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技术嵌入化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路径研究
1
作者 孙月 王华斌 李昭旭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4,共1页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化工过程的设计、控制和优化能力,还能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效率。因此,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化工过程的设计、控制和优化能力,还能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效率。因此,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复杂的工程问题。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化工基本理论的同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为未来化工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数据处理能力 编程能力 决策支持 跨学科知识 系统思维能力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智能化技术
下载PDF
产教研融合的电气类课程资源建设方法——以电能质量及其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2
作者 汪颖 王曼 +3 位作者 肖先勇 李长松 马晓阳 郑子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年第2期91-94,共4页
以电能质量及其控制技术课程为例,提出思政资源、教学资源、实践资源等产教研融合的电气类课程资源建设方法。首先,提出产教研融合的思政元素提炼方法,以“分析案例—探究本质—提炼元素”三步骤,从事件层、思政层实现工程案例的思政元... 以电能质量及其控制技术课程为例,提出思政资源、教学资源、实践资源等产教研融合的电气类课程资源建设方法。首先,提出产教研融合的思政元素提炼方法,以“分析案例—探究本质—提炼元素”三步骤,从事件层、思政层实现工程案例的思政元素提炼;其次,提出产教研融合的教学资源转化方法,构建“问题导向,产教资源双向转化”和“项目驱动,科研资源反哺教学”教学资源转化体系;最后,开展产教研融合的学术性实践资源建设,从虚实结合实验资源建设和产业实践平台建设两个层次,探索学术性实践资源的建设方法,为产教研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研融合 电能质量及其控制技术 课程资源 教学资源 思政元素
下载PDF
器官—系统整合医学消化区段知识课程线上教学的探索
3
作者 杨沛刚 赵雪峰 +4 位作者 檀碧波 王冬 郭洪海 丁平安 赵群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线上教学在消化系统课程整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接受消化系统整合医学教学的临床本科生48名,所有学生在进入胃肠外科实习前均未接触过线上教学模式,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4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线上教学在消化系统课程整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接受消化系统整合医学教学的临床本科生48名,所有学生在进入胃肠外科实习前均未接触过线上教学模式,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4人。对照组采取单纯线下教学模式,试验组采取线下联合线上教学模式。培训结束比较两组理论水平、技能操作水平、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以评估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水平的平均成绩为(84.46±3.43)分,对照组为(83.79±3.56)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试验组技能操作的得分为(86.54±2.67)分,对照组得分为(82.33±2.7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临床胜任力的得分为(87.88±2.94)分,对照组的得分为(83.46±3.0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线上课程的开展对消化系统整合课程教学起到补充、促进作用,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消化系统 教学方式 线上模拟教学
下载PDF
野互联网垣冶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课程建设途径探索
4
作者 肖华平 张玉明 +3 位作者 张行 朱霄霄 刘书海 贾晓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互联网+”提供了全新的教育载体,为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工具,可以将创新创业理念和思政教育内容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通。“互联网+”与创新... “互联网+”提供了全新的教育载体,为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工具,可以将创新创业理念和思政教育内容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通。“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拓展教育空间,促进实践创新,实现个性化学习,推动开放式合作和促进跨地域交流,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及协同育人的可能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思政教育 协同育人 互联网+
下载PDF
理论力学翻转课堂建设与实践——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
5
作者 马静敏 陈俊国 +2 位作者 冯元慧 赵增辉 李龙飞 《高教学刊》 2025年第7期118-121,共4页
山东科技大学理论力学课程组针对目前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建设改革。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制作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学习资源为依托,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该课程改革教学手段新颖、考核... 山东科技大学理论力学课程组针对目前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建设改革。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制作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学习资源为依托,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该课程改革教学手段新颖、考核评价全面、教学内容深入,且将课程思政内融于知识点讲解、问答间传输给学生,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理论力学 智慧树平台 小组教学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持续改进机制的乳品科学与技术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6
作者 刘妍妍 邹安妮 +2 位作者 李艳青 郭希娟 王鹤霖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研究背景,基于持续改进机制,聚焦育人理念的更新、课程目标的重构、课程资源的建设、教学设计的创新以及育人实效的检验等诸多方面,对乳品科学与技术课程展开了综合改革研究。通过反向设计、正向施工以及持续改进等策... 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研究背景,基于持续改进机制,聚焦育人理念的更新、课程目标的重构、课程资源的建设、教学设计的创新以及育人实效的检验等诸多方面,对乳品科学与技术课程展开了综合改革研究。通过反向设计、正向施工以及持续改进等策略,致力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改进机制 乳品科学与技术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产业牵引、项目驱动的工程实践通识课程建设与探索
7
作者 杨建新 张琦 +2 位作者 梁雄 彭世广 李双寿 《大学教育》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适应全球产业竞争格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需依托优质实验教学资源面向不同学科的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对制造强国战略和现代制造工程有深入理解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清华大学制造工程体验课程通过紧贴制... 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适应全球产业竞争格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需依托优质实验教学资源面向不同学科的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对制造强国战略和现代制造工程有深入理解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清华大学制造工程体验课程通过紧贴制造业的多元化项目主题选择、贯彻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环节安排、因材施教的小班化教学管理等措施,引导学生体验现代制造工程环境下的个性化创新产品开发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工程思维,在教学质量提升、双创成果拓展、高校示范辐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工程实践 CDIO 项目式学习
下载PDF
飞机性能工程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与教学实践
