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扎根理论的民办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范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组织认同反映的是教师个体对其所在学校的支持度和认同度,对减少教师流失、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19名民办高校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探究了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工作... 组织认同反映的是教师个体对其所在学校的支持度和认同度,对减少教师流失、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19名民办高校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探究了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工作压力、组织声誉、组织支持、感知到的领导力等外部刺激因素,加剧了民办高校教师个体的工作不安全感、相对剥夺感和身心耗竭,进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组织认同水平。建议从政府、学校和教师等三个层面,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构建优良校园生态,培育教育情怀,以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组织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 组织认同 扎根理论 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虚拟教研建设:国际启示与本土策略
2
作者 胡小勇 许课雪 +1 位作者 刘雪旎 刘桓秀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8,共10页
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数字化为我国高校教研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数字化赋能的高校虚拟教研日益受到关注,但仍处于发展方向有待明晰的萌发探索阶段。研究探究了高校虚拟教研类型及共性特征,明确... 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数字化为我国高校教研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数字化赋能的高校虚拟教研日益受到关注,但仍处于发展方向有待明晰的萌发探索阶段。研究探究了高校虚拟教研类型及共性特征,明确了各类教研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脱节、课程建设应用性不足,以及课堂质量亟待提升;系统梳理了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教研建设的国际政策及其着力焦点,剖析了政策启示与案例经验,进而提出推动高校专业建设与新质人才培养融合、倡导校际课程协同数智共建共享、提升教学数字化创新应用水平等以数字化赋能高校虚拟教研深入发展的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研 虚拟教研 教育数字化 策略
下载PDF
基于职业特征的航海类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研究
3
作者 王洪贵 刘军坡 田佰军 《中国水运》 2025年第5期50-53,共4页
航海类教师不仅承担着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和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和培训基本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等重要工作。为保持证书有效,航海类教师需要长期从事远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电子电气维护管理等上船实践工... 航海类教师不仅承担着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和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和培训基本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等重要工作。为保持证书有效,航海类教师需要长期从事远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电子电气维护管理等上船实践工作。由于实践经验丰富,航海类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好,但在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弱。因此,本文分析了航海类教师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能力水平不高的原因,并给出了从航海实践中发掘科研问题、在实践中检验科研问题,同时,加强学术交流,加强对研究生培养的计划性与不间断性的应对举措,以充分发挥航海教师海上实践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类教师 科研能力 研究生培养能力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及实践策略
4
作者 郑文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系列论述彰显出极强的时代价值,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关键保障,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并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在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理论依...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系列论述彰显出极强的时代价值,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关键保障,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并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在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理论依循与逻辑理路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最后从外部实践机制和内部实践机制两大维度,给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教育 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引领教师育人胜任力提升的路径
5
作者 胡梅梅 王溶花 《科教文汇》 2025年第2期2-5,共4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支撑。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为人才培养的承载者,高校教师的育人胜任力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人才具备自主学习意识、持...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支撑。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为人才培养的承载者,高校教师的育人胜任力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人才具备自主学习意识、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但目前教师的育人胜任力存在知识素养不足、数字技术运用能力不足、育人意识淡薄等问题,应从坚持终身学习、提高面向多种样态的混融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导向的教学能力、提高面向未来的育人能力等方面提升教师的育人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 育人胜任力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
6
作者 刘洪超 张倩 张亚婷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辅导员对自身角色、职业任务、发展方向、职业追求和职业评价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既要正确处理好职业“应然”与“实...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辅导员对自身角色、职业任务、发展方向、职业追求和职业评价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既要正确处理好职业“应然”与“实然”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学生需求、个人工作与团队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辅导员 职业认同
下载PDF
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探究——评《外语教师学习》
7
