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9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测评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乃庆 王丽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新课程改革对跨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跨学科素养培养迫在眉睫。研究者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组成要素,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测评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测评了6931名中小学教师的跨学科素养... 新课程改革对跨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跨学科素养培养迫在眉睫。研究者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组成要素,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测评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测评了6931名中小学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水平。结果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整体水平良好,但跨学科知识和跨学科能力两项指标水平较低,教龄、任教学段和是否参加相关培训显著影响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水平。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认为,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水平需要从强化教师的跨学科意识和内生动力,增加跨学科综合规训,构建多样化教师跨学科共同体等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素养 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知识 跨学科能力 扎根理论 新课程改革
下载PDF
把教学工作引上教科研的轨道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文森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的“主业”,教师的业绩取决于其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教师把课上好了,把教学工作做好了,把学生教好了,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实际上就是一位好老师了。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提倡教师做研究?那是因为做研...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的“主业”,教师的业绩取决于其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教师把课上好了,把教学工作做好了,把学生教好了,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实际上就是一位好老师了。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提倡教师做研究?那是因为做研究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内在要求或内在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研 教学 教好 老师 做好
原文传递
西南地区中小幼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现状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玉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西南地区是我国普通话普及率相对较低的区域,民族众多,而且西南官话的内部流通性较强。2022年西南地区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抽查结果显示,一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波动,表现出较为集中的语音问题。本文对其中突出的语音... 西南地区是我国普通话普及率相对较低的区域,民族众多,而且西南官话的内部流通性较强。2022年西南地区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抽查结果显示,一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波动,表现出较为集中的语音问题。本文对其中突出的语音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提升策略,以巩固并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助力筑牢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中小幼教师 普通话 提升策略
下载PDF
班主任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心理感受与工作嵌入视角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德成 曹宗清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吸引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北京市A区1567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的班主任任职意愿偏低,58.9%的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相对而言,城镇教师、低学历教师、高职称教师以及高中教师等亚群体... 吸引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北京市A区1567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的班主任任职意愿偏低,58.9%的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相对而言,城镇教师、低学历教师、高职称教师以及高中教师等亚群体的班主任任职意愿更低;影响班主任任职意愿的因素复杂多样,职业承诺、匹配和牺牲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其夏普利分解值贡献率居于前三位。要提高教师的班主任任职意愿,可考虑采取如下举措:加强班主任人力资源开发,优先关注重点人群;改善班主任工作设计,提高班主任岗位本身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绩效工资改革,加大向班主任的倾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任职意愿 职业承诺 工作嵌入 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中小学职前教师家校合作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5
作者 刘建金 魏海苓 张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7,共10页
家校合作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而编制相关量表对中小学职前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设计原始量表,多次施测修订量表,采用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 家校合作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而编制相关量表对中小学职前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设计原始量表,多次施测修订量表,采用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小学职前教师家校合作能力量表包含技能、知识和态度3个维度,共21个题目,累积贡献率为67.438%,各条目因子负荷为0.548—0.890。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3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效标效度检验显示,家校合作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师范生职业认同以及职业使命感总分呈正相关。家校合作技能、知识和态度3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03、0.794、0.799,重测信度分别为0.629、0.615、0.735。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测评中小学职前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职前教师 家校合作能力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非师范类新教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设计与实践及质量评估与改进——以F省为例