8
作者 褚双磊 闫凤良 +1 位作者 温瑞英 任强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8-31,98,共5页
智慧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而知识图谱是智慧课程的基础。《飞机性能工程》课程是交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知识体系经过重构,将课程知识点细化为6级知识结构。利用超星平台的知识图谱模块建立飞机性能工程的... 智慧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而知识图谱是智慧课程的基础。《飞机性能工程》课程是交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知识体系经过重构,将课程知识点细化为6级知识结构。利用超星平台的知识图谱模块建立飞机性能工程的知识图谱,构建知识地图,实现了对知识点的动态描述。在教学中,知识图谱被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数智化教学,深度融合知识图谱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得以实现,探索“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数字赋能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新范式。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监控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掌握班级学情分析,动态监督整个学习流程,精细化教学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借助知识图谱理清知识脉络,颗粒化教学内容,构建全方位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线上教学任务实现学习路径规划和个性化学习,促使学习深层化,提高学习耐性,为开展基于知识图谱的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智慧教学 精准管理 个性化学习
下载PDF
面向热流国际班的流体热物性测试技术课程实验
9
作者 张可 毕胜山 +3 位作者 胡书瑞 孟婧 孟现阳 吴江涛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制定了面向热流国际班本科生开设的流体热物性测试技术课程实验体系。课程包括温度与压力测量、饱和蒸气压测量及临界现象观测、流体液相密度测量和液体运动黏度测量4项实验。课程实验均源于热物性科研实验,实... 针对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制定了面向热流国际班本科生开设的流体热物性测试技术课程实验体系。课程包括温度与压力测量、饱和蒸气压测量及临界现象观测、流体液相密度测量和液体运动黏度测量4项实验。课程实验均源于热物性科研实验,实验设备均为自主研制。实验预习、操作和数据处理内容较为丰富,实验过程中学生全程动手操作,实验参与度高。该课程实验在开设的5年内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起到了培养拔尖人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热物性 热流国际班 课程实验 测试技术
下载PDF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10
作者 叶翠芳 刘向前 +1 位作者 李宏莲 李和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2-94,共3页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是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资源。针对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素材资源匮乏和融入不畅等问题,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为例,分析如何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是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资源。针对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素材资源匮乏和融入不畅等问题,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为例,分析如何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总结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设计要点。基于专业知识和案例内容的关联点,搭建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体验,潜移默化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本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要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也为其他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案例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数字人文与历史研究”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1
作者 胡恒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2,共6页
近年来数字人文已成为一股强劲的学术潮流,在国内高校反响热烈。历史学在数字人文浪潮中起步并不算晚,在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两个领域,量化研究和历史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应用很早,作为标杆性的两个数字人文项目——中国历代人物传记... 近年来数字人文已成为一股强劲的学术潮流,在国内高校反响热烈。历史学在数字人文浪潮中起步并不算晚,在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两个领域,量化研究和历史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应用很早,作为标杆性的两个数字人文项目——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和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也与史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学术潮流 历史地理学 理论与实践 量化研究 标杆性 经济史 国内高校
下载PDF
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评《AIGC+智慧教育:Web 3.0时代的教育变革与转型》
12
作者 郭晓晴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6-I0007,共2页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计算机音乐技术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日益频繁,也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推动力。计算机音乐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实践,对于改进传统音乐教育方式,丰富教...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计算机音乐技术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日益频繁,也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推动力。计算机音乐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实践,对于改进传统音乐教育方式,丰富教育方法,拓展教学路径有着重要作用;也能够成为带动高校音乐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助力。未来,计算机音乐技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也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教学路径 教学改革创新 计算机音乐技术 高校音乐教育 变革与转型 传统音乐教育 实践分析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固体物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惠迎雪 周顺 +3 位作者 张进 徐均琪 陈智利 王欣 《物理通报》 2025年第2期20-23,28,共5页
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对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凸显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依据新工科背景下本专业... 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对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凸显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依据新工科背景下本专业学生分层次的培养教育模式需求,以纵向梯度分层次、多需求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物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种业振兴背景下地方民族类高校青年教师《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14