作者 谭鑫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我国教育强国战略顺利落地的重要支撑。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枯燥的、单一的外语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而想要实现外语教学的提质增效,促进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我国教育强国战略顺利落地的重要支撑。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枯燥的、单一的外语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而想要实现外语教学的提质增效,促进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外语教师学习》一书结合国内外外语教师学习研究的发展脉络,回顾了国内外外语教师学习研究的相关成果,对未来外语教师学习发展进行了展望。该书共八个章节。第一至第三章介绍了教师学习的研究脉络、理论基础、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国战略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研究 外语教学方法 发展探究 研究脉络 当代大学生 提质增效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转型意愿的影响因素及驱动路径分析
8
作者 欧阳卉 《科教文汇》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教师构成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转型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教师群体顺利适应时代发展的转型需求。研究发现,影响教师转型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环境类因素。深刻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教师构成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转型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教师群体顺利适应时代发展的转型需求。研究发现,影响教师转型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环境类因素。深刻的人工智能认知、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素养、良好的技术与政策环境均能提升教师的转型意愿,而人工智能焦虑可能对转型意愿产生复杂影响。为此,高校应采取多维度策略加强教师对人工智能的整体理解,提升其人工智能素养,加强校内人工智能设施的建设,并实施政策激励措施,以提升教师的转型意愿,有效推动高校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教师 角色转型 影响因素 驱动路径
下载PDF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和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9
作者 张炜 田芬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讨论了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的六个举措,回顾了徐特立先生作为教育家的一生。建议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稳步扩大高校教师队伍的规模,优化高校的生师比例结构和教师... 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讨论了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的六个举措,回顾了徐特立先生作为教育家的一生。建议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稳步扩大高校教师队伍的规模,优化高校的生师比例结构和教师的学历结构,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提升高校教师发展质量,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徐特立 规模与结构 高质量教师发展
下载PDF
如何成为“大先生”?--高校教书育人楷模生成机理的质性研究
10
作者 刘斌志 宋之航 《阴山学刊》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高校教书育人楷模是“大先生”的典型代表,符合新时代党和人民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性期待。基于22位高校教书育人楷模的生命历程分析,探讨高校教书育人楷模的生成机理,研究发现,高校教书育人楷模的形成要经过萌芽、生长、开花、结... 高校教书育人楷模是“大先生”的典型代表,符合新时代党和人民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性期待。基于22位高校教书育人楷模的生命历程分析,探讨高校教书育人楷模的生成机理,研究发现,高校教书育人楷模的形成要经过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四个阶段,并受到历史时空、重要事件、个体能动性和重要他人的影响。因此,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优化顶层制度设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先生” 高校 教书育人楷模 生成机理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师数字化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构建
11
作者 赵凌志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求高校外语教师顺应时代变化,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并增强创新能力,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需求。基于慕课空间,引入BOPPS模型构建外语学习生态,可以为外语教师提升数字化信息素养提供崭新路径,具体包括:... 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求高校外语教师顺应时代变化,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并增强创新能力,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需求。基于慕课空间,引入BOPPS模型构建外语学习生态,可以为外语教师提升数字化信息素养提供崭新路径,具体包括:强化教师的数字化信息素养认知、构建慕课与BOPPS模型的教学环境、开展数字化外语教学实践。该路径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外语教学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BOPPS模型 高校外语教师 数字化信息素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困境与实践对策
12
作者 程雯 《绥化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及政策,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赋能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教师转型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必然选择。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存在青年...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及政策,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赋能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教师转型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必然选择。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存在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足、应用型教师培养乏力、团队建设不够科学等现实困境。为此,要结合高校转型方向,实施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等实践对策,以推进教师转型进程,赋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师转型 教师培养 教师发展共同体
下载PDF
破“五唯”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13
作者 孙敬霞 史守娇 杜习阁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胜任特征模型是高校教师评价的基础。在破“五唯”背景下,课题组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及“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的底层逻辑,提炼地方高校教师胜任特征要素,对2500名在校大学生和500名地方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AU、AMOS... 胜任特征模型是高校教师评价的基础。在破“五唯”背景下,课题组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及“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的底层逻辑,提炼地方高校教师胜任特征要素,对2500名在校大学生和500名地方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AU、AMO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出地方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该模型综合个人特质、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发展5个维度,涵盖22项胜任特征要素,可以为地方高校教师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五唯” 地方高校 教师发展 胜任特征
