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课内外深度协同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德义 邢佳 宗汶静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1期9-15,共7页
在当前人才强国的时代背景和“健康中国建设”的紧迫需求下,为提升环境健康领域人才质量,基于“科教融合”理念,构建了课内外深度协同的教学模式体系。该模式通过革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创新科教实践、完善课程评估等多方面开展... 在当前人才强国的时代背景和“健康中国建设”的紧迫需求下,为提升环境健康领域人才质量,基于“科教融合”理念,构建了课内外深度协同的教学模式体系。该模式通过革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创新科教实践、完善课程评估等多方面开展教学改革与探索。项目实践和课程反馈结果表明,该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成效,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以期满足国家对高素质、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环境健康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课内外深度协同 创新思维 环境健康
下载PDF
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同盟构建与应用成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信敏 李雪 刘丙泉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13-20,共8页
“四新”背景下教学改革逐渐深入高校课堂,高效学习是改革的目标,其核心理念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回归。本文引入“学习同盟”概念,并提出了构建方法,以某高校“创业基础”教学课堂为应用对象,通过建立师生帮助同盟(HAQ)和学生协作同... “四新”背景下教学改革逐渐深入高校课堂,高效学习是改革的目标,其核心理念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回归。本文引入“学习同盟”概念,并提出了构建方法,以某高校“创业基础”教学课堂为应用对象,通过建立师生帮助同盟(HAQ)和学生协作同盟(CAQ)量表对学习同盟进行测量,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学习同盟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同盟有利于实现主体角色的重塑,提升课堂教学成效,该模式可以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同盟 课堂教学 结构方程模型 帮助同盟量表 协作同盟量表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理科人才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咏梅 陈翔宇 +2 位作者 李竹媛 孙洵伟 周虹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21-30,共10页
文章聚焦理科院系学生,研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行为、院系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创业意向、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理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向影响显著;创造型教学行为、系统性和前沿性课程... 文章聚焦理科院系学生,研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行为、院系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创业意向、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理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向影响显著;创造型教学行为、系统性和前沿性课程对于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对高校理科院系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给出了若干建议:理科专业教育的改革要注重加强创造型的教学行为、增强课程的系统性与前沿性;发展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促进交叉融合;丰富、加强校友会的功能,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长远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应下沉到中小学阶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理科 创新能力 创业意向 企业家精神
下载PDF
论教育学术论文框架的搭建——基于结构化思维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报 袁艺乐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39-47,共9页
结构化思维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维对象,以建构事物结构为思维过程的思维方式,是有效解决逻辑混乱问题、合理搭建论文框架的重要工具。其对论文框架搭建的要求是:围绕核心问题建构一定的体系;体系完整而不交叉;体系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 结构化思维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维对象,以建构事物结构为思维过程的思维方式,是有效解决逻辑混乱问题、合理搭建论文框架的重要工具。其对论文框架搭建的要求是:围绕核心问题建构一定的体系;体系完整而不交叉;体系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顺序合理、环环相扣;体系有一定的层次且每一层次都又自成体系。搭建学术论文结构的维度一般有两种来源,即自上而下进行演绎和自下而上进行归纳。搭建论文框架主要有四个方法:按研究过程的先后次序、按问题本身的逻辑顺序、按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按研究的主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学术论文 框架 结构化思维
下载PDF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国强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63-70,共8页
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作为基础课程的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也应及时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地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理论引导、知识导向、理念创新和灵活应用4个方面,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地理学... 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作为基础课程的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也应及时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地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理论引导、知识导向、理念创新和灵活应用4个方面,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地理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接着,提出了理论与知识准备、发展条件分析、战略目标研究、区域空间格局、城市内部格局和城市发展管理6个教学模块。最后,从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课程思政与实践能力结合、学科融合和互动式学习等5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地理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跨学科贯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调查研究——以“辐射生物效应”为例
