工作制 非教育教学任务
原文传递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实现——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
20
作者 王珍 马绍玺 《教师教育学报》 2025年第1期85-96,共12页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蕴含独特的教育价值,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有效实现和充分彰显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价值,语文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蕴含独特的教育价值,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有效实现和充分彰显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价值,语文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指引,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方向,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托,以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为问题导向,从德育价值、美育价值、史学价值、文化价值四个维度深入挖掘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潜力。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育价值的四个维度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交互性和生成性,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生成的结构关系,共同形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巨大的教育潜力。教师可通过巧妙整合文本资源、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序组织实践活动,最大化实现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价值,增强学生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价值认同,使之能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革命精神,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育价值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教学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