6
作者 万丙晟 邱俊珲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0-13,共4页
非师范类新教师因未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普遍存在从教初期的适应困难。鉴于此,提出应对非师范新教师开展规范化培训,并以F省为例,通过梳理非师范新教师的特点与培训需求,探讨非师范新教师培训方案和运行机制,以提升新教师的职业适应能... 非师范类新教师因未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普遍存在从教初期的适应困难。鉴于此,提出应对非师范新教师开展规范化培训,并以F省为例,通过梳理非师范新教师的特点与培训需求,探讨非师范新教师培训方案和运行机制,以提升新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同时,探讨培训的质量评估与反馈,以期为非师范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的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师范新教师 培养方案 教育教学能力 学科素养
下载PDF
学科多元化班主任团队建设的困境及实践路径
7
作者 李华 陈祖兰 汪丽梅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5期35-40,共6页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学科多元化班主任团队有利于提升班主任的综合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个人优势,促进特色班集体发展;帮助班主任自我反思,促进个体和群体的专...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学科多元化班主任团队有利于提升班主任的综合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个人优势,促进特色班集体发展;帮助班主任自我反思,促进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化发展。但现阶段,班主任团队存在目标不清晰、专业能力不足、合作不充分的困境。为解决这些困境,建设学科多元化班主任团队应明确班主任团队共同目标,规范团队的组织管理;健全班主任培养体系,促进班主任团队专业发展;营造多学科协作文化,加强班主任团队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学科多元化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城乡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演进:问题审思与优化路向
8
作者 杨卫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4,205,206,共9页
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经历了鼓励引导为主的起步探索、规范初步建立的制度形成、强化政策落实的制度完善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政策设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重政策... 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经历了鼓励引导为主的起步探索、规范初步建立的制度形成、强化政策落实的制度完善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政策设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重政策制定轻政策执行导致各地教师交流轮岗实践进度不一,实施力度有强有弱;交流轮岗教师的选拔标准较为笼统,“谁去交流”的随机性较大;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师主动交流轮岗的意愿较弱;重流动轻流动后的管理,降低了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最终成效。未来,需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明确各地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全员流动的轮岗规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交流轮岗教师选拔机制;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教师主动交流轮岗的意愿;加强教师流动后的监管工作,切实提高教师交流轮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师 交流轮岗 教育均衡
下载PDF
新时代班主任研修课程的变革与创新
9
作者 赵福江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班主任研修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路径,而课程是班主任研修变革与创新的关键。当前,班主任研修课程变革面临着课程目标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课程实施缺乏灵活性、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等现实困... 班主任研修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路径,而课程是班主任研修变革与创新的关键。当前,班主任研修课程变革面临着课程目标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课程实施缺乏灵活性、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等现实困境。对此,基于班主任研修课程创新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提出新时代班主任研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即课程计划应以需求为指引,唤醒专业自觉;课程内容应以实践为取向,提升育人实效;课程载体应以多元为导向,拓展研修深度;课程评价应以发展为理念,促进反思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研修课程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工作坊
原文传递
高水平教研共同体建设助力育人质量提升
10
作者 李慧慧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103-103,共1页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最大的动能是教师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智慧。高水平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是重构教研系统,探索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升教师教研及专业发展成效的重要路径,为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最大的动能是教师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智慧。高水平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是重构教研系统,探索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升教师教研及专业发展成效的重要路径,为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通过构建名师工作室、领军联盟、优秀青年联合会、数理强师计划等教师发展共同体,打破传统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的子系统,以项目式管理作为内部运作机制,以数字转型赋能跨学段跨地域的教研交流,聚合、培养高学历青年教师,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助力学校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质量 名师工作室 教研共同体 数字转型 广渠门中学 备课组 年级组 教师创新