作者 丽春 勿都巴拉 +4 位作者 齐昱 斯琴图雅 张颖 梅花 高树新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在种业振兴背景下,畜牧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对地方民族类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期盼、新挑战。该文围绕《家畜育种学》课程如何培养青年教师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注重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在种业振兴背景下,畜牧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对地方民族类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期盼、新挑战。该文围绕《家畜育种学》课程如何培养青年教师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注重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为地方民族类高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族类高校 家畜育种学 教学思考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探讨后疫情时代医学影像学课程在线教学的效果
15
作者 张景 麦慧 +1 位作者 刘韬 宋亭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医学影像学课程在线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206名学生在疫情好转期间(2020—2021上半学年)医学影像学在线学习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对在线学习过程评价的多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 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医学影像学课程在线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206名学生在疫情好转期间(2020—2021上半学年)医学影像学在线学习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对在线学习过程评价的多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与期末笔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在线学习的多项过程性评价指标凝练能反映在线学习动机的2个驱动因子(主动因子,被动因子),将这2个抽象因子作为新变量得出反映综合评价得分的回归方程,最终发现综合评价得分与主动因子、笔试成绩与主动因子、笔试成绩与综合评价得分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85(P=0.00<0.05)、r=0.69(P=0.00<0.05),r=0.68(P=0.00<0.05)。结论:通过线上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探讨学生成绩背后的学习动机,有针对性地发掘学生学习驱动力的源泉,为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医学生 在线教学 因子分析 学习动机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与文科院系转型发展路径:基于组织边界重构的视角
16
作者 刘亚敏 程紫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8,共10页
新文科建设彰显于学科使命的时代创新、研究范式的融合创新以及组织形态的系统创新。当前文科院系多重组织边界的封闭性特征,制约了内外资源交互、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既有改革举措如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开设交叉课程、... 新文科建设彰显于学科使命的时代创新、研究范式的融合创新以及组织形态的系统创新。当前文科院系多重组织边界的封闭性特征,制约了内外资源交互、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既有改革举措如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开设交叉课程、优化培养方案等虽有局部成效,但受制于科层制管理模式与单一化学科架构,其成效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基于组织边界重构视角,文科院系需优化内部结构,塑造“可渗透边界”以适应新文科发展逻辑,打造“学科-实践”双栖型师资队伍,通过旋转门机制促进院系内外人才流动;构建扁平化治理模式,以权力下放与协同决策激活学术自主权;创新“双轨制”和“团队式”晋升通道,突破囿于学科和个人的评价局限;开发基础、交叉、实践“三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育具有复合思维的新型文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文科院系 可渗透边界 资源聚合体
下载PDF
中药学专业知识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17
作者 王延年 马跃平 +3 位作者 周蓓 刘雨阳 程越 韩阳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以中药炮制学为核心,与临床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分析学等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思政等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超星等平台,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发挥课内实践、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中药炮制学为核心,与临床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分析学等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思政等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超星等平台,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发挥课内实践、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融合课程 课堂思政 课内实践
下载PDF
基于新农科的园艺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18
作者 张枭 王兴阳 +1 位作者 刘月学 秦嗣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103-105,108,共4页
以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概论课程为例,在介绍园艺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中面临的资源分散、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改革考核,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 以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概论课程为例,在介绍园艺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中面临的资源分散、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改革考核,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此方案可为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概论 混合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 新农科
下载PDF
师生共建中国经济案例库: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9
作者 陆蓓 罗守贵 《大学教育》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团队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三个维度出发,将思政元素以案例形式融入各章节的授课中。教学团队构建了一套“思政引领、知识重构、案例赋能”的课程...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团队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三个维度出发,将思政元素以案例形式融入各章节的授课中。教学团队构建了一套“思政引领、知识重构、案例赋能”的课程思政立体教学体系,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共建 中国经济案例库 课程思政 立体教学体系 教学实践 经济学原理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与融入途径——以食品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为例
20
作者 黄翠姬 佀再勇 孟陆丽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90-93,共4页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是食品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是“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针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特点,...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是食品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是“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针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特点,分析其思政元素挖掘的主要着力点,提出了思政元素融入的切入点、案例设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融入途径等,最后以食品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为例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学 实验课程 课程思政 食品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的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