6
作者 徐大鹏 冯虎元 +2 位作者 崔莹 潘建斌 姚泽恩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77-83,共7页
高等教育本科阶段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将会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辐射生物效应”跨学科课程,提出了理论相关型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原理和整合方法,并辅以调研来优化课程。调研不但显示本课程达到了“启发学科交叉意... 高等教育本科阶段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将会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辐射生物效应”跨学科课程,提出了理论相关型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原理和整合方法,并辅以调研来优化课程。调研不但显示本课程达到了“启发学科交叉意识”的教学目的,还获得了各专业类别的兴趣度分布规律及特点。这对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有一定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辐射生物效应 兴趣方向 课程认知度 课程设计
下载PDF
通识教育中热点话题讨论课的选题原则、组织策略与教学评价
7
作者 杜震宇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71-76,共6页
热点话题讨论课是显著体现通识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之一,但至今尚未形成规范的教学模式和流程。文章从理科通识课程的实际操作角度出发,提出“争议性、知识性、拓展性、典型性、敏感性”5个热点话题选题原则,总结了“确定重点、储备知识... 热点话题讨论课是显著体现通识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之一,但至今尚未形成规范的教学模式和流程。文章从理科通识课程的实际操作角度出发,提出“争议性、知识性、拓展性、典型性、敏感性”5个热点话题选题原则,总结了“确定重点、储备知识、设定模块、选择策略、预演情境”5个课前准备环节,归纳了“问答讨论、集体讨论、分组讨论、答辩讨论”4种现场讨论模式,并介绍了“讨论质量评价、文字总结评价和答辩考核评价”3种针对热点话题讨论课的教学评价方法。由此,文章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通识教育热点话题讨论课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热点话题讨论课 选题原则 组织策略 教学评价
下载PDF
留学生名量词使用的偏误类型及教学策略
8
作者 裴蓓 孙鹏飞 《两岸终身教育》 2023年第2期42-47,共6页
汉语名量词主要可分为专用名量词和借用名量词,具有数量相对封闭、单音节占优、语法上不自主等特征。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名量词时,最常出现的偏误类型是名量词缺失、泛化与混淆。“构式”“认知”“对比”则是适用于以上偏误类型的... 汉语名量词主要可分为专用名量词和借用名量词,具有数量相对封闭、单音节占优、语法上不自主等特征。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名量词时,最常出现的偏误类型是名量词缺失、泛化与混淆。“构式”“认知”“对比”则是适用于以上偏误类型的针对性教学策略,可为留学生名量词学习提供必要帮助,同时也可为汉语国际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名量词 偏误 教学
下载PDF
塑性力学教学体系完善与优化探究
9
作者 叶晓燕 王等明 蒋一萱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55-62,共8页
塑性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与不同的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载体。同时,在应用型和科研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格局导向下,对现有塑性力学教学体系的框架和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针对该课程在以实现塑性力学理论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背... 塑性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与不同的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载体。同时,在应用型和科研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格局导向下,对现有塑性力学教学体系的框架和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针对该课程在以实现塑性力学理论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背景下的教学体系重构,促进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完善和优化,以及突破线下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这一瓶颈的教学方式变革进行探讨。最后,通过评估学生在专业领域知识的拓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念形成、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的成效以积累和优化课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力学课程 体系重构 培养导向 线上线下教学
下载PDF
OBE理念指导下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
10
作者 吕大炜 王东东 +2 位作者 常象春 贾强 余继峰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48-54,共7页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我国地质类本科大类中的组成专业,实践教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总结出地质类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4个问题(实...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我国地质类本科大类中的组成专业,实践教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总结出地质类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4个问题(实践授课量与教学目标发展不匹配、实践课程教学思想激励学生自我学习的理念不足、实践教学内容更新相对较慢和课程设置顺序仍然需要进一步调整)基础上,提出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即:重新厘定实践教学大纲内容、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综合考核方式和增加具有实践背景教学团队成员,构建了基于OBE的资源勘查工程本科教育实践体系,并在应用中证明有一定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地质专业 实践教学 资源勘查工程
下载PDF
高校网络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突破——基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的视角
