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4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莲说》:圣贤气象与莲花意象的最美互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5,共4页
《爱莲说》不仅是语文经典,也是文化经典,君子莲意象将中国文化的莲花审美推向全新的高度。周敦颐在世俗的阴柔女儿花、佛教的不染净土花的基础之上,发展了莲花的净德,发现了莲花的通直之德,以君子莲象征新儒学的理想人格。更为普遍的... 《爱莲说》不仅是语文经典,也是文化经典,君子莲意象将中国文化的莲花审美推向全新的高度。周敦颐在世俗的阴柔女儿花、佛教的不染净土花的基础之上,发展了莲花的净德,发现了莲花的通直之德,以君子莲象征新儒学的理想人格。更为普遍的意义在于,理学的刚健君子莲与宋儒“圣贤气象”完美契合,它为宋儒的时代精神确立了一个雅俗共赏的象征符号,并演变为中国人为人、为学、为官时清通高洁理想境界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莲说》 君子心性 圣贤气象 中通外直
下载PDF
《项脊轩志》中“吾妻”的情感意蕴
2
作者 刘希乐 谈娟 《学语文》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使用“吾妻”,而不用“余妻”或“予妻”,其中隐蕴着独特的情感密码。从统计语言学视角,通过横向共时比较和纵向历时比较两个维度,依托客观数据,解码其语法、语义层面的规律,发现:“吾+名词”更强调“亲近”“亲...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使用“吾妻”,而不用“余妻”或“予妻”,其中隐蕴着独特的情感密码。从统计语言学视角,通过横向共时比较和纵向历时比较两个维度,依托客观数据,解码其语法、语义层面的规律,发现:“吾+名词”更强调“亲近”“亲爱”之意,多用来指称“妻”等亲属词汇。同时,还原作者所处社会情境,探秘归有光勇于使用“吾妻”与其“至情”特质之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时思维 历时思维 归有光 吾妻 至情
下载PDF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评介
3
作者 黄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9-80,共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世代传承的文化体系。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塑造着中华民族群体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世代传承的文化体系。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塑造着中华民族群体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也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其中,古代经典诗文便是最为璀璨夺目的星海。它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传播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而且代表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和文学艺术的高峰;它既是树立文化自信、复兴中华伟业的动力源泉,也是培育国民文化素养和塑造理想人格的历久弥新的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诗文 思想品格 文化自信 世代传承 民族性格 价值取向 理想人格
下载PDF
小说的评点
4
作者 史小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共1页
从汉魏六朝的志人和志怪小说经唐人传奇再到明清长篇章回小说,中国古代的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与此相伴而行的即是小说的评点。所谓评点,即评论圈点,缘起于诗文。古人在阅读诗文作品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尤其重视对艺术魅力的感... 从汉魏六朝的志人和志怪小说经唐人传奇再到明清长篇章回小说,中国古代的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与此相伴而行的即是小说的评点。所谓评点,即评论圈点,缘起于诗文。古人在阅读诗文作品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尤其重视对艺术魅力的感悟、点破和论析,这种对感性思维的强调使评点最终贯穿于小说、戏剧、绘画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传奇 汉魏六朝 志怪小说 感性思维 诗文作品 心得体会 志人 长篇章回小说
原文传递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
5