原文传递
中小学教师家校沟通负担的溯源分析及纾解策略
11
作者 孙二军 杜斯鹏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25-28,共4页
家校沟通与教师的专业负担之间存在内在关联,两者彼此制约、相互促进。家校沟通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能不能、好不好”,其“低效、无力、无序”的沟通会给教师带来专业负担。从沟通的三要素-信息源、主体源和机制源三个层面对中小学教... 家校沟通与教师的专业负担之间存在内在关联,两者彼此制约、相互促进。家校沟通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能不能、好不好”,其“低效、无力、无序”的沟通会给教师带来专业负担。从沟通的三要素-信息源、主体源和机制源三个层面对中小学教师家校沟通负担进行深层分析,从其呈现出的现实性、主体性和顺畅性三方面内在特征出发,分析其造成专业负担的源由。基于此,提出对家校沟通负担的合理调适,依循“素养减负、协作减负和技术减负”的改革路径,以期实现家校沟通工作效能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家校沟通 教师专业负担 协同育人 专业素养
下载PDF
从关注“事”到关注“人”:学生“问题行为”的阐释与应对
12
作者 刘京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18,共4页
学生“问题行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面对的难题。以往教师在应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更多将着眼点置于“事”,由于关注“事”的思维逻辑缺失学生立场,以简单粗暴的管理代替“以人为本”的教育,阻碍了教师探寻学生“问题行为”... 学生“问题行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面对的难题。以往教师在应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更多将着眼点置于“事”,由于关注“事”的思维逻辑缺失学生立场,以简单粗暴的管理代替“以人为本”的教育,阻碍了教师探寻学生“问题行为”的内在意义,以致学生“问题行为”出现滚雪球效应。基于人学立场,从关注“事”转向关注“人”成为教师实践的必然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将理解学生“问题行为”之学生立场作为基础,将研究学生“问题行为”之本质作为关键,将机智解决学生“问题行为”放在具体情境中作为根本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问题行为” 教师实践 关注事 关注人 人学立场
下载PDF
主位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精细化诊断及建议
13
作者 齐学红 程晓莉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53-58,共6页
师德建设是新时代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要务,而教师本位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基点。为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进行精细化诊断,对全国25省市117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信念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但... 师德建设是新时代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要务,而教师本位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基点。为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进行精细化诊断,对全国25省市117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信念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但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对师德不同维度重要性的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师德实践中,教师普遍集中于参与和个人相关的事务,一定程度上缺乏公共意识,而榜样示范显著影响教师进行师德学习的积极性;在师德建设支持体系上,师德制度的完善程度通过师德的象征化显著影响教师的工作投入,而奖惩制度不完善、制度文本抽过于抽象,滋生了教师负向的情感体验。基于研究结果,可从营造积极的氛围以提高师德学习的自主性、采取差异化策略以提高师德培育的实效性、完善规范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为提升师德建设水平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师德建设 主位视角 精细化诊断 教师认同
下载PDF
试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三度”思维
14
作者 余小茅 魏吉祥 《教育评论》 2024年第9期101-105,共5页
当下,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普遍受到重视,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增强。然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绝非仅仅是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大汇总、大比拼、大展演,而是源于教育乃是直面人的个体生命成长的灵肉交流的活动,因而要有更大的格... 当下,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普遍受到重视,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增强。然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绝非仅仅是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大汇总、大比拼、大展演,而是源于教育乃是直面人的个体生命成长的灵肉交流的活动,因而要有更大的格局与更为宽广的视野。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实际,文章提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宜做到凸显教育作为助推个体生命成长的“人文关切度”基本底色,还要兼顾教育活动本身鲜活实践的“实践契合度”以及提升教育活动理论品质的“理论创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 人文关切度 实践契合度 理论创新度
下载PDF
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智慧
15
作者 张正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4-79,共6页
内含实践智慧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本质要求。遵循实践理性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品质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应当遵循正当原则、向善原则和有效原则。教学需要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逻辑起点。核心素养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 内含实践智慧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本质要求。遵循实践理性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品质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应当遵循正当原则、向善原则和有效原则。教学需要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逻辑起点。核心素养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终极关照。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审时度势,避免不切实际地使用课程资源;要明晰各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不同功能定位,避免课程资源的堆砌使用。采用艺术的方式呈现课程资源,有助于彰显教师的实践智慧。研究是教师在利用课程资源过程中生成实践智慧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教学需要 实践智慧 有效利用 实践理性