11
作者 崔向平 张涵淇 +2 位作者 张军儒 崔明 沈俊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31-38,共8页
高校网络教育在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与自身存在的问题,亟须探索出一条新的转型发展路径。文章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出发,对高校网络教育存在的技术、制度、经济、理论和文化等方面的路径依赖进... 高校网络教育在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与自身存在的问题,亟须探索出一条新的转型发展路径。文章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出发,对高校网络教育存在的技术、制度、经济、理论和文化等方面的路径依赖进行了分析。在路径创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兰州大学网络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新技术赋能网络教育教学方式、新制度引领网络教育转型发展、新投入增加网络教育办学经费、新理论创新网络教育教学设计、新文化塑造网络教育教学环境等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教育 继续教育 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创造理论 转型发展
下载PDF
多样资本与大学转型: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个案
12
作者 程晓宇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115-123,共9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麻省理工学院转型为创业型大学引起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多样资本的共同作用是麻省理工学院得以成功转型的原因:在经济资本方面,以政府拨款投入、市场资金介入、学术成果创收以及多方资金捐赠的方式不断扩充经费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麻省理工学院转型为创业型大学引起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多样资本的共同作用是麻省理工学院得以成功转型的原因:在经济资本方面,以政府拨款投入、市场资金介入、学术成果创收以及多方资金捐赠的方式不断扩充经费来源;在社会资本方面,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制约,通过对内引导师生良性互动,对外建立大学、政府、企业“三螺旋”结构,完善内、外部关系网络;在学术资本方面,通过知识传授、创新、应用促进学术成果转化,实现知识的理性拓展;在文化资本方面,具体文化资本、客观文化资本、体制文化资本均能彰显美国实用主义理念。无疑,麻省理工学院的转型之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省理工学院 社会资本 学术资本 文化资本
下载PDF
强化学科交叉构建多元化地球科学通识课程——以“地质公园”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鑫 王蜜 +2 位作者 李再军 王飞 勾晓华 《高等理科教育》 2022年第3期24-31,共8页
强化学科交叉、创新教学内容是地球科学通识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本文提出以地质公园为主线,围绕基础知识、科学发现、野外实践3个模块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思政、强化过程考核,融合地理学、地质学等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知... 强化学科交叉、创新教学内容是地球科学通识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本文提出以地质公园为主线,围绕基础知识、科学发现、野外实践3个模块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思政、强化过程考核,融合地理学、地质学等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知识,构建一个全新的地球科学通识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时空思维和综合性思维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达成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科学认知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通识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地球科学 课程改革 教学方式
下载PDF
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中理科思维培养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光来 徐晓华 《高等理科教育》 2022年第1期39-42,共4页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影响着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知中数理基础的构建。本文从逻辑思维、实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三个角度,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理科思维方面的培养思路:对于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应结合其基本原...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影响着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知中数理基础的构建。本文从逻辑思维、实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三个角度,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理科思维方面的培养思路:对于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应结合其基本原理,了解其来龙去脉;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应用,使教学内容生动;结合当前学科前沿理论,进行探索式学习,旨在探究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方法,为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与气候学 理科思维 逻辑思维 高师
下载PDF
"六书"造字法在中医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定祥 王石中 +4 位作者 贲定严 梁媛 尹勇 陈聪 邓奕辉 《中医教育》 2022年第4期86-89,共4页
汉字"六书"是汉字造字法的总结,可以帮助初学者在把握汉字的形、音、义的同时,追根溯源地领会中医医理,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启发性、严谨性、传承性,是中医理论学习的一种途径.教师从"六书"的6个方面举例说明汉字&... 汉字"六书"是汉字造字法的总结,可以帮助初学者在把握汉字的形、音、义的同时,追根溯源地领会中医医理,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启发性、严谨性、传承性,是中医理论学习的一种途径.教师从"六书"的6个方面举例说明汉字"六书"造字法在中医理论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汉字"六书"工具理解和准确把握文字背后的中医理论,并启发学生自主运用汉字"六书"学习中医理论,课堂教学中运用"六书"造字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六书 中医理论 教学运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