作者 文贵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脉络清晰,分期清楚,以学术上的时代思潮为线索,贯穿了众多学者。梁启超所理解的“时代思潮”,在思想上有独创,在文化上很奋进。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能成为“时代思潮”的学术有...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脉络清晰,分期清楚,以学术上的时代思潮为线索,贯穿了众多学者。梁启超所理解的“时代思潮”,在思想上有独创,在文化上很奋进。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能成为“时代思潮”的学术有汉代的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思潮 《清代学术概论》 商务印书馆 梁启超 脉络清晰 独创
原文传递
阿多诺的内在批评
6
作者 赵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共1页
为了让广大读者顺利走进《奥斯维辛之后:阿多诺论笔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作为译者之一的我不得不在前面破例写出三万五千字导言,以便对论笔、论笔体、阿多诺之难有所交代和阐释。但篇幅所限,我并未涉及阿多诺的“内在批评”(im... 为了让广大读者顺利走进《奥斯维辛之后:阿多诺论笔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作为译者之一的我不得不在前面破例写出三万五千字导言,以便对论笔、论笔体、阿多诺之难有所交代和阐释。但篇幅所限,我并未涉及阿多诺的“内在批评”(immanent criticism)。所以这里我要略加补充,也顺便挑明可以穿行于此书中的另一通道。谈及内在批评,其源头大概要追溯到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在批评 奥斯维辛 黑格尔
原文传递
“三通”与中国古代的“政书”
7
作者 赵志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87,共3页
介绍中国古代的政书体史书,谈谈它的性质、起源和具体内容,以及这种史学著作对于阅读历史、研究历史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 政书体 典章制度 “三通” “十通”
原文传递
指称不同 内涵各异——《项脊轩志》中“轩”“阁”“室”的情感内涵摭谈
8
作者 戎文健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46,共4页
学习《项脊轩志》,理应关注“轩”中发生之事及与“轩”有关的人;但也要关注“物”,毕竟文本是一篇以“轩”为中心的记事抒情散文。文中“项脊轩”在不同时间及与不同对象发生联系时使用了“轩”“阁”“室”等不同指称,联系作者家族、... 学习《项脊轩志》,理应关注“轩”中发生之事及与“轩”有关的人;但也要关注“物”,毕竟文本是一篇以“轩”为中心的记事抒情散文。文中“项脊轩”在不同时间及与不同对象发生联系时使用了“轩”“阁”“室”等不同指称,联系作者家族、婚姻以及科举等方面的变化轨迹,方能理解其所寄寓的丰富感情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内涵 《项脊轩志》
原文传递
“理想的读者”视角下的《老王》
9
作者 代保明 《学语文》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理想的读者”是作者假想的能够读懂自己作品的读者。在“理想的读者”视角下,《老王》的解读就有新的表达:困境下人们的坚韧与活法,灾难面前人们的自我救赎,不幸者往往是精神的富有者和高贵者,幸运者也许才是真... 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理想的读者”是作者假想的能够读懂自己作品的读者。在“理想的读者”视角下,《老王》的解读就有新的表达:困境下人们的坚韧与活法,灾难面前人们的自我救赎,不幸者往往是精神的富有者和高贵者,幸运者也许才是真正的不幸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理想的读者 《老王》
下载PDF
孟子论辩中的“对方立场”——《齐桓晋文之事》解读
10
作者 刘永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3,共3页
孟子以“雄辩”著称,文章有“浩然之气”,语势强劲起伏,对话滔滔不绝,《齐桓晋文之事》便是典型代表。文本解读多从这一特点入手,注重孟子“以我为主”的论辩风格赏析,而忽略了他的“对方立场”。孟子在与齐宣王如何一统天下的论辩中,... 孟子以“雄辩”著称,文章有“浩然之气”,语势强劲起伏,对话滔滔不绝,《齐桓晋文之事》便是典型代表。文本解读多从这一特点入手,注重孟子“以我为主”的论辩风格赏析,而忽略了他的“对方立场”。孟子在与齐宣王如何一统天下的论辩中,秉持“对方立场”,使齐宣王由开始的“笑而有惑”到最后的“惛而愿学”,并由衷地肯定了“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方立场 论辩艺术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原文传递
紫色:生命流转与文化审美——《紫藤萝瀑布》解读
11
作者 葛小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