下载PDF
基于“教育家精神”标准的高校教师高质量发展研究
14
作者 杜文玲 《绥化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教育家精神”作为新时代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为高校教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深入探究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高校应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衡量准则,致力于全方位提升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两个关键领域的综合能力。通过强化... “教育家精神”作为新时代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为高校教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深入探究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高校应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衡量准则,致力于全方位提升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两个关键领域的综合能力。通过强化教育技术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平衡科研与教学和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引导高校教师不断追求专业成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教师 高质量发展 职业发展
下载PDF
实施“四项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师德建设
15
作者 燕玉霞 李雯琪 《科教文汇》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师德建设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正确引领和有效指导,如何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既把党建抓实,又把师德建设抓牢,是摆在每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共同问题。该研究提出... 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师德建设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正确引领和有效指导,如何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既把党建抓实,又把师德建设抓牢,是摆在每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共同问题。该研究提出要以四项工程(政治引领工程、制度建设工程、党建品牌工程和榜样示范工程)的实施为抓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师德建设,最终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基层党组织 师德建设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16
作者 陈妍彦 《龙岩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渗透,“教育信息化”已经进阶为“教育人工智能”阶段,应用型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与需求,应用型高校教师需具备图谱生成和教学综合能力、行业洞悉和职业发展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渗透,“教育信息化”已经进阶为“教育人工智能”阶段,应用型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与需求,应用型高校教师需具备图谱生成和教学综合能力、行业洞悉和职业发展能力、教学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能力、自我适应和专业发展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应用型高校教师 职业能力
下载PDF
单位逻辑与市场逻辑:西部地区公立大学教师流动治理困境与破解
17
作者 肖京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单位制和学术劳动力市场是我国西部地区公立大学教师流动治理的制度环境,形塑着行动者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形成了两种治理逻辑,即单位逻辑与市场逻辑。在两种治理逻辑的夹缝中,西部地区大学教师流动治理实践出现“单位失灵”与“市场... 单位制和学术劳动力市场是我国西部地区公立大学教师流动治理的制度环境,形塑着行动者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形成了两种治理逻辑,即单位逻辑与市场逻辑。在两种治理逻辑的夹缝中,西部地区大学教师流动治理实践出现“单位失灵”与“市场失灵”双重困境,即公平与效率的治理理念冲突、自由与规制的治理机制失灵、身份与契约分割的治理制度掣肘。破解西部地区公立大学教师流动治理的困境,应实现公平与效率、权益与责任的治理理念的平衡,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优化计划运行机制,完善大学教师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立大学人事管理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逻辑 市场逻辑 治理困境 西部地区公立大学
下载PDF
技术调节理论视野下的“师-技”关系及其实践指向
18
作者 周建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从技术调节理论看,“师-技”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共塑”关系。在教师使用技术情境中,教师与技术相互形塑,不仅技术调节着教师的经验和行动,而且教师也在“处置”、重构乃至重塑技术。“共塑”论不仅拒斥“替代论”、消除“恐惧论”,而且... 从技术调节理论看,“师-技”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共塑”关系。在教师使用技术情境中,教师与技术相互形塑,不仅技术调节着教师的经验和行动,而且教师也在“处置”、重构乃至重塑技术。“共塑”论不仅拒斥“替代论”、消除“恐惧论”,而且超越“代具论”和“互补论”,其实践意蕴在于让我们重新认识技术使用中教师的地位,明晰教师的技术使用责任,突破对技术的功能性认识,倡导技术“使用的技艺”,在技术设计中融入教师的教育价值诉求,真正让教师使用好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调节 “师-技”关系 “共塑”
下载PDF
绩效问责制导向下高校教师评价的指标陷阱及治理策略
19
作者 张继河 周文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5,共8页
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内生动力,优化高校教师评价是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之举。当前高校存在两种典型的教师评价方式:一种是以结果为取向的绩效评价或业绩考核评价;另一种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发展性评价。在绩效... 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内生动力,优化高校教师评价是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之举。当前高校存在两种典型的教师评价方式:一种是以结果为取向的绩效评价或业绩考核评价;另一种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发展性评价。在绩效问责制导向下,高校倾向以结果为取向来评价教师工作表现,容易忽视教师专业成长,过度迷恋量化指标,形成“指标固恋”怪圈,从而落入投机“作弊”、目标排挤和文化破坏等指标陷阱。对此,要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监督机制、实施多元评价、加强合作文化建设等措施实现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问责 高校教师 教师评价 指标陷阱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发展路径创新性探究——以燕山大学为例
20
作者 梁丽肖 董国疆 《办公室业务》 2025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要课题和重要工作,对于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燕山大学教师党支部发展现状为例,从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推动支部建设联动共进... 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要课题和重要工作,对于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燕山大学教师党支部发展现状为例,从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推动支部建设联动共进、发挥科技优势、凝聚教育资源等路径,推动教师党支部在人才培养、校地融合和教育强国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党支部 人才培养 校地融合 教育强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