下载PDF
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的样态、减负举措及其启示
16
作者 孔凡琴 邓涛 +1 位作者 霍星如 戴天宝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8-102,共5页
借鉴国际经验、合理控制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对于我国的教师减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在科学识别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现实样态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影响教师工作强度的因素,采取了一系列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 借鉴国际经验、合理控制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对于我国的教师减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在科学识别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现实样态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影响教师工作强度的因素,采取了一系列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的举措。澳大利亚的经验对我国教师减负的启示在于:明晰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长的合理区间,减少中小学教师的非教学时间投入,提供工具性和情感支持以助教师形成积极工作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工作强度 中小学教师 教师减负 澳大利亚
下载PDF
基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农村教师培养机制及其优化
17
作者 董守生 孙晓清 孙晓东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养的三重机制,即基于国家政策扶持的再生机制、基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生机制、基于教师城乡...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养的三重机制,即基于国家政策扶持的再生机制、基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生机制、基于教师城乡流动的共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政策调节的教师结构性优化、基于教师流动的教师共同体构建、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自我提升的三种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农村教师
下载PDF
为师两得
18
作者 郑朝晖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刚刚送走一届学生。这也可能是我送走的最后一届学生了。在这个时候回顾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向后来者说点为师之道,似乎也是理固宜然的。但是,真要说的时候,又有些踌躇。之所以踌躇,总觉得自己是教训多于经验,没... 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刚刚送走一届学生。这也可能是我送走的最后一届学生了。在这个时候回顾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向后来者说点为师之道,似乎也是理固宜然的。但是,真要说的时候,又有些踌躇。之所以踌躇,总觉得自己是教训多于经验,没什么可夸耀的。认真想想,从教训里找经验,似乎可以理出两点心得,求教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师之道 职业生涯 教训 踌躇 经验 学生
下载PDF
名师之“名”的三重判读及其发展进路
19
作者 张铭凯 周安娜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4,共5页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强国建设的关键力量,而名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特殊存在,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乃至教育发展全局具有重要引领价值。深入理解名师的价值蕴涵是有效发挥名师作用的重要前提,这特别需要在厘清名师为谁而“明”的基础上...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强国建设的关键力量,而名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特殊存在,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乃至教育发展全局具有重要引领价值。深入理解名师的价值蕴涵是有效发挥名师作用的重要前提,这特别需要在厘清名师为谁而“明”的基础上解析名师因何而“名”,由此探究名师何以能“鸣”的发展进路。具体而言,名师为谁而“明”的价值定位体现在“经师”与“人师”的身份统一,“独秀”到“共生”的角色转变,“为教”和“为国”的使命践履;名师因何而“名”的核心意蕴包括基于身份认同的教学信念,敢于率先垂范的鲜明主张,勤于总结反思的著书立说和善于改革创新的育人实践;名师如何能“鸣”的进阶之路在于激活由“外推”到“内生”的成长意识,探寻由“共性”到“个性”的风格转型,深化由“经验”到“理性”的成果表达和谋求由“传统”到“现代”的方式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名师 教师专业发展 名师成长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工资合理性参照系的确定和验证——基于2000—2019年数据
20
作者 曾晓东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已经建立并深深地嵌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管理制度中,保障了教师工资在政府预算中的优先等级。随着教育财政的重点逐渐从教育经费优先增长转向教育经费“可持续”与“支出合理”并重,对中小学教...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已经建立并深深地嵌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管理制度中,保障了教师工资在政府预算中的优先等级。随着教育财政的重点逐渐从教育经费优先增长转向教育经费“可持续”与“支出合理”并重,对中小学教师工资也在“确保”的同时,提出了有效、合理的要求,然而,教师工资合理有效的标准还缺乏坚实的共识基础。依据OECD的参照指标和我国教育经费的构成特征,初步讨论了教师工资合理性的参照标准,并用2000—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论如下:21世纪前二十年,中小学教师工资总体上超越了人均GDP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但增长机制还不稳定;不同省份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当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的相对水平差异很大,并且呈现明显的分布惯性;中小学教师工资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据的份额呈持续上升之势。建议进一步对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的动力机制、教育经费支出中的要素结构及中小学教师工资内外部参照标准等相关政策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工资 教育经费 工资保障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