谢赫的“随类赋彩”理念强调依据对象的特性着色。《紫藤萝瀑布》中对紫色深浅变化的着意描绘正是此理念的体现。紫色深浅的背后隐藏着宗璞独特的情感密码,解开这个密码,就能触摸到她对生命、人生和社会的感悟,进而体悟到文本中所隐喻... 谢赫的“随类赋彩”理念强调依据对象的特性着色。《紫藤萝瀑布》中对紫色深浅变化的着意描绘正是此理念的体现。紫色深浅的背后隐藏着宗璞独特的情感密码,解开这个密码,就能触摸到她对生命、人生和社会的感悟,进而体悟到文本中所隐喻的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流转、女性意识与母性力量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 生命流转 文化审美 《紫藤萝瀑布》
原文传递
由《宝黛初会》看曹公笔底的万千风致
12
作者 郑艳 邓茜文 《学语文》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光华璀璨的旷世奇书,其动人心魄的情节、研精覃思的主题借助其几乎完美的文学语言呈现出来,其锦绣文字,深厚意蕴代代流传仍经久不衰。本文着眼于“宝黛初会”也就是小说第三回,题为“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光华璀璨的旷世奇书,其动人心魄的情节、研精覃思的主题借助其几乎完美的文学语言呈现出来,其锦绣文字,深厚意蕴代代流传仍经久不衰。本文着眼于“宝黛初会”也就是小说第三回,题为“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着眼细处走进红楼,观曹公笔下的人物群像,探语言背后的人物性格,品红楼之中的情怀风致。先由凤辣子的出场赏曹公惊为天人的“写人”技艺,再由黛玉“与众各别”的“形容”析丹青下的美学意蕴,最后通过宝玉摔玉品作者爱好天然的审美情怀和至纯至真的生命理想。《红楼梦》的艺术匠心,管窥蠡测不足道万,本文以《宝黛初会》一回为窗,意在赏红楼的春色满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肖像 生命理想
下载PDF
诗词鉴赏里的二维视角
13
作者 孙晋诺 《学语文》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诗词篇幅短小,往往通过设置对立与冲突来形成张力,以增加艺术效果。诗词中的对立与冲突与小说等叙事文本不同,它没有足够的情节展开空间,只能在画面构建或意境塑造中通过其元素关系来呈现。因此,我们在欣赏诗词,品味其意其境时,还要拥... 诗词篇幅短小,往往通过设置对立与冲突来形成张力,以增加艺术效果。诗词中的对立与冲突与小说等叙事文本不同,它没有足够的情节展开空间,只能在画面构建或意境塑造中通过其元素关系来呈现。因此,我们在欣赏诗词,品味其意其境时,还要拥有多个维度审视文本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鉴赏 二维视角 张力
下载PDF
《太平广记》:文言小说的渊薮
14
作者 侯会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龙年来临,假如有人邀你以《龙》为题写一篇“小作文”,你该到哪儿去搜寻素材、引发灵感呢?一—建议你不妨翻翻《太平广记》一类的大部头类书;该书第418一425卷,收录了有关“龙”的笔记故事近百则,足供参考利用。
关键词 《太平广记》 文言小说 小作文
原文传递
《阿长与〈山海经〉》童年感受与成年回述的情感差异
15
作者 黄婉梅 张巧丽 《学语文》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运用双重叙事视角,向读者讲述作者与保姆阿长之间的往昔故事。童年感受与成年回述的情感差异是指幼年鲁迅与中年鲁迅对阿长的情感体验与态度评价是不同的。本文从琐碎小事、长毛故事和《山海经》绘本三个方...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运用双重叙事视角,向读者讲述作者与保姆阿长之间的往昔故事。童年感受与成年回述的情感差异是指幼年鲁迅与中年鲁迅对阿长的情感体验与态度评价是不同的。本文从琐碎小事、长毛故事和《山海经》绘本三个方面解码其中的情感差异。无论是童年感受还是成年回述,作者都是采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法,表达自己对阿长的敬重、感恩和无限怀念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长与〈山海经〉》 双重视角 情感差异
下载PDF
《陋室铭》修辞现象探析
16
作者 陈建军 王淑春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骈文名篇。这篇文章在描写“陋室”环境、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陋室”命名的内涵。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篇章的主旨,可以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进行文本细读,探析其“平实修... 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骈文名篇。这篇文章在描写“陋室”环境、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陋室”命名的内涵。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篇章的主旨,可以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进行文本细读,探析其“平实修辞”手法的运用,真正实现“语言”与“文学”的牵手,体会文学创作中语言修辞的表达效果,进而领悟古人高超的构思行文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陋室铭》 倒反 借代 藏词
下载PDF
《经典常谈》里的“国学概论”(上)
17
作者 陈文忠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7期8-12,共5页
《经典常谈》不是按照“国学概论”的体例撰写的书,但全书各篇又按照小学、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亦即按照通常的“国学概论”的叙述顺序排列。其实,解读中国经典,讲授中国学问,正是作者的意图所在。因此,《经典常谈》里实际上潜藏... 《经典常谈》不是按照“国学概论”的体例撰写的书,但全书各篇又按照小学、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亦即按照通常的“国学概论”的叙述顺序排列。其实,解读中国经典,讲授中国学问,正是作者的意图所在。因此,《经典常谈》里实际上潜藏着一部“国学概论”。文章按照小学、经、史、子、集的顺序,尝试梳理出《经典常谈》里的“国学概论”,以期帮助读者在读通《经典常谈》全书十三篇的基础上,对全书潜藏的国学体系获得清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常谈》 国学概论 国学体系 中国文学概论
下载PDF
阿Q精神胜利法的表里逻辑——从“我”“我们”等人称代词说起
18
作者 朱前珍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7期39-41,共3页
《阿Q正传》里存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倒置、单数和复数的转换使用等现象,据此我们可开展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表里逻辑的探究。赵太爷对“我”的强调,未庄闲人们处于“我们”这一群体中的自我意识的缺失,阿Q对“先前阔”的“我们”的幻... 《阿Q正传》里存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倒置、单数和复数的转换使用等现象,据此我们可开展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表里逻辑的探究。赵太爷对“我”的强调,未庄闲人们处于“我们”这一群体中的自我意识的缺失,阿Q对“先前阔”的“我们”的幻想,以及对更弱的另一个“我”的欺凌,恰好构成等级制度中由强到弱的层级。精神胜利法是弱者在现实中无力反抗而在心里撕开的一道喘息的口子,却又反过来维护着恃强凌弱、层层压迫的统治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倒置 替换 精神胜利法
下载PDF
于不合常理处思考大卫的成长——《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解读
19
作者 连中国 张维维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7期36-39,共4页
作家在小说中寄寓的深意往往是潜藏的,并不轻易显露,那读者如何读出深刻、读出发现呢?以小说中的不合常理处作为切口进行解读,往往能切中小说关键。例如以节选文本中大卫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合常理处作为思考点,从四个方面探寻大卫的成长,... 作家在小说中寄寓的深意往往是潜藏的,并不轻易显露,那读者如何读出深刻、读出发现呢?以小说中的不合常理处作为切口进行解读,往往能切中小说关键。例如以节选文本中大卫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合常理处作为思考点,从四个方面探寻大卫的成长,就可读懂作者于人物中寄寓的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常理 阶层 成长
下载PDF
《爱莲说》中“花之……者也”结构探析
20
作者 毋小利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5期42-43,共2页
在《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个句子中,有三个“花之……者也”结构。从语法角度看,这三个句子结构完全相同,但现行统编版教材对“隐逸”的注释是隐居避世,将其当作动词来解释,这是不合适... 在《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个句子中,有三个“花之……者也”结构。从语法角度看,这三个句子结构完全相同,但现行统编版教材对“隐逸”的注释是隐居避世,将其当作动词来解释,这是不合适的。“隐逸”“富贵”“君子”在上下文语境中应都为名词,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这三个词都是“花”这个定语的中心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用结构助词“之”连接,其后的三个“者也”都是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莲说》 “花之……者也” 名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